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惊心动魄
热度 17 照偏天地 2013-5-14 08:43
惊心动魄
(四十八) 滑板.花样骑车,好看,但只可以是极小数者适合。
个人分类: 分享|10675 次阅读|37 个评论
分享 《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为假新闻
热度 4 新闻速递 2013-4-18 17:41
http://news.sohu.com/20130418/n373172055.shtml 香港大公报《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为假新闻 正文 我来说两句 ( 12 人参与) 2013年04月18日17:35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   新华网:4月18日香港大公报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一文,经核实,此报道为虚假新闻。 (责任编辑:UN633)
6186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你绝对没有见过的—莫斯科洗车“特色服务”
热度 7 燕山红场 2013-4-16 04:59
——去的时候能说自己是车么? —— 可不可以给人洗澡 —— 岂止洗澡,只要你肯掏钱,洗胃灌肠都由你挑 —— 有兴趣的可以去试试,洗洗更健康 ... 地址是:莫斯科 Москва, Каширское ш., 63 Kashirskoye 大街63号 国外汽车行业发达,洗车生意也极其红火。一些洗车场老板独出心裁招揽漂亮女孩身着比基尼洗车,大受男车主的青睐。这一招在美国发起,现在其他国家也照样做起来了。鹅仔们一起来看看莫斯科的辣妹洗车。。。 昨天09:56 上传 下载附件 (73.02 KB) 昨天09:57 上传 下载附件 (75.23 KB) 昨天10:00 上传 下载附件 (56.66 KB)
个人分类: 燕山红场文库|3382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助步车,你还需走多远?
热度 16 宜修 2013-2-2 22:58
助步车,你还需走多远?
助步车,你还需走多远 ? 宜修 父亲近两年因腿部静脉血栓而不良于行。母亲去年秋天也因脑梗住院一次。去年回国陪父母过年时,我曾在北京四处寻找适合他们洗澡用的浴椅,未果(其实是因为自己如今作为“外地人”的信息缺失)。惦记一年之久,今次回国,我特地为父母买了两件适龄的生活用品:一辆美国常见的老年人手推助步车;一把浴椅。 因为如今除中国的航空公司外,几乎所有航空公司都仅限一件托运行李。把浴椅的包装箱拆掉后,椅子还是占了行李箱的几乎二分之一。行前头一天在医生诊所向一位推着助步车问诊的老人家咨询使用助步车的注意事项后,老人家好心地告诉我:你携带的助步车不算行李件数。你可以推着登机。 按照老人家的指点,我将手提行李放在助步车上步入了机场。让我始料未及的是:这辆助步车居然成了我的“特别通行证”,机场的安检长队按“残疾人的优待”为我大开绿灯优先放行。当我步入安检 X 光小屋时,安检部分突然全面停检:原来某人的行李被怀疑有严重问题,需要全面停线特别检查。此刻,助步车已经过了安检站,走在了我人的前面。安检员特地过来问我:“你没有助步车,能不能独自站立等候?”虽然明白人家的问话纯属例行公事,心里还是升腾起一阵人文关怀的暖意 …… 登机时,良知未泯的我不好意思再沾助步车的光,没有趋前去提前登机,却被登机门前的工作人员在长队中发现,邀请携带助步车的我提前登机,以确保后续登机人流的顺畅。 飞抵北京,首先遇到的便是机场边防的入关长队。若干条队伍中,除推着助步车的我,还有几位推着婴儿车的人。据我的观察,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被给予特惠优待,而是随着长队,一步步地前移 …… 这样的现象,又重复在了后来进城等候计程车的队伍中,以及昨天陪母亲去超市采购的队伍中。 不消说,近年来,中国社会对残疾人员的社会关注和人文关怀已经大有进步。这样的情况改善,从许多街角和其它公共设施铺设的轮椅用斜坡便可略见一斑。然而,要让这样的人文关怀深入人心,与经济发达的社会接轨,确实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老祖宗说过:“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要达到真正缩短、乃至消除这段距离的目的,甚至还须仰赖“矫枉过正”的行政、甚或法律手段。 助步车,你还须走多远? 二零一三年元月三十一日录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见贤思齐|19156 次阅读|42 个评论
分享 宋鲁郑:写给南方周末,法国何以烧车迎新年 ?
热度 4 路不平 2013-1-10 09:42
(一篇好文,多谢 鱼雷一号建议,转载于此。) 核心提示:在我看来,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最主要的差距就是缺乏国家利益的自觉、自律(这也和它们对西方了解不够有关)。 辞旧迎新之际,各国无不以各种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放焰火、寺庙敲钟、登山许愿、街头狂欢。不过,迎新年之独特,恐怕还要公推一向以浪漫、出奇而著称的法国。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法国出现了在新年之夜“烧车”的现象。2005年巴黎郊区骚乱后,每到新年就“烧车”的数字更是逐年增加。到今天,似乎已经成为迎新年的保留节日和新的民俗。 当然,法国政府自然不待见这种新风俗,为了遏制更是竭尽手段。不仅派遣大量警察戒备,甚至为了不刺激恶意烧车人登峰造极,逐年打破上一年烧车的数字 记录,在2010年新年时,当时萨科齐政府的内政部长决定:不再公布新年烧车数字。因此法国公众至今知道的最后一个新年烧车数字是2009年的,那一年的 新年年夜一共有1147辆汽车被烧,是六年间的最高数字。尽管如此,这种新民俗却依然愈演愈烈。 于是2012年 社会 党重新执政后,面对新年来临的挑战,一方面在全法国各地调动5万名警力,大力整顿新年烧车行为, 告诫公众故意烧车违法 (只是故意和非故意的界限何在?烧车违法还需要政府告诫吗?法国是不是要来一场普法运动?),绝不能让新年烧车成为一种被公众舆论容忍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承诺要在新年后立即公布警方统计掌握的烧车数字。 果真是说到做到,2013年1月2日,新年第二天,法 国内 政部就公布:今年新年年夜,被人为烧毁的车辆达到1193辆,警方实施的逮捕人数达到339人。法国警方还提供一些更具体的数字:在1193辆被烧汽车中,有907辆是被人直接点燃的,其余是被蔓延的火间接烧着的。 比较反常的是法国新任内政部长瓦尔斯没有拿今年烧车数字和以往进行比较。因为他认为过去的数字并不准确, 过去为了压低数字,常常没有包括那些被蔓延之火烧毁的汽车。 不过,有一件事内政部长瓦尔斯没有提及。就在大量警察云集香街、应对烧车时,四名枪匪借机抢劫了巴黎最繁华地段(全球闻名、特别是中国游客熟知的老佛爷附近)的苹果专买店!高达一百万欧元的苹果产品被抢!这不妨看作新年新政所付出的一个代价。 应该说,做为新政府的新年新政,在做出如此努力和付出相当代价之后,竟然仍未能阻止烧车创造新的官方纪录(前任政府隐瞒的数字在没有修正之前,只能按官方数字排序),实在是出乎世人预料。人们不由要问,新年烧车为哪般? 公认的结论是:新年烧车的背后,体现了法国底层社会一部分人的不满和抗议,体现了一部分年轻人与警察所代表的国家体制的决裂,他们从不满走向破坏财物等暴力犯罪行为,把烧车等胡闹行为,当作向政府集体示威的一种形式。 但问题在于,法国不是一个有着民众充分表达渠道的国家吗?何以他们不通过这些合法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一定要诉诸暴力呢?要知道,每当中国发生类似事件,自由派学者都把责任归于中国缺乏民众的表达机制并主张要向西方学习的啊。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不管这些人为什么一定要用暴力表达不满,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他们如此激烈的抗议方式之下,他们的不满却就是得不到解决,以致烧车这种暴力违法行为愈演愈烈? 显然,以本人看来,表达方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问题的解决能力。一个社会如果丧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完善的表达方式也无济于事。我们不妨想 想希腊等国的危机率先爆发以来,不得不推行大规模节支政策,减少福利开支,大幅裁减公务人员。为此,民众发起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甚至不惜诉诸暴力。只是 过去屡屡有效的手段在今天却失去了任何功效。原因很简单,政府已经山穷水尽,再也无法满足百姓的欲求了。 所以今天的西方,就如“末日博士”著称的鲁比尼所认定的哪样处于制度失灵的状态。 我们不妨看看,美国为了应对危机,迄今为止已经投入三万亿美元救市(小布什时代两万亿,包括救助各大公司和国会批准的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奥巴 马时代也投入上万亿美元刺激计划)以及四轮“量化宽松”,而欧盟投入的规模也不低于美国。结果如何?到今天,美国和欧盟这两大经济体还在危机中,而且还在 进一步恶化。奥巴马刚上任时,面临着全面的经济危机,而他连任时,马上面临的是“财政悬崖”。虽然在最后一刻两党达成妥协,但两个月之后,债务上限又要突 破。而2011年两党围绕债务上限的博弈导致美国国债务 历史 上第一次被降级。而中国危机来临时一共才投入6500亿美元(四万亿人民币)就成功摆脱全球经济的影响。 所以下面的数据就一点不令人意外:2008年CNN进行调查时发现,66%的美国民众不相信民选出来的政府,2010年当CBS和《纽约时报》进行同样的调查时发现,不信任政府的比例迅速飙升到81%!也难怪,2008年4月22日,小布什总统还在 新闻 发 布会上信誓旦旦的声称:“现在并不是经济萧条,只是低迷期”。到当年的7月9日,他的一个首席经济顾问还称“经济低迷不过是精神衰退”。可是话音未落,一 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迅猛地席卷全球,“美国的心跳”通用汽车破产、金融霸主的象征花旗银行资产缩水90%,被道琼斯指数除名、代表美国硬实力的华 尔街五大投行全军覆灭。 我们不妨再看看今天的法国。奥朗德担任总统第一次发布新年讲话,竟然这样声称:“我们的国家需要所有领域的投资:工业、农业、住房、环境、健康、研究、新技术”。这可丝毫不像一个发达国家的模样啊! 可是今日法国的国债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90%,国家掌握的国有资产全部被拍卖也只能偿还40%的债务,这个时候的法国还哪里有钱去投资呢?但是 没有投资,法国的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的目标就难以达到。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他声称2013年一定要降低失业率,但法国随后的民意调查显示高达75%的民 众不相信,右派报纸《费加罗》报做的调查,怀疑的比率竟然高达91.1%。这是不是可以称为一个国家政治诚信或者管治能力完全破产的社会、国家和制度? 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制度。现在西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反思。美国前总统卡特一席话,颇令人寻味。卡特2012年年末参加“三亚财经国际论坛”表示:他本人很讨厌攻击中国的言论, 但很不幸,这就是美国政治生活运转的一部分 ,幸好选举结束后,这些言论会自动消失。 美国保守派评论家大卫.布鲁克斯在《纽约时报》更有如下的评论:现在大家把民主奉为神圣的信条,殊不知建国之父很少谈民主。他们是以共和的原则来建 构国家。民主与共和的一大区别在于:民主相信多数人,共和则对人性高度不信任,要设计一套制度来抑制变幻不定的人性所可能带来的破坏力。 今年的法国烧车迎新年,还意外的让中国民众了解到西方信息透明和知情权的真相。原来为了避免刺激烧车人的激情,竟然可以不统计被蔓延之火烧毁的汽 车,直到最后甚至干脆就明令不再公开烧车数据。当然,后来的新政府又选择公开了,而且还透露过去的政府瞒报。只是,为何同一种制度,同一种法治,就可以有 公布和不公布的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其依据又为何呢? 或许国内的民众会颇感诧异,但对于我们长久生活在西方的人来说,却已是见怪不怪。知情权和透明度是要随着国家利益或者打着国家利益为幌子的政党利益、个人利益而起舞的。 大名鼎鼎的CNN,堪称美国最强大的软实力。1989年,苏联谴责美国入侵巴拿马,竟然是有关人员先通知CNN驻莫斯科办事处,然后才通知美国驻苏 使馆。可见其影响力。海湾战争爆发时,萨达姆都要依靠CNN来获取信息。但在CNN表面客观、公正报道的面具下,却扮演着美国政府喉舌、为美国利益服务的 作用。比如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国防部利用CNN散布美国将由科威特东海集结进攻的假消息,最终却由西部陆路攻入科威特。同时,CNN还提供假消息,成功瓦 解伊拉克军士气:美军投向伊拉克的885500吨的炸弹中,命中率仅有30%,但在CNN的画面上展示的却是所谓精确制导炸弹的威力,从而尽显美军无与伦 比的实力。如果这还只是掩盖真相的话,至于散布“萨达姆受伤、副总统被炸死、高层领导叛逃、51师师长率部投降”则都是赤祼祼的造假了。 为了成功打击伊拉克,CNN的记者还被授意更改新闻,但对于哪些不遵守规定或者不合作的记者则受到排挤甚至解雇。比如CNN任职长达二十年的CNN 新闻总裁伊森.乔丹(Eason Jordn)就因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言论说,在伊拉克遇害的记者是因为联军把他们当成敌人而被攻击,随后就被迫辞职。 CNN的做法可以解释何以半岛电视台后来成功崛起。正是由于CNN无法在事涉中东问题上保持客观、公正,导致其公信力下降。特别是在九一一之后的阿富汗战争中,即使CNN采访到半岛电视台也采访到的新闻,也不能播放。 如果说CNN在对外冲突中站在国家利益一边还有情可原的话,哪么面对国内事件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美国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以来,社会矛盾迅速上升,尤其是风起云涌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直接把矛头指向金融帝国的心脏。在这个时候,美国的媒体一开始 无视它的存在,试图封杀。后来该运动愈演愈烈,甚至跨出美国走向世界。媒体再也封杀不住。但其把报道的焦点却是占领华尔街运动中出现的负面现象:吸毒、偷 盗、性乱、暴力事件、组织混乱、糟糕的卫生条件----西方的媒体只所以不需要像中国这样的管理方式,因为它们早就变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驯服工具了。在将 其污名化之后,又寻找时机强行动用警力进行清场。当然,美国还竭力防范任何国外敌对势力的介入。后来,更爆出惊人内幕: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将“占领”运 动当作“本土恐怖主义”威胁,派出反恐密探调查,甚至借助渗透占领运动中的卧底线人,取得情报,然后将部分内容转告相关企业。FBI发言人回应则时强调, 他们有责任彻查任何与暴力威胁有关的严重指控,但不会违反司法部和部门自身的规定,针对符合宪法的和平示威集会作出调查。反而简接证明了他们将占领运动当 作暴力威胁有关的活动,视之为违反宪法的非和平的集会。 所以在我看来,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最主要的差距就是缺乏国家利益的自觉、自律(这也和它们对西方了解不够有关)。这尤以《南方周末》为甚。美国总统 奥巴马第一次访华时,曾“钦点”做为独家专访媒体,其用心不难洞悉。尽管如此,当南方报系欲收购破产的《新闻周刊》时,却被美方宁愿一美元赠送一家和媒体 毫无干系的企业,也坚决回绝了开出极优条件的南方报系(当然这种不尊重市场规律的做法最终导致《新闻周刊》再也看不到2013年的新年而走进了历史)。这 一方面体现了美方对南方报系并不是真正信任(试想一个忽视本国国家利益的媒体怎么会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更重要的体现了美国对媒体控制的高度重视。不妨 想想,西方深陷百年一遇危机,可有一家媒体把矛头指向制度,进而要求以中国为榜样的政改?反观中国的不少媒体,明明今天的中国是1840年以来最好的时 期,是1840年以来最好的制度(纵向对比),更是三十年全球表现最佳的国家(横向对比),但何以却动辄就把出现的严重性远远逊于西方的问题上升为制度, 更可笑的是坚持还要以弊病丛生正在苦苦寻找出路的西方为师呢?这也是新年发生的《南方周末》风波令人齿冷之处。假如南方周末事件演变成某种运动,希望中国 能够学一学美国是如何平息“占领华尔街运动”,更希望中国的自由派像理解和支持美国一样支持一下中国。 法国的烧车现象,当然在法国也有不同的解读声音。一些社会学研究者指出:法国不仅在新年出现烧车,在国庆节,足球赛,大选后,都出现烧车事件。除了表达不满和愤怒,一些生活无聊的郊区青年人也因为觉得着火汽车好看,烧汽车好玩有趣等等。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一些车主为了骗取保险公司的保险费,而把自己的老汽车烧掉。他们选择在新年之夜烧自己的汽车,是因为保险公司对这天被烧的汽车案调查较宽松。 除了骗取保险费以外,法国费加罗报文章还认为:在全法国每年被烧掉的4万辆私人汽车里,有相当一部分汽车是由于不同原因被烧的,其中百分之十五到二十是偷来的汽车,还有为了报私仇而烧仇人汽车的现象。 不管是生活无聊的郊区年青人感觉烧汽车有趣也好,是为了骗取保险也好,是为了掩盖罪行灭迹也好,是为了报私仇而烧仇人汽车也好,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 西方的、民主的国家之真实社会生态,堪称当代的浮世绘,或者是当代拍案惊奇(就在此刻,严冬之际,一位94岁的法国老妇由于未能支付费用,而被养老院扫地 出门。这就是真实的法国)。 不过,非常耐人寻味的是法国广播电台。法广一向最擅长的是把中国发生的任何一件大事、小事都上升为制度,但在报道烧车事件时,却有这样的结尾:“新年烧车已经成为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的一种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并过分的进行政治性解读 ”。看来真的是“法”外(不是中外)有别啊。 法国是否能够找到解决“烧车迎新年”之道,无需中国人费心。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了解西方、反思我们自己的一个契机。这才是法国这个新民俗对我们的意义。当然我也希望这个“我们”也包括《南方周末》及其支持者。 附:BBC有关南方周末事件报道后的两则网友留言。 1、As a Chinese, I'm very happy the way our government is now, we got new technology, faster growing economy. Please stop imposing the idea of "freedom" on us, no one can define it just by an election or one can say whatever he wants. I don't want to be back about 100 years ago when you find " dogs and Chinese are not allowed" in many restaurants, in fact I don't think people in china lack of freedom。 2、If there is no double standard, BBC should report opinions of major Chinese people who disgust this slapstick of a group of Southen Weekly and claim goverment to close this newspaper.
12926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冬季车窗玻璃雾气清除三大绝招
热度 8 8288 2012-12-17 15:42
 冬季驾车,玻璃上出现雾气影响视线的情况时常发生,尤其是在降雨或降雪等湿度大的天气下,玻璃上的雾气会比平时更为严重。车窗起雾的原因主要是“内热外冷”温差大,这样车内的湿气在玻璃上遇冷,就容易结成雾气,除雾也是针对这一主要原因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方法1 用空调系统   使用空调除雾功能是平常的做法。将风量适当调高,同时打开制冷开关,这时冷风会吹到玻璃上,雾气很快就会一散而尽,效果很快很直接。这个方法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车内的人可能会感到很冷,而且吹几分钟可能就会关掉冷气,不一会雾气又开始挂在玻璃上,又要开冷气。   此外,还可以热风除雾。打开热风,既不会增加额外的能耗,还可以舒舒服服开车。其实,用热风吹玻璃的效果是好于用冷风吹的,只不过是过程比冷气慢了很多。刚打开的时候确实会使玻璃内侧的雾气变得更大,这是因为内外温差更大了,等热风将车内的水分烘干后,玻璃就会变得透亮了,过程几分钟就好,因为车内干燥了,很长时间内也就不会再起雾。所以建议在停车状态下先使用热风除雾,之后再上路就可以一直保持清爽。另外,行车过程中开启外循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雾气产生。    方法2 开窗对流   如果雾气不大的话,可以将两侧的车窗打开一条缝隙,这样让车内的空气进行对流,车内的温度慢慢接近车外温度,雾气就会散去。好处就是可以达到开冷气的效果且不增加油耗,但是这种方法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用的,比如寒冬和下雨的时候就不行。    方法3 洗涤剂类防雾   勾兑“防雾剂”来预防雾气的方法已经被很多人熟知。洗洁精和水的比例在1∶10左右,然后用脱脂棉或干净柔软的布蘸着它涂抹于前后风挡玻璃内侧上即可。待晾干后再擦掉留在玻璃内侧残留的水印。与空调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一些。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5035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日系车凶猛复苏:之前压抑的潜在消费者回流
热度 7 锅盖 2012-12-10 10:38
自今年9 月中旬开始,日系车销量出现巨幅下滑。日系乘用车销量在9 月和10 月分别同比下滑了42%和60%,市场份额也从8 月份20%左右的水平跌至7.61%,这是日系车月度销量自2009年以来首次低于10万辆,市场占有率也是首次跌破10%。   不过,日系车销售已经在复苏。   上海江杨南路广汽本田店销售顾问近日接受《第一财经( 微博 )日报》记者采访时称,从11月份开始到12月份,店里客流逐渐多起来了,成交量也有很大提升,之前选定车型推迟购车的客户已经陆续在提车。   浙江一家汽车经销商集团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我们一汽丰田店9月份销量为85辆,10月份销量为89辆,11月份销量则上升为167辆。除了丰田店销量有很大回升外,我们日产店销量也有很大提升。”   东风日产浦西一家4S店总经理反映,上海各家日系经销商的销量在逐渐恢复,主要原因应该是之前压抑的日系车潜在消费者在回流,同时,到了年底,消费者购车人数本来就在增加。   根据汽车厂商发布的销量数据,几家主流的日系汽车销量同比降幅也在逐月减少。 丰田汽车 在华9、10、11月销量下滑幅度分别为48.9%、44.1%和22.1%,日产汽车下滑收窄较为明显,9、10、11月同比降幅为35.3%、41%和29.8%, 本田汽车 为40.5%、54%和29.2%。   从目前终端渠道成交量和日系厂商公布的数据来看,日系车回暖迹象明显。不过,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尽管日系企业市场在11月份有所回升,市场占有率超过14%,但是日系车市场占有率要回到今年8月份之前的23%以上,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期。   莫尼塔(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汽车行业:中高级车市场份额能否回升是观察日系车恢复程度的关键》 研究报告 表示,对于日系车未来的市场份额能否回到原来的水平上,需要观察接下来 1~2 个月里中高档日系车的销售恢复情况。因为在 17万~28 万元价格区间,日系车的车型竞争力相对最强,而这一价格区间的日系车销量在日系车总销量中占比最大,若在这个级别车型销售表现持续低迷,日系车长期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受到抑制。   汽车评论员莫言清风表示,在大众推进TSI+DSG技术策略时,日系车并没有在领先情况下制定前瞻性拦截策略,其保守策略造成今天进退维谷的局面。在中国市场,日系车不管在产品引进还是市场营销上都太保守。   不过,日系车企高层已经在试图扭转当前的乘用车市场格局。在今年11月份的广州车展上,各个日系车企相关负责人争相向外界传递积极信号,丰田汽车表示每年都要向中国市场引进新车,积极推进市场本土化,同期本田汽车等日企表示要尽快向中国市场引进新的技术和产能。 http://v.qq.com/cover/e/ew7vxgy5e6ezz58.html?vid=j0011gp34k1
12518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ZT:西安市民举纸牌提醒民众:前方砸车 日系车掉头
热度 5 锅盖 2012-9-17 11:53
西安一位市民托着纸牌,站在路口提醒民众“前方砸车,日系车掉头”(图片来自网络) 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持续警告,悍然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引发许多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近来各地民众以多种形式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然而一些地方亦出现打砸烧等不法行为,尤其抵制日货过程中破坏私有财产的现象,值得反思。社会各方通过不同途径呼吁民众理性表达,在微博上,不同社会背景的网友发起呼吁,抵制类似不法行为。 中央电视台女主播张泉灵希望民众“多一点理性,少一点盲从。”知名网友作业本在表示“抵制日货”的同时呼吁:“不损坏不伤害同胞手里的任何日货。不摔同胞手里的相机,不砸街上的日本车,不烧市面上的漫画书…我们有各自抵制的义务,但没有彼此损坏的权利。”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提醒:“抵制日货可以,但要做到:不砸车,不砸店,不砸人。总之,保持理性,有序抗日,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浙大应飚指出:“长沙、西安、青岛等地的非理性情绪正在腐蚀着我们的爱国情怀。不要再让我们心怀愤懑的国民再流泪了;不要再让亲者痛,仇者快。爱同胞是最大的爱国!” 在西安等地的游行示威行动中,一些民众打造抢烧的过激行为也刺痛着民众的神经。而西安一位托着纸牌,站在路口提醒民众“前方砸车,日系车掉头”的网友,在微博上赢得了众多网民的敬意。中国产业资本论坛创办人徐枫华感慨地称:“他在自己站立的地方,为这黑暗的一天留下了些许亮色,为西安人,留下了大写的尊严!”这些温暖理性的力量正在微博中广泛传播。西安网友贾春康称:“在西华门,有辆日系车不幸被堵在人群中,眼看着要被砸。车主是位年轻的母亲,车内还带着孩子。几个好心市民让小女孩站在前面拿着国旗,他们几个围在车的周围,喊着口号:‘理性爱国,不要砸车!’在这些好心市民的帮助下,这对母女得救了。谢谢好心人!” 在得到广州将有大规模反日游行示威活动时,网友“旺喜”希望“抵制一切愚蠢短视行为,让暴怒者得到安抚,让煽动者无功而返。” 事实上,网友罗勇全提到了在广州游行示威中这样一个细节:“在广州街头,一个家政公司的老板娘和员工志愿为抗议人群送上饮用水,一解炎炎之渴;喝过水的市民自觉地将水杯放进了沿途的垃圾桶;人群经过后,马路上几乎不见任何垃圾。” 随后,罗永全称:“比起一时的冲动,这样的软力量才真的令人敬畏。” 网友指出,应当相信政府,避免被挑拨离间分子利用。泉州万紫千红文化传播总经理涂小建表示:“民众们要理性抗日,相信政府会解决;不要做挑拨离间分子们的跟屁虫。” 许多网友对这种“以爱为名”的暴力行为予以谴责。网友“田田”说:“爱国不是非要砸东西来体现的呀,更何况砸的还是made in china自己兄弟的财产,虽是日系,却都是made in china,都是中国工人生产出来的。”知名演员徐静蕾也提醒:“有多少家庭的内讧是由爱的名义开始的,有多少战争是以正义的名义发动的,最后受伤害的是无辜的大多数。这已经被历史证明了无数次。今天认为自己有权利打别人,就意味着明天有人认为有权利打你,我们都有家人朋友至亲的人,将心比心吧。” 总体来看,相对线下的抗议活动,微博上的诸多意见表达更为理性。不同社会阶层在网络上表达理性爱国的认知,在更宽广的视野中,讨论现代社会增强国家实力、建设国民心态之道,消解社会戾气,从长远看无疑是一堂宝贵的公民教育课。 rdn_50567a33cc552 (1).jpg
756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开车众生态联想到保钓
热度 17 岳东晓 2012-8-15 02:34
有次我在停车场找停车位,很忙,很多车都在转来转去找地方,好不容易等到一个人要出去,我就排在后面,那车倒车出来后,突然一辆车从另一边乘机钻了进去。我一看是一白人老太太,正得意地朝我笑呢。我哭笑不得。 另一次,我无意中抢了一人的停车位(这很容易发生--当出去的车出去的方向正好挡住了视线),结果那个被我抢位的老美破口大骂。我本来不好意思,准备退出的,他一骂,我干脆就不予理睬,关好车门,扬长而去了。 在高速公路上,有时会遇到愤怒的驾车人。有一次,我正以规定速度行驶,一个黑人女估计自己开小差,差点撞倒我的车后面,结果这女的冲到我旁边,做出各种下流动作,虽然听不见她在说什么,从嘴型看肯定是在骂四字经。 还有一次,在一条崎岖而狭窄的山路上,我正按正常速度行驶,后面一辆BMW上的男子估计想超车,但总是过不去,不断地按喇叭,口中还在嚷嚷的样子。我索性把车停下,按下车窗,回头问: "Sir, is there a problem?" 结果那人支支吾吾,说不出个道道。。。我想也是,谅他也不会用小车撞我的SUV。 由此想到民间保钓。保钓得有一定的技战术。长期以来,倭寇仗着船吨位大,欺凌保钓船。我很久之前就建议租用一艘即将报废的万吨油轮,装满水,接近钓岛时,以每小时5海里的速度缓缓接近登陆。倭寇也就敢撞福建渔民的小船。我就不信倭寇那两三千吨的军舰会自杀性撞击万吨轮。
9380 次阅读|2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4 14:25 , Processed in 0.031450 second(s), 1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