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大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20150920 四渡河大桥
热度 14 三不侯组合 2015-9-24 14:43
我们的网垮了好几天。痛苦死了。我们刚搭朋友的车子从建始、奉节回来了 。在巴东的野三关镇,拍了四渡河大桥。四渡河大桥的桥面距谷底 560 米。是世界第一高桥。它的 先导索是用火箭弹抛射过峡谷的,也是开创了世界建桥史上的先河 。
10707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太平洋观】雾吞金门,拼凑大桥
热度 15 RidgeWalker 2015-6-30 00:26
【太平洋观】雾吞金门,拼凑大桥
出国之前,有幸在四川几年,川话能听懂百分之九十,只是还不会说就离开了。对语言敏感,这许多年里,一直能感受四川话的幽默扎实浓墨飘洒,在耳旁盈盈绕绕,挥之不去。近 几个月海边总是多雾,去金门大桥附近走路,眼前海雾的阵仗让耳边听到了一句川话:这雾凶得很。哇呀呀,谁说的?四下寻那川娃子,却不见其人。 海雾如巨龙豪蟒,悬挂在海面之上几十米,几百米厚的海雾封锁着海平面,觊觎大河入海口的金门,像无头的巨龙,东冲西撞,呼呼作响。中午时分,覆盖海湾的浓雾退缩到大桥附近,似乎要吐出大桥,却拿不定主意,又意欲吞没。那海雾的体积太大,炙热的阳光一时半时化不去这多水雾。而观望景色的人显得十分之渺小,一会儿被浓雾吞没,在一片氤氲里,被阴冷侵袭,茫然不知所措。一会儿被阳光抚摸,能看见千丝万缕水汽腾飞,耳旁有呼呼作响的疾风,万马奔腾,好不壮观。阳光刺眼,却又没有多少暖意,人们下意识掩住衣角。 这是两次走路的拍摄,从两边观望了雾中的大桥,几张图片放在一起,似乎能拼凑出一座整桥来。全靠您的想象了。 渔夫似乎也在关切:桥呢? 浓雾吞没了桥体,露出部分桥墩 看似安静,却又疾风,浪涛 千变万化的大雾在吐纳 海很大,桥很小 帆船绕着桥墩而行 一会儿浮现 一会儿模糊 海浪用力拍击着海岸 桥的另一头,海雾在逃逸 大桥在浮现 大雾在退缩 却又依依不舍 留下雾蒙蒙的景致 难得的画面 氤氲和蓝天之间 海水和浓雾之间 很多推动和不退缩的较量 雾气缭绕的桥面 疾风中观景的人们 有人觉得刺激 很多人在观望 留影,留念 http://zhenzhubay.com/zzw/upload/up/74/37c4a64.mp3
个人分类: 金门大桥|12734 次阅读|59 个评论
分享 加拿大联邦政府诞生地-查洛城
热度 4 卉樱果 2012-10-28 04:31
从新斯高沙(Nova Scotia)去王子岛省有两种交通方式-坐船或者走联邦大桥。 我们的去程是坐船,那种很大的船,旅游车都能进去很多辆。一路风和日丽,浪也不大。 回程是走联邦大桥,有13公里长。据导游介绍是全世界最长的跨洋大桥(跨江跨湖跨河大桥不算)。以上这张是张淇新拍的。 这张是我拍的,有王子岛的缩写PEI。对于导游的介绍,回来后放狗搜了下。中国的杭州湾大桥更长,但不知道它算跨海不。 到了王子岛,我们的旅游车继续前往省会查洛市。王子岛是加拿大面积最小的一个省,人口密度却最高,可见此地是很适宜居住的,另一个原因,比较加拿大中部西部,东部是离欧洲,当年欧洲移民坐船一到北美就定居在落脚的地方。 传说王子岛于一万年前开始有原居民居住。当时水位较低,本岛与北美大陆相连;水位于五千年前开始上升,这片土地也成为一个岛屿。车子一路驶去,只见大片的农田和草卷。可见农业是该省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王子岛四面环海,渔业也是经济基础之一。岛上有很多灯塔,这里是旅游团停留比较久的地方。此幅是我拍的沿海灯塔。 张淇新拍的灯塔。 王子岛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所以地面呈红褐色,土质肥沃。 王子岛首府查洛城,市内有三万二千多居民,包括卫星镇的话,则近六万人,几乎占该省半数人口。此张图片取自网络。 来之前,我们并不知道王子岛省会查洛城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的诞生地,回想起来,怪不得那座大桥叫“联邦大桥”。 查洛市街景。 王子岛议会大厦,也是1864年9月英属北美海洋省三个殖民地- 新斯高沙和扭宾士和王子岛的代表在这里召开查洛会议,就成立加拿大联邦立事宜展开首轮会谈。 会谈的室内布置还是比较温馨的。第二年会议于同年 10 月在魁北克举行时,增加了加拿大省(现在的魁省和安省)以及纽芬兰省,王子岛认为结盟条款对己方不利,因此放弃加盟联邦。 1871 年,王子岛殖民政府开始在岛上兴建铁路,却因此债台高筑,逼不得已下只好同意加入加拿大联邦,并由联邦政府承担铁路项目的债务。爱德华王子岛于 1873 年 7 月 1 日正式加盟加拿大,成为加国第七个省。 另一会议室内景。 当时参加会议的人。这张照片下方有一个名单图,可以根据站立的姿势位置知道谁是谁。 大厦外面手举火炬的雕像,底盘是个六角边,每边刻下了加拿大联邦政府的宗旨:和平 (Peace) ,牺牲( Sacrifice) 、自由( Freedom )、服务( Service )、自主( Liberty) 。貌似每个政府成立前都信誓旦旦地对民众作了承诺。我自己心里对加拿大政府打打分,觉得政府还是做到了当初的誓言。 最后一个角刻的是PAIX,我不认识这个词,差字典也找不到。知道的朋友们请指点下~ 大厦后面草地上有各省加入联邦的年份标记和奠基石。找到了我们BC省的标记和石头,是1871年加入的,比王子岛还早两年呢。 查洛城的交通主要以私家车为主,市内总共七条公交线路。 喜欢教堂的建筑,凡是看到教堂的尖顶就会不由自主地举起相机,虽然外景大同小异。 也喜欢看住宅区,各/省/镇/村的住宅大异小同,这条街的外墙上钉着该户的姓。 当晚,我们入住查洛城的罗德皇家宾馆( Rodd Royalty Charlottetown) 。 点这里帮我的画和图片加加分,谢谢啦~
个人分类: 旅途走笔|612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魁北克的良宵
热度 5 卉樱果 2012-9-28 23:48
在驶向大西洋省和从大西洋省回程中,都途径了加拿大法语省份-魁北克。再重复一遍,因为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大西洋省,因此在魁北克省内只是夜宿逗留,看市容是顺便的,因此也只能走马观花了。 去 程抵达魁北克最大的城市蒙特利尔已近黄昏,蒙特利尔位于魁北克西南部圣劳伦斯河与渥太华河交汇处的蒙特利尔岛上,旅游车开上风景优美的最高处皇家山,导游 给我们指点了1976年因奥运而建造的大斜塔,古老的诺特丹大教堂,卡地亚大桥。随后旅游车停泊在蒙特利尔市中心一小时,让我们感受下法语后裔的悠闲和法 国情调。 之前一直听说法语省份魁北克有人闹独立,但并不知道这个加拿大第二大省份(面积为法国的三倍)之实力。虽然人口稀少,但所到之处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是井井有条。蒙特利尔古老建筑保留良好,新式建筑也尽显大城市的风范。夏日的黄昏下,魁北克人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懂得享受的。 没有去了解这个教堂的名称,外表与巴黎圣母院相似,但是细部却缺乏很多,无论如何,在一个历史只有两百年的北美洲,也算独领风骚了。 教堂上的圣母 - 这些星星怎么会发光的呢? 广场上,魁北克人提琴手演奏着法国音乐,没见到乞讨的盒子,应该算是音乐爱好者。 这样认真的街头交谊舞在加拿大其他城市大概很少见到的, 这就是魁北克 - 法国后裔骨子里的浪漫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魁北克的农业和工业都比较发达。圣劳伦斯河谷造就了富饶的农业区,盛产奶制品,水果,蔬菜,牲畜和枫糖浆。原来味道那么难吃的枫糖浆最大产地在这里。 工业方面因了树木而衍生的纸浆,造纸,林业和水电行业,是该省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旅游业也是一个大头。 粉红色的马车,使人联想到法国山谷里的少女。 与巴黎一样,艺术爱好者在街头画画,很自在,很放松~ 那么小的画布 - 简直是玩~ 一阵热闹的音乐声盖过了那两个提琴手, 舞来了一队魁北克少女。 估计大教堂里召开什么会议,这是会议的入场式。本来很好问的我,不可能用法语的“你好,谢谢”去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 大家在高跷少女的指引下步入大教堂。我们的旅游车也启动了,入住位于Jeanne Mance街的Hyatt宾馆。 从大西洋回程在魁北克首都魁北克市逗留了一夜。抵达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可喜的是,导游带大家步行单程步行三十分钟,从我们入住的Loews Le Concorder宾馆出发,走过省议会大厅,到古城观光。 魁 北克市位于圣劳伦斯谷地,整个城市坐落在圣劳伦斯河北边,有美洲的直布罗陀之称。城的下部在河边,上部在戴蒙岬角(Cap Diamant)上;目前两部之间有路、阶梯和缆索铁路。 可惜的是,张淇新竟然没有带他的单反机。我们不断地被沿途所见的风景,地形,商店所应激,张淇新用手机,我用那老旧的傻瓜机无用功地拍了好多张。 古老的城墙,魁北克是墨西哥以北唯一留有古老城墙的北美洲城市。 夜幕中疾驶而过的马车,恍惚回到电影《巴黎圣母院》的年代。 山头也称作城的上部的城堡,圣劳伦斯河畔的广场上不断传来尖叫声欢呼声-为一个杂技表演者。 街道的路面也是古老的石板。街面的店铺古朴而又典雅。 我们走累了,在这里吃了味道非常不错的法国馅饼和饮料,侍者非常地殷勤,露天座位非常地自在。让人觉得很值得。 黑幕中的魁北克看得我们连连称赞,可是留在相机里的照片无法体现她百分之一的美丽。 清晨,从我们住的宾馆房间望出去,不远处流淌着加东的母亲河圣劳伦斯,远处的山谷浸润在晨曦的薄雾中。 晨曦的曙光染红了教堂的顶端,旁边的现代化办公楼则仍沐浴在蓝天白云的落月下。就像渥太华国会山的水火相容,就像加拿大的双语和多元文化,闪耀着马赛克各自的光辉。 蒙特利尔,魁北克,我们保证,明年一定再来看你,好好地住上几天,也看看阳光下的你,把角角落落都逛遍。 点这里帮我的画和图片加加分,谢谢啦~
个人分类: 旅途走笔|5989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8 09:14 , Processed in 0.022527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