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井冈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我自岿然不动
热度 2 稻草 2015-4-10 11:38
井冈山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亚投行一石激起千层浪,基辛格中国一游,各路人马闻风而动。我们只能说: 认认真真做好国有企业,既可以为人民服务,又可以防止经济危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走着走着就成爷爷奶奶了
热度 5 8288 2014-11-7 13:34
原题:走着走着就成爷爷奶奶了——中国最后一代有理想、敢担当、能支撑的人! 来源:2014-11-02 真相 现如今,咱中国,有群人,很特别。可以说:古往没有过,今后不再有。 1950年至1965年出生的所有50后和部分60后,是全世界最不寻常、最折腾、也是最乐观的一代人。他们经历了各种磨难,参与了各种运动,他们推动了时代的剧变,也被时代所改变。他们集体将生命最黄金的几十年,化成了国家及儿女发展所最需要的土壤。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正是50后的幼年时代或童年时代,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因此,饥饿是50后共同的深刻记忆。 该读书时停课闹革命 初高中最重要的启蒙期,他们被中断了学业。他们成了“红卫兵”,有的成天抄写大字报,后来出了不少书法家。更多的走上了“大串联”的漫漫征途,从韶山到井冈山,从延安到北京,沿着红色足迹,意义风发地走着走着…… 而有的则在小学二三年级时就碰上了“史无前例”,成了“红小兵”。没有课本,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初中英语第一课是26个字母,到高中第一课还是26个字母,因为许多学校初中就没有英语课。 青春下乡蹉跎岁月 最需求知识长才干的青葱岁月,到了农村,扛起铁锨和锄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把青春期留在了广大农村,没有现代人的浪漫,绝大多数人也没有花前月下的爱情。 但奇怪的是,正是这段下乡的经历,让这批有着“知青”这一共同名字的一代人,成为了中国最有担当、最能吃苦耐劳、最有奉献精神和广阔胸襟的一代。 很多80后子女 都十分惊讶父母的坚韧!而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更有不少人是当过知青的。 向往绿色的军营 这代人总是被革命战争年代先辈们的流血奋战所激励,也渴望穿上绿色的军装,成为英勇的战士。军营,成了他们最向往的地方。 没有参军的人,也以穿上一身没有帽徽领章的绿色军衣为荣。一顶军帽,戴在头上极为荣耀。谁得到一件四个兜的军衣,比现如今任何世界名牌都名牌! 大学百里挑一个 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在工厂、农村、部队经过推荐,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进了大学。学制两年或三年,其中会有几个月或半年甚至一年,到农村、工厂、矿山去学农学工,有的就是“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员,每月集中几天上课读书,其他时间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最奇特的是1976级,叫“三来三去”大学生:农村来的回农村去,工厂来的回工厂去,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他们入学后一年多,恢复高考,1977级和1978级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他们成了大学的“另类”,没有隆重的毕业典礼,没有难舍难分的泣别,背上行李灰不溜秋地走出校门。 1977年恢复高考,50后呼啦啦一齐涌上了高考那座独木桥。但那时高校不多,招生名额有限,只有初高中基础较好的少部分人,才得以考上大学。真正的是百里挑一! 想生孩子限一个 50后的还可以,60后的赶上了计划生育,没有了他们父辈多子多福的感觉。 不过,只生一个也好,无论生男生女,都看得极贵重,格外注重培养。有人说,中国的80后强于70后,也强于90后。80后正是50后生育培养的。 人到中年丢工作 由于改制,80、90年代大批国有企业的员工下岗,不得不进行再就业。他们一度涌入劳务市场,为生存而再次拼搏。没有人知道他们内心的那份苦涩艰辛。 最勤奋最坚忍的一代 这一代人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又秉承了浓烈的红色元素,于是,他们格外能吃苦耐劳,格外能勤奋工作,也格外地不计较个人得失。 改革开放艰难起步的时期,正遇到这代人风华正茂。改革开放为这代人创造了机遇和条件,改革开放也得益于有这样一代最勤奋最坚忍的人。难道不是吗? 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下岗了,失业了,要自己另找门路谋生了,但他们忍了,他们内在的坚毅品质为国家分了忧担了愁。他们的忍耐和担当,让全世界惊讶!放在西方世界,早就游行罢工闹得天翻地覆。但在中国没有发生,在这代人没有发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难以置信、难以理喻的奇迹! 这个奇迹,现在并没人注目,但我们相信,历史将记下这一笔。 即使经历那么多磨难,他们仍然是中国最乐观,最坚强的一代。现在他们退休了,或者将要退休了,大多身体健康,精力充足,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他们似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折腾了前半生,好日子开始啦。 他们成为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潇洒”的新60岁! 这一代人是最能歌善舞的中国人。没有人来组织,她们自己搭成团队。没有人指导,她们自学成才。她们自娱自乐,自得其乐。 广场舞已经不仅仅是娱乐和健身,也是50后的新社交平台,还是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新老年风尚。 中国大妈不仅到华尔街像捡小菜一样买黄金,而且把广场舞跳到了全世界。本文来源为“真相”公众号,揭露你所不知道的真相,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zhenxiang0001哪里有中国大妈,哪里就有广场舞。据说,西方大妈们已经不满意自己水桶般的身腰,也炫起了民族风。 中国大妈改变着世界,世界因中国大妈而生动和精彩! 摄影电脑玩起来 这代人中的绝大多数人除了ABCD,不会外语;除了会打打算盘,不懂得什么叫大数据。因此,现代社会的许多时髦玩意儿,真玩不过年轻一代了。 但是,他们仍然是不甘落后的一代。越来越多的这一代人,也在努力学点时髦。 这位老帅哥,怎么样?长枪短炮齐上阵,爬山涉水走天下,年轻人谁有这范儿? 还有一位微信圈里结识的“美摄帅哥”,未曾谋面过,但我知道他走澳洲,进西藏,爬黄土高原,下江南水乡,乐此不疲。 瞧瞧吧: 这位在军营里扛过枪的50后“美摄帅哥”,玩摄影是不是也杠杠的?! 社交旅游美起来 这代人,工作时没时间看世界,如今有时间了,于是就经常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更多的地方,去看更美的风景,去填补回青春日子里的一个个空白。 这批人,长身体时挨饿,想好好读书时就停课,毕业就下乡,工作就下岗,经历了命运的多重折腾和考验。 这批人,没读多少书却无师自通,经过了生活的磨难却始终认为生活没有亏待自己,感觉遗憾极多只希望子女后辈超越自己,已是黄昏还在试图呼吸清晨的空气。 他们已是爷爷奶奶、大叔大妈了,是不是值得70、80、90、00后们致敬?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1585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毛泽东时代的成就简介
热度 2 稻草 2014-10-10 08:41
编者按语:"毛泽东不懂经济”显然是错误的,毛泽东不想干私有制经济才是真的,他干的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最难的,私有制经济是人类几千年来就一直在干的,而公有制经济在中国,是从毛泽东开始的,干好公有制经济必须有配套的政治体系与道德体系,要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要公平公正,这些毛泽东做的都是开天辟地的。毛泽东曾经说,私有经济那个是好干的,为少数人服务就行,问题是我们要干的是公有制经济,为人民服务。包括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汇报工作后说农村要搞承包,毛泽东说那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咋办?如何在政治上对老百姓交待,田家英无言以对。 毛泽东时代的成就简介 作者:游四方 就井冈山和延安根据地时期来说,在中国也算是最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满足几十万军民的生活和战争需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经济管理能力,要确保根据地的长期生存是不可想象的。 建国之初,中国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工业基础,甚至连灯油要靠进口。经过二十八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 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 在毛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文革”期间,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也在10%以上。 这样的高速增长居然被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贬之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让人不仅要问:“何处不是边缘?” 以下是几个关键部门的发展数据: 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 钢铁产量从一百四十万吨增长到了三千一百八十万吨, 煤炭产量从六千六百万吨增长到了六万一千七百万吨, 水泥产量从三百万吨增长到了六千五百万吨, 木材产量从一千一百万吨增长到了五千一百万吨, 电力从七十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两千伍百六十亿千瓦/小时, 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一亿零四百万吨, 化肥产量从三万九千吨上升到了八百六十九万三千吨。 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航空、航天、原子能及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巨大成就。 至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已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从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到工业成套设备和所有农业机械无所不能造的工业大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完成了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两万多公里的铁路(改革开放二十二年所建铁路仅一万多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穿越于群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使西南三省、青海、广西、福建、新疆、宁夏、河套平原等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 在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了主要大江河的治理工作,兴建了五万多座水库。 在文教卫生方面,在“文革”结束时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的投入最高曾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建立了近千所大专院校、数千所的各类中专及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 在“文革”期间,学龄儿童根本不存在上不起学的问题,与现在普遍存在的失学儿童现象形成鲜明对照。在各县城和公社建立了卫生院,并培养了遍布乡村的赤脚医生队伍。城市居民实现免费医疗,农民看病也收费低廉,发烧感冒类打针吃药费用一般在一元(人民币,下同)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成就是在“国际环境恶劣”、“大战不断”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的。在毛逝世时,即没留下‘外债’,也‘无通货膨胀’,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极其“罕见”的。 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基数低,即使保持10的年增长率也难以支持如此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支付如此庞大的教育、福利和军费开支。 实际上,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增长数据并没有反映经济的实际活跃程度,只反映了其中的一部分。 另一大块未被计入的经济成分,如果按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是劳动力的成本。 例如,在华北平原上某低洼处修建一座水库,因无需炸药开山,也没有机械参与, 只有发动群众“义务”劳动建造,这座水库的建设成本约为零。包括北大荒 东北 大米、新疆棉花(东北大米现在已经可供应黄河以北地区大米需要,和我解放军三军指战员的全部粮食需要,新疆棉花已经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的建设是解放军开荒劳动,这一些经济活动在当时的经济统计数字上根本反映不出,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也是义务劳动,根本没有计入GDP。 但同样一座水库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造,其劳动力成本将成为投资部分,建成这座水库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将等于其实际投资额而被计入。 铁路建设是另一特例。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因多建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工程之浩大是难以想象的,最著名的要数桥隧占30%以上的成昆铁路。在今日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难于应付如此庞大的铁路工程项目。 但当时铁路建设是由劳动力“零”成本,训练有素的铁道兵完成,在低投资下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在毛泽东时代,劳动力开支的低微对确保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至此重新回到主题,即到底何谓“懂经济”?如果以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领导人是否懂经济,那么毛领导下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不包括广泛存在的劳动力零成本所关联的经济活动)无疑证明毛泽东是一卓越的经济领导人。是否只有懂得市场经济才能称之为懂经济呢?市场经济是否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唯一选择?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在短短二十八年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疑给了一否定的回答。 以毛泽东的智慧和他在旧中国生活的经历,他不可能不知道市场经济、股票市场等概念。 但他试图寻找发展经济的一条新路,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更快地赶上英美等发达国家”。这条新路作者称之为基于计划的“人本经济”。它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它并不否定货币,但仅作为调节物质资源的手段,而不用于购买劳动力。 而市场经济体系中,人和其它生产资料一样,不过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相对而言,人本经济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但它的实现需要较苛刻的环境,即:“高尚道德” 的领导集体,群众觉悟的空前提高,明确的发展目标,将个体意志转化为群体意志的“共同信仰”。相对来说,市场经济实现的条件比较简单,即为个人欲望的实现创造一公平竞争的环境即可。 综观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他始终将人和人的教育改造放在中心地位。他用‘最通俗的’语言、‘简单的’口号让他领导下的军人和群众明白:国家的目标、个人的价值和信仰。这是他领导下的军队战胜强大对手的“重要法宝”,也是他领导下的群众在‘没有物质刺激’情况下劳动积极性空前提高的重要原因。这是他比其他领袖们远高一筹之处。 虽然‘人本经济’已被妖魔化,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昨天的理由。毕竟毛泽东创建了适于人本经济发展的环境,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对昨天的简单否定将使今人失去了吸取其精华,并完善当前市场经济的机会。毛泽东的经济实践为人类的发展道路开辟了新的思路。未来的经济学家将会发现,毛泽东的人本经济实践很可能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未来状态,毕竟它比市场经济更好地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当然也能更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譬如,中国在工业和科技基础极其薄弱的环境下,只用十年的时间就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卫星;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并不很差的基础上并同时还伴随着技术的引进,至今推不出一辆象样的国产轿车。 当邓小平否定毛泽东的经济成就时得到不明就理的群众的附和,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邓小平发展消费品工业,以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为重点。而毛泽东时期,敌对的国际环境要求中国不得不将重工业的发展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重工业优先、轻工业优先、进口替代、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重等。 对于象新加坡这种小国来说,出口导向是唯一选择; 中等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等,轻工业优先,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重则为合适选择; 但对中国这种大国来说,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兼顾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就成了毛泽东时代的不二选择。除军品工业的需要外,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对基础装备工业和工业母机提出了庞大的需求;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讲,完全依赖进口根本不现实。没有毛泽东时代奠定的重工业基础,邓小平的轻工业,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将不得不拿出大量的外汇去购买昂贵的电站设备、大型机床、采矿机械和载重车辆;彩电、冰箱生产线的引进就成了一句空话。邓小平主导下开始的以上海宝钢一期工程(180 亿美元)为代表的洋冒进,耗干中国全部外汇,导致巨额财政赤字,几乎断送了“文革”结束时还不是很坏的中国经济,就是一突出的例证。没有毛泽东时代在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原材料、军工企业和三线企业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今日的中国将面临更加棘手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单地形复杂的中西部地区交通设施等基础建设就足以让邓小平的改革无所夸耀。 很明显,地球人都知道,轻工业的发展要比发展重工业和搞基础建设容易的多。 令人遗憾的是,当中国人在吃完第十个饼不再肚饿时,将前九个饼的功劳忘得一干二净。当一些国营企业的退休老工人因目前企业的困境而不能及时领到退休金时,中国政府和民间是否已忘却了他们的贡献?正是他们这一代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个人不计酬劳,国家高积累的情况下,才有了中国工业化的辉煌成就,才为今日丰富的消费品供应打下雄厚的基础。 文革时期(1966-1976年)我国经济大事记(全) 1966年 ----------------------------------------------------- 1月28日 中共中央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同日 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2月19日 主席指出,用25年时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2月21日 中共中央界定增加对资本主义国家出口。 3月4日 贵昆铁路比原计划提前9个月接轨。 5月3日 我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出厂。 10月8日 我国制成第一批1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10月15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 12月23日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1967年 1月5日 我国石油产品品种和数量自给自足,勘、采、炼技术登上世界高峰。 1月16日 我国第一台载重150吨中型平板车造成。 4月15日 春季广交会开幕。 6月17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7月1日 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7月7日 全国夏粮丰收,比去年增长一成。 7月26日 我国第一台100吨矿山铁路自翻车研制成功。 9月5日 中国援助赞比亚政府10一无息贷款修建坦赞铁路。 10月5日 我国第一台晶体管大型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0月15日我国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 11月15日广交会开幕 11月29日我国最大的无线电望远镜安装调试成功。 1968年 1月8日 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东风”号建成。 1月11日 《人民日报》发表《“自由市场”是杀人不见血的屠刀》 2月23日 我国特大型轴承制成。 4月15日 根治淮北平原涝灾的大型水利工程――新汴河工程开工。 6月20日 我国夏粮丰收。 8月18日 我国早稻丰收。 9月3日 我国研制成第一批液压传动内燃机车。 11月20日万吨远洋巨轮“高阳”号下水。 12月25日富春江大型水电站建成发电。 12月28日我国成功进行一次新的氢弹试验。 1969年 2月21日 《人民日报》宣布,截止到1968年底,我国国内公债已全部还清,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级没有内债,有没有外债的强大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4月2日 第一艘万吨油轮“大庆27号”下水。 5月5日 我国研制成具有独特疗效的抗菌素――“庆大霉素”。 6月13日 决定在上海、天津、大连6个船厂新建8个万吨级船台。 6月30日 《人民日报》报道我国麦类作物丰收。 7月8日 十年时间建成河南红旗渠。 9月13日 丹江变电工程提前完成。 9月25日 药品大幅度降价,比年初降低37%,比1950年降低80%。 9月26日 无偿援助越南5.56亿元。 9月30日 北京燕山炼油厂全部建成投产。 9月30日 我国第一台十二万五千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建成,标志我国奠基制造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0月3日 我国第一台5000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诞生 10月4日 我国第一座旋转氧气转炉投入生产。 10月28日加速第二汽车厂建设。 11月14日加速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 11月16日我国农业丰收 1970年 4月26日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月1日 各地新建一大批化肥厂。 7月17日 农村中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当于过去的20年的两倍。 10月16日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新疆哈密矿务局露天煤矿投产。 10月17日中国全民援助朝鲜13.14亿。 12月25日葛洲坝一期工程开工。 1971年 1月2日 我国轻工业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3月3日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 5月15日 开展工业学大庆 6月27日 第一艘两万吨货轮“长风”号下水。 7月8日 转发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工作报告。 9月27日 中国无偿援助越南36.14亿元。外援金额70亿,建国来最多的一年。 10月2日 追加基本建设投资51亿。 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11月18日新华社报道,全国建成1800多座小水泥厂。 11月18日西部地区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11月30日调资28%。 12月7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年度水利建设50亿立方米,增加农田3000万亩。 1972年 1月13日 从国外引进化肥、化纤成套设备8套,以后又提出引进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即四、三方案)。 1月28日 解放军落实五七指示,发展农副业生产,许多部队做到肉菜自给。 2月21日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双方同意互相发展贸易。 5月13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电子工业进一步发展,1971年收音机产量相当于1965年的4倍。 8月21日 从联邦德国、倭国进口一米七轧机,建在武汉钢铁公司,领有设备在北京、上海、四川、唐山。 9月10日 4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 10月13日连接中南和死难地区的重要干线湘黔铁路通车。 11月26日月住越南抗美26.57亿元。 12月26日我国第一辆载重300吨的大平板车问世。 1973年 1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新年献词,农业夺取好收成,工业生产上升。 1月2日 国家计委提出进口43亿美元国外设备的方案。 2月13日 新华社报道,1972年是解放以来电力发电站装机最多的一年。 3月7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发展组合机床取得显著成就。 3月20日 部分企业和县社试办出口工业品专厂、专车间、出口农副土特产生产基地。 4月10日 决定建设邯邢钢铁、煤炭基地。 4月15日 春季广交会开幕,与我国发展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 5月4日 中国倭国共同投资施工建设中日海底电缆。 6月18日 国际大米价格上升,中国增加出口100万吨大米换回小麦。 6月28日 我国成功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 7月16日 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8月1日 新华社报道,夏粮丰收,这是建国以来第二个大丰收年。 8月5日 全国环保会议召开,制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8月16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水田农业机械化取得新进展。 8月26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电子工业迅速发展。 8月27日 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9月3日 我国第一台天文测时、测纬光电等高仪研制成功。 9月12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钻井进尺和建设投产的油井生产能力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9月26日 国务院重申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则。 9月30日 新华社消息,我国化肥产量比1965年增加一倍以上。 10月15日秋季广交会开幕,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贸易往来。 10月25日西藏发现几十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11月1日 新华社报道,几十座大中型水电站建成投产,小型水电站5万多个,遍及全国。 11月8日 西藏军区在海拔3800米高寒地区大规模种植冬小麦丰收。这是西藏历史上农业发展的重要变革。 11月13日国务院转批环境保护若干规定。 12月20日新华社报道,中国航空线80多条,连接全国70多个城市,于100多个外国航空公司建立业务往来。 12月22日新华社报道,5年来,8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2月26日新华社报道,同我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50多个,其中50多个国家同我国签订了贸易协议。 1974年 1月12日 为在本世纪内实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用几个五年计划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的战略思想,国家计委提出《关于拟定长远计划的报告》。 1月21日 国务院要求跟抓计划用粮、节约用粮、严格控制粮食销量等四点要求。 1月22日 国务院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从国外进口一批大型化学肥料、化学纤维和连续式钢板轧机等设备。 1月30日 国务院批示防止沿海水水域污染。 2月17日 新华社报道,胜利油田去年创年钻井进尺150105米的全国石油钻井最高纪录。 2月19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农村掀起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 2月24日 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建成。 3月23日 我国西南交通干线成昆铁路建成。 3月30日 地热发电站在河北怀涞建成。 4月2日 我国第一艘二万五千吨级的浮船坞“黄山号”建成。 4月15日 第三十五届广交会开幕,规模为历届之最。 4月31日 我国第一台医用电子感应加速器研制成功。 5月15日 华北滨海地区又建立起一个新油田――大港油田。 7月17日 我国冬小麦产区推广优良品种,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8月9日 伞式太阳炉研制成功。 9月12日 国家计委提出增加石油、棉花、部分钢材、化肥进口。 9月12日 我国第一个5万吨级码头建成。 9月15日 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建成。 9月30日 新华社报道,大型油田――胜利油田建成。 10月3日 我国最大竖井钻井研制成功。 10月23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地方小煤矿去年产量比1965年增长两倍多,占全年28%。 10月26日无偿援助越南11.17亿元物资。 12月19日三门峡水电站建成。 12月27日新华社报道,大庆至秦皇岛输油管道建成。 12月31日中央要求切实着金计划生育工作。 1975年 1月13日 周恩来提出,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1月14日 新华社报道,四川省开发天然气取得新成就。 1月15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红麻、黄麻实现自给自足。 1月25日 降低半导体收音机零售价格。 2月3日 景山发电厂首次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10万千瓦燃煤气轮发电机组成功。 2月4日 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成。 3月29日 高能加速器研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5月30日 我国第一次发现古生界地层油田。 5月31日 国务院界定出口黄金,引进铜、铝、橡胶、涤纶等原料。 7月5日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 7月8日 秦皇岛至北京输油管道建成。 7月19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化肥产量显著提高,上半年增产的化肥可增产粮食100多亿斤或3000多万担棉花。 7月28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铁路上半年货运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8月8日 河南地区特大暴雨,国家拨7亿元救灾费。 8月19日 国务院决定2亿美元进口。 8月19日 无偿援助柬埔寨6亿元物资。 8月30日 新华社报道,最近三、四年来,每年有一大批电站建成投入生产。 9月1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今年早稻丰收,单产、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9月3日 新华社报道,截止到1974年底,我国小水电发电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9月14日 新华社报道,一亿只广播喇叭连接千村万户。 10月7日 水稻培育出新品种,亩产达千斤左右。 10月27日我国成功进行一次核试验。 11月17日我国原盐丰收,创历史最好水平。 1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回收式地球卫星。 12月24日焦枝铁路通车。 12月3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农业连续13年全面丰收。 1976年 1月21日 又一艘万吨级浮船坞“华山号”研制成功。 3月13日 大型火力发电厂――莱芜电厂投入生产。 3月22日 邮电部门发展传真通讯技术。 4月15日 广交会开幕 4月21日 京沪杭载波电缆投产。 4月24日 6011米超深井打成。 5月1日 从事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人数比1965年增加7.5倍,调查工作发展到黄海、东海和南海。 5月12日 有点职工建成全国微波通信干线。 6月6日 第一座现代化10万吨深水油港大连新港建成。 6月29日 上海黄浦江上第一座公路、铁路双层铁轨建成通车。 7月6日 人工培植的小黑麦在我国西南、西北、华北推广。 7月6日 滇藏公路建成通车。 7月22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夏粮总产量创历史新水平。 7月23日 沿海铁路干线津沪复线工程提前接轨。 7月28日 唐山地震。 8月7日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修复。 8月23日 第一艘五万吨级远洋油轮“西湖号”在大连下水。 9月9日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 10月5日 现代化化纤联合企业――福建维尼纶厂建成。 11月16日新华社报道,全国80%以上的县建立水泥厂,产量比1965年增长4.1倍。 12月10日江南9省已探明的某谈储量比文革前增长了2倍。 12月11日高速大型通用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3297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毛主席对刘邓倾注了太多心血
热度 2 稻草 2013-11-2 15:06
  主席“护犊”刘邓“报冤”   ——流波谈澄清党史国史现真章 作者:流波   毛主席做为党的领袖,自觉不自觉地培养战友是分内之事。如早期就开始历练刘少奇,使刘成为安源大罢工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井冈山时期刻意培养林彪,使林彪成为方面军统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加快培养刘少奇接班步伐,使刘少奇很快成为中共中央二号人物;解放后特别是1953年斯大林逝世,鉴于苏联出现赫鲁晓夫变修而在中央实施一线二线,扶持培养刘邓一线可谓用心良苦,“护犊”一直到文革前期,并最后力排众议坚持保留小平党籍。正反三十年的社会实践教育了中国人民,“占领华尔街”正在敲响美国西方私有化的噩运,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又一次呼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正是基于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澄清党史国史,还原主席时代,是当前中华民族、爱国、社会主义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中华复兴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复兴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当务之急。   一、毛主席扶持刘邓在中央实施一线二线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毛主席考虑培养接班人,自己退下来,将培养者扶上马再送一程愿望在中央工作的实施;这一实施由于1953年月3月因斯大林逝世而加快了步伐,毛主席于同年下半年提出这一想法。按照毛主席1966年10月2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说法,所谓一线就是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二线就是不主持日常工作,政治局常委中,他处在第二线,其他同志处在第一线。而事实上,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之前,在毛主席有意安排下,中央日常工作就经常由刘少奇主持,体现毛主席一直以来培养刘少奇等做接班人的一贯主张。虽然这一制度始终只是一个非正式的制度,它的内容,它开始实施的时间,都是模糊的,但由于毛主席刻意培养刘少奇、邓小平,高饶事件后,中央一线二线实际形成,从此,实际权力向刘邓倾斜。   这种非正式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1953年之前,毛主席就有意让中央日常工作由刘少奇来主持,着重培养;1953年上半年斯大林逝世,毛主席下半年就提出中央领导层分一线二线的想法思路;接着从1953年底到1955年4月,开展对高岗、饶漱石的斗争,维护了刘周邓等实际一线的形成;1956年9月召开党的“八大”,毛主席致《开幕词》,刘少奇作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期间毛主席在接见外国友人的时候说这次党代表大会他是跑龙套,唱戏的是少奇、恩来、小平等同志,开始了党的最高会议上的实际交接;1959年4月,刘少奇在第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可见,毛主席刻意培养刘邓是下了大力气、花了大功夫,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二、高岗与刘少奇的分歧   (一)、关于资本家剥削的问题。刘少奇1949年4月到天津讲话,其中讲到资本家剥削问题时说资本家剥削有功。党内的一些干部对少奇这样讲话难以接受,高岗就是其中最反感的人物之一。刘少奇天津讲话后,了解到东北在城市工作中也有一些“左”的东西,就给东北局发电报,要求东北也要注意“左”的问题。高岗当然不予理会,认为刘少奇这个思想是“右”倾。   (二)、关于富农党员问题。1950年,虽然新解放区刚土改,但东北土改早,一些农民分了土地致富成了新富农,有些新富农还是是党员、土改骨干。共产党是要消灭剥削的,现新富农三十亩地一头牛,又得雇人了,这不是和党的宗旨发生了矛盾吗?刘少奇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赞成党员可以雇佣,富农党员不可怕,并把这个理解传给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安子文。安子文根据刘少奇意见就这个问题怎么处理给东北写了封信,允许雇工;如果现在就制止,大家都不敢雇工了,生产力会受损失。高岗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生产力发展要靠大家组织起来,搞剥削的就不能进党,毛主席赞成高岗意见。   (三)、关于互助合作的问题。起因于1951年华北局对山西省委互助合作的一个批示。农村分田单干后,除了产生新富农发财的问题,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战争时期形成的一套组织及生产系统面临解体;因为大家种自己的地单干了,互助合作失去基础,山西省委就提出来必须重新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山西省委这个意见报到了华北局,华北局认为这是“左”倾,报给了刘少奇,刘少奇同意华北局的意见。高岗思路与刘少奇的思路相反,认为要组织起来,组织起来才能实现机械化。毛主席批评了刘少奇,推广高岗东北合作化经验。   (四)、工会工作方针的问题。工会到底是站在什么立场?是站在政府的立场还是站在工人的立场?当时李立三和刘少奇赞成工会有相对的独立性,高岗表示反对,强调工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毛泽东否定刘少奇的意见,支持了高岗的意见。从1950年到1951年发生的这些事情中间可以看,刘少奇一心要单干,高岗是要走互助合作,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当时高岗所领导的东北是全国的模范区,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头。显然,在建国后的政争分歧中,毛主席和高岗是高度一致,对刘少奇却采取了批评态度,这也是后来刘邓必然走向主席反面的思想根源。   (五)、高饶事件。1952年11月,高岗调任国家计委主席;1953年2月,饶漱石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1953年,斯大林同志死,赫鲁晓夫变修,毛主席考虑接班人问题,决心提前退下来,扶持刘少奇、邓小平到前台工作。高岗、饶漱石认为刘等能力不够,思想认识也存在问题,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向中央要权,引起一线强力反弹,毛主席支持和维护了刘周邓一线。1953年12月24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向高岗提出严厉的警告,并提出关于加强党的团结的建议,对高、饶行为进行初步整治。 1954年2月,中共中央召开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决定开除高岗、饶漱石的党籍,撤销他们在党内外的一切职务;1955年4月,中共七届五中全会批准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作出的《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   其实,说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只是当时政治斗争的由头;高岗、饶漱石都是毛主席很欣赏的党的高级干部,从系统上说饶漱石还是刘少奇一脉;但为了刻意培养刘邓,当主席提出要退居二线高饶急着向刘、周、邓分权时,主席毫不犹豫把天平倾向刘、周、邓一边,这也是从党的大局出发。   三、毛主席大跃进纠刘邓“五风”底线还是维护一线   虽然出了高饶事件,但毛主席培养刘邓一线的一贯思路没有改变。“毛主席对少奇、小个子是有感情的,前者在延安、西北坡时就开始要培养成接班人;后者因在长征前的红色摇篮时期跟着受过冤屈,所以虽然时不时的有些出脱,主席也还总是寄予厚望。革命刚胜利,朝鲜半岛战争爆发,在毛主席领导下共和国几年时间同时取得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和治理淮河等的伟大胜利。做为哲者的毛主席想从繁忙的政务退下来,想沿长江黄河走一遭,想搞工业农业的调查,还想写本书来总结一下自己,如果毛主席的这三个愿望实现了,多好呀;同时,鉴于苏联1953年斯大林死后出现赫鲁晓夫接班的问题,也想退下来培养好接班的,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高岗、饶漱石想拱倒刘少奇的问题。论水平高确实不在刘之下,但毛主席护‘犊子’,从此有意培养刘邓,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59年刘少奇成为共和国国家主席和邓小平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再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刘周邓成为中央的实际第一线。毛主席是急呀,本来想好好的去做这三件事,却省不了心;以为将刘邓扶上来了,好好的送一程就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少奇、小平这两个不是右极端就是左极端。起先少奇大讲什么资本家剥削有功,党内有意见,高岗、饶漱石抓住不放;好了,到了反右时刘邓又急速左转,下指标搞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时期泛起‘官僚主义、强迫命令、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五股风,严重歪曲了党总路线,大肆鼓吹高指标、大肆浮夸虚报、强迫命令、瞎指挥;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放肆鼓吹‘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大肆取消集体所有制,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尤其是少奇搞的点还实行男女老少分开的准军事化,受到毛主席的严厉批评,说这样搞不正是帮蒋介石在骂我们吗?但少奇、小平翅膀硬了,主席的话只当耳边风,又掌控着宣传舆论,毛主席的讲话几本登不出来,做内参都难。1958年9月开始,毛主席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只好派自己的各路秘书下到各地调查,又多次找人民日报的负责人吴冷西希望登出讲话,一年都是五六次大会议的来纠错,直到庐山会议。毛主席苦,苦在他对刘邓寄予太多的热情和希望,但又眼看着这两个人一个到后来不让他说话,一个从不让他开会,把事情搞成这样主席却还要护‘犊子’,自己打掉牙往肚子里吞,来把责任承担骂自己断子绝孙,还做检讨传达到生产队队长。”(引自流波《修复崩裂意识 扬我复我中华》)   毛主席当时护刘邓的“犊子”是不遗余力的,这从一边纠还一边提刘的地位可见一斑。毛主席从1956年就提出不作下届共和国主席的建议,八届六中全会在经过了充分多方面考虑以后,决定同意毛主席的建议,会议内定由刘少奇同志接任这一职务,并由他酝酿提名下届政府领导人人选名单,交党的八届七中全会审定,再交人大选举。   毛主席对一线刘邓所犯的过急错误的批评纠正又维护的态度是从全党的大局出发是讲辩证法的体现,包括1957年刘邓一线反右扩大化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括“五风”。毛主席当时护刘邓的“犊子”今天看来是否“过”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当时的不良后果也是显而易见。当时人民日报的总编吴冷西回忆说,当时毛主席找他几次,示意人民日报刊登他纠“五风”的讲话,但他就是没给登,因为直接上司小平不签字。无奈,毛主席老人家不得不于1959年3月9日、3月15日、3月17日、4月29日连续写下了多封著名的《党内通信》,其中就有《给基层干部的信》,来表达他的看法和忧虑。毛主席当时把大量心血倾注在军事、外交、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国内部署炮击金门、西藏平叛等国家安危问题,国际上考虑对美、对苏政策和支持阿拉伯人民的独立运动等。同时看到自己苦心培养的一线在经济方面犯下错误,毛主席不得不在繁忙的工作中一年连续召开多次专门会议予以纠正,然对刘邓的苦口婆心和不遗余力的呵护面对的却是刘邓的不以为然和许多人的抵制还是痴心不改,这种对刘邓苦楚的光明期盼直到文革中后期才来破灭。   四、庐山会议毛主席即维护刘邓周也暗保彭德怀   “庐山会议,今天的人特别是反毛的长吁短叹,说彭德怀讲了真话,毛主席要报岸英死之仇整了彭德怀,好象多有逻辑。然果真如此么,非也非也。你想想,庐山会议,还是毛主席一方面要批评纠正刘邓的‘浮夸风’、‘共产风’,但底线还是要维护他们。本来会议都开完了,你姓彭的上山来玩玩可以么,你却又死活来纠缠,难道硬要逼我刘邓下台不成,这个才是庐山会议的真环节。彭本来就树敌太多,又无真的朋友,除毛主席谁都惧他几分,林彪更想整倒他,这样的情境下,毛主席就是明知道真理在你老彭手里,但为了维护党的统一,也只好委曲德怀同志了。况且你彭德怀刚从苏联东欧回来,对主席的心里也确实烙上赫鲁晓夫等的印迹,又阴差阳错几个人在一起乱‘议论’,又正好被罗长子碰上了,真是偶然之中加必然。”(引自流波《修复崩裂意识 扬我复我中华》)   王光美关于庐山会议访谈说:“庐山会议中间发生180度的转变,实在很遗憾。我认为有很多因素。彭总的有些话确实说得不够妥当,例如说当年在延安召开的华北会议骂了他40天的娘,中国的严重问题也许要苏联红军帮助解决。正好这时驻苏大使馆发来情报,汇集了苏联领导人指责我们党的材料,所用的语言同彭总的说法相像。苏联大使尤金还在北京对留守中央的陈毅同志说:‘现在你可以搞政变了。’庐山会议前苏联政府又正式通知中国,停止供应我们制造原子弹的设备。联想到彭总在会前率军事代表团出访东欧几个国家,受到隆重欢迎等等情况,就认为他有国际背景,‘为民请命’。在庐山会议上,少奇同志是站在毛主席一边的,也错误地批判了彭德怀同志。虽然少奇同志认为,一个政治局委员向中央主席反映问题即使有些意见说得不对,也不算犯错误,但他并不赞成彭总的做法。中央包括毛主席在内已经开始着手纠‘左’,彭总的做法使人感觉要追究个人责任,这不是要导致党的分裂吗?少奇是把党的团结看得高于一切的。这期间多次开批判彭老总的会,紧张极了,会上的发言说什么的都有。这时有些人的发言,对‘大跃进’全面肯定,连缺点也不提了。柯庆施等把办不办农村公共食堂也说成是‘路线斗争’。庐山上批彭总的会,毛主席一般不参加。但少奇 、周总理他们是在第一线工作的,不能不参加,还要主持。有时会场乱得都开不下去了,有人甚至要打彭总,被少奇同志喝住”(摘自《王光美访谈录》,黄峥执笔,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王光美的这节话透视了当时的若干真相:   ▲李锐说庐山会议是毛主席与彭德怀互相操娘是极其恶毒的造谣,真实是说在延安的华北会议上一些同志对德怀提出批评意见,而庐山会议也是德怀向一线同志提出批评意见,而毛主席其实是个评判者;   ▲彭德怀刚从苏东回来,庐山会议本来进入了尾声,德怀上得会来立马纠住一线问题不放,虽然有几个附和,但刘、周、邓和省委书记那个不是一线?“中央包括毛主席在内已经开始着手纠‘左’,彭总的做法使人感觉要追究个人责任,这不是要导致党的分裂吗?”这应当是当时一线大多数人的担忧和看法,而苏联大使的情报来了也决不是偶然,是一线开始反击了;   ▲“在庐山会议上,少奇同志是站在毛主席一边的,也错误地批判了彭德怀同志。虽然少奇同志认为,一个政治局委员向中央主席反映问题即使有些意见说得不对,也不算犯错误,但他并不赞成彭总的做法。”这节话当然是王光美后来站在了“定性庐山会议是毛主席带头要整倒彭德怀”这样的前提下为自己丈夫推卸责任和美言,实际是毛主席支持了自己培养的刘邓一线,并且也没有对彭进行批判;   ▲这节话也证实了彭总与一线激烈的争吵——甚至于骂娘,而刘、周、邓等是一线的中央负责人,所以当人多势众的一线甚至于有人要对彭动手时被少奇制止,这是合符当时情景的;   ▲还有个重要的事实是毛主席基本不参加他们的争吵,并且王光美赞赏丈夫“是把党的团结看得高于一切的”,这一点也应当是指毛主席更合适,因为当时的少奇正在被德怀逼到墙角,要追究一线所犯错误责任,好在一是人多势众,二是有主席最终“护犊”,这才是事实。   至此,大家明白了今天说“庐山会议是毛主席要整彭德怀”的谎言完全是在那个特殊背景下李锐等反毛小丑一手炮制的上个世纪最大的谰言之一,是对人类最伟大的人民领袖的栽赃、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最大玷污、是对共和国史的最大谣言。   五、文化大革命前期毛主席还在痴心挽救   从历史来看,毛主席对刘邓倾注了太多心血,一个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培养,一个从红色摇篮多多关注,一步步精心呵护成共和国前期的中央一线,直到文化革命。文化革命前期刘邓因派工作组压制群众,开始有人贴刘邓大字报,林彪等指责刘邓执行了“一条压制群众、反对革命的路线”。这时的毛主席还是维护态度:把刘、邓的大字报贴到街上不好,要准人家革命,不要不准人家革命;刘邓二人是搞公开的,不搞秘密的,对刘邓要准许革命准许改……对少奇同志不能一笔抹杀;也不能完全怪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他们两个同志犯错误也有原因,等等。但从抗美援朝沉溺下去终于起势的林彪势力已经不可能再容忍刘邓的再次走势了;更关键是刘邓确实是典型的新民主主义者,始终跨不进社会主义的门槛,是当时将被逐步认识到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刚土改到文革,内心始终不忘“单干”,以至于后来小平上来终于实现了他几十年来的理想——经济从农村单干开始到国家各层面的私营化。所以毛主席最后不得不舍弃刘邓,刘少奇因压力过大生病而亡;毛主席最后还是力排众议保护了邓的党籍使得小同志能屈能伸在江西悠闲十多年后咸鱼翻身。   六、最艰苦卓绝最壮丽辉煌最可歌可泣的时代不容玷污   本来,无论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建设史,都是人类历史上最艰苦卓绝和最值得可歌可泣的人类史无前例的壮丽诗篇,无论是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文化大革命等等,都是凝聚着亿万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里程;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偏差,也是前进中的坎坷,探索社会主义的曲折,没来由没理由去贬损、歪曲甚至于否定;然小同志上来后看不到这样的大道,被心中的狭隘私愤迷住了眼睛,反弹琵琶、倒打一耙以冤报德于主席,三十年来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冤案:毛主席晚年的错误、文化大革命是十年浩劫、大跃进饿死几千万、文化大革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沿......这一切使西方本来就要反华反共的政治势惊诧之余为之欢欣鼓舞,被国内外一切仇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敌人所梦寐以求;相反,却让全世界亿万热爱毛主席的人民痛心疾首,让中国和全世界要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人民所迷惘无奈,使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终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土崩瓦解了;再相反,在小平同志如同蒋当年“攘外必先安内”的“韬光养晦”政策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从此横行猖獗三十来年,而中国大陆近三十年每年近10%的GDP增长却浠里糊涂大多为化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做了贡献;美国等在张口吞噬着中华的财富的同时,也从政治理念、军事态势上又重新形成了对中国大陆的新包围......退一步说,对毛主席、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贬损、歪曲假设真的成立,那直接的责任不就得要由你刘邓一线自己来兜着吗?假设大跃进真的饿死几千万,那你刘邓的罪孽岂不更加深重如渊、永世不得翻身了么?!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搬得越高砸得越重了。   2012年1月11日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7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人民日报:象毛主席那样热爱学习
热度 2 稻草 2013-5-2 10:47
原标题:“读书石”前思读书   井冈山大井毛泽东旧居门前,有一块大石头,当年毛泽东经常坐在石头上读书、看报、批阅文件、思考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程。如今人们亲切地称这块石头为“读书石”。   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承载着一代伟人在艰难岁月里求索不止、奋斗不息的感人故事,见证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毛泽东走到哪里就把学习思考带到哪里的可贵品质,也以无言的方式告诉人们一个朴朴实实的道理——读书可以开启智慧、成就伟大。   毛泽东酷爱读书,终生与书为伴。可以说,凡是他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都有他读书学习的生动故事。小时候,他在放牛时看起书来,牛跑去吃了人家菜园里的菜,自己还浑然不知。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敌人的封锁,没有书报可看,每当从小商小贩手里弄到一些过期的报纸,毛泽东脸上总会露出喜悦的光彩,急切地接过报纸阅读起来。长征路上,有时患病躺在担架上,或骑在马背上,他仍然坚持读马列的书,自嘲地说自己是“马背上的马列主义”。新中国成立后,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在外出巡视的火车或飞机上,依然手不释卷,甚至办公室、卧室、厕所、游泳池,到处摆放着书,以备随时翻阅。他在临终的前一天,已经不能说话了,还以微弱的手势示意身边工作人员给他读报纸,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描述:“我们来到毛泽东的书屋,这是一间中等大小的房间。四周墙边的书架上摆满了文稿,桌上、地上也堆着书,这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全能领导人的会客室。”一个人在孩童时期,在最艰难或最辉煌的时候,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时刻,都能一以贯之地坚持读书思考,真正把渴求知识、探求真理融入到生命之中,那就没有攀不上的高峰,没有成就不了的伟业。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学习的民族。“孔子学而不厌”、“颜回以学为乐”、“孟子随母三迁而学”的故事千古传颂,“凿壁偷光”、“萤入疏囊”、“悬梁刺股”的勤学范例妇孺皆知,圣贤们劝学的名言警句字字珠玑、振聋发聩。在伟人毛泽东的身上,既集中体现了古老民族勤奋好学的传统美德,也充分表现出当代共产党人为振兴中华而求知进取的远大志向。毛泽东曾经说过,有的人学习看起来是努力的,但是目的却是为了自己将来穿衣吃饭,为了自己的小家庭,为了谋取个人的功名利禄,这是很没有出息的。他在小学读书时,就为自己起了“子任”的笔名,表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和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崇高理想。他在湖南第一师范上学时和同学们约定了“三不谈”,即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庭琐事。后来他和国际友人谈到,他和朋友们只谈论大事——人的性质,人类社会的性质,中国的性质,世界,宇宙!这里的“谈”与“不谈”,凸显了毛泽东胸怀天下、放眼世界的鸿鹄之志。对于毛泽东来说,学习就是战斗,思想就是武器。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他随身带着可以装“文房四宝”的土布口袋,每到一处总是先摆好笔、墨、纸、砚,以便随时学习、工作和写作,他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他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大力倡导学科学,响亮地提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他领导中国人民打的第一个科学技术漂亮仗,就是成功试制和发射了“两弹一星”。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毛泽东善于从大量的阅读物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学习钻研最需要、最管用的东西,善于把“有字书”和“无字书”结合起来一道去读,善于从理论和知识的海洋中找到登高望远的思想阶梯,真正是学用结合的光辉典范。当反动势力举起屠刀,砍向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一时间上海、广州、武汉等地血流成河的时候,他读懂了“白色恐怖”这本书,响亮地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使之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根本战略。在城市武装暴动一再失利,党及其所领导的武装不停地转移撤退,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毅然率红军到敌人统治最薄弱的地方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指引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者们看到的是眼前的困难,善于读书思考的毛泽东则透过这些困难洞悉时代大势,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象比喻,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使红军坚定了必胜信念。红军初创时期,大家不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也不懂得游击战法,毛泽东把钻研《孙子兵法》等军事著作和总结实战经验结合起来,概括了朗朗上口的“十六字诀”,被工农武装运用得出神入化,创造了一系列以弱胜强的战争神话。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面对“速胜论”、“亡国论”等错误论调,毛泽东深度解读抗战这本大书,科学预见这场战争必将是一场持久战,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断定战争的结局是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进而提出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原则和战略战术,拨正了抗战的航向。毛泽东善于从古代语言、外国语言和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其语言艺术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同一件事情、同一个道理,一经他之口说出、他之笔写出,就具有了非凡而独特的魅力,晦涩难懂的理论、博大精深的哲学、生死对决的军事、庄重严肃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可以生动形象、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地表述,让老百姓都能够听得懂、记得住、会运用,从而成就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成就了中国革命。   毛泽东为我们树起一座读书的丰碑,“读书石”具有永远的昭示作用。   读书无需太多投入,不必讲究环境条件,有一本书,坐一块石头上或一片草地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就足够了。   常听到有人说工作忙没时间读书,理由看似充分,实则是一种托辞。毛泽东一生叱咤风云,不可谓不忙,他能做到的,我等按说不应该有什么问题。这里的关键,是要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习惯来培养,当作一种精神需求来满足,当作人生进步的阶梯去攀登。一个人如果心无定力,终日为应酬吃喝所累,为声色犬马所迷,为身外之物所惑,为人情世故所困,那就永远不会收获阅读的喜悦和成就。   读书是需要胸怀、境界和高度的。站在民族的、人民的和党的立场上去读书学习,就会有“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博大理想,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气概,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气魄。只为一己私利而读书,两眼盯着乌纱帽、黄金屋、颜如玉,一旦“小九九”如愿就会把书抛到脑后,这样的人永远脱不去俗气,也永远读不出书的真滋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读书人,由内而外透出一种高雅气质,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艺高人胆大,他们或在国家危亡时力挽狂澜,或在民族振兴中大显身手,或在真理的探求上矢志不渝……这样的读书人才称得上“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凯勒说“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程上,我们需要读的“好书”有很多,需要闯过的“狭隘的地方”也有不少,只要我们善于从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努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思考和创造,中国这艘巨船就一定能够驶向“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些“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想要自己的人生不同凡响,就请选择阅读吧,书籍会使我们的生命阳光灿烂,会让我们的前路风景如画。   想要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就大兴学习之风吧,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方面面的人才大量涌现,美好的“中国梦”就会早日实现。(段天杰)
2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薄熙来案开审前 传毛泽东外孙女嫁富豪重返井冈山挑坟地 !!
热度 4 zjx 2012-10-16 10:59
薄熙来案开审前 传毛泽东外孙女嫁富豪重返井冈山挑坟地 薄熙来案待审前夕,新华网10月2日高调报导十一期间,毛泽东之女李敏携女儿、女婿、外孙重返井冈山,当地市委书记刘萍高规格接待,消息称,此行实际是中央部署,让李敏去给毛泽东挑选坟地。 毛泽东 外孙女 嫁 据新华社10月12日报导,9月30日至10月5日,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女李敏,携女儿孔东梅和女婿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等一行,先后来到 井冈山、永新县、市中心城区以及吉安县、吉水县等地,市领导王萍、胡世忠、刘连根、龙波舟、刘贤清,井冈山管理局领导陈敏等分别陪同。 消息称,在9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共中央一反常态,为日后不提“毛泽东思想”已埋下伏笔,消息称,中共在“十八大”后拟安排在两年内将毛泽东的尸体移出北京天安们广场,运回湖南韶山或井冈山下葬等地下葬,具体地点要看毛家人意愿。 消息称,此次毛泽东外孙女嫁富豪,李敏回到井冈山,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为毛泽东挑选坟地。 9月30日至10月5日,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女李敏,携女儿孔东梅和女婿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等一行来到井冈山。 中共拟将“毛泽东纪念堂”更名“人民英雄纪念堂” 中共中央在9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以后,《新华社》发布此次会议的两大决定:一是对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双开”处理,二是公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在这两个重要消息的发文中,均未提“毛泽东思想”。 而此前中共在官方正式文献中,都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这是胡锦涛的品牌),一个不落地全部列出。 消息称,高层拟将“毛泽东纪念堂”更名“人民英雄纪念堂”。 中南海拟将毛泽东尸体移出北京天安门广场 现在毛泽东的尸体被保存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西面的毛主席纪念堂内。中南海拟将毛泽东尸体移出北京天安门广场。 自薄熙来案发至今,引爆中共前所未有的亡党危机。温家宝3月在两会所说,“不改革,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薄熙来在重庆搞的“唱红打黑”其政治纲领的实质就是文革复辟。他拉帮结派,串连军中太子党及中央要员,图谋政变,在重庆则搞愚民运动、树个人权威。 毛泽东外孙女嫁富豪重返井冈山 “入土为安”是传统 “入土为安”是中国人的习惯,传统“葬礼文化和习俗”认为,“奉厝”只是暂时的,入土才是自然的,如果已故先人不入土安葬,似乎他的“轮回之旅”没有了结,没有“家”的感觉,只能过着“动荡不定的生活”。因此,把“入土为安”当成“葬礼顺利的象征”和“一个好的结果”。
5036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8 10:36 , Processed in 0.047028 second(s), 1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