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企业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经济学家天天谈市场是变态
稻草 2017-3-28 21:42
企业家天天谈市场是正常,经济学家天天谈市场是变态。 ---------稻草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7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官僚集团向中国公有企业发出了最后毁灭令!!!
稻草 2017-1-31 11:36
  中国社会主义的决定性支柱是公有企业,但是这春节还没有过完,官僚腐败集团和资本集团联手就向公有企业开火了!中国在形势大好的前提下,还是走向毁灭的话,那谁也救不了中国!!!中国对私有化的软弱是最终毁灭中国的致命因,也将是中国复兴功亏一篑的原因。2016年看上去中国在政治上取得了胜利,实际上在经济上私有化取得了胜利,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继续在恶化。官僚集团和资本集团明白:只要私有化不停止,搞垮中国就大有希望! 中国是走向复兴还是走向毁灭,关键在2017年!战斗才刚刚开始。下面这个不敢署名的专家根本的错误是把私有化当作灵丹妙药,把资本主义的腐朽当神奇,继续走邓小平的私有化路线,目标是保住70%以上的私有化,在此基础上继续伺机推进全面私有化,让公有企业归于无力支撑国家政权,最后毁灭中国,让中国变中东。请看下面这个狗屁私有化专家的妄言: ----------------------------- 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经过调研发现,东北地区经济状况不是依靠上马基建项目、加强资金扶持就能从根本上改善,很多矛盾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而体制机制方面的主要症结体现在国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振兴东北,应主要瞄准国企攻坚。    东北面临体制、结构和发展方式的综合挑战   近年来,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原有的体制、结构方面的问题“水落石出”,再叠加人口等多种问题,使东北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尤其是钢铁、煤炭等几大行业下行压力较大,整个东北增长动力不足。透过表层现象看深层问题,东北正面临体制、结构和发展方式的综合挑战。   首先,体制上有弊病。从东北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状况来看,东北国有经济的比重过高且效益不佳,民营经济不发达。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看,东北地区政府权力存在明显越界,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在企业内部,企业家的作用和职工的积极性也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意识不强、市场氛围不浓。   其次,结构上不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一是消费需求减弱。以辽宁省1993年至2013年20年间的数据为例,最终消费占全国的比重由4.62%下降到3.73%;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总和)的比重由80.02%下降到78.89%;在居民消费中,农村居民消费比重下降较多,由31.19%下降到17.15%。二是服务业供给减弱。据调查,2013年,整个东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而且供给方有逐步减弱的趋势。   同时,工业比重大。由于历史原因,东北三省二产比重过高,二产中重工业比重超高,其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尤其是煤炭、石油、钢铁、有色等“原”字头比重过高,新型工业发展较弱。   再次,发展方式滞后。东北投资驱动型经济特征明显,技术创新对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弱。虽然东北在研发力量上有一定基础(如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但相关产业却没有发展起来,原因在于创新动力不足。2013年,东北地区研究与试验(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7个百分点。尤其是在信息革命时代,知识经济发展不足。   总而言之,东北经济的问题是综合性问题,需要全方位地改革和转型。    东北体制机制的主要症结是国企问题   《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治本之策,要以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新体制和新机制”的“牛鼻子”在哪里?就是国有企业,应紧紧抓住国企问题这个东北体制机制的主要症结。   初步调研发现,黑龙江国有企业资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比重约为64%,吉林约为54%,辽宁约为45%,都大大高于全国30%左右的平均水平。要特别注意的是,央企也在东北配置了相当多的国有资产。因此,目前东北三省国有经济的比重,特别是工业经济的比重,已远远高于地方报告的当地国有企业资产的比重。   前些年,东北经济很大程度是靠大量投资来支撑(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为4000多亿元,到2014年达到4.6万亿元),经济下滑后,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突出难题。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经济体在具有足够弹性和韧性的条件下,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在经济下行情况下,当产能过剩严重时,会导致大规模的企业兼并重组发生。但在东北,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资源配置的灵活度不足,国有企业比重过大,加之妥善处理职工问题十分棘手,导致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弱。尤其是诸多“僵尸企业”无法顺利退出,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制约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着力啃下国企改革的“硬骨头”   东北要振兴,就必须真刀真枪地推进体制和结构改革。对东北现状,建议要“下猛药”,其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应是第一要务。   一是按照“做优、去劣、提升中间”的思路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应按照经营状况来分,把众多的东北国有企业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优质企业(如我实地调查过的 沈阳机床 ( 11.290 , 0.04 , 0.36% ) 、新松 机器人 ( 20.250 , 0.20 , 1.00% ) 等),应做强、做优、做大;第二类是劣质企业,应当去除,且妥善处理“僵尸企业”;第三类是中间型企业,要抓紧升级。   二是把处理“僵尸企业”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按照经济学的一般逻辑,这类企业应该兼并、重组、改组,不能任其发展,“僵尸企业”应率先退出。淘汰企业,尤其要把相关人员安排好,“先挖渠,后放水”。  三是把地方国企和央企都纳入混合所有制改革框架。加快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模式和途径。这一路径不只适用于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同样适用于央企改革。首先应在竞争性领域,然后在垄断性行业,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资根据情况“可控、可参、可退出”,腾出一定空间让民间资本进入。   四是在东北搞好“试验区”。设立国企改革综合试验区势在必行。搞几个?搞多大?特别是搞到什么程度?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可以确定,应该突破现有的条条框框,采取特殊的、非一般的做法。同时,在东北特别是辽宁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也非常重要。2016年中央已经决定在辽宁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不只是辽宁一个省份的,整个东北都要用好。办好它,就能给企业提供制度和政策的空间,让更多好企业能够留在东北,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延伸推进。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文标题为《东北振兴应瞄准国企攻坚》。)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创新了吗?
稻草 2016-6-26 00:11
许多企业家以前成功了,现在艰难了,郁闷了;许多文科学者以前滔滔不绝为西方背书,名利双收,现在不灵了;许多当官的以前颐指气使,现在公仆在身,不爽了;许多科研人员以前凭关系能够弄点钱,现在要靠成果了,不能混了...... 总之,许多人 埋三怨四了, 不适应了。 其实,你只要问自己一句话:“我创新了吗?”问题就好解决了。没有的,就去努力创新,有了的,就希望在前。 “创新”就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企业家王石在哈佛:跳出来看中国的一切 都理所当然
热度 5 VANO 2013-10-10 06:35
中国企业家王石在哈佛:跳出来看中国的一切 都理所当然
10月3日,王石结束哈佛大学为时两年半的学习,前往剑桥大学开始了新的游学旅程。10月2日晚,在离开美国的前夕,王石在哈佛大学和参与“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计划”的企业家们进行了他在哈佛期间的最后一次分享。在这个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发起的游学计划里,王石的身份是“辅导员”。下面为部分分享内容。   关于哈佛大学的学习:   王石说:“在哈佛的学习,应该说的的确确是最难熬的,差点熬不住,熬不住也要熬。中学上学的时候遇到了文化大革命,一直到了五十九岁才有这样一个机会进修,原来想都没有想过,所以我真的是咬着牙熬下来的。我选的专业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史、宗教史。不用说英文,就是中文读起来都非常吃力。到了第二学期就觉得非常快,一晃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在一个学校适应之后就应该再到下一个学校去学,一个学校一个学风。原来按照行程安排,下一站应该是剑桥。”   关于收获与感想:   王石说:“到了这里之后才发现,你在这里研究别人(西方文化),首先你自己要弄清楚自己,首先要有一个身份辨别——你是谁。我怎么也没想到,我这是到了美国,在哈佛要研究中国文化的课。我在哈佛听的最多的课,一是经济学、二是Justice(正义),第三就是中国传统哲学。”   “第二点感觉是,原来在国内就觉得中国一直要改革,缺乏政改,很急躁、很着急、很担心。而换个角度你会发现中国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是说这种理所当然是对的,而是从急躁的心态一下子淡然了。因为有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因为历史就是这样,这是一个文化问题,不是一个政治问题。反而对于中国现在变化的事情看得更坦然一些了,你就知道该做什么事情了,而且你知道不会是立竿见影的,更多的是慢慢出来的。只要能出来,接受新的教育,他一定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个国家。这是一种心态的改变。”   “第三点体会是,来到哈佛之后,在这里每天都能一本书一本书地看,还要做功课,突然发现通过整理与思考,会处于一种很特别的状态。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六十五岁才进入老年,我已经接近了,已经开始记忆力衰退,各方面都出现了老化迹象。记忆力衰退但可以有另外的东西弥补,就是经验主义,不用动脑筋,感觉就是这样,而且当企业家多少年了,也不用具体做什么,因为下面有很多团队,但是到了这里只有你自己,就是这样上课。更别说英文了,我在哈佛就要强迫自己去记单词,这个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收获,可能是你们二三十年之后才能体会到的,就是这种不动的脑筋硬给它开动。现在我感觉我的脑子回到了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就是做什么事情脑子开始运转起来,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脑袋非常清楚。这个应该说也是一个很意外的收获吧。”   “今年年底,我的一本书就要出来了,现在正在和出版社进行讨论,这是有关日本江户时代的书。”   “关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三个问题,就是国民主体教育、知识分子接受西方现代化的准备,还有就是工商,从我自己本身企业家的视角探讨一下,同样受到中国传统文很深的日本为什么能够成功转型?我们的差距在什么地方?这是我写这本书的一些启发。”   关于游学经历对领导哲学与个人修为的影响:   王石说:“游学对两方面都有影响。个人修为上,人总是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设计,处在中国社会的大变革,能够有这个机会也感觉很幸运。我个人是在四十八岁的时候开始人生的探险,包括登山、滑翔等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中国的希望是年轻的一代,所以我现在也想到大学里教书,我正式签约了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去年合同到期就终止了,今年又签了 新加坡 国立大学。既然要去教书,本身也有一些故事色彩,你讲的人家要愿意听;还有要提高自己本身的能力。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主要还是自己的系统总结梳理来帮人提高,还有就是哲学方法。来到哈佛的好处就是可以领略各种教授的教学方法,这是非常精彩的。尤其是正方反方之间各种可能的辩论,最后形成一种冲击,这是让我作为一个学生非常受启发的。很有意思的是,我来哈佛之前已经在香港科技大学教了一年的书,感觉很不错,但是在这之后又重新接触了不同的方法,打分远远高于前年的分数。”   关于登山   王石说:“就我的体会来讲,五十岁到六十岁登山的十年对于我对人生的态度和质量是有改善的,为什么呢?登山让我学会面对死亡、直面死亡。进山可能要一两个礼拜,甚至一两个月才能完成,但是你不清楚能不能活着回来。晚上睡在帐篷里又冷,外面的风刮着,你缩在睡袋里头疼,苦不堪言,就会想难道我就这样断送生命了吗?值得吗?特别后悔,特别诅咒自己,特别想第二天就回去,但是第二天呢?太阳出来的时候就想还可以熬一天。更多的时候是不得不考虑到死,因为你没法回避,你要考虑你死了之后你的家人会怎么样?你的父母会怎么样?你的孩子会怎么样?你的公司会怎么样?你的朋友会怎么样?面对这个的过程当中是很恐惧的,平时生活中想到死不会恐惧,觉得那是很远的事情,因为恐惧这个会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所以你会回避它,不考虑它,很多身后的事情也不会考虑,但是你进山了就逼着你去考虑。如果说我真的有什么改变,十年登山对我是最大的改变。东方文化对死都是避而远之不谈死,一直到没法回避它的一天,西方对于死都是很坦然的。所以我到美国后参加一些追悼仪式,对于一个去世的人的追悼仪式横幅是这样的:“生命的赞歌”,首先是对去世的人的悼念,但总体是在颂扬生命,就是从出生到成长到辉煌甚至到生活的乐趣这样的一个过程。”   俞敏洪谈企业家学习:   作为此次“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计划”的成员,担任首周轮值班长的俞敏洪表示:“中国企业家当中我佩服的人是能够数得出来的,王石肯定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做人真、做事真,做人真是真实,做事真是较真,就是认真地做,所以他能够把中国民居房产做成中国的第一。一个企业家身上有些东西是可以学的,有些东西是学不到的。像王石这样爬珠穆朗玛峰我们不学也罢,但是他身上的这种认真精神、真诚精神、较真精神(值得学习),尤其是从前年开始到哈佛学习,而且待得很认真,英文那么好,可以用英文稿做演讲,来了一年以后基本上讲课能听懂百分之六七十,估计现在百分之八九十都没问题。这种精神让我感觉到真的是特别佩服。”   “我是特别相信人文科学、哲学知识对于真正做出大生意或者长久生意是有巨大帮助的。王石也是从这个角度,从企业出发、超越企业、再回来发展企业。其实光学工商管理我也认为是不管用的,要把自己真正修炼成为一个全面的、多方面观察并且能够理性思考的人,学习这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企业家全球游学计划’这个班的形成其实是王石同志的功劳,没有王石前面的辛勤和自我变革、自我追求进步的精神,我们这个班就不会存在,大家今天也不可能坐在哈佛的教室里,体会王石已经体会两年的进步和头脑风暴。”
262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多到惊人的日本“百年企业”
热度 3 稻草 2013-7-26 08:25
前不久,笔者受邀在日本霞关做了一场内部演讲,与以往演讲略微不同的是,此次演讲的30多名参加者全部是大型日企的部长或董事级别的人,而且大部分人都与中国打交道已久,甚至是所属企业中国市场的负责人。   在讨论环节,有一位日企董事A先生谈到了中日企业家的区别。他对中国企业家的灵活、大胆、冒险精神赞扬不已,但说完后顿了顿道,“或许是大环境使然,接触的中国企业家大多只关心‘钱生钱’,对脚踏实地地做实业,尤其是成就一家百年企业,基本上都兴趣不大”。   笔者自是亦有同感,当看到中国的富二代以各种面貌出现在媒体娱乐版,而日本的富N代们还在默默地继承维系祖辈基业时,总是颇多感慨。   不过,笔者亦补充道,“实际上,10多年前,柯林斯和波拉斯合写的《基业长青》一书在中国出版时,曾得到联想集团柳传志等人士的大力推荐,曾一时洛阳纸贵,风靡大江南北。这或许能说明有些中国企业家还是对百年基业长青感兴趣的”。   A董事听完微笑着说,“那本书当年在日本也很畅销,但研究的标本都是欧美企业,而真正的企业长寿大国当属日本。日本企业长寿的秘密,恐怕对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国更具参考价值。”   A董事所言的确不虚,若说创业超过100年就算“长寿”的话,那么全球大多数“长寿企业”都集中在日本。东京商工调查的数据显示,创业史超过百年的日企多达21666家,而1975年后才建立的公司仅620家。   经常被人问道同一个问题:“日本经济到底怎么样?日企真的在衰落吗?”对此,我总是忍不住反问“您所谓的‘日企’具体是指哪些呢?”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丰田、索尼、夏普、东芝……   但实际上,这样的“先入印象”与日本的实态相去甚远。从数量上来看,日本的中小企业多达460万家,所谓的“大企业”(注:通常是指资本金1亿日元以上、职员数超过100人的企业)只有16653家,像丰田、索尼、夏普等广为人知的巨头就更是少得可怜。   也就是说,与中国靠中石油、中石化等这些巨头国企垄断经济不同的是,日本的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实际上是靠中小企业在支撑,比如丰田汽车下面就有无数的中小企业在供应核心的零部件,而丰田汽车更大意义上只是一个组装厂,在这些中小企业中,“百年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更准确地说,东京商工的统计还仅限于其掌握了信息的企业。据拥有亚洲最大企业资信数据库的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统计,截止2010年8月,日本的百年企业共22219家,创业超过1000年历史的企业有7家,超过500年的有39家,超过300年的有605家。尤其是日本的寺庙建筑公司“金刚组”是世界现存的最古老企业,创办于公元578年,衣钵相传至今已四十余代。   尽管如此,日本研究专家们仍普遍认为,东京商工和帝国数据银行的调查都未能完整反映日本百年企业的实情。“日本还有大量的百年企业不为外界所知,若全部统计,估计总数至少近10万家”,日本东方通信(5.20,-0.25,-4.59%)社社长古川猛对笔者如是说道。“长寿企业”研究专家横泽利昌教授也推定认为,日本百年企业的实际数量恐怕超过10万家。   此外,韩国央行2008年曾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日本企业长寿的秘密及启示》。报告称,全世界创业200年以上的企业共5586家,日本多达3146家、占了近60%,远多于排第二位的德国(837家)。而日本经济大学教授后藤俊夫的调查则显示,创业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实际上多达3937家,德国约有1850家。   各种调查统计的数据虽然存在差异,但无疑都表明了,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百年企业之多实在令人惊讶。若将视野缩至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亚洲地区,这一“异常”状况就更加一目了然。   在韩国,有句民谚叫“店铺难续三代”,这大致相当于中国所称的“富不过三代”。据日本拓殖大学教授、百年企业研究专家野村进调查,目前韩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百年企业或百年老店。韩国《朝鲜日报》也在2005年12月18日的报道中感叹,“在韩国,京城纺织、三养、柳韩洋行等都只不过80年左右的创业史。”   台湾地区的百年企业数量,尚未查到可靠的统计,但综合各种信息查找,可以查到的有彰化商业银行、台湾菸酒、丸庄酱酒、旧振南、度小月、金长利、台湾度小月担仔面、大同酱油、山东小磨香油食品店、王德传茶庄、有记名茶、郭元益、玉珍斋、李锦记等。但实际上,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当年随国民党政权一起迁台的大陆企业。   中国大陆的百年企业也少得可怜。据悉,创业历史超过150年的企业只有六必居、张小泉、陈李济、同仁堂(23.73,0.28,1.19%)、王老吉等5家。创业超过100年的企业还有全聚德(13.94,-0.04,-0.29%)、云南白药(108.00,-2.68,-2.42%)、青岛啤酒(42.21,2.09,5.21%)等,但总体数量并不多。   通过这些比较不看发现,全球的长寿企业在日本得到高度集中。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异常现象”呢?此外,中国要壮大中小企业是否可借鉴日本的经验?诸如此般,且听笔者下回细细分解。   (本文作者介绍: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著有《柳井正与优衣库》。)
275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出生排行决定创业精神
热度 4 丑小鸭 2013-4-17 16:25
  我最近认识了一位颇具企业家精神的女校长。数年前,她受命“拯救”一所长期受学生纪律涣散问题困扰的失败学校。上任第一天,她关上门,要求老师们说出最捣蛋的学生。教师们列出了72人的姓名。她将所有的“捣乱分子”赶出课堂,称她会在自己的办公室分别与他们和家长单独谈话,然后才允许他们重返学校。接下来几天,她与每一名学生会面。最终,几乎所有人都返回学校,完成学业。同时,学校的风气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她的惊人举措违反了所有的规定。为了收拾烂摊子,她不得不无视制度。她的方法严厉、不正统,但效果奇佳。如今,学校的面貌大为好转,这位校长也赢得了尊敬。   当然,完全藐视一切权威可能会冒牢狱之灾。有时,独立精神和犯罪仅有一线之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UC Berkeley Haas School of Business)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曾在青少年时期惹过麻烦。我便认识两位曾被学校开除的亿万富翁。对于靠自身努力成功的人,与既有体制对抗——如大公司、政府、学校——几乎再正常不过。自主意识是企业创始人的必需品——他们必须建造自己的构架,而不是套用别人的构架。   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便是一个不断抗拒外来控制的人,他既是一名科学家,也是一名企业家。他以推进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而闻名,成立过两家公司——Celera Genomics和Synthetic Genomics。他说:“就我个人而言,反叛精神尽管有时会带来挫折,却令我的人生受益良多。”他曾与多名合作伙伴和机构不欢而散,但他的成就无可否认。他是一个典型的置身体制之外的开拓者,一个因为拒绝遵守条条框框而更富有创造力的孤军奋战者。   创新者需要挑战既有秩序,不能只是循规蹈矩。创新或许能造成颠覆性的影响,但会造福社会。大公司会变得抗拒变革,而创新则与这种倾向相对抗。正如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在《致革命者的箴言》(maxims for revolutionists)中所写的那样:“理性的人适应世界,不理性的人让世界适应自己。因此,一切进步来自不理性的人。”   我一直深信,出生排行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企业家的因素之一。头胎的孩子往往更自信,在学业上表现也最出色。他们可以成为一流、权威的领导者,能够在等级制机构和层次结构分明的职业领域胜任高管工作。他们习惯于承担责任、满足期望、发号施令、获得父母的特别关注。他们更可能尽职尽责,更倾向于维持现状。但我认为他们不太可能成为企业家,除非是经营家族企业。   排行靠后的孩子往往享有更多自由。由于此时父母在养育子女方面开始松懈,他们能够自由发展。相比之下,他们没有成为完美子女的压力。他们往往更富有创造力、更热情、更敢于承担风险,但学业较差。他们头脑灵活、思想独立,这些都是有助于自主创业的品质。他们可能对地位和等级兴趣不大。通常,他们肩上承载的期望较轻——重担往往在长子长女的身上。家庭中较年幼的孩子能够自由追求刺激的生活。这都是有利于企业家的特征。   但很多企业家也缺乏安全感。他们奋发向上,部分原因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关注。可能他们直到成人后还在呼喊:“爸爸/妈妈,看我!”大多数人幼年时不得不与通常年纪更大、思想更成熟的兄弟姐妹争宠。   我对企业家进行的业余研究表明,他们大多不是家中老大,这或许是因为企业家更喜欢无拘无束的工作,当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作为家里的老三,我就总怀有这种感觉。当然,打破规则也是有限度的。纯粹的无政府主义者无法成为企业家——他们的活力太富有破坏性。的确,成功的企业依赖完善的法律和财产所有权制度。但它也需要挑战者。
6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傅苹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吗?
热度 8 cat 2013-2-19 00:00
傅苹所谓的中国经历已经被许多人证明是虚构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可是现在还有不少人尤其是美国人认为傅苹是个成功的企业家。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先看看一个知情的美国人是怎么说的。 John Gage says: PW, you are right. You clearly have read Ping Fu's pages 151 to 156, where she says exactly that. As you know, Herbert Edelsbrunner pioneered computational geometry and alpha shapes, and when he and Ping Fu, his wife, took their life savings to invest to start their company, they hired two technical students to turn his algorithms into software products: Mike Facello and Dmitry Nekhayev, who still work at Geomagic. You could ask them about her understanding of geometry, but I think that misses the point. Herbert Edelsbrunner didn't want to deal with raising money and answering the phone. As Ping Fu says, "He had depth and I had breadth. He was the mastermind behind the technology and I focused on developing the applications and markets. ...Although we used Herbert's mathematical insights and elegant algorithms to build our software at the beginning, it soon became clear that he wasn't interested in the business issues." Thank you for pointing out what the real subject of Ping Fu's book is--how to weave advanced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into the fabric of a company, and how, ofte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easy part. Believe me, Steve Jobs never understood the fine points of computer networks or computer languages---we used to tease him that he couldn't spell TCP/IP---but he was a genius at forming a business based on products that used the most advanced technology. You'd be amused: in the very early days, Steve Jobs insisted on using Berkeley's IEEE standard floating point arithmetic, on the first Macintosh, in 1984, because it was standard....and Cray never did. So the little Macintosh would get correct answers on complicated physics algorithms, and Cray would get different answers on the same software. http://www.amazon.com/review/R1HHQCVMUVEU4J/ref=cm_cd_pg_pg4?ie=UTF8asin=1591845521cdForum=Fx2TXSPFITFPBM0cdPage=4cdThread=Tx32WX3CO507SIAstore=books#wasThisHelpful 这是 John Gage 在 Amazon 书评中的回复,其实他是支持傅苹的。但他在这里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那个 3D 公司 G eomagic 是建立在傅苹前夫 Herbert Edelsbrunner的算法和专利之上的。 如果没有 Herbert Edelsbrunner,傅苹则什么也不是。仅仅是因为 Herbert Edelsbrunner不想干那些事务性的工作,公司让傅苹来打理了。她前夫在时,其公司被 Inc. 杂志选为发展最快的小公司之一 。估计 其公司能够集资很大程度也是靠她前夫的名气及其专利。就在他们2008年离婚后不久,于2010年1月 上传至 Youtube 的一个视频中傅苹就说缺少好的人才,暗示其公司可能会出售(见: http://zhenzhubay.com/blog-76-11826.html )。结果在2012年,公司也确实签约卖了。这也说明傅苹本人没有什么创造力,更没有什么 战略眼光,没有她前夫在旁边,她就找不着方向了。 这样的人能算是成功的企业家吗?与其说傅苹的成功是 挣得了 ,倒不如说傅苹的成功是结婚得来的。一旦离婚,成功也离她而去了!
577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世界企业家们必看的一堂课】胡小林 ... ...
一叶秋风 2013-2-17 00:07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世界企业家们必看的一堂课】胡小林 ... ...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胡小林2011年7月美国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xNDUwOTE2.html 胡小林 我如何改掉暴躁性格再不发脾气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0NzE1MDI4.html 《弟子规与财富》胡小林董事长主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wODA5ODY0.html 胡小林讲座 断除色欲 真诚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xOTU1MDMy.html 11胡小林老师答疑.flv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4ODY3MjA4.html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世界企业家们必看的一堂课】胡小林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wMDg1NDg0.html
个人分类: 道德人生|4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人海外生存之惑 — 之八~ 之九
燕山红场 2013-1-11 04:21
之八: 创业篇   英国继续推出投资移民政策,T1企业家移民签证只需要投入20万英镑,门槛还不算太高。可以自己当老板,也可以获得身份,创业,似乎是一条不错的选择。   创业的心   "我每次回中国都好像看到有无数的商机,而每次都没有狠下心来自己创业。如今,身边朋友一个个都在创业路上了,一年半载,初具规模,也是不小的成就了。看看自己,有些遗憾。"说话的这位朋友是位青年才俊,来英数年,已经在一外资公司做到高层。收入、地位都不错,但常常有"给他人做嫁衣"之感,事业上忙忙碌碌,总觉在是给他人锦上添花。   最近身边朋友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下海创业。有位金领,是圈内的钻石王老五,欲图辞去高薪之职,自己独立山头。无它,最直接的理由,他每年为公司创造上亿英镑业绩,所获不过是零头。"有了公司这个平台,你才有机会创造好业绩,非你一人之功。"我刁钻追问。"不错,但我想摆脱这种疲于奔命,没日没夜的状态,哪怕收入少一点。创业,期望有自己的自由度。"他解释道。   这些创业者大概可以归为几类。一类人,自己在公司就职几年,经验、阅历、人脉都已经积攒到一定程度,给人打工,已然倦怠,不过是技能的重复,没有新意。而此时年华正好,30出头,阅历相当,自立门户显然是最好时机。黄金年龄就在这几年,再过几年,大概也就无心创业了,寻求稳定安乐去了。所以就在此时,放手博一下,纵然失败也不后悔曾经尝试。就算失败,也仍然可以回来打工,反正过去的基础还在,再寻份工作也不是难事。   另有些人,大概就图个小本经营,类似自由职业者,不求日进斗金,但求有闲有自由,小本创业,图的就是个温饱和自在。这样的心态,也很普遍。还有一类人则是刚出校门就走在了创业的路上。在英国,你会看到不少长着娃娃脸的老板们,不过是26,7岁,可是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人人尊称为“总”。中国背景,英国地理,这样的双重优势给创业带来了独特的便利。中国热,使国外投资商、生意人纷纷想踏上中国寻找商机;发展中的中国公司,极其希望能迈出去,海外试水。大局看来,机会仿佛是无穷的,就看你怎么挖掘,看你有多少人脉,以及你有多少能耐。   然而创业这回事,大概是每个人自我细品的一杯茶,冷暖自知;也像你脚上的鞋子,外表埕亮,不代表一路走来脚上舒服,艰难曲折,甘苦自晓。每个创业路上的人,五味杂陈的感受,大概难以一一倾尽。   创业者说   有位在英国市场打拼了6年的青年创业者,谈起创业感受,仍然表情复杂的说,“其实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走对了”。这么多年来他的生活只有一个字:忙。周末是奢谈的,朋友们常怨,“你总是在忙,什么时候你不忙啊?”。他最大的休闲活动就是去朋友家小聚,感受下来自朋友、家庭的温暖。看着朋友们家庭和睦,夫妻举案齐眉,孩子膝头绕,一起吃吃家常饭,聊聊天,对他来说是最大的放松。同时,这也是在弥补他自己内心的遗憾:创业多年,自己根本无心也无力组建家庭,十足是个生活上的“跛子”。   回忆起当初为什么想创业,信念还是清晰如昨:想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可以传承的基业,树立自我独有品牌,打造企业文化。这大概和很多雄心万丈的创业者们想法一样:有生之年不搏一博,要待何时?给人打工是一辈子,平淡安稳简单重复是一辈子,轰轰烈烈拼搏也是一辈子,后者或许给人生精彩加分的可能性会多出许多。说到底,除却名利浮云,人拼的不就是个经历、体验、和因此而增加的生命厚度么?当然,创业也是和名利绑在一起的,一旦功成名就,灿烂发光的可能性更大,财富的所有度,生活的舒适度也更多。你不拼一下?   可是一旦踏上了创业路,困难和复杂性是当初并没有料想到的。首先跟外国人做生意,先天差异,种族歧视偶尔也是难以避免的。出去做生意,敲开客户的门,首先就得做好这个准备了,傲慢者不乏其人,况且“中国制造”在不少西方人人心里几乎约等于“廉价廉质”,你要赢得客户,可要下不少功夫建立信任。其次,文化差异,处事方式,关系维护,等等,都得要细细去摸索。中国人的交往方式,也许并不适用于英国人。谨防一点小错,丢掉大客户。当然最重要的一环也包括熟悉当地法律,制度条款,做好自我保护和危机应对。背后捅你一刀,拉你下水的竞争对手不是没有,各种手段都做得出来,没准告你侵权,复制其品牌形象等等,这些都得防着,谁让你这个中国小公司想来这里抢生意?   一个公司起步之初,如同培育一个婴儿,手把手,夜以继日,辛苦投入也难以于外人说。除开这些,一个小公司要打开业务局面,所花的时间也许是1年,2年,甚至好几年,其中的煎熬看你是否顶得住。我有个朋友创业第1年营业额基本是0,第2年也才几千镑,根本就是喝西北风的钱,第3年熬到年底,快撑不住了,曙光来临,一个跟了18个月的大客户终于答应签单,天降大喜。要不是这个合同,估计他已经放弃了。跌倒谷底的时候,这一线光明,才激励他继续往前走。---也许有些人并没有坚持到这曙光来临,就早早放弃了,也有些人,若干经年苦斗,眷顾迟迟不来,只能默默挣扎。   当然,也不必把海外创业想得如同进魔鬼训练营般可怕。也有不少过来人表示一旦打开了局面,和外国人做生意也充满乐趣。人家不轻易信任你,一旦信任,将会乐意和你做生意。应酬也比较简单,比起国内做生意的暗地里复杂操作,这里也有简单之处,就看你是否能摸出道道来了。另外,法律、制定健全,按章办事,操作起来,也有不少省心的地方,不学习,不深入本地社会,固步自封,才有可能落后挨打。   放眼望去,海外不乏事业做得有声有色的中国私人企业。不过凡事大概都有个一般规律,一开门就捡到大订单这样的机会是比较小的。创业之前,做好理性的规划,风险分析,找好赢利模式,算好资金投入和分配,找过来人取经,甚至找创业资深顾问,并做好吃苦耐劳、打持久战的精神准备,或者会让你的创业之路顺利一些。   致创业者   若要问过来人创业经验,他们大多会先总结几个字: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的需要。你为什么创业?创业为了什么?   是为了临时过度,是为了尽快获取英国身份,是为了玩票,还是想做一个终身事业?   现在英国政府推出投资移民政策,这是一个机会,也可能会成为一个圈套。迈出这一步之前,仔细衡量,再做决定不迟。脑子一热,把钱砸进去,也是大有人在的。商海涛涛,适者生存,几番淘汰下来,这种投入是要算算帐的。时间矜贵,耗掉的不仅仅是几年,赔掉的还有你的心态和勇气。   或者,在没有准备充分之前,与其去做一个不理性的创业者,还不如先给人打几年工,慢慢积攒经验,逐步摸索出思路来,待水到渠成,再创业也不迟?又或许,你会在别人公司如鱼得水,一路升迁,乐不思退呢。世上路有无数,也并非要自己扛起一个基业,一门心思当老板。   创业是一个独特的旅程,磨练的不仅是心智,回馈的也许超过物质和名利。不论成败,经历过创业的人内心都是不言悔的。一位创业多年的朋友说,如果他没有选择创业,现在的生活也许很安乐,收入稳定,生活平静。可是安稳生活之余大概会觉得缺了点什么。目前他的公司状况虽然说不至大富大贵,仍还在辛苦打拼中,但是几年的不懈积累,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困难、磨难、挑战、收获中,他就这么一直往前走着。   创业,大概如同选择一个终身伴侣,选好了行业,适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背景和潜质,捆绑在一起,并将不离不弃。朝三暮四,今天想做这个,明天又变主意,这样摇摆的心态,估计比较难以成就。我身边这些创业的朋友们,行业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但他们乐此不疲,皆因喜欢和合适。曾有人豪情满怀的说“创业就是选一个可以做一生的事业!”这样的态度,何其珍贵!   认准了、选好了一个行业,好好深挖下去,不管创业,还是打工,成功或许都会来得快些。不过“成功”这回事又怎么可以三言两语说得清呢?人生的选择、路途和成就,往往很难用一个基准去评说。事业兴旺和事业落魄,你很难说后者一定悲惨。事业兴旺者也可能有难言的苦水,落魄者历尽艰辛,走过辉煌和惨淡,人情世故或许也可看得通透和淡泊。不管怎么样,在路上,活的就是一份自我体验吧。 之九:工作篇   日前和一青年创业者聊天,他极其苦恼。公司成立快5年了,业务也在不断扩大,但人才流失是他的一大心病。   老板的困惑   公司领导层一直愿意录用刚毕业的留学生,期望可以从娃娃兵开始培养,成长为公司的中流砥柱。然而5年来,员工走马灯似的换,来来去去,有回国的,有跳槽的,总之没有一个人愿意长期为公司服务,一起创业。他叹息自己一番苦心培养,反而成了一个免费“培训学校”,毕业生刚获得实践经验,就拍屁股走人了。   我小心翼翼的问起公司待遇情况。他很自信的说薪资水平在英国华人企业中上水平。那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员工的烦恼   这一边员工们也有倒不完的苦水,海外生存之艰难,难以一一倾尽。   刚刚毕业,怀揣对社会的憧憬,一腔热血加盟新公司,期望可以和老板一起打拼天下。老板也是刚毕业不久的留学生,彼此之间还很投缘。公司也都是留洋的年轻人,气氛活跃,大家做起事来也很有动力,虽然累点,辛苦点,撑撑也就过去了。   可是一年半载过去,问题就变得没那么简单了。首先在工资待遇上,公司新创业,不可能付得起高薪,员工自己也是大学毕业生,哪有底气要高薪。伦敦生活水平高,一个月几百镑,不到1000镑的工资根本不够花。长时间需要家里接济也不是办法,心里难免开始打小算盘了。   其次工作强度大。新公司,一个人干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活是司空见惯的事,人人都被培养成多面手。长时间的加班是常事,出差也少不了。有些人还有业务量的压力,完不成总觉得脸上无光,而且收入也会减少。种种压力积累起来,这又成了一个想走的理由。   再者,人际关系也很头疼。公司高层是青年创业者,如何治理公司如何开发业务也在摸索中,一些制度和管理方式也在改进。也难免有意气用事的时候,比如发脾气,不给下属留情面等等。另外,员工内部之间的斗争也难免,市场小,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你争我斗也不稀奇。   这样消耗下来,每个人内心的天平就向一边倾斜了。待遇不见看涨,工作强度依然大,人事关系复杂,而公司似乎还没有迅速发展壮大的迹象,还要继续留下去么?PSW签证也只有2年,要把这两年奉献在这里?内心似乎不确定。   与此同时国内呼唤的声音不断,父母看着子女在海外吃苦,当然心疼,于是屡屡劝回。经过多番挣扎思量,很多人还是踏上了回国的路。回国,至少可以寻求些稳定,至少还有父母庇护。况且国内发展好,工作机会也多些。虽然海归已经成了海待,不如前些年吃香,但找份正经工作也不会是太难的事。   当然也有另一拨人越挫越勇,努力寻找在英国其他的工作机会。一旦获得跳板,就果断离开了。至于前方会不会更好,要尝试了才知道,趁年轻,再闯闯吧。还有自己另起炉灶,做小生意等等的,也有人在。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地,异地,总有生存的方式。这段经历,也成了一个“实习”项目,好与不好,都是一段经历,得与失,内心各有一本账。   两难之间   看来双方是各有苦恼。华人公司在海外想崭露头脚本非易事。要熟悉新的文化,社会,要拓展人脉,要创造商机,要应付林林总总的事情,在英国办事制度之复杂,严谨令人头疼。公司方方面面的问题,税务,行政,业务,等等,哪一个都是不可小看的。在国内,好歹有关系,有朋友帮衬,在此地,一切从零开始,其中的艰辛自然不用细说。   谈及敏感问题如薪资,公司本来就是在原始积累期,捉襟见肘也是常发生的事,能做到的就是不拖欠工资,按月发钱。虽然创业者知道“什么价位的工资可以留住什么等级的人才”,但是高薪,暂时只能奢谈。只有一步步的往前走,争取有机会补贴员工。   而在员工方面,没有谁会白白奉献,除非是自己的公司。有前景,有发展,有好的工作条件,谁都想去抢这样的机会。只是英国目前的就业情况实在不能乐观,所以能有一个饭碗捧在手里已是万幸。将就,凑合,当跳板,过渡,这样的心态是不少的;人家砸了大把银子,拿了个洋学历,怎么可以这样打这样不痛快的工?眼高手低的心态也是有的;先混段经历再说,回国求职时至少还有段海外工作的经历可以说。这样的观望心态也是有的。   人说世界上最难调和的是两种关系,雇员和雇主,房客和房东之间,各有各的立场。如此说来,这海外的创业和打工,倒真是成了家家难念的经了。那么,在海外的你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1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4 04:33 , Processed in 0.061486 second(s), 1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