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鬼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鬼节趣象--从鬼节看中西文化因素的差异
热度 21 鱼雷一号 2012-11-3 01:35
从鬼节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这里都过“鬼节”。孩子们穿着他们喜欢的“鬼服”,在家案长的陪伴下,上门要糖是其主要的内容之一。看着小朋友天真可爱的样子,口中念念有词地唱出“鬼节”( Trick or Treat )的暗号咒符 。讨到糖道谢后高兴离去,很是有趣。 我现在居住的社区是一个较新的社区,据朋友得到的数据是,在这个好几百户的加拿大社区中,中国家庭有近两百家。今年的“鬼节”,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根据不成文的规则,如果把家门前的灯打开,说明欢迎来客。如果不开灯,则没有人会敲门要糖。在我所居住的附近,我知道的中国家庭中,有很多户都是黑灯瞎火,关门闭户。但我在鬼节接待的二十多位上门的小朋友中,居然也没有见到一个中国面孔。估计和中西文化的差异相关。在西方,有些西人以把鬼节装扮的令人毛骨悚然为自豪,比如,见到一家西人,在家门的草地上,摆上一口大棺材,周围摆上一群骷髅,在加上暗暗的灯光,配上阴森森的音乐。好似在中国,有人的坟墓暂迁到家门口。是否能招魂,不得而知。 有时在想,西方的鬼节,对应中国应该是什么节日?可能最接近的要算中国的清明节。不同的是,中国的清明,多是祭奠自家的故人。而这里的“清明”,是普天同庆,群魔共舞。其次, 在中国,人不扮鬼。在这里,人扮成鬼,人鬼同庆,普天同乐。
个人分类: 生活经历|25348 次阅读|49 个评论
分享 小女为鬼节做的画
热度 18 bluemei 2012-10-30 13:52
鬼节到了,翻出小女7年级时在学校为鬼节做的画。 在她眼里这些画都变得很幼稚了,被当做垃圾扔掉了。 我是在清理垃圾时看到并捡了回来。
个人分类: 视觉随拍|24156 次阅读|8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6 03:11 , Processed in 0.026893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