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学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外籍华人具博士以上学历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热度 3 稻草 2016-1-12 20:37
公安部近日推出了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外籍华人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在中关村企业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该措施将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   据介绍,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针主要满足北京创新发展急需的四大类外籍人才(即外籍高层次人才、留学归国创业外籍华人、外籍青年学生、创业团队外籍成员)的群体需求。其中,10项政策措施系根据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定位、特点和实际需求量身打造,并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   此次政策设立了永久居留“直通车”,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经中关村管委会推荐,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资格。公安部在中关村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此外,申请永久居留的审批进程也将由现行规定的180日缩短为自受理后50日内完成。   为吸引外籍创新研发团队,政策中专门规定设立创业团队成员和外籍技术人才快速入境和长期居留的便捷通道。中关村创业团队外籍成员和中关村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入境后,可凭工作许可和雇主担保函件直接申请5年有效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创业团队外籍成员未能办理工作许可的,可凭团队负责人担保函件申请五年有效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   此外,政策还支持外国留学生到中关村创新创业。规定中提到,在京高校的外国学生经所在高校同意并出具推荐函,可以申请在学习类居留许可上加注“创业”后,在中关村实施兼职创业活动。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9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知识是力量,心灵是方向 / 知识可以把任何一个人打倒 /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 ...
热度 2 天涯过客 2015-5-21 01:17
我们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 来源: 解放日报 著名文化学者 鲍鹏山 今波:尽管还未有机会邀请鲍鹏山教授到我主持的节目中当嘉宾,但我们神交已久。我特别理解他,他不单在公共媒体中展现他的思想,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还创设了公益国学班“浦江学堂”,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实践,这点值得我们佩服。下面有请他为我们演讲!(全场鼓掌) 我们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 常有人说我的演讲很有激情,可是今天我听了前面两位嘉宾的演讲,我觉得自己被秒杀了。(全场大笑) 尚老师、许院长他们的激情,来自对文化的热爱。文化确实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东西,它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 可是今天,我们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知识、技术、专业,唯独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有 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中国人耳熟能详,而且对它很是认同。从历史上看,1840年以后,中国面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堪一击,于是得出一个结 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就是指科学技术的落后。从现实上看,如果今天我们不能用知识很好地答出一份标准化试卷,可能就读不了好大学、好专业,找不到 好工作,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物质的欲望。 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压力,我们都知道知识太重要了。但是我今天要对大家讲的是,尽管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这根胡萝卜把他一辈子都拴死了 首 先,知识是无限的。什么叫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界所有事实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剧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庄子就说过:“吾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世界是无限的,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含的无限知识,那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 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举个例子,曾有一家报社搞国学知识竞赛,找了一批专家出了一套国学题目。题目出完后,编辑想让我审一下。我看了5分钟,对它的判断就是6个字:无趣、无聊、无用。 比 如有一道题目问:在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全场笑)这是非常严肃的知识。如果你专门研究宦官,把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他 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作用都搞明白,你将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这样的知识碎片,对你一点用处都没有。 还有一道题目: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如果你能把它变成系统的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它是有意义的。但是假如一个人并没有这样的意愿和目标,他只知道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样的知识对他不仅没用,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他知道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答案,心里一阵窃喜,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的人,并且他特别想让别人知道这一点。于是,他天天等着别人提问,以期收获别人的敬佩。为了等到这一天,他可能每次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都点胡萝卜,(全场笑)别人吃得很香,他却只等着一个问题。 这根胡萝卜把他一辈子都拴死了。 有不少人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 德国哲学家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司机正在收听一档知识竞赛节目。节目中,主持人放了5个音乐片断,每个片断几秒钟,随后提问:这5个音乐片断,有2个片断属于同一首歌,你们谁知道?一个小伙子抢答说他知道,并且回答正确。 紧 接着第二个问题是:其中有2首歌出自同一张音乐专辑,你知道吗?这时我紧张了,我怕他知道。他不知道,说明他还是正常人,如果他知道,他这一辈子可能 就废了。但是没想到他真知道。(全场笑)这时我让司机把收音机关掉。司机吓一跳,问为什么?我说:“它在侮辱我们的智商,并且在误导我们生命的流向。” 这就叫无用的知识,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比如,很多人关心某个明星喜欢的颜色是什么,星座是什么,结了几次婚,又离了几次婚。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他可能获得了知识,并且在饭桌上能与人聊天,但他会变得特别琐碎。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警惕知识》。主要观点就是,我们的生命本来就不可能占有无限的知识。更可悲的是,无聊的知识会让人生变得无聊,琐碎的知识会让人格变得琐碎,甚至猥琐。 孔子的学生子夏早就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是“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即使是胡萝卜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样的知识,你可以拿来吹吹牛,但如果你老是把认知集中在这种信息上,你的一生肯定不会有什么成就。你用琐碎的知识把人生变成了碎片,所以君子不为。 荀 子曾提出过对知识的鉴别。他说有些知识是无聊的、无用的、无趣的,这样的知识荀子有一个判断,叫“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你知道了这 样的知识,并不能够因此成为君子,你不知道这个知识也不会因此成为小人。有的知识对你的人生,一分都没加,又何必耗费精力和时间呢? 但是在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专心致志、兴高采烈、兴趣盎然地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 实际上,在知识之外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 实际上,在知识之外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 《列子》里面有篇文章叫《两小儿辩日》,在座的都读过。两个小孩辩论说,太阳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两个人都有根据,说早晨近是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说中午近是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热。 孔子活得真有压力,他几乎是那时候的“谷歌”和“百度”,大家有什么问题都跑去问他。两个小儿问孔子,但孔子没法判断。于是作者就借小孩的口吻讽刺孔子:“谁说你知识多?”作者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识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价值。 这个思路显然是错误的。在人生知识的考场上,谁能站到最后?我今天跟大家打个赌,我可以出一套100分的知识类题目,每道都有标准答案,但我能让在座所有人都得零分。反过来,你们也可以给我出100分的知识类题目,让我一分都得不到。 比 如,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出过一道题,老师对学生提一个要求:“你现在问我一个问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要我回答不出来,第二是你必须要有标准答 案。”很多人说这个题目太雷人了,可我就觉得出得很好。因为它告诉我们,在知识的考场上,没有人可以站到最后。有一个聪明的学生马上问:“老师,你知道我 祖父的名字吗?”(全场笑) 我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给大家出题,不需要费劲,就能让大家都得零分。你们知道我祖父的名字吗?知道我祖母的名字吗?知道我祖父的二大爷的名字吗?在座的谁能答出来,今晚我请客。(全场笑)可见,知识可以把任何一个人打倒。 如果要算知识的总量,我相信今天在座的人,你们的知识总量都超过孔子。比如说,我可以出计算机、物理、英语、数学之类的题目,孔子肯定答不过你们。 但我们就比孔子的境界高吗?这就要思考另一个问题了:决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识的总量,而是另外一种东西。孔子自己早就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有知识吗?不,没有。苏格拉底也曾经说:“我比别人多知道的那一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 他们说这些不是谦虚,只不过说出了一种真相。面对世界的无限,我们短暂生命里的知识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自己的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 你 看我不顺眼,给我出一道数学题。我为了防备下一次再有人给我出数学题,于是我天天学数学,学了10年以后,解放日报文化讲坛大概已经到6800期了, 我终于有勇气上台演讲,突然又有人说:“鲍老师,我这有一套物理题。”(全场笑)你不会这样干,对不对?因为你们会宽容我的无知,我们也会宽容他人的无 知,但是有种情况是不能宽容的,那是什么呢?没有良知。 没有知识可以被宽容,没有良知不可以被宽容 没有知识可以被宽容,没有良知不可以被宽容。我们遇到标准化的试卷,回答不好没有问题,但是涉及良知判断、是非判断、善恶美丑判断,如果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问题。 我讲一个故事。有一位父亲发现15岁的女儿不在家,留下一封信,上面写着: “亲 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我和兰迪私奔了。兰迪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身上刺了各种花纹,只有42岁,并不老,对不对?我将和他住到森林里去,当然,不只是我 和他两个人,兰迪还有另外几个女人,可是我并不介意。我们将会种植大麻,除了自己抽,还可以卖给朋友。我还希望我们在那个地方生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里, 也希望医学技术可以有很大的进步,这样兰迪的艾滋病可以治好。” 父亲读到这里,已经崩溃了。然而,他发现最下面还有一句话:“未完,请看背面。” 背面是这样写的:“爸爸,那一页所说的都不是真的。真相是我在隔壁同学家里,期中考试的试卷放在抽屉里,你打开后签上字。我之所以写这封信,就是告诉你,世界上有比试卷没答好更糟糕的事情。你现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我可以安全回家了。”(全场大笑) 这 封信说明,一个人在知识的试卷上可以犯错,甚至不止一次犯错,一辈子犯错,我们到老了都是无知的。但是在良知问题上,可能犯一次错,我们就万劫不复 了。所以,比事实判断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我们做不到什么都懂,但是做人要有良知,要有价值判断力,这一点还是应该尽量做到的。 今天中国社会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判断力。中国教育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文化素养。比如,为了抵制日货,很多年轻人走到大街上砸同胞的车,甚至伤害同胞的身体。他们带着一腔热血,以为在爱国,但实际上却是在“碍国”。 为什么一个带着良好爱国热情的人,会去做妨碍国家、损伤中国人形象的事?他们缺少的是什么呢?良知。 知识就是力量,但我要告诉大家,良知才是方向。我们常常说落后就要挨打,我还要告诉大家,野蛮也会招打。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全场鼓掌) 嘉宾小传 他既守得书桌之寂寞,埋首典籍,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研究。又能面对追随的目光,侃侃而谈,诚挚而专业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鲍鹏山,“百家讲坛”主讲人、作家、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一 系列著作,《风流去》《孔子传》《先秦诸子八大家》等等,说明了他作为学者的深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 的》,向今天的人们诉说中国传统文化悠远的魅力。创办公益国学教育机构“浦江学堂”,更将传统文化的传播从荧屏延伸到了现实生活。
个人分类: 留档珍珠湾|552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人生最高的学历
热度 3 品味人生 2015-1-7 20:46
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 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学历,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 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人品意义深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人品欠佳的员工。 好人品已成为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敬业标杆与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格: 第1 忠诚 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忠心维护公司的利益,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 第2 敬业 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报酬,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乐意为工作做出个人牺牲。 第3 自动自发 不要事事等人交待,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动做一些“分外”事,先做后说。高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第4 负责 责任的核心在于责任心,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一诺千金,绝对没有借口,让问题的皮球止于你,不因一点疏忽而铸成大错。 第5 注重效率 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量化每日工作,拖延是最狠毒的事业杀手;注重主次,防止完美主义成为效率的大敌。 第6 结果导向 一开始就要想怎样把事情做成,办法总比问题多,创造条件去完成任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把任务完成得超出预期。 第7 善于沟通 当面开口,当场解决,沟通和八卦是两回事,不说和说得过多都是一种错,带着方案去提问题,培养起接受批评的情商。 第8 合作 团队提前,自我退后,滴水融入大海,个人融入团队,服从总体安排,遵守纪律才能保证战斗力;不当团队的“短板”,多为别人考虑,让能力在团队中被放大。 第9 积极进取 永远跟上企业的步伐,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去汲取,挤时间充电,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挑战自我。 第10 低调 才高不自傲,克服“大材小用”的心理,不摆架子耍资格;给人一分尊敬,努力做到名实相符,成绩只是起点,荣誉可作动力。 第11 节约 别把老板的钱不当钱,要诚信不耍小聪明,不浪费每一张纸,不浪费每一分钟工作时间;花公司每一分钱,都要收到最大效益:省下的都是利润。 第12 感恩 想想是谁成就了今天的你?公司给了你工作,工作给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同事给予你配合,客户帮助你创造业绩,对手让你看到距离,批评者让你趋向完美。
1300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2 16:54 , Processed in 0.041035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