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恶作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加州理工学院之完结篇:争奇斗艳的恶作剧
热度 8 pengl 2014-12-17 15:25
加州理工学院之完结篇:争奇斗艳的恶作剧
争奇斗艳的恶作剧 引子:“赌神”何大一的艾滋病“鸡尾酒”,《哈利•波特》魔法学校般的住楼,逃学日,恶作剧天堂,中邪的黑板,魔钟,马桶上的餐厅,好莱坞的加州理工学院,“死对头”MIT,“恶搞之王”,厨艺科学化的巨匠,最有名的非“校友”唐骏 进了加州理工学院( Caltech )后还认为自己聪明过人的少之又少。来这里的美国学生多半是被中学同学认为是 nerd (怪人)中之 nerd ,而且都是打心眼里喜欢数理并驾驭数理(具有理解、推理、分析和动手)的顶尖高手。中国来的学生要嘛是北大清华科大浙大复旦诸名校的各系头三名,要嘛是各地状元榜眼探花,要嘛是国际奥林匹克比赛的金银铜牌得主,要嘛是 CUSPEA 考试的前茅。走在校园里,不小心撞到并道了声“ Sorry! ”的很可能是个院士(超过 1/3 的教授是美国国家院士);不经意见到并说了声“ Hi! ”的有可能是个“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的得主甚至诺贝尔奖和克拉夫得主。 超竞争的环境和超紧张的学制 (主要科目的一次作业要花 10 小时以上是很平常的),自然而然产生濒临极限的超巨大压力。曾经有一个本科生院长在学生家长会上说了一句令家长郁闷的大实话:“我很抱歉地告诉大家,在座 50% 的孩子的成绩会成为班里的后一半。”其实,院长所要强调的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已足够聪明,无需用在班里的成绩来加以证明。不过,话虽这么说,但对大多数一辈子只拿 A 的学生,拿到生平第一个 C 、 D 或 E ( 三分之一的学生有科目需要补考 ),感觉是很残酷的。 毫无疑问缓解压力是在加州理工学院生存和发展之道。校方从 1970 年秋开始招收女本科生(继 1953 年招收首位女研究生),结束了大学部“和尚庙”的“雅”号。此后,又不断扩大女生源,将其百分比提高并稳定在 35%-40% 之间,使学生生活更加平衡和多彩。学校还不时提供学生免费歌剧票、交响乐演出票以及电影票等等。 学生则自有其减压的渠道,包括 到 250 哩外 4 小时车程的拉斯维加斯“小赌怡情”一把 。不过,那些 Techers ( Caltech 学生的自称)多半不会乖乖地按常理出牌,而会像“雨人”那样,发挥其记牌数牌算概率的天赋,只赢不输地怡情。结果自然会被赌场礼遇相待、恭送出门并谢绝光临。艾滋病“鸡尾酒” 疗法的发明者、《时代》周刊 1996 年度风云人物何大一, 70 年代初就读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时,就享誉赌城,被多家赌场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在艾滋病研究上,他也秉持这种敢于冒险不循规蹈矩的精神,而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并造福众生。 注 16 : CUSPEA ( 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项目是中国在李政道教授的创议和帮助下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一项措施。 CUSPEA 项目经试点后正式执行,于 1989 年宣告结束。在 CUSPEA 计划实行的十多年中有九百多名年轻学子出国深造。目前, CUSPEA 学者都已陆续完成学业并从事理论物理、实验物理、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或活跃在高科技企业、金融和经济、法律等很多领域。 注17 : Caltech 的学制 是不叫学季制的学季制( Quarter System ):秋季从 9 月底至 12 月中;冬季从 1 月初到 3 月底;春季从 4 月初 6 月中;学校没有夏季课程(所以不叫学季制)。每学期 10 周,刚上 3 周课就该准备期中考(一般在第 5 周)。 《雨人( Rain Man(1988) )》 《时代》周刊 1996 年度风云人物何大一 四大传统减压法宝 : Caltech 有令师生感到自豪、令校外朋友羡慕的四大传统减压法宝。 减压法宝 1 ,诚实校规( Honor Code ) 在不可以欺骗、窃取或做任何损害群体的基本准则下,“诚实校规”涵盖: 1. 几乎所有的 考试都可以带回家做,多是开卷的、可上网查询的、无时间限制的(但要准时交),避免浪费时间的死记硬背。但这意味考试极难,无从查抄,并且要边学新东西边考。有时候答对一半,就能拿到A。 2. 相信并鼓励学生之间在几乎任何事情上的合作(抄卷子除外)。 3. 教授相信学生没交作业的任何理由。 4. 学生在学校里享有极大的自由,基本上要干啥就干啥,包括有进入系办公大楼和许多学校公共设施的钥匙(半夜上机房没问题)。因违反“诚实校规”(如抄袭考卷,小组合作项目中总是啥事不干等)而受到的惩罚包括在毕业典礼上身着红色的毕业礼服( who have "failed to complete requirements" and allowed to graduate "out of pity." )而不是正常的黑色礼服。 毕业照 减压法宝 2 ,住楼制度( Housing System )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感恩节大餐 加州理工学院有一个《哈利•波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 )般的“住楼制度”。社会和学业生活以校园里介于学生宿舍和俱乐部之间的八幢住楼为中心,即学校所说的“自治生活群体( self-governing living groups )”。每座住楼都被贴上一张多少反映其个性传统和文化、有所夸张不无戏谑的标签,诸如嬉皮士的、运动之家的、俱乐部会员的、书呆的、粗鲁的等等。校园传统也由不同的住楼来担纲。如 Fleming 楼(俱乐部的:有很多体育活动、牌局和喧闹的晚餐)在每年六月毕业典礼、逃学日和其它学校特殊活动时,会用其镇楼之宝、有 130 年历史的、 3 顿重的 Fleming 大炮鸣放礼炮。每年万圣节, Dabney 楼(嬉皮士的:染发、长发、赤脚、懒散的)会从 10 层高的校图书馆( Caltech 最高点)往下扔南瓜(曾经有一个传说:冰冻在液化氮的南瓜从足够高的地方扔下撞地粉碎时会摩擦发光发火)。 Fleming 楼的 Fleming 大炮鸣放礼炮 Dabney 楼万圣节扔南瓜的 10 层高的校图书馆( Caltech 最高点) 不过,这些各具特色的住楼都尽力为楼友们提供一个良好和放松的环境,以平衡残酷的课程压力。因此具有很多共同点:一。在每幢住楼里,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楼友们在这里建立起亲密而持久的好友关系。二。每幢住楼都延续着一个学院令人羡慕的传统:每周周一到周五,大家抛开功课,共进家庭似的、轮流由楼友做侍应生的晚餐,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穷聊。周末住楼则常组织游玩活动,包括激光枪战( laser tag )、保龄球、郊游和电影夜等等。三。每幢住楼每年都要举行几次有吃有喝有乐的晚会,包括一个需要好几周筹备和搭建的、多层楼的、与其它楼互别苗头的大舞会。毫无疑问,住楼对 Techer 而言是最重要的内在的社会网络,而这一网络并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化。校友见面时,很自然地互报当年的住楼。同年或近年的楼友们总有说不完的共同楼友和趣事,而忘年的楼友们则交流住楼传统、历史和新事。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魔法帽决定新生的住楼 住楼的决定过程 :很遗憾, 加州理工学院没有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那顶魔法帽,用来决定新生的住楼。新生在被称为“轮流周”( Rotation Week )的入校第一周,轮流走访所有的住楼,以确定最喜欢的住楼并提出申请。“轮流周”在通过一个十分复杂和神秘的程序分配新生住楼后达到了高潮。如果被抽到某一幢住楼,绝大多数学生将与这个群体一起度过 4 年的学校生活(虽然只有新生才被要求住在校园的住楼里,但是有 80% 左右的学生在他们的住楼住满 4 年)。所以选择住楼时,一定要万分当心以免“误入歧途”啊! 减压法宝 3 ,逃学日( Ditch Day ) 加州理工学院有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默许学生集体逃学行为的逃学日(麻省理工亦有)。在 1920 年代的某一春天,一群很想轻松一下的大四学生决定自我放假一天。他们放弃了上课和功课,集体逃出校园胡天胡地去了。这逃学日成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低年级学生也萧规曹随有样学样地跟着放假,并乘大四学生外遁之际,到他们的寝室大做手脚改天换地。多年来的逃学日,大四学生的寝室被堆满过沙子、泡沫塑料、停进一辆被分拆后搬入再重组的小汽车或一台运转着的水泥搅拌车。寝室的家具也被挂到天花板上、搬到院子外或被吊到树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四学生常常想尽办法(包括搞假的逃学日( Fake Ditch Day ))把逃学日的具体日期保密到逃学当天,给低年级学生一个措手不及。为了让低年级学生无从下手,他们曾在入门过道上堵满大水泥块。后来进化到使用高科技障碍,如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周密计划过的复杂而充满想象力的密码、难题、游戏、迷宫和其它充满挑战性和娱乐性的活动,以使低年级学生的入侵无法得逞知难而退。 逃学日( Ditch Day ) 可以说,逃学日已经堂而皇之名正言顺地成为令本科生们无比兴奋的翘课减压恶作剧的节日。那一天学生住楼是杂乱无章的动物园和富有挑战的科学展馆的有机结合。在那天有课的教授们就算觉得课时来不及也没有办法,因为那一天学生是老大。 减压法宝 4 ,恶作剧( Prank ) Caltech 高低年级之争、充满恶作剧的逃学日一年只有一度;但是作为学院传统和特性的恶作剧(学院招生处就在其网页的显著位置登载“传统和恶作剧”)每天都可能有,正如《爱丽丝梦游仙境》里三月兔和疯帽商开的“非生日庆祝会”( Non-birthday Party )一般。其实,加州理工学院充满创意的恶作剧大多发生在非逃学日。这里就举几个例子吧。 中邪的黑板 : 1986 年,新生基础数学课所在的 Noyes 大讲堂刚刚安装了电动控制的、可以同时使用九块(即一按电钮,就可以将多块黑板上下左右地移动)。几位 Ruddock 住楼(不拘一格的)的学生灵机一动,决定用无线电遥控装置将黑板全自动化,给枯燥的数学课增点气氛。夜黑风高的(笔者擅加的)一个深夜,他们偷偷地用万能钥匙打开大讲堂,拆下控制黑板的巨大电源板(有拆件的有望风的),带回宿舍研究开关控制、并设计遥控部件,并于凌晨还回讲堂。几天后,他们又“借”来电源板,用电焊枪把遥控部件焊上,并在寝室和讲堂都进行遥控测试。第二天,临近下课的几分钟,黑板开关突然自动“失灵” 忽开忽关,黑板们也随之着魔地上下辗转左右腾挪起来。发现在面前的黑板上写方程是徒劳后,教授愣了几秒,然后在学生的哄堂大笑中莞尔:我中奖(学生恶作剧的对象)了。 中邪的黑板 魔钟 :数学系 Apostol 教授以上课有条不紊十分准时出名。他虽然不戴手表,但总能根据教学笔记和挂在大讲堂后面墙上的时钟,把时间控制在 50 分钟。有个学生就不信 Apostol 教授课时控制得毫厘不爽的“邪”。刚巧他有一个可以把电源从正常的 60 周期(赫兹)改成别的周期的仪器,就寻思用这给力的仪器来试试。在随后的 3-4 周,这位有心人总是在上课前来到大讲堂,把电源周期转变器连接到时钟上、改变频率并设置正确的上课时间。然后,坐下来、听课并看好戏。有一次他把频率调到 69 周期,即比正常时间快 15% 。当墙上的时钟剩 30 分钟时, Apostol 教授发现进度慢了,就开始加速。剩 15 分钟时,他发现加速了还难完成计划的材料,就讲得更快。只剩 5 分钟时,他发现还有 10 分钟的材料需要完成,就一改严谨不苟的惯例,开始跳过所有的中间步骤,讲课也“快进”到没人听得懂。当 Apostol 讲完、下课和离开后,学生们目瞪口呆,搞不清他为啥紧赶慢赶,留下 15 钟时间。 加州理工学院的恶作剧并不全使用复杂电子电路和长时间精心设计的。以下故事就是纯苦力的和临时起意的。 马桶上的餐厅 : 1998 年,校园里有一片研究生宿舍区装上了新式的、节水的抽水马桶。更换下来的百来个马桶被堆积在该区的维修处等待处理。在以恶作剧传统自豪的 Caltech ,这堆马桶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宝藏。与此同时,两位博士生正在看不顺眼刚刚装修得美轮美奂的咖啡馆( the Red Door Café ),寻思着如何将其改头换面。他们对那堆马桶真是一见钟情,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了。他们立马利用 Blacker 住楼(书呆子气的)辅导员的职便,征召帮手。这召唤对酷爱恶作剧的本科生(为数不少的本科生就是冲着 Caltech 恶作剧的名声而来的)而言,无疑是天籁之音,一拍即合。当晚 20 几位自愿者聚会,并群策群力,四处筹车(包括擅用学校建筑处的电瓶卡车)筹工具,卷起袖管,把咖啡馆室外的的 76 把棕黄色柚木椅子全数换成了可爱的陶瓷抽水马桶。他们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并给咖啡馆的经理留言:“ Kate ,对您没有任何冒犯。”这一壮举,自然引来同学们的一片喝彩。咖啡馆室外摩肩接踵宾客盈门,体会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所云:“最佳读书时,乃为‘三上’,即枕上、马上、厕上”中的“两上”。 美轮美奂的咖啡馆( the Red Door Caf é) 马桶上的餐厅 其实,学生们在半夜运输马桶,曾遭遇学校保安。领头的紧张万分,担心这一夜辛苦就要付之东流。保安看着马桶直乐,查完学生证后,大手一挥放行,自己边走边抿着嘴轻声地笑。虚惊一场。 秉着开放的心态, Caltech 的恶作剧绝不只限于校园内。几个大手笔恶作剧都是对外的。 好莱坞的加州理工学院 : 1987 年是距离学院 16 英里的好莱坞百年诞辰。 Caltech 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庆祝这一大喜的日子。 Page (运动之家的)和 Ricketts (不同寻常的)两幢住楼的学生们花了几百美元购买了足够多的巨大的黑色和白色的塑料以及透明宽胶布。在 5 月的一个夜幕下,利用多部移动升降台(可用于采樱桃),将名闻全球的标志“好莱坞”换成了“加州理工学院”。对此,好莱坞至今仍耿耿于怀不能释怀。 好莱坞的加州理工学院 提到 Caltech 的对外恶作剧,就不能不提到其与全球理工领域一时瑜亮的东部“死对头”麻省理工学院的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了。 加州理工学院以 38 比 9 “大胜”麻省理工学院 :加州理工学院虽然微小(全校本科生1,0 00 人左右),但是智力型比赛水平还行。如那里的魔方俱乐部就闻名全球,创下无数世界纪录(包括蒙目的、单手的)。然而,那里体力型的体育水平(没有特招运动员)实在很不令人恭维。该校男蓝2013年初刚结束了长达 26 年、长达 310 场的联盟内连输全国纪录。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却在万众睹目的大学美式橄榄球“玫瑰杯”( Rose Bowl )决赛中“大胜”过麻省理工学院。故事是这样的: 1984 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伊利诺伊大学决战于 Pasadena ( Caltech 所在地)的“玫瑰杯”。一伙来自 Blacker 住楼(书呆子气的)的学生,经过大量的侦测工作,搞清楚如何遥控玫瑰杯的记分牌。他们在比赛中不断地篡改记分牌上的信息,并最后将其定格在“ Caltech 38, MIT 9 ”上,使全场哗然。有意思的是,那几个领头的“捣乱分子”后来都收到一家记分牌制造商的录用信。 加州理工学院的恶作剧绝大多数在当地进行的。不过,最远的一次却发生在 2500 英里外的麻省理工学院所在地剑桥( Cambridge )。 MIT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上加州理工的 :2005 年 4 月的 MIT 校园参观周末( MIT's Campus Preview Weekend ),被录取的、未来可能会加入 MIT 的高中生正在兴致勃勃地参观校园。一群不远万里飞来添彩的 Caltech 学生,向这些高中生分发了 400 件正面印着“ MIT ”用透明塑料袋包装起来的体恤。这些孩子们很高兴, 这些孩子们很高兴,以为是 MIT 的学长们赠送的纪念品。孰料这些学长是 Caltech 的学生伪装的。打开体恤后面赫然写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上加州理工的”。 与此同时 Caltech 的学生还在 MIT 校园的“无名工具墓”( Tomb of The Unknown Tool )前“栽”了一棵硕大的充气棕榈树,并把 MIT 的学校名称(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改成了“ That Oth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即相对 Caltech 而言, MIT 只是另一所理工学院)。 MIT 的学生当然不示弱,他们立刻将其改为了“ The Onl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除此之外, Caltech 的学生还在 MIT 著名的圆顶大厅( Small Dome )里放了很多标着 Caltech 的气球,并在厅外又挂横幅,又栽大片充气棕榈树。临结束时,他们还在 Green Building 前用绿色激光打出了 Caltech 的校名。 MIT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上加州理工的 一年之后, MIT 学生以牙还牙,乔装成搬运公司,“绑架”了 Caltech 的校宝 Fleming 大炮,万里陆运回校,并在 MIT 校园参观周末展览。加州理工学院官方的校园生活助理副总裁的反应倒是挺幽默的:“我想可以很确切地说我们把大炮租借给 MIT ,以便使我们在那儿的校友们感到像在家一样地舒适自在。我知道自去年以来, MIT 因为那些( Caltech )标志和(南加州的)棕榈树开始有些像 Caltech ,加上现在摆在那里的大炮, MIT 真像剑桥里的一小块 Pasadena (隐喻 MIT 像 Caltech 在麻州剑桥的分校)。”不过, Fleming 楼(俱乐部的,以 Fleming 命名的大炮是其镇楼之宝)的反应就严肃辛苦多了。四天后,该楼的 23 名学生与在 MIT 的 7 名楼友里应外合下,“盗”回了大炮。他们在大炮摆放处留下了一座小型大炮纪念品和一封由楼长签名的信:“上一周, Fleming 楼每个人都卷入了这场加州和另一个理工学院的友好较量。 73 年来, Fleming 楼有很多令人自豪的传统和值得纪念的事物。 Fleming 大炮就是这些传统之一;而今天我们展示了保护它们的决心。五天来, Fleming 的本科生和校友以令人鼓舞的速度取回了我们所钟爱的大炮。在欣慰大炮回归之余, Fleming 楼已经重新投入到 Caltech (对此事)的反应。 Fleming 楼的另一个传统是它的座右铭:‘让行动来表现吧( Let the Deed Show )’。今天我们就是这么做的,而且我们发誓我们进一步的行动将比这些话更响亮。” Fleming 楼失而复得的镇楼之宝、有 130 年历史的、 3 顿重的 Fleming 大炮 后话:在校友捐款的支持下, Caltech 设立并维持着专有的恶作剧基金( Prank Fund ),以帮助其恶作剧俱乐部( Prank Club )不被 MIT 恶搞过。 Caltech 和 MIT 之间的势不两立没完没了的恶作剧对决,可以说是美国大学间最旷日持久的。不过,如果从恶作剧的规模(恶搞和被搞人数)、震撼程度(有多少人当场感受到)和影响程度(当年和若干年后有多少人还在津津乐道)评选最佳恶搞,这些两校之争都榜上无名。而加州理工学院在 1961 年“玫瑰杯”恶名昭著的恶作剧,则当之无愧地被大学恶搞界奉为圭臬,尊为“恶搞之王”( Grand Daddy of All College Pranks )。 “恶搞之王” : 1961 年 1 月 2 日华盛顿大学的 Huskies 和明尼苏达大学的 Golden Gophers 两支球队决战于大学美式橄榄球“玫瑰杯” ( Rose Bowl )。 14 位 Lloyd 住楼(正直的)的学生立志排除万难让 Caltech 在“玫瑰杯”上扬名立万。那一年华盛顿大学橄榄球啦啦队设计了 15 套很详细的啦啦程序。当啦啦队喊出 1 至 15 中的某个号码时,观众席上的数百名华盛顿大学球迷各自举起身边相应的一张纸牌,合并一起显示出某条信息或某个图案。 Lloyd 楼的学生先是乔装打扮成居住地一所中学的记者,诱使毫无心计有点傻乎乎的华盛顿啦啦队牌阵主任泄露出 2332 张纸牌所在地和啦啦程序的秘密。学生们乘啦啦队到迪斯尼乐园游玩之际,取走了所有的纸牌,然后在住楼餐厅桌上摆上 2332 张新纸牌,进行 10 几小时的山寨和篡改(纸牌和啦啦程序指示)活动。最后他们又乘着啦啦队外出庆祝新年之际,堂而皇之地把“改进过”的纸牌物归原主。 比赛中场时,以 17:0 领先的华盛顿队球迷们,在啦啦队的带领下,情绪高昂地在 10 万名观众和 3000 万名电视观众前表演着。当最后一套纸牌阵显示出“ Caltech ”(原为“ Washington ”)时,两位 NBC 主播和全场观众被震呆了几秒钟,再爆发出雷鸣般的大笑。 “恶搞之王”:“玫瑰杯”的 Caltech Wikipedia: The prank received national attention, as the game was broadcast to an estimated 30 million viewer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by NBC.One author wrote, "Few college pranks can be said to be more grandly conceived, carefully planned,flawlessly executed, and publicly dramatic" than the Great Rose Bowl Hoax. 后话:这 14 位 Lloyd 楼的学生因为让 Caltech 在“玫瑰杯”而在学院声名鹊起,被尊为“ 14 恶人( Fiendish 14 )”。而这一恶作剧也青史留名历久弥新。如下链接是电视台在去年“玫瑰杯”之际,纪念 Caltech “玫瑰杯恶作剧” 59 周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yoLX4P4THs ( 校友资料 ) 2010 年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 MCGEE,HAROLD 在 1984 年出版了厨艺界划时代的传奇之书《食物与厨艺:厨房中的科学与知识( On Food and Cooking: The Science and Lore of the Kitchen )》。 MCGEE 首创以科学探讨烹饪,将厨艺由艺术和文化提升至科学领域,让《食物与厨艺》甫推出即掀起风潮,席捲并影响美、加、英、法各地,建 立民众对烹饪的新观念,连电视节目也开始制作厨房科学的节目,不仅带动「厨房科学」风潮,也催生现今当红的「分子美食」!该书历经四分之一世纪仍是国际大厨奉为圭臬的重要宝典。再没有哪一本书,将食材描述得如此详尽精确、将变化讲解得这么深入浅出, 并将专业的饮食科学成功转化为大众普遍接受和理解的厨房科学知识。人类食物的起源、构成,以及各种食材如何透过厨艺变身为诱人美食的过程,尽收于此。《食物与厨艺》是全世界美食爱好者和职业厨师的「圣经」,融合了烹饪与科学,从各色食材的化学组成,一路探究到滋味、香气、质地、颜色和营养。从我们未 曾想像过的科学之窗窥探厨房实验室的神奇变化,透视人类历来饮食的文明,完美呈现了生命延续的无穷奥秘与无边魅力。   把厨艺科学化的杰出校友 Harold McGee Harold McGee 的划时代巨著《食物与厨艺:厨房中的科学与知识》 Harold McGee在帕萨迪纳就开有一家饭馆。 大家每次去吃的时候,都会开玩笑地说, 尝尝Harold最新研制出来的化学试剂是什么味道 ( 校友资料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系主任 Kenneth G. Libbrecht 的拍摄雪花的副业赢得了全球赞誉,其作品被选为美国和澳洲邮票。 Kenneth G. Libbrecht 拍摄的雪花 Kenneth G. Libbrecht 拍摄的雪花 2 http://www.its.caltech.edu/~atomic/snowcrystals/stamps.htm http://www.its.caltech.edu/~atomic/ 喜剧影片真正的天才和 CBS 犯罪电视剧 《数字搜查线( Numb3rs )》 大致基于加州理工学院所发生的一些事件。美剧 《生活大爆炸( The Big Bang Theory Season )》 中的天才科学家均就职于 Caltech 。 《数字搜查线( Numb3rs )》 《生活大爆炸( The Big Bang Theory Season )》 最有名的非“校友” 当属曾自称获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 唐骏 。多年前唐曾在 Caltech 朋友暂住过,据说对朋友真是很仗义,帮大伙儿理发修车都干过。 最有名的非“校友”唐骏 加州理工的逸事 1 : Caltech vs. Cal Polytech 虽然 Caltech连续四年 荣登权威的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 Times Higher Education ) 全球最佳大学排名榜榜首,但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真正了解加州理工学院的并不多,真可谓“知者自知,茫者自茫”。提到 Caltech 常常有如下两种反应:“哦,是 Cal Polytech ( 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noma, Forbes 全美大学排名273 ),对吧?”或“我的天啊。你上了 Caltech ?你还能说(人)话啊?” 加州理工的逸事 2 : Caltech 的犯 罪潮( crime wave ) 加州理工学院紧邻独立房屋中位数价格为 200 万美元的 San Marino 小城。这意味着房租奇高(这也是大部分学生选择合理的校园住楼的原因之一) , 也意味着半夜在校园行走是安全的。曾经有个主管学生事务的副总裁刚到 Caltech 履新,适逢学校的一个犯罪潮。因为刚从芝加哥大学来,她马上联想到凶杀 、抢劫和强 奸。不过,当她拿到安全报告时,看到的是学校 6 周内丢失了 4 辆自行车 — 这就是那里的 犯罪潮。 后注 :本文3年前首次发表于其他网站,现加于更新。图片皆来自网上,在此多谢摄影者。 谨献给母校
个人分类: 加州理工学院|1000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恶作剧(修儿这次千万止步!切切)
热度 20 铜山 2014-8-21 04:54
恶作剧(修儿这次千万止步!切切)
胆小者慎入!不听劝告者观看后 引起不适后果自负。
12292 次阅读|42 个评论
分享 学校里的恶作剧 3
热度 24 lzh112 2013-6-21 09:54
教授小学时候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 小学设施非常简陋,有的教室窗子都是破的。冬天没有暖气,只有炭火盆。 一,二年级教室的前面,后面各有一个火盆。三,四,五年级教室就只有一个火盆,在前面讲台边上。先要温暖亲爱的老师。 下课后大家百米冲刺般去抢烤火的位置。 有个老师很讨厌,我不记得他教什么课的。反正很多同学都被他惩罚过。民愤极大。 大家烤火的时候就想出一个法子整一下他。先把火钳在炭火里烧成暗红色,说明温度已经很高了,可以烫猪蹄了。预备铃响后,我们就在火盆里加上有树节的生炭,这种炭很难充分燃烧,会产生很多烟雾。上课铃一响,大家各自坐在位置上。老师昂首挺胸进来,浓浓的烟雾顿时让其咳嗽不止,他下意识地去拿火钳准备把生炭取出,结果可想而知。。。那火钳像烙铁一样,刺溜一股青烟,老师的手像触电一样把火钳仍在地上了。 我无限同情滴望着老师,差点流下热泪。
个人分类: 笑话|17979 次阅读|46 个评论
分享 学生时代的恶作剧(1)
热度 15 岳东晓 2013-6-20 07:44
大学时有天晚上,斜对面的宿舍有一个同学很神秘地把我们宿舍的一位同学拉到他们宿舍,说是给他讲恐怖故事。我们那同学说,恐怖故事还能吓着我?于是去了。进去后,门关上了,但见那宿舍黑灯瞎火的,不久后听到发出一声恐怖的惨叫,一会我们那位同学出来了,面如土色,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我们忙问,真有这么吓人啊。那同学苦笑说,确实吓人,太吓人了,不信你们去试试。其他同学当然不信,于是一个个进去,结果一个个都惨叫着跑出来了。每个出来的人都说确实恐怖,没有听过的同学更加好奇,追问如何恐怖法,还能吓着我们这些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些已经听过故事的人不愿讲,只是说你听了就知道了。哈哈。可以理解,被吓到了的当然不愿讲出来,因为他们要看其他人被同样吓着。 轮到我了,一进宿舍,那同学把灯关了,让我在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然后他坐在我对面,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那同学开始讲恐怖故事了。他说,有一个医院,医院有一个太平间,太平间你知道吧,那是医院放死人的地方,有一天一位护士去太平间,发现尸体被什么东西啃过,一分析原来是人的牙印.. 我一边听,心想这不是很稀松平常的恐怖故事嘛,吓小孩呢,一边提高警惕... 这同学富有表演力的声音极力渲染着恐怖气氛,讲到一天晚上,护士又发现异常,去找医生报告情况,护士在昏暗的夜晚走过阴暗的小树林,来到了医生的房间,推开门,屋里只有一点点昏暗的光亮,护士对医生说,又发生情况了,我们得追查。医生说,怎么查呢?护士说,听说吃死人的人牙齿是有点发绿的。医生说,是吗? 护士说,是,大家都这么说。医生回过头来,突然黑暗中一个狰狞的发绿的面孔朝我扑过来,大声说:”你看我的牙!” 我震惊之下,大喝一声,一拳打了出去。那时,我经常打乒乓球,判断、出手很快的。 一瞬间,我意识到是那同学突然打开一个发绿光的手电筒,从下面照着自己下颚,亮着牙齿,扑了过来。但我打出的一拳却已经收不回来了。 后来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妹听,她后来又找了她的同学讲,据说很多人吓得半死。哈哈。
6730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学校里的恶作剧 2
热度 22 lzh112 2013-6-20 01:23
接着讲哈。小学时候的恶作剧。 那时候黄教授家乡很穷,学校里没有足够多的扫把和水盆。 话说星期六学校大扫除,规定同学要从家带水盆和扫把。 大扫除结束了,等学校老师检查。大家无聊,就给塑料水盆盛半盆水,然后把教室前门半掩着,反锁了后门。水盆放在前门上,用小绳子拴住水盆的一侧。这样就万无一失,门一推开,必然倾盆而下。。。。 可惜我们班最漂亮的女生没有推门进来。是个倒霉的男生,我们比较厚道,水盆里的水都是干净的自来水。
个人分类: 流水日记|16502 次阅读|29 个评论
分享 我也来一段,学校里的恶作剧 1
热度 24 lzh112 2013-6-19 11:13
初中大家都不喜欢学英语,恰好英语女老师很严厉。 通过观察,发现女老师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听写的时候喜欢双手撑在讲台上。做出向前推桌子状。而讲台离地面有半尺高。 于是就有了计划,把讲桌的前面2个桌脚挪到几乎悬空在 讲台前面 。。。。 当然这个要有些技术含量的。不能太敏感以至于触发太早,也不能下课了也不触发。 结果可想而知,那天英语课上,老师刚刚开始听写,就听见“轰隆”一声,连人带桌子扑进第一排同学们的怀抱。
个人分类: 笑话|20615 次阅读|4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6 02:33 , Processed in 0.047719 second(s), 1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