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悄悄话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坐海巴士去北岸看病友
热度 12 卉樱果 2013-8-11 05:12
自从去年一位多伦多病友去世后,我一度不准备再认识新的网友病人了。 当她女儿在我的博客留了悄悄话后,感动于女儿的孝顺心,还是和她妈妈-比我年轻一轮的病友通了电话。她是上海人,没有上海女人作的习惯,这个和我一样。爽气,也像。 一年来,她经历了手术,化疗,放疗,体质消耗很大。但是她在电话里每次都乐呵呵的。我俩交往,都不知道谁鼓励谁了。有好几次实在无力讲话,她也实说,因此我们的聊天有时很短促,但很理解对方。 一年多过去了,说好她疗程结束后两人见个面。 我去她的城市,约在海边的market。远远见她就认出来了,走近了,一个久久的拥抱,如见故友。她摘下帽子,一头因化疗脱落的光头刚冒出毛茸茸的头发。她笑道,我不在乎。 她也是再婚,丈夫西人,新婚两年查出癌症,丈夫仍旧疼她如宝,这也是她自信美丽的缘由吧。 下面照片是此行的纪录。先坐Seabus离开温哥华码头。 回眸远眺温哥华繁华市区。 从轮渡出来看北温哥华也称北岸,较之华裔满街的温哥华,这里更有西方风格。 朋友车子晚了,我坐在长椅上听音乐看海看喷泉,很是悠闲。四个月和孙子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竟也很享受偶尔的独处。 朋友来了,两个半小时闺密间的闲聊,海风吹佛有点凉意了。 我们都是比较要小心自己身体的人,告辞,回程。 在轮渡上留一张北岸的城市剪影。有山,城市的景色就独特。犹如我的北岸朋友,坚强乐观端庄而又风情万种。 帮我点这里给我的画加分吧,谢谢啦~
个人分类: 有病呻吟|10883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情网(下)__危机 7
热度 9 xinsheng 2012-12-29 02:58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危机( 7 ) 亚兰盯着苏岩悄悄话里要通电话的请求,心里翻江倒海,百感交集。曾经有多少个日日夜夜,亚兰那么渴望听到苏岩的声音;但在打招呼里接到苏岩通话的邀请时,却自残般地漠然回复 “ 不太方便 ” 。 今天,亚兰柔软的内心被这节诗句击中: “ 不知道是对是错,不管它是对是错,我只想和你在一起,一起等太阳出来 ” 。她终于顺从了心里的渴望,拨通了苏岩的电话。 “ 你还好吗? ” 电话一接通,就传来苏岩迫不及待的问候,关切中透着不安和焦虑。 “ 我,不好。 ” 听到苏岩的问候,亚兰不知是喜是悲,声音哽咽,潸然泪下,咸咸的泪水无声无息地沿着脸庞流到嘴角。 “ 是我不好,让你难过。 ” 苏岩除了道歉不知道怎样才能安慰亚兰。 沉默,沉默,电话两端都在紧握着话筒沉默。苏岩和亚兰各自的心里有着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说起。几个星期的互相回避固然使两人略感生疏,更重要的是两人都不知道如何面对彼此之间那份躲也躲不掉的感情,不知道自己想从对方嘴里听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向对方告白什么。 苏岩想直抒胸臆,诉说衷肠,又怕把亚兰吓跑。亚兰期待苏岩的表白,又怕自己淹没于无助无望的情海里。 沉默,还是沉默。 亚兰忽然觉得非常委屈。原本,她只是想稍微 疏远苏岩一段时间,冷却两人的热乎劲,借此淡化自己对苏岩的渴念,然后保持距离继续交往。没想到,他就这样 “ 失踪 ” 了好几个星期。她恨苏岩,居然用 “ 失 踪 ” 来折磨自己,现在又用译诗揭开了自己冷漠和高傲的面具。她也恨自己,好不容易下决心回避苏岩,却在苏岩 “ 失踪 ” 时加倍想念他,在他一首译诗的呼唤之下 又乖乖地回应了他。 亚兰突然想起苏岩大半年前说过的话: “ 人海 茫茫,网海茫茫,天涯海角的知音在网上相遇,这种机缘巧遇实在是人不可捉摸的事,犹如天上神奇美丽的彩虹,可遇而不可求。。。我希望我心中的那道彩虹永远 绚丽多彩,镶嵌在彩虹顶端的那颗智慧之星永远闪烁,让我的心永远为之倾倒,为之激动,为之牵挂,为之叹息 ” 。她心里感慨万分,不得不承认自己也为苏岩描述 的那道神奇美丽的彩虹沉醉迷失 , ,她相信那道彩虹反射的是超越了性别超越了世俗的至真至纯的友爱之光。只是她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智慧来拥有和维护这道彩虹的美丽,怕只怕自己在追逐彩虹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害人害己也伤及无辜的家庭。。。 苏岩在静默中察觉到亚兰急促的呼吸声,更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他在考虑措辞,希望能给她点安慰和温暖。正待开口,电话却骤然切断,响起了嘟嘟声。 原来,亚兰紧握电话的手有点累,就想换个体位让自己舒服一点,无意之间碰到了电话的某个键,茫然之间切断了电话却不自知。听到那电话里的嘟嘟声,亚兰以为是苏岩切断了电话,心里不由得一阵不悦。在电话旁发了一会呆,就从湾里 logout 去睡觉了。 苏岩也以为是亚兰切断电话,想问个究竟又怕惹来亚兰的反感和进一步的疏远。再者,夜深人静了,再继续纠缠也太冒昧了。他本想给亚兰发个短信,问问怎么回事。没想到亚兰 ID 前的灯也灭了,她不想跟自己说话?!苏岩不由得一阵沮丧,无可奈何地下网了。 第二天和往常一样,紧张而忙碌。 一转眼到了午饭时间,亚兰进了珍珠湾,发了一个心情郁闷的表情在微薄上,期待着苏岩会过来安慰她并打破僵局说说话。 午饭吃完了还没见到苏岩露面,亚兰心里有些愤愤然,倒是那风流才子,微薄刚发出他就第一个前来嘘寒问暖。亚兰有意跟苏岩赌气,也就和那风流才子言来语去斗嘴打趣。 苏岩有事上网晚了一点,进村就给亚兰写悄悄话,试图告诉她昨晚电话断线以后没敢冒昧打回去,希望下班后能通电话好好聊一聊。不想却看到亚兰和那风流才子聊得正欢,说不上是妒忌还是气恼,他恨恨地删除了还没发出的悄悄话,黯然 logout 。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亚兰仍然没等到苏岩的片言只语,心里更是闷闷不乐。 回家吃过晚饭、辅导孩子做功课,忙忙碌碌, 亚兰暂时忘却了心中的不快和烦恼。等到先生和孩子都各自回房休息,亚兰顿然觉得自己的心烦躁起来。进到湾里,还是不见苏岩露面。亚兰气鼓鼓地,恨苏岩玩失 踪,恨他用那译诗撩拨自己,更恨他央求打电话又突然切断电话让自己难堪?这都一天一夜了也不见他回来解释。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亚兰两眼瞪着荧屏,心里越 发烦躁。 “ 铃。。。 ” 手机突然在静寂中响起,着实把亚兰吓了一跳。是苏岩吗?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个人分类: 《情网》|10089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分享 情网(上)__网缘 (7)
热度 11 xinsheng 2012-12-11 21:59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网缘(7) 接下来的日子忙忙碌碌,亚兰有意无意中减少了上网的时间,下意识地回避着苏岩。她希望自己能冷静一段时间,重新评估一下她和苏岩的关系,考虑是否发展成小骁所说的友情 +++ 关系。 为了应对公司裁员的可能性,亚兰已开始重写自己的简历,并再次重温 Oracle Financial 的相关知识,准备将来的求职面试。 今天公司似乎没有什么事可做,亚兰就取出 Oracle Financial 那本书来看。面对书本,亚兰不由得又想起苏岩。这软件还是苏岩在几个月前公司破产倒闭之际介绍给亚兰的! 大 慨半年前吧,也就是苏岩为外嫁女一事走进亚兰的网友互动圈不久,亚兰写了一篇随笔,发泄自己对公司破产倒闭所面临的压力和彷徨。苏岩先是在文章之下跟贴, 分析了公司破产时员工的可能出路,后来又在悄悄话里跟亚兰进一步交换了意见。亚兰是个聪明又敏感的女人,她敏锐地从苏岩言简意赅的跟贴里意识到苏岩是个正 直、善良、诚恳的人,看问题目光独到,为人却内敛谦恭,处处与人为善,因而对苏岩慢慢有了好感和信任。 人 与人之间也许真是需要缘分,别看亚兰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是个城府挺深的人,她不太习惯表白自己,也不轻易信任别人。可能是通过苏岩在外嫁女一事的所做所 为而对他有了基本的信任,也可能是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亚兰把自己的大致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统统告诉了苏岩,征求他对她在可能的失业面前的对策。 苏岩的回答令亚兰印象深刻,他说, “ 这是一个挺大的问题,你给我几天时间,我得考虑考虑再回答你。 ” 亚兰曾为同样的问题请教过不少朋友,哪怕是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都是当即回答: “ 赶紧发简历,找工作。 ” 再要好一点的,会说, “ 把简历 Email 过来,有合适的我帮你递上去。 ” 作为一个网友,苏岩却能真心实意地为自己的问题考虑再三才给答案, 亚兰不能不对苏岩充满感激和信赖。只是苏岩似乎有点过于沉默寡言 , 他们的互动从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兴索然无味。 几天以后,苏岩回答了亚兰关于失业对策的问题。这可不是对问题的简单回答,更像是一份人力资源的可行性报告!他建议亚兰结合自己在华尔街工作的背景,利用公司倒闭前工作松散的这几个月,学习 oracle financial ,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同时,他还帮她找好了相关的书籍和练习软件,并表示,如果自学中有困 难,他可以提供技术指导。 针对苏岩的建议,亚兰又做了多方的调查,最后采纳了苏岩的建议,并在苏岩的指导下自学 oracle financial 。 在这几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亚兰碰到问题都向苏岩求助,他们的对话除了学习,当然还会涉及到各自对工作对生活对社会的一些看法,苏岩成了亚兰在公司破产期间 的一个精神上的靠山。他们彼此的价值观接近,兴趣爱好也近似,两人不知不觉中越走越近,走到了亚兰觉得自己有点过于喜欢和依赖苏岩的地步。 现在亚兰处于失业威胁的高压之下,一方面想向苏岩倾诉减压,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过于主动向苏岩靠近不仅有失女性的矜持,也怕处理不当演变成网恋的暧味关系。。。 亚 兰把眼睛从书本移开,抬起头想遥望蓝天白云,看到的却是宽敞的办公室里明亮炫目的灯光。略低头向前平视,见到的是一格格的开放式格子间和里面一个个的同 事。在这硕大的办公楼里,同事很多,但有几个是可以说说心事的,更别说是会为了自己的前途深思熟虑并尽自己所能指点迷津的了?职场如战场,特别是公司陷入 困境正酝酿裁员的特殊时期,彼此都是对手,哪里找得到真正朋友呢?网络朋友则不一样,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情投意合的人还真是可能真诚相待热心相助的啊。 苏 岩啊,苏岩,在这茫然无助的困境中,你叫我如何不想你?我们从未谋面,你却是我孤单时的倾听者,愁闷时的抚慰者,寂寞时的陪伴者,危难时的帮助者。如果不 是你在我灰暗生命中的隔网相伴,我不知道怎么度过那些难眠之夜,也不知道能否撑得住失业的压力,更不知道如何在逆境中自我完善自我坚强。苏岩,我真想让你 成为我的挚友知己,可以无话不谈却无需伴随左右,可以心意相通却与爱恋缠绵无关,可以心有慰藉却不必走进生活。。。 亚兰甩甩头,收起关于苏岩的思绪,把心思拉回到书本上。她沉醉在知识的海洋里,忘却了凡尘的困扰,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满脑子都是关于网页窗口、数据库和软件平台。。。 几个小时过去,亚兰肚子咕咕地叫起来,她才想起该是午饭时间了。 她把家里带来的饭在微波炉里热了热,就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吃起饭来,同时习惯性地进 了珍珠湾,自然又看到苏岩 ID 前的灯泡在一闪一闪。跟苏岩问声好吧?这个念头一起,亚兰还是有些犹豫。苏岩会不会厌烦自己呢? 苏 岩还是喜欢自己的吧? 否则,他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帮自己呢?指导自己学软件、检测自己所编写的程序、修改自己的简历。。。这些都是费时费力的事情,他可是高高兴兴尽心尽力 地做,不遗余力,不计得失,不求回报。这种关爱,真的是比爱情更无私更动人更难能可贵更隽永持久。。。 亚兰想到这些,心里涌起一股暖暖的幸福感。被人关爱真好,亚兰心里由衷地轻叹。 那 么,亚兰是否也该关爱一下苏岩?可是,苏岩只是亚兰的一个网友,而且是个谨慎寡言的网友。他似乎只是默默地注视亚兰帮助亚兰,却很少谈到自己的个人情况和 心理感受,似乎也在有意无意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苏岩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亚兰主动地嘘寒问暖,会不会被他误会成一种对异性的追求和对网恋的向往?毕 竟,异性朋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他们都有家室,对婚姻对家庭都有自己的承诺和责任,确实该小心翼翼不越雷池半步的。 亚兰盯着苏岩的头像,终于还是没跟苏岩搭话,而从珍珠湾 logout 。 亚 兰是个聪明人,遇事总想弄个明白。但现在和苏岩的这种不明不白患得患失的交友状态让她很不开心。她喜欢简单直接的关系。她相信缘分,相信有缘人会相知相惜 相伴一程;也相信惜缘随缘,缘起缘尽,自有定数,无需强求。她在考虑用一个不失矜持又优雅大方的方式跟苏岩交换关于异性朋友的意见。。。 (待续)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个人分类: 《情网》|10380 次阅读|29 个评论
分享 在博客、微薄、论坛、悄悄话直接录音
热度 8 岳东晓 2012-10-18 06:56
大家在博客、博客评论、微薄、论坛、悄悄话等界面都会看到这个话筒的图标 点击这个图标就会进入一个录音界面, 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会弹出上面那个小窗口,问你是否允许网站访问你的话筒 这时我们选择允许网站访问话筒(否则不能录音) 然后点击那个大大的红色圆形按钮,录音就开始了,那个红色按钮这时变成方形,点击它就会终止录音 录音终止之后,界面会显示录音的波形,这时你可以试听效果,如果不喜欢可以重来,如果可以了,就点击上载, 这时录音才被传到网站上。 如果要删除已经上传的录音, 可以访问这个网页 .
10289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刚看到一篇文章,不知是真是假?
热度 8 新手登陆 2012-8-25 21:04
美国特工在中国 (难判真假,转来供各位消磨时间) 送交者: friends 2012年08月24日14:56:02于 发送悄悄话 转自米坛社区 发贴者: 米坛天下 2012-08-24 12:17 一封神秘的海外 电邮 揭开美国特工在中国的恶行  我坐在阳台上,一支烟,两只烟……虽然我的视野里没有一个人,只有楼房,楼房,以及楼房尽头绿意葱茏的小山,但我握烟的手仍止不住一阵阵微微颤抖,我不知道该如何消化刚才见到的一切,我宁愿什么都没看到,但这个假设并不成立,我已打开了它,也已逐字逐句读完,并立即产生了一种被大当量导弹击中的窒息感--我确信,一个重大的事件,也许足以震惊世界的事件,正在意外降临我的生活。   一刻钟前,我的邮箱收到了一封电邮,这封来自美国东部的中文电邮,有着难以置信的内容,发信人是曾与我朝夕相处、后又发誓此生不再去提起的迈格尔,一个号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旅游者。2002年6月,我曾作为历史专家,陪同翻译和他走了大半个中国。   和所有“国际型”美国佬一样,迈格尔看上去热情,健谈,不拘小节,喜欢争论、装酷。当然,这些都是表象,在新疆、广东游玩期间,我发现他还有着另外一些捉摸不透的性格,比如突然变得阴冷,或者焦躁,有几次居然把我们扔在宾馆,自己独自出去“游山玩水”,几天不见人影。这些奇怪的,事后也没有得到额外解释的举动,让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他可能有着更神秘的身份。 转   但是,他是老板特别关照要礼貌招待的客人,所以我和翻译虽然有些狐疑,也装着视而不见,倒是他自己最后忍不住--也许是良心发现,也许我们几个月相处,确实结下了让他感动的友谊--用一种无法作为证据的方式显露自己其实有着另外的特殊身份。   某天,确切地说是2002年10月中旬,在他决定离开中国返回美国的那个傍晚,我们在一家咖啡馆做告别聚餐的时候,他不由分说、以命令的口气要我和翻译尽快离开广州。翻译本来就是北京人,当然会回去,彼时,也恰好有朋友邀请我去北方发展,我已为这个提议犹豫了好几个月,于是也鬼使神差地听从了他的劝告,去了北方。   半个月后,是的,仅仅只是半个月后,一种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足以让人致命的病毒,开始在广州蔓延……记得最初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刚在新单位办完入职手续,完全惊呆了,迈格尔那番明显充满画外音的话,再一次在我耳边响起,这段话实在太特别了,乃至直到今天,我依然能几乎一字不漏地背出来--“有些事情,不是你能阻止,也不是我能阻止,而是,它必须发生,卡(注:为方便旅途交流我特意取的英文名),相信我,你和罗斯(注:翻译)一定要离开这里,走的越远越好,否则,你们会很快发现,自己做了一个糟糕的决定,非常的糟糕,我与你们相处这几个月,我已在心里把你们当做了我很好的朋友了,它迫使我离开前必须对你们说这些话,相信我,我是值得你们信赖的朋友,我的劝告没有恶意”。 米尔网 www.miercn.com   迈格尔说这番话时,脸上带着一股不容质疑的严肃,也许,还有隐约的内疚,乃至惶恐,这让他本来英俊的脸看上去有些古怪,让人本能地感到这番话不同寻常,至少,我脊背当时就突然变得凉飕飕的。   在证实广州确实发生了疫情,并正在扩大之后,我本能地觉得,“热爱中国文化的游客”迈格尔,一定与这次突然发生的疫情有某种神秘的联系,这真是一种让人寝食难安的感觉,我甚至打长途和担任翻译工作的罗斯商量,是不是把迈格尔临别时那个不寻常的细节向有关部门汇报一下,以对查找这种病毒的来源有所帮助,但在仔细分析了有关这种病毒的内部报道后,我和罗斯都犹豫了--政府显然不希望把这件事和任何阴谋、尤其是他国阴谋联系在一起。更主要的是,除了那番抒情味道很浓的话外,我俩都没从迈格尔身上发现其他可以作为证据的破绽……看来,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沉默,并把迈格尔拉入黑名单。 米尔军事论坛 bbs.miercn.com   没想到,7年之后,他竟会再次主动给我来信,不但坦承了自、己当时的身份,甚至还围绕这一身份爆出了一系列可能震撼世界的惊天秘闻。从行文看,这封信写得很凌乱,很跳跃,在急促中一次挥就的痕迹非常明显,这与迈格尔文中所述的处境吻合--因为与CIA分道扬镳,他最近两年一直处境微妙,不得不东躲西藏。 www.miercn.com 军情第一站   卡,还记得我这个朋友吗?(邮件名,以下是邮件正文)   亲爱的卡:   我的喜欢忧郁和怀疑的朋友,你还好吗?   我确信您还记得我,也许在你眼里我很特别,很可疑,我一直记得七年前,你偶尔看我时的那种眼神,我想我知道你当时心里在想什么,我看上去象一个特工?对吗?   你的猜测其实完全正确,当时,我确实在为CIA服务,但一切都已经过去,现在,我也许是他们最急于忘记的人之一,我确信,因为我的中国之行,有天我会像威廉?班尼特那样意外死亡。 www.miercn.com 军情第一站   知道威廉?班尼特吗?那个退役的陆军中校,他是在作战地图上往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上画圈的情报专家,最近几天他成了名人,整个世界都在议论他的死亡。我在写这封信的时候,依然处在无比的恐惧中,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恐惧,因为我从没杀过人,而那天我恰好在谋杀现场——威廉?班尼特是在赶来和我见面的途中遭遇不幸的。   被谋杀,也许对威廉?班尼特,或者我而言,并不算是意外,但因为赴我的约而搭上他妻子的命,给我带来了新的内疚。   我急着从纽约赶去弗吉尼亚的劳登郡与处于隐居状态的威廉?班尼特见面,在于新年过后,我们都听到过去的圈子里出现了一个传说,奥巴马的当选,改变了以前的很多事情,甚至可以说,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为了忘记的需要,那些曾参与针对中国、俄罗斯、阿富汗、伊拉克、南斯拉夫等国特别行动的人,都必须以某种恰当的方式消失,这些人中,威廉·班尼特、小史迪威和我据说上了被要求“定点清除”的黑名单,原因是我们仨都拒绝与CIA继续合作:威廉·班尼特已决意金盆洗手,远走他乡,不再听命于组织,小史迪威和我更严重,虽然我们至今都对以前执行过的任务守口如瓶。 但却先后背离了组织,成了“真相调查委员会”的骨干成员。如果你看过那卷关于“911真相”的录像,或者成打的让人毛骨悚然的伊拉克虐俘照片,你就该对我们的工作有印象。我急着赶去和威廉?班尼特见面,是希望劝说他从隐居的地方站出来,说出他经历的真相,这是我们“拯救美国”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所有善良的美国国民都有权知道真相,有权知道是谁在欺骗他们,用了什么样的手腕欺骗他们,以及为什么欺骗他们。可是,也许这是上帝导演的一部电影,我因为发动机出了故障(该死的通用),被人抢先了一步。 米尔网 www.miercn.com   因为我的姐姐在911不幸遇难,我本人曾对本·拉登怀有刻骨仇恨,发誓复仇,这一经历和态度,使我获得信任,并得到了我视为荣誉之战的“中国之行”,完成任务归国不久,我的同事兼好友,同时也是我姐姐生前恋人的小史迪威从阿富汗归来,他带给我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他在阿富汗一个偏僻的、专门供美国驻外高级军官疗养的地方,看到了我们的共同仇人——本·拉登,在那里,他不是价值5000万美金的通缉犯,竟是一个可以在病后享受到高级待遇的客人。   我的上帝!是小史迪威疯了?还是本·拉登疯了?我俩仔细推演了他见到本·拉登,包括在疗养院期间的所有细节,最后一致同意,不是小史迪威疯了,更不是本·拉登疯了,而可能是:美国疯了。小史迪威甚至认为,我视为骄傲的“中国之行”,其实可能是美国牵制中国,为武力进攻伊拉克减小阻力和障碍所耍的一个手腕。而被我一路暗中跟踪、受到中国情报部门同情的疑似“基地组织”的成员,可能并不是我的敌人,反而是我的“伙伴”!!! 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随后发生的事实,让我不得不相信小史迪威的判断很有道理,在中国大规模爆发疫情,自顾不暇之际,盟军攻击伊拉克的战斗打响了,日本(你可能不知道,它的情报机构派员暗中参与了我的“中国之行”)如愿以偿得到了被许诺的果实——合法出兵海外。   在盟军战斗打响伊拉克战争头一天,小史迪威和我也同时离开了CIA,开始主动接近由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亨特教授领导的“真相调查委员会”。人生就是这样荒诞,我记得一年前,我还曾在911废墟前,与他领导下的几个执着的、向路人举着“我们要真相”、“美国被阴谋击中”等牌子的自愿者发生过肢体冲突,在我眼里,他们就是不可理喻的偏执狂、阴谋论嗜好者、躲在阴暗角落里撕咬美国墙角的臭虫,不值得被人权尊重。   亨特教授因为针对911所作的不合时宜的演讲,已处于半退休状态,好在他并不在乎,而是和他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继续那在旁人眼里不可思议的“拯救美国”的事业。在放弃了偏见之后,我和小史迪威都惊异发现,911是一个阴谋的痕迹实在太过明显了!亨特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很多证据,且不说双子楼下地下室化成钢水的钢筋和奇怪的爆炸声,也不去讨论五角大楼那个看不到巨大的机翼痕迹的洞,单是双子楼倒塌的速度(这是无法作假,众人皆知的事实)——那个速度几乎是一种自由落体速度——911事件的真相就完全值得追究。   如果911真相真象亨特教授所描述的那样,那么,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些阴谋策划者究竟要干什么?如果911是一个阴谋,那么,很显然,这些邪恶的策划者,在实质领导着这个国家,美国将被他们带向何方?他们究竟想从诸如此类的阴谋中得到什么?   当我完全站在了亨特教授一边,试图与外界沟通的时候,我发现,美国在瞬间就变成了一个我不能理解、也无法走进的社会——周围的人以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仿佛我是一块无法消化的牛排,没有媒体愿意刊载亨特教授花费了巨大精力整理的资料和得出的结论,那些“公正”、“客观”的编辑、记者先生,往往在我话还没说完,就极不耐烦地打断了我,“先生,很抱歉,我已经记不得到底有多少人向我谈起过类似的观点,而我只想告诉你,回家去,休息一下,放松一下,我想这个建议对你很有用”。   我,一个接受了这个国家最严格的心理训练,有过良好职业记录的人,竟被那些成天坐在办公室吹冷风、可能只会摸键盘的混球说成是一个心理异样者,一个因为抑郁而需要治疗的病人,这是谁的悲哀?更可怕的是,这是一个依然正常的“美国”所做出的“正常判断”。于是我们只好尽可能地把手里的一些资料录制成录像,放到网上。   威廉?班尼特的突然暴亡,使我突发意外的可能性大增,这促使我必须去做一件事,记录下以前发生的一切,并把它交给一个妥当的人,卡,这个人只能是你,我希望得到你的帮助,这对我非常重要,我曾洋洋得意地在你的国家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必须以一种方式来忏悔,我恳求你能尽快把这些向外公布。我会抓紧时间把7年前我的中国之行的内幕写出来,因为现实因素,我的写作可能是间断的,希望你能理解,但是,如果这种间断超过了10天,我想这最大的可能是意味着,我已经被作为社会病毒清除,这没什么,还记得我说的“有些事,不是你能阻止,也不是我能阻止的,而是,它必须发生”吗?今天它同样适用于我,对于此生,我只有意外,没有遗言,当然,你可以把我的这些记录当做我的遗言。 米尔网 www.miercn.com   你的朋友   迈克尔   X月/XX日/2009年
7016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3 09:06 , Processed in 0.048232 second(s), 1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