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华盛顿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华盛顿

相关日志

分享 中国千万不要把大好的形势毁于一旦!
稻草 2017-2-2 08:54
国际国内形势表明,世界迎来了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也是艰难奋斗的时期,尤其对于中国来说,社会主义的建设要么成功,要么会毁于一旦。 朱元璋杀了三万“公务员”,杀了女婿欧阳伦,仍然未能阻止腐败,他不得不哀叹:这些人怎么就不怕死?!雍正强烈反腐败却赢得一个暴君的称谓。他们的反腐最终都失败了。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出在封建制度是私有制,官员有心“为人民服务”却无力抵挡私有经济的制度力量。私有经济决定了地主必须是要当家作主的,它必然是要在政治上反映出来的。官员在强烈的反腐机制下,它可能会一时收敛,但那只是暂时的,一旦监督部门稍有放松,立即会恢复原貌。明朝晚年皇帝启用太监东厂来监督官员,不但没有成功,又培养了一批新贪官,结果把明朝江山都毁灭了。也就是说,官员和地主利益一致腐败而行,最终地主和官员一同死于腐败之中,即被人民所抛弃,人们无奈只能通过暴力革命重新建立新的政权。 资本主义的腐败也是如此,官员代表资本家当家作主,一起发财,坑的是老百姓,美国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川普总统说得很明白了:“美国三亿人口,五千万人挨饿,五千万人一贫如洗,利益都被华盛顿资本家们拿走了。”你想想美国才三亿人,就有三分之一贫困人口。资本主义的腐败是制度腐败,是什么制度呢?就是通过私有经济把国家的权力分了,通过司法独立把权力固定下来,又通过参政两院作保证,那么民选总统的权力就局限于管理了那些公务员,叫“猪婆子吃胞衣自己吃自己”,总统的财务权力包括投资也得让资本家来执行,因为国家没有公有企业,同时需要资本家控制的参政两院批准。因此,资本家凭借私有经济把权力控制得死死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即资本家当家作主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一来,公务员实际没有什么权力,权力通过私有经济分散到资本家手里了,因此公务员贪污腐败的机会就小多了。这种制度腐败说得通俗点就是把权力通过制度分给了资本家,你官员已经没有权力腐败了,你想腐败就要当资本家的狗。因此,资本主义的员工是没有出头之日的,有人说可以当老板,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的概率决定了成为老板的总是极少数,事实也证明了,美国就是1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并且这个百分之十比例还越来越趋小。 中国社会主义的公有经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绝大部分公有企业已经被私有化了,全国只剩下不到24%的公有企业总量的经济规模,数量和就业人口更是少得惊人,占相应比例不到10%。实际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垮台,但为什么中国还没有崩溃呢?是习主席在十八大后加强了思想与组织建设来弥补这种经济基础的不够,但这只是暂时的,如果不趁此机会,把中国公有经济发展起来,增加到51%以上,那么这种暂时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一切会恢复原样,中国垮台只是某一个时间点的问题。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真理,不是可玩弄的概念,更不是叶公好龙的“宠物猫”。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形式必须是公有经济为主导主体地位。社会主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决定了公有经济必须占据领导地位,否则就不会是人民当家,而是资本家或者官僚主义者当家了;否则中国的制度就是比资本主义还坏的制度了。 长期以来,邓小平为了私有经济这棵树不惜毁掉社会主义的整片森林,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公有经济本身。这种危害的表现是人们谈公有经济就色变,说是倒退。实际上是邓小平在倒退,私有经济从奴隶社会开始就一直在延续,邓小平已经倒退到了奴隶社会,这才是真啊!正因为倒退,因此妖魔化公有经济成了中国经济里的主旋律,到目前为止都阴魂不散。妖魔化的一个主要点就是说公有经济效率低。真的是这样的吗?非也!毛泽东公有经济时代的实际GDP就比现在还高得多,平均达到16%以上,改革开放以来平均值还不到10%。再说,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公有经济在拉动,交通、通讯、电力、石油、军工、钢铁、银行、高科技行业都是公有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私有经济占尽了它的好处。可是,私有经济占尽公有经济带来的好处,资本家及其官僚主义者却还天天骂公有经济,这无非是出于自己个人的利益而根本不是为了国家,更不是为了社会主义。 公有经济在邓小平私有化时代,要么被破产,要么白菜价给私人,要么被企业厂长经理据为已有,这都是私有化的政策造成的,不是公有经济本身的问题。老百姓天天骂那些厂长经理贪污腐败,实际根子是这些厂长经理的领导腐败,这种腐败正是私有化制度机制造成的,没有别的原因。 当然公有经济也有自身的缺陷,例如缺乏第三方的公正监督,这个制度中国正在建设,也就是监察委员会的成立。正因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回归,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希望,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为它的人民所厌恶,资本主义制度开始日薄西山。综合国内、国际的大好民意形势,中国和美国欧洲国家一样,只有公有经济一条路可走,没有别的路可行。 世界科学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一切试图悖逆历史发展规律的行为都将彻底失败!或者自我毁灭! 迪玛希 - Opera2 - 2017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现场.mp3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200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妇女能顶半边天!毛泽东这句话今天在美国爆红!
稻草 2017-1-23 11:13
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这句话今天在美国爆红……   【文/观察者网隆洋】特朗普入主白宫24小时不到,22日,全美百万民众就走上街头,要求新总统尊重女性权利、支持民权、反对歧视和停止族群分裂。华盛顿政治地标前再次人头攒动,口号声不绝于耳。   不过,对于中国网友,最抢镜的或许是这一幕……         不!这才是我们熟悉的画风!……      据观察者网小编查询,晒出这句话的外国网友很多。   有人把它写在海报上      有人直接当推特发送语         还有“半边天”(halfthesky)的推特话题            甚至不止在美国……      还有加强版!      美国网友真知道这话最早的出处吗?   也不一定。   有人以为,这是句“中国谚语”      有人追本溯源,查到了正确答案      更多的人则提起一位叫Nicholas Kristof的作者和他的书,《半边天:把压迫变成全世界妇女的机会》。      他们是不是也和中国有关系呢?   还真是。本书的两位作者Nicholas Kristof和Sheryl WuDunn都曾是《纽约时报》驻中国的资深记者。二人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很喜欢收集中文名句,其中觉得特别有趣的一句,就是“妇女能顶半边天”。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华裔女教师在美国街头遭抢头部中弹 生命垂危
稻草 2016-9-14 08:40
当地时间9月9日深夜,来自陕西西安、现居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33岁华裔中文女教师郭瑞娟在家附近遭遇抢劫,劫匪朝她头部开枪。郭瑞娟被送到医院抢救,目前生命垂危,需仰赖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迹象,以等待其父母从中国赶来见最后一面。美媒报道称,其父母预计今日到达美国。    美媒披露   抢劫其男友未遂   劫匪朝她头部开枪后逃逸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1日报道,当地时间9日深夜11时半,美国夏洛特市南方小镇南端发生枪击案。33岁华裔中文女教师郭瑞娟在家附近的东公园大道夹100街口,遭躲藏在暗处的劫匪朝她头部开枪。目前伤势危殆,医生已经宣布不治,仰赖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迹象。   美媒披露称,郭瑞娟的男友内森向警方披露了枪击内幕。警方的一份报告显示,据内森描述,当天晚上,他和郭瑞娟以及另外一个朋友正朝他们停在路边的车走去。躲在暗处的劫匪突然跑了出来,手拿一把枪指着内森,并要求内森把钱包拿出来给他。内森说,“可能是嫌我掏钱包的过程太慢,抢匪一急之下朝我的女朋友头部开了一枪,然后跑了。”   报道称,浑身是血的郭瑞娟被送到附近的卡罗来纳医学中心抢救,伤势危殆,医生12日已经宣布不治。    朋友讲述   她正打算跟男友结婚   心地善良甚至不想伤害蜘蛛   33岁的郭瑞娟在夏洛特市南部的肯辛顿小学教中文,已在该校任教4年。   肯辛顿小学在网上发布郭瑞娟遭劫匪枪伤的消息,校长请学校的员工及学生在周一(9月12日)上课时身着紫色衣服,并带向日葵来学校,以表达对郭瑞娟老师的爱和支持。据悉,郭瑞娟最喜欢颜色是紫色,最喜欢的花是向日葵。   郭瑞娟的朋友徐明皎也是中文教师。她说,郭瑞娟老师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有次,她曾经请求她的男朋友内森不要把墙角上的蜘蛛杀死,要求他把它送到户外。郭瑞娟正打算与男友结婚,她的朋友们都期待她能很快做新娘,成立一个幸福家庭。   夏洛特市当地华人闻讯,对劫匪凶残手段表示震惊,期待郭瑞娟逃过劫数,并为她成立基金,主要用于她的医疗费及其在中国的父母来美费用。当地的华夏中文学校在校内展开募捐,目前已募得逾4万美元善款。美媒报道称,郭瑞娟的父母预计当地时间13晚上(北京时间14日)抵达美国。   美国多家媒体重点报道该案。当地警方要求知情人士提供破案线索,目前尚无嫌疑人被捕消息。    学生回忆   她总是面带微笑   从来没有大声呵斥过学生   昨晚,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去美国前,郭瑞娟曾在中国广东省江门市鹤山一中当老师。通过多方联系,记者采访到郭瑞娟之前教过的学生钟同学。   钟同学告诉华商报记者,“遭枪击的郭老师就是曾教过我们的英语老师Cathy。我12日从高中英语课代表的朋友圈刷到这个消息,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个玩笑,一个误会。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在讨论这件事,高中的班长甚至去问美国的朋友,最后确认了这个消息。全班同学都接受不了这个噩耗,大家在微信群里回忆跟Cathy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气氛很是伤感……”   说到这里,钟同学声音有些哽咽。他回忆说,“我在鹤山一中上高二的时候,Cathy开始当我们的英语老师。她可以说是我在学校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之一,她是那种总是面带微笑的人,让人生不出一丁点的厌恶感。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温柔了。在我的记忆中,根本找不到她大声呵斥别人的记忆。我还记得,当时学校不让看课外书,被班主任发现就要被罚。当时,Cathy抓到我在看课外书,把书没收了,但没有告诉班主任。她说,只要我成绩提高了,就把书还我。最后,她真的把书还我了,她总是用各种方法激励我们去提高成绩。在她的课堂上,提问题时,如果有学生的回答很无厘头,她也不会生气,还会说很有想法。Cathy是一位让我们不得不喜欢的英语老师。”   郭瑞娟什么时候去的美国呢?钟同学说,“2012年,我们高二下学期,现在我都上大四了。6年了,许多有关Cathy的记忆都在渐渐淡忘,但这件事情让我们又想起了这个好老师。我记得当时,Cathy在课堂上突然给我们介绍了一位新的英语老师,说她要离开学校了。我们当时就很伤心,在她跟我们‘saygoodbye’(说再见)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落泪了。但我不知道她是去美国了,直到听说这个噩耗。”    华人警告   万一遇到抢劫   把钱包扔地上拔腿就跑   在美国洛杉矶生活多年的华人杜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他在新闻上看到郭瑞娟被枪击的消息,很是震惊。   但杜先生表示,夏洛特市位于美国东南部的北卡罗来纳州,有的地方治安确实不好,枪击案时有发生。他有个朋友的儿子就在夏洛特读书,一天晚上被人从背后用砖头拍了后脑勺,醒来后发现身上的物品都被抢了。虽然后来报了案,但他连劫匪长啥样都没看到,只好自认倒霉。其实,美国每个城市都不安全,枪支泛滥,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一支枪,总数超过3亿支。   杜先生说,“美国警方都曾公开表示,如果万一遇到抢劫,就给钱吧,千万不要有任何引起劫匪误会的举动,否则他可能对你开枪。郭瑞娟案中,如果他男朋友直接把钱包扔给劫匪,可能也就完事了,毕竟他们有三个人。他掏钱包慢,劫匪可能误会他掏枪什么的,一害怕才会开枪。”   杜先生警告,在美国治安不好的地方,要有高度的保护自己的意识,尽量不要晚上在外面逗留太晚。万一遇到劫匪,把钱包掏出来扔在地上,然后朝相反的方向拔腿就跑。所以外出时,最好随身带少许现金,因为劫匪如果一分钱也得不到,也许会恼羞成怒动手打人甚至开枪杀人。华商报记者 袁金会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情报中心主任:收买中国文人十分容易
热度 1 稻草 2016-8-10 11:06
  汤姆·乔(美国宾西法尼亚洲约翰劳蒂研究中心主任,原美国海军情报中心主任):   拉拢中国名人作家是一个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的行动,当时代号计划为“沸”行动。这是根据当时华盛顿针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软性打击手段。   随着白宫主人尼克松访华。中美进入一段所谓的蜜月时期。但是,五角大楼以及我们海军情报作战处,从没来没有结束这样的行动。中国在79-88年之间至少约有120名当时十分具有名气的中国国籍文人。被我们以各种手段,收买。而这些人主要作用就是即将用于89年在中国之春的主要文化行动。   这些人收买十分容易,例如帮助它们在海外知名刊物上,在重要版面上,发布他们的文章。可以是署名的,或者以化名出现。但是稿酬是十分可观的。在早期每千字约2000美金。后期上涨到3500美金。这些资金可以采用以在大陆进行公司化以后,再输入他们所指定的帐号。   这些人,我们需要他们主要针对中国弱点方面,实施打击。重点揭露中国以及中共的一些重要错误。在对于中国前任总理周恩来先生的一系列诬蔑性行动中,这些人为我们提供了极大帮助。出版在86-89年之间《叫父亲太沉重》,《毛泽东医生回忆录》,这两本书,在那个时代,对于打击中国人的神话领袖的理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些虽然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但是这正是打击中共的头等手段。中共每每也是受制于此,即不敢抓,也不敢不管,这导致了中国人集体性的群体意识失落。​(作者:何新)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74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瑞典斯德哥尔摩 ——游历北欧五国(三)
热度 10 四合院的闲人 2016-7-22 19:26
瑞典斯德哥尔摩  ——游历北欧五国(三)
瑞典斯德哥尔摩 ——游历北欧五国(三) 四合院的闲人 6 月 17 日,在异国他乡的这一天,我们有个约会:到瑞典的北京朋友家做客。这是我们北欧之行的重点节目,也是我期盼已久的,以为不能实现的愿望。 这天傍晚,我们从挪威首都奥斯陆乘大巴用时 4 个半小时,到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入住酒店后,我们马上被朋友接 到斯德哥尔摩郊外的家中,在异国相聚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 2010 年,我们曾经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相聚,朋友夫妇走遍美国,拍摄了无数优质的照片,圆了北美之梦。随后每年,我们都相聚北京,那份友谊在交往中像美酒一般越酿越纯。 朋友家空气清晰,环境优雅,居住 N 年后,左邻右舍已经成为好友,需要的时候可以相互帮助,和外国人交朋友绝非易事,这也是朋友夫妇的好人缘啊。我们参观了等待侍弄的大片山地后院,还有自己动手建造的玻璃房和桑拿浴。正在忙着作业的小女儿更加楚楚动人,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啊。 欢快的气氛洋溢在玻璃房内,鲜花美味水果让我们的开心。 喜欢窗外安静的环境和祥和的家庭氛围,佩服身为博士的一家之主高水平工作能力,能到世界各地进行总工的重任,也钦佩我的朋友高超的摄影技能和不断追求梦想的心态。其实,人无论生活在何方,保持一颗乐观、开朗、平和的心,都可以营造一个自己的小天地。 人们都说,瑞典很像一个现实版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福利超前,孩子出生起国家每月有补贴,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不需缴学费,不过收入越高税率越高是不争的事实。为此,闻名全球的宜家企业的当家人,常年居住在法国,从不回国,目的是规避高额的税率。目前在瑞典本土最有名的企业是若基亚公司。 ——赴瑞典途中我们参观了诺贝尔故居 帅哥导游小郝在我们行程开始时,从旅行社北欧行程的 19 个自费项目中选了 2 个,一个是参观诺贝尔故居,另一个是斯德哥尔摩游船,包括全程导游司机的小费( 105 欧元),每人交 300 欧元。 诺贝尔是何许人物呢?大部分人都不甚了解,何况仅住几年的故居?!但是,郝导请来一位出色的讲解员,在半个多小时的讲解中,让大家笑声不断,兴趣大增。不得不说,在参观了这么多故居中,包括美国林肯总统、英国皇室、法国凡赛尔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女王皇宫 ...... ,尽管历史悠久、宫殿华丽、珍宝耀眼,唯有这位女士高超的讲解留下深刻印象。 诺贝尔的心上人 科普:诺贝尔奖,以著名的化学家阿尔费雷德 . 诺贝尔的部分遗产( 3100 万瑞典克朗)作基金 1900 年创立。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 1901 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1968 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 300 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1969 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 诺贝尔经济学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最闻名于世的创造之一:建立并评选诺贝尔奖,对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瑞典还是创造发明最活跃的国家之一。我们团里的一位“西服哥”先生正是代理瑞典轴承商达 20 多年之久。中国的改革开放,让几代人为之奋斗,渐渐建立诚信,以求发展。 全团合影 中午在瑞典老先生和他的夫人经过多年学习,掌握了中餐的秘诀,他的中国餐馆里的自助餐,中西结合,味道兼顾,得到好评。 3 值得称道的是瑞典老先生的餐馆周围环境优良,餐后,大家纷纷在河边留影。 6 月 18 日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参观,在阴雨绵绵中进行,冷风吹过,似有秋天的感觉。参观了市政厅,幸运的是进入瑞典皇宫(行程安排外观),全程参观这座华丽的建筑。 斯德哥尔摩街景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蓝厅是评定诺贝尔奖后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就建筑本身而言,主体以红砖建造,右侧高高耸立的钟楼顶端,是代表丹 麦、瑞典、挪威三国的金色三王冠。 皇宫后花园 斯德哥尔摩游船(一小时),天空暗下来,远处景致不清晰。据说,瑞典有无数小岛,景色各异,可惜我们看不到。 瑞典,我们走了三个城市,留下文明、现代和亲切感。至于是否适合移民居住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郝导十几年北欧领队的经验和考察有较深刻的领会:哪也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地盘舒服和自在。我们赞成这样的思考结果,这也是多年与华人华侨接触后的结论。 科普:瑞典国家形成于公元 11 世纪。 1397 年瑞典被并入丹麦。后脱离联盟独立。 17 世纪瑞典成为称霸欧洲北部的强国。 18 世纪初开始衰落,丧失了大部分海外领地。 1897 年瑞典控制下的芬兰被并入俄国。 1905 年挪威脱离瑞典独立,现代瑞典的版图最终形成。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典均保持中立。二战后经济与科技发展迅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瑞典自国家形成至今一直实行君主制政体,从未成立共和国。 2016 年 7 月 7 日 北京
个人分类: 摄影和旅游|6147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这个中国人,考试失败,一气之下跑到南洋,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
热度 4 MingHao 2016-5-22 10:06
文/洋流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ID:wcweekly)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科举制自创立以来,便成为古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独木桥,中状元也成为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然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毕竟是极少数,更多是“末名已是孙山郎,却落孙山在后头。” 考不中科举,怎么办? 有画画的(唐伯虎)、有写诗的(李白)、有写书评的(金圣叹)、有写鬼故事的(蒲松龄)、有从医的(李时珍),还有非常生气要变法的(刘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 今天,和大家说一个更牛逼的。 他考不中科举, 一气之下跑到了南洋, 直接 建立了一个国家 。 他被梁启超评为 历史上最伟大的八个华人之一 他被印尼前总统瓦希德称作 “ 与华盛顿并列的世界伟人之一 ” 他被新加坡国父李光耀 视作偶像 。 他就是 罗芳伯 文武全才 唯独没有考试细胞 罗芳伯原名芳柏,芳伯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1738年,罗芳伯出生在广东嘉应州石扇,粤闽赣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小村落。 罗芳伯故居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罗芳伯小小年纪就品尝到了人世的艰辛,也懂得了“技不压身”、“一门技术就是一个饭碗”的道理。 于是,他在认真读书之余,一边干活一边练武,练就一套过硬的拳技和武艺,“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 罗芳伯不但读书和练武数一数二,而且做事勤快,为人友善、豪爽,“负奇气,性豪爽,尤喜结纳”,深得乡里乡亲的称赞。有书记载他:“尝于读书习剑之余佐治耕牧,遇事勤奋,乡里称之。” 武艺高强,又写的一手好文章,罗芳伯可谓文武全才,却唯独没有考试细胞。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多次乡试不中之后,已经34岁的罗芳伯彻底对仕途死了心。 为了改变“耕辛凭舌,苦砚为生”的生活窘境,罗芳伯放弃了在家乡的教书匠工作,和一百多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来到盛产金矿和钻石的婆罗洲(即今印度尼西亚西部的加里曼丹岛)。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一个落第书生,会改写婆罗洲乃至整个亚洲的历史。 创业 下南洋淘金 18世纪中期的婆罗洲,分属于20多个马来王国。在华人矿工的加入下,婆罗洲兴起了淘金热。婆罗洲因此被为“金山”。 婆罗洲的地理位置 来到婆罗洲后,罗芳伯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在坤甸住了下来。 他重操旧业,仍以教书为生,课余积极联络当地的华人和土著居民,开始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交际才能。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婆罗洲的三发、南吧硅、坤甸等马来土邦,已经形成了一些华人集聚地。开采矿山的团体、服务华人的商会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华人组织也应运而生。 几个华人凑在一起就可以自称是一个组织。各个组织之间,互不统属,各行其是。特别是客家人和潮汕人混居的地方,还经常发生矛盾纠纷。 有文才又会武术,且又很热心华人事务的罗芳伯,渐渐成为了华人特别是当地的客属地区最有威望的人。很多人在遇到纠纷和困难的时候都来找罗芳伯,他也有了“罗方口”的美誉。 在婆罗洲淘金的华人 婆罗洲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极为恶劣。作为外来族群,华人的生活十分困苦,大部分人都缺衣少食、夜无居所。婆罗洲土著居民对华人抱有敌意,歧视甚至排挤华人,来自印尼的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也虎视眈眈。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华人不仅不抱团取暖、一致对外,反而经常内斗。 只有团结起来的华人,才能站稳脚跟,才能抵御外部的武装入侵。 罗芳伯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团结华人,减少内斗,改变华人在婆罗洲的生存环境。 日进斗金的商业王国 1774年,罗芳伯效仿水浒传中的梁山泊,找到了“有同心者一百八人”,组建了“兰芳会”。后来,又成立了“兰芳公司”。 在罗芳伯的领导下,“兰芳公司”发展成为西婆罗洲最大的华人联盟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涉及采矿、农业、粮糖等行业。 站稳脚跟后,罗芳伯依靠强大的人格魅力、卓越的领导才能,开始整合当地四分五裂的各种华人团体、商会、村寨,扫除了所有对手,成为华人在坤甸一带的唯一组织。 “兰芳公司”既是一个商业组织,又是一个军队机构。它对内消除异己,统一华人组织,对外积极联络苏丹和当地土族头人,抵御印度公司和荷兰侵略者的入侵,在当地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婆罗洲 在坤甸王国的求助下,“兰芳公司”连年苦战,帮助坤甸王国抵抗外敌入侵和平定国内叛乱,赢得了苏丹的信任。 坤甸苏丹为了感谢他,更是看重罗芳伯的才能,将东万律纵横数千里之地奖励给他管辖。 按照《罗芳伯传》的说法,当地统治者苏丹与罗芳伯签约割让土地给兰芳自治, “其所割让的土地,计东界万劳,西界卡浦斯河,南界大院、上侯、双沟月之线,北界劳劳、山口洋、邦戛之线,纵横数百里……” 这样,罗芳伯的辖区内便有了10多万之众的百姓和南北数十里的产金地,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组织严密、日进斗金的“商业王国”。 亚洲首个共和国 当时,罗芳伯率领的部队已经有三万多人,随后,又有二十多万当地人主动归附,为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家打下基础。 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激战正酣,法国大革命尚在酝酿,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建立了东万律为首都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这是亚洲第一个现代共和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共和制国家之一。 兰芳共和国疆域图 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罗芳伯担任首任国家首脑“大唐总长”,并被当地人尊称为 坤甸王 。 在 国家政治制度 上,兰芳实行 共和体制 。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全国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至于“国之大事,皆咨决众议而行”,类似于后来普遍实行的议会制。军事方面,设有国防部,没有常设军队,实行全民皆兵;教育方面,举办汉文学校,聘请儒士执教,以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为重点。 在 国家领导人的产生 上,兰芳结合中国古代的禅让制,创立了 禅让与民主选举相结合 的形式。上任领导在去世或下台前,推荐下届领导,但其能否出任大总长则需要多数公民赞同。 在 国家治理 上,兰芳推行 以法治国 。建国之初,兰芳就设立法规,禁止暴政,并规定:凡奸淫抢掠者,杀无赦。 兰芳共和国总长府旧址 因为兰芳共和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并严格地遵守这些法规,吸引了许多当地土著部落前来归附,兰芳共和国的版图迅速扩展到整个婆罗洲。 罗芳伯领导当地人民及侨民的披荆斩棘,苦心经营,将婆罗洲的坤甸、东万律、沙拉满、山口养各地,由荒凉之地建设成为富庶的 “金矿之乡”、“鱼米之乡” ,成为当地人民和侨民美丽的家园。 向清朝称藩 却遭乾隆拒绝 虽然在婆罗洲多年,罗芳伯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炎黄子孙的身份。在他的观念中,南海还是中华文明传播的区域。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回国,觐见乾隆皇帝,请求称藩,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 当时,荷兰殖民者一直对兰芳共和国虎视眈眈,不断派兵侵扰。仅仅依靠兰芳小国的力量,很难抵抗荷兰殖民者。罗芳伯希望能够借助清朝的力量,震慑荷兰人。 乾隆 遗憾的是,乾隆皇帝根本不想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但最终还是同意与兰芳共和国开展贸易。 罗芳伯也借助这一点,向外制造假象,宣称兰芳已经是清朝的藩国。 此举果然唬住了荷兰人,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康乾盛世,荷兰人担心对兰芳的入侵会引起清朝的反对,不得不停止了对兰芳的骚扰。 与清政府荣辱共存 1795年,罗芳伯去世。 在107年的历史中,兰芳共和国虽然有过鼎盛繁荣,但19世纪后期,日益衰微。 特别是,清政府很快走向了衰败,1840年与1856年的两次鸦片战争,更是暴露了大清帝国的腐败无能。 荷兰人认识到清朝已经衰弱,无力再顾及境外。 中法战争 1884年,趁中法战争之机,荷兰人入侵兰芳共和国。兰芳共和国人民在大总长的领导下,一方面全力进行抵抗,另一方面火速派人请求清朝派兵支援。 但此时,清朝自身的统治已摇摇欲坠,根本无暇他顾。 得不到清朝的支持,武器装备又与侵略军相差甚远,在携手当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长达百余年后,兰芳共和国终于在19世纪末灭亡。 荷兰殖民者 不过,由于害怕清政府做出反应,荷兰当时还不敢公开宣称灭亡 已经 兰芳,而是另立了一个傀儡国家以便统治。 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后,荷兰才正式宣布对兰芳地区的占领。 传奇不朽 往事如烟,虽然时过境迁百余年,但罗芳伯及兰芳共和国至今仍为当地人称颂。 今天,印度尼西亚东万律还有纪念罗芳伯的“兰芳大学”,在坤甸还有一座纪念罗芳伯的纪念厅、墓园,以及各种庙宇。 罗芳伯墓地、纪念馆和纪念堂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九,也就是罗芳伯诞辰日,人们还会举行谒墓祭祀仪式。 纪念活动 罗芳伯除了在婆罗洲具有崇高的声望,在东南亚一带也影响深远。 新加坡的开国总理李光耀,就常常 将自己比作罗芳伯 。 李光耀 印度尼西亚前总统瓦希德,将罗芳伯评为 与华盛顿并列的世界伟人之一 。 马来西亚山口洋市市长阿旺·伊斯哈博士说, 罗芳伯的施政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他重视教育,关心人才,努力发展经济,赢得人心,也赢得划时代的成功 。 梁启超曾经在他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中说,历史上 华人有八大伟 人,其中一个便是建立了兰芳共和国的罗芳伯。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著书立说,传颂兰芳共和国的功绩。早在20世纪6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就著有《西婆罗洲罗芳伯等所建共和国考》一书,中国闽西归侨作家张永和、张开源著有长篇传记《罗芳伯传》,这些著作让兰芳共和国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再现在人们眼前。 《西婆罗洲罗芳伯等所建共和国考》书影 当历史的风云渐渐散去,重新温读历史,罗芳伯不平凡的经历、巍峨的功绩,仍让我们慨叹不已: 奋斗的一生 不论是小时候的穷苦,还是长大后的落第,罗芳伯没有安于现状、消沉气馁,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困境,也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高尚的情操 从兰芳会、到兰芳公司再到兰芳国,罗芳伯始终将改善华人及当地人民的生活放在第一位,不计个人的利益,大公无私的精神令人钦佩。 千秋的功业 兰芳共和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经济建设,极大改善了当地人及侨民的生活。在共和体制方面的探索,更是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家国的情怀 虽然身在南洋,罗芳伯仍然心怀故土,情系根祖。即便欲称藩清朝而不得,在临终前他还嘱咐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爱国之心,可鉴日月。 罗芳伯塑像中央美院赵民作
472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火星上有水!
热度 4 MingHao 2015-9-29 08:55
美国宇航局:火星地表存在液态水 美国宇航局发现,火星上流动的溪流呈现黑色狭长的痕迹。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在华盛顿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火星上存在不同种类的盐,而这些盐的融化,促使了盐水流动。 科学家们认为,火星至少在夏季会出现流动的盐水溪。 美国宇航局行星科学部门的负责人格林说:“火星不再是我们从前想象的那个干涸的不毛之地。” 证据显示,这些由黑色狭长痕迹组成的斜坡纹线似乎在火星最温暖的季节出现,并且变宽蔓延,并在火星一年中的其它月份消失殆尽。 但即便是夏季,火星上也极其寒冷。当这些水流痕迹出现时,火星表面的气温也不过刚刚高于华氏零下10度。不过由于水中的盐分,能使火星上的盐水的凝结点比一般水要低。 液体水的存在,证明了火星依然处于地质活跃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能孕育简单有机物的可能。 同时,这也将使美国宇航局计划的2030年左右人类登陆火星的计划,变得更简单些。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格兰斯菲尔德说,“至于人类能否在火星上生存,现在至少资源已经是现成的了。”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自2006年起,就开始围着火星转。 格林说,“今天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火星是革命性的。” 他说:“我们的探测器还发现,火星上的空气其实很潮湿。” (编译:孙晨 责编:路西)
382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原创:倒计时——即将返回莫斯科:9、8、7、…
热度 15 燕山红场 2015-8-16 23:34
原创:倒计时——即将返回莫斯科:9、8、7、…
老宅门口 故土北国与江南的亲人们、同学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五七干校的同窗发小、并肩好友、工作中相互交流指点的同仁同事们:* 良又一次向大家辞行! 此行回国 2 个月,与友人们失之交臂的情况屡屡出现: 25/06 老朋友三虎 夫妇凌晨 4 时抵达莫斯科,而自己是乘当日 16 时的飞机返回北京;回京之后忙于整理行装、搬家,与 01/07 返回华盛顿的挚友同窗联系上时已经是 18/07 ,阴差阳错的难以相会 ; 8 月中旬西苑小学的发小 海军 前往莫斯科,半个世纪没有见面的我们没有及时面晤他们夫妇就登机了,而他们返回京城的时间就是自己返回莫斯科的那一天, …… 时至今日,遗憾与痛悔交织,对于常年在遥远海外、对于进入了花甲时光隧道的我们来说相见相聚是多么的难得、不易、珍贵、欣慰啊! 此行有幸在北戴河与于来自与松华江畔的兄弟们短暂叙谈;在燕山酒店与温哥华回国度假专程从崂山回京的挚友无拘无束的交流,回忆探讨半个世纪前的无畏探索;参与了西苑发小、军界理性鹰派宏论大作的首发式;与大学同窗们畅游观赏北海公园极其周边的文化经典;与家人欣然品味了“老莫”和 罗斯基辅的异国风味——那吃的不是俄餐,的的确确是童年的回忆!在文化盛宴《无病呻吟》话剧结束后,步出金光闪闪首都剧场的大门,沿着东华门小吃一条街轻车熟路的来到了王府井大沙帽 5 号——童年、少年、青年的老宅时,拍照下了那夜幕下熟悉的假山、四十年前姐姐姐夫的新婚寒斋、熟悉的院落在暗夜中吐露着刻骨铭心的温馨思念,饱含着天真纯朴的回味气息 ….. 是夜,从哈尔滨、上海、合肥到厦门、珠海的亲友们不断来信留言询问:这就是我们儿时住过、去过的老房子吗? …… 再过几天自己即将返回莫斯科,何时才能再看看铭刻在脑海心间的故土故人啊?! 朋友亲人们:当你们举起酒杯、茶杯,相互祝福时;当你们抬起筷子、刀叉品尝美味佳肴时请记住这是一种幸福,一种缘分,一种默契,一种机会,对于我们在海外的华人来说是无与伦比的甜蜜和精神享受,是情谊延续、灵魂陶醉的欣慰过程。 还有不足 8 天,即将启程登机,飞赴莫斯科,寒来暑往, 15 个春秋的旅俄生涯使我们离多聚少,真的是聚会机遇难得!本人蜗居在京城最后一周里向大家提前握别。如果能够在莫斯科静候各位的光临,当效犬马之劳,提供力所能及的方便。 叩首再见! 良 15 -16 / 08 -15 年 于京城寒斋
个人分类: 燕山红场文库|349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纽约,不能说的秘密
热度 11 Rafting 2015-6-26 11:12
我写这篇说说在纽腰的臭事,准备挨纽腰客的砖。 第一进纽腰要做塞车准备。87年在华盛顿大桥塞了几小时,结果一过桥就赶紧下高速,在一大楼前停下来,抬头一看,是纽约卫生局。 88年暑假一同学想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当时还没手机,到纽约在哥大附近公共电话亭打电话,突然觉得背后一把枪顶住。然后听到一黑人口音:do you have money?。此同学打道回府,决定回乡下继续学业,安全第一。 纽腰地铁站除几家大的站,不设洗手间。有一次中间换车搞错方向,结定坐电梯换方向。大错特错!一进去,险被熏晕,有人把电梯当厕所了。 在纽腰乘地铁,千万不要坐封闭的电梯,这就是纽约不能说的秘密。
13967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分享 自贸区金融成为资本的魔鬼三角区
热度 1 稻草 2015-6-11 20:22
中国非法资金外逃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参考消息》2012年12月19日第16版刊登路透社华盛顿报道《非法资金外流 中国高居榜首》披露,一个金融监管团体在最新报告中说,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中国总共有3.79万亿美元犯罪、腐败资金流出。 自贸区金融放开后,非法资本外逃,和国际热钱进出,总算是找到了“婆家”。据凤凰财经2015年05月20日报道:“外管局昨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经常项目以外(即含净误差与遗漏的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逆差1594亿美元。尽管同期经常账户顺差789亿美元,创五年新高,但仍然难以覆盖资本项逆差缺口。”致使“中国一季度国际收支出现约800亿美元逆差,创历史新高且大幅超出去年四季度约300亿美元的水平,显示资本流出态势正在恶化。” 中国金融领域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表明,如不采取断然措施加以管控,它将是国际资本操控中国经济的“突破口”。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这样煮米饭热量减半!
热度 2 MingHao 2015-3-30 04:28
英文: http://www.popsugar.com/fitness/How-Make-Healthier-Rice-37167924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大米价廉物美因而颇受人们喜爱,但所含淀粉过多却是其无法回避的缺点。人们发现常吃白米饭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确实会更高。 一杯米饭所含的热量大约为200卡路里,这些热量大都存在于淀粉之中并会转化为糖分和身体的脂肪。 那么是否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大米变得更为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呢? 斯里兰卡化学院的本科生和他们的老师探索到了一种煮米饭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米饭所含的热量降低50%,并会对人们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在水煮沸倒入生大米之前,先加入占所煮大米重量约3%的椰子油,( 椰子油这里买: http://www.vitacost.com/productResults.aspx?NttSR=1searchButton=searchss=1ddlCategories=0ntk=productsN=0Ntt=coconutoil )而后再倒入生大米。当米饭煮好之后,再把米饭放入冰箱冷藏12个小时左右。最后,人们就可以享用美味的米饭了。 如果你担心椰子油有味道,试试这种‘无味 椰子油’ http://www.vitacost.com/vitacost-organic-coconut-oil-refined-odorless-flavorless-14-fl-oz-3 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在周一举行的美国化学学会年会上首次进行了披露。 这种煮米饭方式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巧妙利用了易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不同特性,前者很容易为人所消化并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后者不会转化成葡萄糖或糖原。人们在煮米饭之前加入椰子油就可以改变淀粉的类型,让易消化淀粉变为抗性淀粉。 值得注意的是炒饭通常都比煮的米饭含有更多比例的抗性淀粉。如果人们有办法减少蒸米饭中的易消化淀粉,就可以降低米饭所含的热量。椰子油与米饭中的淀粉相互作用,就可以改变易消化淀粉的结构。 如今肥胖问题不仅困扰着美国,也困扰着中国、印度这样的亚洲国家,这种新的煮饭方式哪怕只是减少10%的热量摄入,也会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何况今后的科学发展还会让爱吃米饭的人们在同等状况下减少50%至60%的热量摄入呢。 ----以上没有解释为什么要放在冰箱里至少12小时,有人能解释这个道理吗?
4496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美国人如何对待自己开国领袖?
热度 1 稻草 2015-1-12 19:44
  关于美国总统,我国近年来流行着一种奇怪的观点,认为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自由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并不把自己国家的领袖当回事,还有人为此论证:“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本国的)历史上完全没有王权统治痕迹的国家。从第一代美国人至当代美国人,没有一个人喊过‘总统万岁’,因而人们从来没有、也不需要有维护领袖的意识。”似乎在个人自由的名义下,美国国家首脑的形象从来都是无关紧要的。事实果真如此吗?美国民众究竟如何对待他们的总统?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开国领袖华盛顿的呢?   一、建国初期,华盛顿的形象也曾遭到丑化,但很快就被纠正过来   乔治·华盛顿被称为“美国国父”,是美国国家制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今天,有关华盛顿的传记多如牛毛,每一本传记对他的评价都毫不吝惜赞誉之词。但在美国历史上,对华盛顿的评价并不是从来如此,而是在经历了一些反复之后,美国人才最终对自己的开国领袖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之所以说经历了一些反复,是因为在美国早期历史上,华盛顿也曾经受过指责和侮辱。   1796年9月19日,华盛顿从第二个总统任期上卸任。第二天,费城的《曙光报》就宣称:“这一天应成为合众国的纪念日,因为,原是我国一切灾难根源的那个人,今天已降到了与他的同胞们平等的地位。”当时,新一届政府随即就把华盛顿早先任命的陆军部长也赶下台。一时之间,原本不满华盛顿的人和想借这种不满来谋求政治机会的人,都纷纷站出来指责华盛顿,甚至将独立战争中一些本来事实清楚而且属于“兵家常识”的问题也拿出来作为向华盛顿泼污水的“证据”。曾经和华盛顿并肩作战的开国元勋潘恩、杰斐逊等人也不惜以恶毒之词相向,说他“厚颜无耻”,“贪婪地聚敛钱财”,“等同于伪善”,“背信弃义、出卖朋友”,“公众眼中的伪君子”,等等。   但是,后来丑化华盛顿的人却越来越少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在1798年,第二任总统亚当斯签署了《外侨和煽动叛乱法》,宣布实行为期两年半的管制,禁止报纸对美国国会和总统进行诽谤和诋毁。其实,这个法案的出台,本意并不是为了阻止对华盛顿的污蔑,而是联邦党人为了阻止共和党人对在任总统的诋毁,因为此时以卸任总统华盛顿为首的派系也在猛烈抨击着当时的在任总统亚当斯。出人意料的是,华盛顿的个人名誉却也得到了这个法案的维护。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华盛顿”这个名字是和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基本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国的领袖,特别是开国领袖,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形象,代表了这个国家根本制度的合法性。在华盛顿被丑化之时,正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幼稚”阶段。随着社会的完善与发展,美国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认同美国与尊重华盛顿是相一致的,贬低华盛顿就是在贬低美国的发展史及其国家的正义性、合法性。所以,今天已经很难找出曾经盛行一时的诬蔑华盛顿的著述。   从这个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何对待一国之开国领袖,乃是一国之社会是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美国人批评总统并不是要抹黑总统,更不是否定美国的社会制度   美国人常常调侃总统,国内也不乏批评的声音,似乎给人一种美国人不爱戴总统的印象。其实,这只是假象。对政府的权力代表和国家的根本象征这两个层面上的区别,美国人的头脑异常清醒。肯尼迪总统执政期间的不少政策着实令人不满,但当他被刺杀后,许多民众却十分伤心沮丧。因为人们清楚,总统是美国国家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总统遇刺,是美国国家制度面临风险考验的一种表现。   国内有人认为美国人对总统没那么尊敬,举例论证说有的美国人公然宣称“总统是靠不住的”,还有人专门写书长篇大论地说明“为什么总统靠不住”,借此来质疑中国人对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领袖们的敬仰和赞颂,把人们对当前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认同视为两千年封建专制的奴性遗留。实际上,国内流行的一本叫作《总统是靠不住的》的书并不是美国人写的,而是署名为林达的一对美籍华人夫妇在1991年移居美国之后写的,是4本《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而且这本书也不是写给美国人看的,而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写给中国人看的。国内一些人传播这种观点的背后意图十分明显,就是想借着向国人介绍美国的名义,鼓励中国人去诋毁自己的开国领袖和党的领导人。   小布什当政期间谣诼不断,不少人大概还记忆犹新,不断有人出版如《布什的谎言》、《巨大的谎言被揭穿》、《谎言及其背后的说谎者》等书籍对他进行批评。还有人举出2004年美国一家网站向社会征集讽刺布什的幽默短片的例子来证明美国人并不把总统当回事。实际上,在美国,对现任总统的批评往往是在野党抨击执政党以赢得选民支持的一种手段。而对前任总统的批评则往往是为了借抨击前一届执政党的政策,消除前一届政府政策的影响,以推动本届政府政策的实施。这些抨击和批评,都无关美国的国家历史与国家制度。总统遭受的批评,主要是因为政策倾向问题,背后不过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试图左右政府的政策倾向。人们并不会将这些批评引向对美国国家制度的否定。这本是美国两党制度因受利益集团左右而无法维持政策延续性的一个弊端,却被有些国人视作两党制的优点。   对在任和刚刚卸任的美国总统,人们可以进行激烈的批评,但对美国的开国领袖和作出卓越贡献的总统如罗斯福等人,却总是充满了敬仰之情,赞誉之词不绝于口。这是因为美国的开国领袖华盛顿、杰斐逊和后来作出杰出贡献的林肯、罗斯福等人与其他政绩平平的总统不同,他们代表了美国的基本社会制度,是美国的立国之本。如果毁掉了开国领袖的形象,美国国家制度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这种注意维护国家领袖的现象是美国人国家意识成熟的一种表现。以总统常常挨批,就断定美国人不爱戴总统,实在是一叶障目。   三、美国人如何维护总统和开国领袖的形象?   如前所述,在批评总统的时候,美国人总是有意将对总统政策的不满与对国家制度的态度区别开来。除此之外,美国人和美国政府还利用多种手段来维护总统的形象。   直接歌颂和纪念总统。2009年,近20名新泽西州伯灵顿镇伯尼斯小学的同学站成两排,载歌载舞地演唱一首歌曲。歌词中很多内容直接引自奥巴马先前的演讲稿和竞选总统时的口号。其中一句“啊,啊,啊!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更是直接颂扬奥巴马本人。这段视频上网后招致一些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对儿童教育的粗暴干预,是“利用总统职权向教育领域灌输自己的政治理念”。但人们并没有采取任何制止这首歌曲传播的行动,也没有其他借此反对奥巴马的行为,相反,不少人表示要努力做一位像奥巴马总统一样的人,做到歌里所唱的:“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份力量,美国就会再次强大”。对奥巴马的歌颂,直接增强了人们对美国的热爱。   为每位卸任总统建立图书馆。这种做法在我国可能会遭受不少非议,然而美国早就这样做了,而且还以法律的方式赋予合法性。美国的总统图书馆是美国特有的事物,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它既是档案馆,更是纪念馆。自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开始,美国就确立了为总统建图书馆的传统。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一座座总统图书馆成为收藏有关总统个人从政及生平记录的重要资料库,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透过这些特殊个体窥视不同时期美国政策走向、社会演变和价值变迁的窗口。曾有美国记者调侃道,每位前总统都是他自己总统图书馆里的“英雄”。美国政府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国民了解和记住美国的过去,引导人们认同美国的社会核心价值,认同美国的政治制度。   四、对待领袖的态度关涉国家制度的稳定性,是一个社会成熟与否的标志   有人认为美国人崇尚个人自由,因而总是想方设法限制总统权力,唯恐总统权力过大会侵犯个人自由。这只是一种表象,美国的确立法对总统行使的权力作出了许多限定,但如果我们回首美国200多年的历史,就会发现,美国总统的权力不是缩小了,而是在不断扩大。当初按照洛克的三权分立思想建立起来的权力制约体制已经悄然变成了总统的行政权力一权独大的局面。   现实中,你可以看到一些美国人常常会批评现任或前任总统,网络和电视娱乐节目也有不少调侃总统的“段子”,似乎在美国“每个人都有批评政府的权利”。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美国人在批评政府及其内外政策的时候是有明确的界限的,他们都不会以否定美国历史及政治制度为目的。这些批评从来不会针对那些带有美国国家象征意义的领袖人物,也不会出现否定美国历史及其基本制度的言论。即使对美国政府持最激烈批判态度的人,也不会对国会山上那几个肥硕的大脑袋说三道四,更不会去玷污象征着美国社会制度基本理念的自由女神像。   美国人对总统和领袖人物的认可不是盲目的,而是出于对这个国家社会制度的认同,但也正是由于对领袖人物的认可,才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社会制度的认同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任何一方形象的否定和破坏都会导致对另一方的破坏。对自己的领袖,对曾经为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美国以立法的形式来确保他们不会受到人们的诬蔑和嘲弄,以国家权力确保领袖人物的公众形象,而绝不会像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那样,将自身社会制度的代表和象征彻底毁掉。美国吸取了这个教训,但在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中,却将诋毁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人物作为和平演变的一个手段,诱导人们玷污自己国家的领袖。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否定领袖并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恰恰相反,这种做法会误导人们把一切现实问题都归咎于以往的领袖人物,从而不能真正探究导致这些问题的现实原因,不能真正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反而会消解人们对国家根本制度的认同,从而消解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民心基础和制度环境。   有人说“有伟大的总统,就没有伟大的人民。”其实,这是把国家领袖和人民对立起来了。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变革时代,领袖人物本身就是从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也是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走出来的。经过鸦片战争以来多年的战火洗礼和民族屈辱,中国人民已经从麻木不仁、愚昧无知中觉醒起来,发出了要做国家主人的呐喊,开始了对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懈探索,而毛泽东等人则是从这样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我们的确不应当神化领袖人物,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领袖人物,特别是一个国家的开国领袖,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基本制度,是国家的象征。开国领袖受到侮辱和诋毁,就容易使人们对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失去信心。对一个国家而言,还有什么比人民对社会基本制度的信心更重要呢?(作者:杨增岽 高永)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80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世界各地21个美丽的日出
热度 4 VANO 2014-10-13 19:50
来源: Distractify 作者: Pinar 你要付出早起的代价才能看到日出,不管你在世界何地,这种代价都可能是值得的。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些位于世界各地的日出美景。 英格兰,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的Dockey Wood 瑞士,图尔高(Thurgau),Steckborn市的登霍夫(Turmhof)城堡旁的湖面 中国台湾省 英格兰西北部,哥比亚的Crummock湖 澳大利亚,国家钟楼塔(National Carillon tower) 英格兰,沃里克郡 英格兰,南唐斯丘陵(South Downs) 英格兰,格鲁斯特郡(Gloucestershire) 泰晤士河的吊车 印尼的婆罗摩火山(Mount Bromo) 加州的死亡谷国家公园 斯洛伐克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国家公园 冰岛 加州北部蓝色山脊公园道(Blue Ridge Parkway) 美国犹他州布赖斯峡谷(Bryce Canyon) 英格兰,南唐斯丘陵 华盛顿喀斯喀特山脉(Cascade Range)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国家公园 美国怀俄明州牛蹄湾(Oxbow Bend) 威尔士北部的雪墩山国家公园(Snowdonia National Park)
4459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法治概念需要棍棒教育
热度 6 岳东晓 2014-9-28 01:31
看了OJX的这个《 乘客暴动了 》,在深圳机场某些乘客因为飞机误点开始砸机场东西、对人员进行人身威胁,警察也不管。最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mob 提前起飞,不闹的继续等。中国社会法治薄弱可见一斑。 法治观念需要通过棍棒教育而形成。美国独立建国之初,就有农民因为不愿交税造反,史称”威士忌造反“(whisky rebellion),这些农民仗着支持独立战争有功还闹得挺欢。乔治-华盛顿乃亲率数万大军对美国农民进行法治教育(也可以说镇压),杀了几个、抓了一批,其余的就都老实了、回家抱孩子去了。 1932年,四万多美国一战老兵拖家带口前往华盛顿讨赏钱,史称 bonus army,在河对面宿营,结果麦克阿瑟与巴顿用骑兵与坦克发动冲击,老兵死伤上千。麦克阿瑟与巴顿镇压有功,后来都飞黄腾达。麦克阿瑟更是成了历史上少有的五星上将,如果不是在朝鲜被打得灰头土脸,很可能被美国历史列为美国最杰出的军事家。 1970年,肯特州立大学学生在校园游行示威,美国国民卫队出动,在远距离一阵射击,学生、教授纷纷倒地,史称Kent State massacre,没有被击毙的学生、教授很多被判刑。到今天这些被判刑的人还在愤懑地利用互联网控诉,试图翻案。但美国法律是无情的。 2003年,新墨西哥州一中学生写了首反战诗,他老师拿去念了,被学校开除,学生、家长游行抗议,大批军警进行了严厉镇压,棍子、橡皮子弹、催泪弹齐飞,那场景简直像战场。 在美国,警察叫你不动,你动或者不按警察指令做,就基本可以作为拒捕而严厉处置,如果被警察就地击毙,警察一般是没有刑事责任的,顶多给家属赔点钱了事。
个人分类: 地缘政治|7435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崔哥答美国之音
热度 7 霜天红叶 2014-5-15 19:06
崔哥答美国之音 2014年4月,崔哥脱口秀巡演来到马里兰,“美国之音”记者借机在华盛顿总部对崔哥进行专访: 记者:崔先生,您怎么看新闻导向的问题? 崔哥:新闻导向就是,如果一帮人拿刀对大人小孩砍杀,中国媒体称他们是恐怖分子或暴徒,美国媒体称他们为持不同政见者。 (记者对视无语,改话题。) 记者:崔先生,您觉得美国人民了解中国人民吗? 崔哥:相当不了解。美国人民打死都不会想到,全世界最爱美国的人都住在中国。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崔哥:比如,我在美国可以随便骂美国,Nobody cares. (没人在乎)。要是在中国骂美国,就会有大V和公知骂我,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美国媒体没有政审,如果人手不够,中国可以派点人过去。总之,过分贬低和抨击美国在中国是不得人心的。 另外,中国人民对美国MBA球星,总统,美剧和大片的了解远远高过美国人,他们把自己都舍不得花的钱借给美国,把自己的独生子女送来美国上学,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爱的呢? (记者对视,无语,沉默。) 记者:崔先生,上午我们记者带您参观了国会大厦,您亲眼看到每个议员的办公室都是公开进出,推门就进,这才是真正的人民参政,你认为呢? 崔哥:绝对是,不过就是因为提倡推门就进,才发现克林顿总统和莱温斯基的性事,这说明对领导人不够尊重。 (记者强忍着,没有笑。) 记者:您在脱口秀中说到“中美两国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能举个例子吗? 崔哥:当然。50年代美国打越南,美军死了很多人;为了替美国报仇,中国在1979年也打了越南,也死了不少人。另外,近年来上万的中华儿女和美国人通婚,生出混血儿,这两件事足以说明:中美两国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 (记者错愕了。反复咀嚼每一个字。似乎理解了,又没完全理解。) 记者: 说到中美通婚,大多数是中国女子是和已婚的美国男子结婚,这就是说中国人把很多美国人的家庭拆了,不是吗? 崔哥:可能吧,但是别忘了,“中国”两个字翻成英文就叫China (拆那)。国名都是这个,中国人只好走到哪儿拆到哪儿。 (记者喷笑。) 记者:中国盛行的风气是造假和说假话,而美国则是以诚信为本的国家,您怎么看? 崔哥:没错,绝大多数美国人从小就以诚实为美德,很少撒谎。唯一有资格撒谎的一般都是总统,比如说伊拉克有化学武器什么的。总之,从政是唯一在美国能撒谎的途径。 (记者绝望地摇头。) 记者: 请您在美国之音这个平台对中国人民讲几句话好吗? 崔哥:中国同胞们, 请大家支持美国,关注美国,热爱美国;请大家多来美国旅游,上学,砸钱,早日帮助美国经济复苏,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尽早地把欠中国的钱还上。好,我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 (记者彻底晕倒。)
个人分类: 哈哈一笑|10461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美国民主基金会极力扶植热比娅
热度 7 VANO 2014-3-2 20:47
美国民主基金会极力扶植热比娅 美民主基金会主席倾力张罗“世维会”经费 2009年8月13日 东江时报 国际新闻 字号: T | T 热比娅。 “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现场照片。本版图片 本报采集 “当时我身无分文,在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慷慨资助下,才得以在华盛顿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活动。对民主基金会的支持,我极其感激。” ——— —— 热比娅 “当时我身无分文,在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简称“民主基金会”)的慷慨资助下,才得以在华盛顿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活动。对民主基金会的支持,我极其感激。”——— —— 这是“疆独”组织头目热比娅2006年在美国对《当今时代》杂志说的一番话。如今3年多过去了,热比娅今非昔比,已经能煽动、制造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这样轰动世界的事件,她在世界各地的窜访活动也受到更多关注。现在的热比娅大概更要感激美国民主基金会了,因为是这个机构几年来苦心包装她,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她,甚至热比娅现在窜访外国的费用也仍是由这个基金会提供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民主基金会给热比娅经费的多少与新疆社会的稳定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 热比娅窜访民主基金会埋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 “7·5”事件后,“世界维吾尔大会”(简称“世维会”)现任主席热比娅四处窜访,除在日本发表演讲抹黑新疆形势和中国政府外,还到澳大利亚参加墨尔本电影节,同时发表攻击中国政府的言论。此外,热比娅还准备窜访土耳其等国,频密的窜访活动需要大笔经费支持,自称是“非营利组织”的“世维会”并没有生财造血的能力,所以钱从哪里来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记者8月5日晚通过越洋电话采访了美国民主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名接电话但称不方便透露姓名的男子承认,民主基金会今年给“世维会”的经费“超过50万美元”,这些钱正是用于支持“世维会”和热比娅直接领导的“美国维吾尔协会”主办的各项“保护和发扬维吾尔民族文化与价值”的活动。记者直接问该男子,热比娅访问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开支是否算在这50多万美元里呢?该男子脱口而出:“当然!热比娅是在宣扬新疆和维吾尔人正在遭镇压的真相。”当记者追问,美国民主基金会是否意识到,它赞助热比娅的活动其实是乌鲁木齐这次“7·5”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的“助推器”时,该男士回避了正面回答,而是说:“我们给出的每一笔经费都是透明的。” 这名工作人员的回答与民主基金会主席卡尔·杰什曼的说辞十分相似。7月17日的“亚洲时报在线”刊登了对杰什曼的采访,杰什曼说,民主基金会给热比娅和“世维会”的资助太少了,不足以支撑发动“广泛起义”。他还辩解说,民主基金会给出的每一笔资金都是“透明的”,都是“公布、公开的”。杰什曼所说的“透明”、“公布”与“公开”显然是指在美国民主基金会的网站上公开了一组数字,但除了一组阿拉伯数字和项目名称外,那些受到资助的人怎么花这笔钱,钱花到哪儿去了却没有只字说明,而美国民主基金会的所有人都对此讳莫如深。民主基金会接受记者采访的那名男子被问及该问题时非常干脆地说:“这个问题你得问接受我们资助的人去。”在“亚洲时报在线”的采访中,杰什曼被问到,他的维吾尔朋友中是否有人提前告知他,新疆要发生骚乱?对此,杰什曼回答说:“我不知道事态会怎么发展。”这番话至少说明,杰什曼其实没法否认民主基金会所出的钱,与热比娅领导“世维会”挑起新疆分裂活动之间的关系。 杰什曼精心打造热比娅 在美国民主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介绍其主席杰什曼时是这样说的:“曾任美国民主基金会非洲、亚洲、中东、等项目的负责人,1999年新德里 ‘世界民主运动’的发起人……” 然而,杰什曼同时还是一个极其反华且对所谓的“维吾尔事务”有“特殊情结”的人。2006年8月20日,杰什曼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主持人问:“你一直在谈反民主问题,那你觉得某些国家打着反恐的幌子反民主,镇压民主和异议分子的问题有多严重?”杰什曼立即回答说:“在许多国家,比如说中国,如果你是一个维吾尔人,并且有一些独立的文化认同,那么他们就会被视为恐怖分子。” 杰什曼就是带着这种 “情结”结识并且扶植热比娅的。一位多年跟踪热比娅动向的新疆学者告诉记者:“早在热比娅犯罪坐牢的时候,杰什曼就已经发现了热比娅的价值,并且是在他的运作下,让挪威一个机构于2004年授给尚在监狱中的热比娅一个所谓的 ‘人权奖’。2005年3月,杰什曼又凭借美国民主基金会与美国国务院的特殊关系向时任国务卿的赖斯施压,最终得以让热比娅以保外就医的名义飞往美国。”释放前,热比娅一再保证:出境后绝不参与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任何活动。释放当天,热比娅在美国外交官的陪同下前往美国。一下飞机,刚踏上美国领土,热比娅就立即背叛了自己无数次的承诺,开始攻击中国。 从热比娅踏上美国土地的那一刻起,杰什曼就开始全力扶植她。美国民主基金会网站上2005年4月8日的视频和新闻稿显示,“美国维吾尔协会”和美国民主基金会当天联合主持午餐会,通报热比娅获释的情况。随后,热比娅也介绍她是如何致力于改善“东突厥斯坦维吾尔人生活与人权条件”,如何成立“1000母亲运动”组织,而她本人又是如何“受迫害”的。参加当时午餐会的国际媒体记者注意到了杰什曼主持的所有活动几乎都是围着热比娅进行的。果不其然,在杰什曼的“精心策划”下,热比娅2006年在美国成立“国际维吾尔人权与民主基金会”。“热比娅基金会的启动资金正是杰什曼提供的!”新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肯定地对记者说。不出外界所料,热比娅很快取代了土克尔,担任“美国维吾尔协会”主席;同年9月,热比娅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之一。 乌鲁木齐 “7·5”事件发生后,美国会人权小组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威廉姆·达拉汉公开指责北京对热比娅的指控是“中国当局错误抹黑热比娅是恐怖分子的系列活动”。部分美国议员为何如此卖力为热比娅站台呢?美国福克斯新闻台曾经报道说,达拉汉与民主基金会主席杰什曼关系很好,正是杰什曼的引见,热比娅才与达拉汉等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热比娅用美国人的钱搞“疆独” 杰什曼的民主基金会给了热比娅多少钱?这些钱又是如何花的呢?对此,有资料显示,自2004年起,美国民主基金会开始对中国境外的“东突”组织提供资助。目前,民主基金会资助的主要 “东突”组织有:“世界维吾尔大会”、“美国维吾尔协会”等。 截至今年6月,民主基金会累计向上述境外“东突”组织提供经费近224万美元。其中,2004年度,民主基金会资助近8万美元,约占涉华项目资金的2%。到2008年度,资助近60万美元,较2007年度增加了14%,约占涉华项目资金的13%;2009年度,已确定提供资金50余万美元,约占涉华项目资金的15%。这些钱的具体用处基本都与“疆独”分裂活动有关。 杰什曼对热比娅和 “世维会”的资助有两种模式——— —— 直接资助相关“项目”和通过“秘密资金”资助。明的来看,美国民主基金会向热比娅手下的几个机构每年拨款。暗的方式其实也不难发现,因为“美国维吾尔协会”所获得的各种捐款不断增多,其中多数源于面目不清的基金会,包括所谓的“私人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官员告诉记者:“观察美国民主基金会赞助热比娅的费用与新疆不稳定情况的发生频率就会发现,民主基金会给的钱越多,热比娅的窜访活动就越多,而她对新疆的图谋也就随之增加。 美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为什么美国政府没什么人支持热比娅和“世维会”,而美国民主基金会却对其超级热情呢?加拿大学者威廉·英达尔的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华盛顿对新疆事务的干预其实与人权问题无关,其真实意图是影响新疆在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版图中的战略位置,影响新疆在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经济与能源合作中的战略地位。中国从中亚进口石油、天然气的重要管道都经过新疆,这些进口将使中国减少对海上进口石油的依赖,后者很容易受到美中关系恶化的影响。“骚乱事件发生在上合组织历史性会议 (指今年6月的上合组织峰会)后不久,这并不是偶然的”。(环球时报) 相关链接 热比娅是何人? 热比娅1951年出生于阿勒泰市。有公开资料称,热比娅曾在南疆阿克苏市当过洗衣妇,“苦干了3个月,她挣下了3000元钱。”这是目前惟一可见的“原始资本”。1981年热比娅在乌鲁木齐商业区二道桥租下一个小摊位。经过10年打拼,热比娅便坐拥上亿家产,成为新疆“女首富”。 热比娅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并且被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9年8月,热比娅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被批捕。 服刑期间,热比娅提出保外就医申请,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司法部门同意其申请。2005年3月17日热比娅出国前一再向政府保证,出境后绝不参与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任何活动。然而热比娅一出境就变卦了。 (综 合)
9049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奥巴马学习毛泽东思想向共同富裕方向出发
稻草 2014-2-6 11:33
  奥巴马呼吁美国让2014年成为“行动之年”,改善工人生活、提升教育、净化环境,并指若遭遇共和党人在国会中的阻扰,他将行使总统行政权力绕过国会。   (华盛顿综合电)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二晚发表国情咨文,他在演讲中表明 要扭转美国贫富不均的现象 ,为人们实现美国梦提供助力、改善美国的长期财政状况、提高最低时薪、致力于协助长期失业人口回归就业市场,希望恢复民众对其领导能力的信心。   他呼吁美国让2014年成为“行动之年”,改善工人生活、提升教育、净化环境,并指若遭遇共和党人在国会中的阻扰,他将行使总统行政权力绕过国会。   这是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发表的第二份国情咨文。   最新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其施政不满的比率达到有记录以来第二高,仅次于小布什,这使奥巴马的施政急迫性更甚于以往。   奥巴马说,国会花太多时间恶斗,令美国人失望,将会绕过国会,采取步骤增加更多美国家庭的经济机会,只要有适当政策,他就会着手进行。   他说:“美国不会停滞不前,我也不会……社会的不平等问题深化了,人们向上发展遭遇阻力,还有好些人找不到工作。”   就在奥巴马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数小时之前,白宫宣布,奥巴马将通过行政命令,把持有联邦雇佣合同的员工最低时薪从7.25美元(约9.24新元)提高至10.10美元(约12.87新元),他也会继续向国会施压,希望国会使这个标准成为全美通用的联邦最低时薪。   众议院议长博纳早前向奥巴马使用行政手段发出严厉警告,他说:“我们有宪法。我们遵守它。如果他试图忽视它,他就要撞上砖墻。”   奥巴马也敦促国会通过延长紧急失业保险。为协助长期失业人口回归就业市场,他即将同主要企业领导人会面,还将评估联邦就业培训计划。奥巴马也呼吁企业把外包工作转移回美国,并主张保护职场女性和同性恋人群免遭歧视。   奥巴马说,美国的经济即将取得突破。为了改善美国的长期财政状况,奥巴马承诺投资支持新计划,同时支持进一步削减预算赤字。奥巴马今年将利用行政命令再开设四家制造业创新机构,并希望国会再创建最多45家这样的机构。他还将寻求建立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并与欧盟达成协议,以提振美国的出口。   奥巴马没有特别提及他的“转向亚洲”的政策,但他在简短的亚太政策陈述中重申,美国会继续专注于亚太地区,并参与区内的救灾工作。   他在演讲时两度提到中国,话题都与经济有关。他说:“我可以大声地说,中国不再是投资第一大国,美国才是。”更指美国是21世纪在地球上有最好处境的国家。   他指出,由于美国98%出口商都是小企业,与欧洲和亚太地区缔造新贸易伙伴关系,将帮助小企业创造更多工作机会。他说:“中国和欧洲对贸易事务绝不袖手旁观,我们也不该当旁观者。”   在外交方面,奥巴马重申,如果国会通过新的制裁伊朗法案,他将予以否决,以防破坏正在进行的伊核谈判。他还承诺按计划于在2014年底从阿富汗撤军,如果阿政府签署双边安全协议,美国也愿意在阿保留一小部分军队,执行援助、培训和反恐任务。   在反恐方面,奥巴马主张进行针对性的打击,并通过增强伙伴国的实力来实现反恐目标。奥巴马反对在海外进行大规模的军事部署,认为这些部署会耗尽美国的实力,最终还可能助长极端主义。他指出,美国的安全不能仅仅依赖军事实力,他说:“我们必须打‘需要打的战争’。”   奥巴马也誓言他将尽力维护国土安全,打击雇用非法移民并向其提供成为合法居民机会的企业。他指出,这类改革方案也会使美国增加就业岗位。   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奥巴马计划向使用可替代燃料的中型和重型卡车提供激励措施。他还将继续推动美国朝着清洁能源方向发展。此外,他还鼓励安全的天然气生产。   布鲁金斯研究所的学者盖尔斯顿认为:“他(奥巴马)在遣词用字方面避免挑起党派争端,在政策方面,他没有向共和党人作多大让步,但也没有同他们对抗。”   众议院共和党核心小组主席罗杰斯说,共和党要倚靠市场力量,并相信人民能为自己作决定,无需政府为他们拿主意。她说:“总统说了好些关于贫富不均的问题,但我们面对的真正差距是机会不均等。”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2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资本家有钱还国债,却不还原因查明
热度 1 稻草 2014-1-12 10:10
有关资料表明,美国资本家在海外公司帐户应汇入国内的钱,如果遵守国家法律,汇入国内,税收完全可以还清美国国债,但是,这是一个痴人说梦的想法,原因是权力在资本家手里: 据新华社电 美国一家机构发布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中首次有超过半数议员的个人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   英国广播公司10日援引美国敏感政治问题研究中心的这份报告报道,美国国会现有534名议员中,至少268人在2012年个人资产超过100万美元。而2011年时,257名议员属百万富翁,占议员总数48%。   报告显示,参议员的财富中值高于众议员,分别为270万美元和89.6万美元;就党派而言,民主党议员则稍富于共和党议员,双方财富中值分别为104万美元和100万美元。   加利福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达雷尔·伊萨再次“领衔”最富有国会议员,最大资产净值为大约5.98亿美元。他的财富主要为早年经商时所积累。   报告评价,国会首度有过半议员属于百万富翁,犹如一个“分水岭”,尤其是国会如今就延长失业救济、提高最低薪水等影响低收入人群福祉的议题展开争论之际,更值得关注。   敏感政治问题研究中心主管谢拉·克鲁姆霍尔茨说,尽管国会的民意支持率跌至低谷,但“我们选举富有政客进入华盛顿、代表我们利益的欲望没有改变”。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3364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美国的湾友注意啦
热度 4 锅盖 2013-8-18 09:35
美媒称美国非法窃听访美中国人通话 据央视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16日报道称,美国国安局内部审计报告显示,该机构在2011年至2012年期间,非法监听来美国出差和旅游的外国人电话2776次,其中许多为   2012年农历春节期间访美的中国籍公民。   这份报告由“棱镜门”事件告密者、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今年夏季向《华盛顿邮报》提供,是美国国安局2012年5月的一次内部审计报告。这份报告向内部人员通报了一年内,国安局由于所谓“技术操作失误”导致非法监听通话的记录。   这份报告显示,在2011年5月至2012年期间,美国国安局曾2776次非法监听来访美国的外国人通话,而其中1904次是赴美国旅游、参加商务会议及公务出差人员的手机通话。 报告称,在1904次监听中,大多数是2012年2月中国农历新年期间来美访问的中国籍公民的通话。   根据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规定,所有在美国领土上的人享受个人隐私和安全、不被政府无辜搜查和侵犯的权利,凡是在美国境内对任何人进行监听,需要向特赦法庭提出合理怀疑和监听许可。而国安局对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旅美外国人通话的监听,涉嫌违反这一宪法条款。 http://world.huanqiu.com/regions/2013-08/4255591.html
11037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贺卫方要求军队国家化
稻草 2013-8-6 21:07
  以下文字根据视频内容整理,小标题为本站编辑添加:   2013年1月,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贺卫方的第一本英文著作《以正义之名:在中国推动法治》由布鲁金斯学会出版。贺卫方因大胆敢言而备受海内外学者的尊重,也由此开启了一些美国学者对中国司法独立和司法改革的再一次讨论。   重庆“打黑”干预司法独立   当2011年春重庆模式在全中国大流行的高峰期,贺卫方是一个明显的不和谐之音。他在致重庆法律界的一封公开信中指出,重庆“打黑”干预司法独立,违反法律程序。这封公开信无异于给薄熙来及其党羽当头棒喝。在外人看来,贺卫方性命堪忧,朋友提醒他出门要小心车辆,而他却保持一贯的乐观幽默,说自己在发出公开信之后反而安全了,因为如果他出了任何事,重庆都首当其冲有嫌疑。   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11月28日为贺卫方举行的新书发表会暨中国司法研讨会上,贺卫方强调说,自己对重庆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他的母校在重庆,他的公开信并不是恶意批评和攻击,而是带着十二分的诚意的。贺卫方提到,当年“唱红打黑”中的“李庄案”已经凸现对律师之打压,对法律之践踏,而薄熙来案发后,对他的审理过程同样不顾法律程序。贺卫方希望能按照司法程序审判薄熙来,让薄看到不应该以恶对恶,也让世界看到在中国薄熙来可以得到公正的审判。   贺卫方在演讲时指出,中国这些年的法制建设还是取得了某些成就,如全社会对司法体系重要性的认可度提高;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司法改革被纳入议事日程;法官的选用标准在提高,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庭因其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其独立性也相对较强;新一代领导人中有多位法律专业人士出身,知识结构的变化也许会带来思想上的变化等等。   对于如何评价多位政界高官老同学如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中央维稳办主任、公安部常务副部长杨焕宁等,贺卫方说,与高官旧友们疏于联络,不过对学民法出身的周强的印象是务实、认真和开放,对新任的中央委员层面的人选有期待。   学界、政界要“里应外合”   不过,贺卫方也指出,不要要求在职的中国官员们说老百姓希望他们说的话,而学界人士则可以大胆谏言,和政界“里应外合”,各司其职。至于官员们是否会认真对待学者的建议并纳入到政策制定层面上,贺卫方表示:“他们有时候还有特别大的期待,期待通过学界不同的声音,以及知识分子来了解专业性问题的真实评价,包括一般人到底怎么评价他们的相关政策,他们很想了解,他们不想听到所有人都在说特别好、特别好,其实许多人内心里觉得不高兴。有的时候民意对这个国家起到重要作用,网络时代几十万人同时感到很愤怒的事情,他们会很紧张。”   中国共产党要改成社会民主党   不过,贺卫方也特别提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让司法无法得到独立,中国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了,现实的实践已经无法找到理论的论证,而没有理论的实践就只能依靠暴力来解决问题,因而要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根基进行改造,让其对社会冲突有更多的包容性。贺卫方认为,将中国共产党改造成西欧的社会民主党是比较可行的选择之一。   军队要国家化   在提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时,贺卫方认为前提是中国共产党必须承认其他党派的正当性、人民权利的正当性,如言论和出版自由,以及军队不由党来控制而是忠诚于国家。   政治改革先从司法改革开始   对于大家都关心的中国政治大变革的时间表,贺卫方表示,中国的政治变革暂时不会发生,因为中国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个“准备”包括未来中国要朝什么方向发展。目前中国似乎只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一个目标,精神层面目标并不明确。贺卫方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计划表可遵循,这需要在改革中慢慢找到。   对于中国政改可能的突破口,贺卫方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自己的想法是实现推动司法改革,先推动一个公正的法院体系,让律师更加具有独立性,让程序更加公正,我觉得特别重要。”   很担心利益集团受损   很担心特别大的利益冲突最后导致转型过程中的不顺利甚至崩盘、革命。   视频竟是美国之音报道,监管部门干嘛去了?   从结尾我们得知,此段视频为“美国之音记者景轩、张松林(音译)美国华盛顿报道”,而在视频内部,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美国之音的标志:   众所周知,美国之音是美国有名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网站,是对中国进行反面宣传的意识形态工具,其政治立场不用多言。贺卫方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毫不避嫌,是否可以以此对其真实身份有所联想?   而就是这么一段公然叫嚣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视频居然在腾讯网上一挂就是半年:      请问,中国的意识形态监管部门你们在干什么?   网友热评   @旃坛道人: 谁是美国线人的内应?谁是扳倒中国势力的内应?谁是反共汉奸势力的代表,贺卫方告诉了我们准确答案。   @司马南:"扳倒中国"一词源于米国较早驻北京大使洪博了个培先生, 据上下文原意, 并非"自由主义"那么温和婉约. 贺卫方最近演讲, "扳倒中国"旨在#里应外合迫执政党下台#, 这与亚布力\博源\金融\天则论坛等基因复杂之机构, 长期致力的推墙沉船的调调是完全一致的.   @孔庆东:里应外合其实一直在进行。   @戴旭:上世纪九十年代,贺就接受美福特基金会的资助研究宪政,领衔主编《宪政译丛》。而福特基金会的董事、官员和美国情报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或干脆就是情报机构人员。从拿钱、听话到甘做马前卒理所固然,今天在美国汇报思想,顺理成章。   @张宏良:国家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比南宋晚清更加空虚了,唯一的希望就是人民已开始觉醒,就看矛盾爆发之前人民的觉醒程度了。天佑中华!   @没羽箭张清微博: 铲除第五纵队,刻不容缓!   @蝉联宝座萨科奇【贺卫方:我们这些外面的人要大胆批评还要里应外合】贺卫方在美演讲,称要改造中共思想根基。称赞老同学周强务实、认真、开放。还表示党内党外要“里应外合”,但这不是阴谋。其在视频中直言不讳的军队国家化等言论,在中国能放行,只能怀疑他的背后有人在支持!反D的人在D内…http://t.cn/zjdGflb   张雄文:【贺卫方在美公开宣称“我们要里应外合”,将中共改造为社会党】这种人依然风光,名利双收,估计群起效法者越来越多。也难怪习说“我的一些讲话都不能在党媒发表”。   @我是周周007F:【再次发起开除贺卫方党籍的活动】呼吁开除@贺卫方 党籍各方声音已持续了若干年,但党的有关机构楞是装聋作哑没有反应。贺公然说就是要赖在党内,还挑衅似地帮呼吁开除他的转发微博。前不久贺在美国公然宣称,要里应外合将共产党将来改造成社会民主党。党难道还要装聋作哑下去吗?   @傻哥从未离开:‘开除是最轻的!贺卫方的言论已涉嫌叛国!   坐井观天的小肥羊:这种带路党北大就应该辞退他,因为其危害国家安全 (8月4日 02:00)   煜彬2013:这话才是重点!来自维基百科:2013年6月4日,贺卫方接受采访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希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社会转向北欧模式的社会格局,并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社会民主党,然后承认一种竞争性的政治的合理性 。并称这就是他的中国梦。(8月4日 22:04)   草地狼1969:提醒中共在选拔干部的时候,要慎之又慎!   @大浪淘沙中流击水:@贺卫方 这个西方马前卒打算拱卒到底了啊,"里应外合"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已经过河了,看来他们是信心满满抱定了破釜沉舟的信念了.   复旦陈学明:上面有人支持纵容指使就可怕了。这已不仅是思想路线的分歧的问题了。   @独裁强国罗斯福: 美国国家动物园北京分园稀有动物展出:贺卫方、胡德平、易中天、茅于轼,还有好多不认识。   @警花妹妹: 堂堂大学叫兽语言水平太差,里应外合,换成吃里爬外才恰当   @爱在路上奔: 一个叛徒还能在这个国家大行其道这还能是gcd领导的国家吗   北京藏友斋:赤裸裸并急不可耐地浮出水面,敢于明目张胆的表露要改造中共思想根基,党内党外要“里应外合”。这是亡我之心不死的及右势力的大暴露,高层领导该警醒反思啊!   忽必烈汗721:坚决惩治政治乱伦,开除贺卫方之类!   剌剌秧的剌:党员反党反宪法,祸乱国家的人渣败类被姑息纵容,这样下去中国离大动荡不远了!   贺卫方言论集:   此处仅列贺卫方部分微博、文章言论,并附上网友评论文章。   贺卫方:怎么进行政治改革?   “我过去一直想到从边缘开始,而不是从敏感的部位开始。我小时候看样板戏,……有一个样板戏叫《智取威虎山》,说威虎山上有一个坐山雕,很难攻打,……他们去找猎户老常,……老常说,后山还有一条小路。后来果然是走了后山的这条小路,把坐山雕给端掉了。后来,我就一直企盼着中国司法改革成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后山小路,司法的改革是不敏感的,……怎么说都没有风险的,……政府说司法是应该搞体制改革了,……。但是我自己相信,通过这种程序性的变化、技术性的改革,最后能够成为一种政治性的变化。所谓的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统治合法性的格局,人民愿意服从谁,人民信任哪个权力,这就是政治,在政治里面这些不是一尘不变的,司法越来越公正,司法的正义越来越能够实现,我们希望看到的那一幕场景居然发生在了北京、上海、广东,或者说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法院天天在伸张正义,这个时候,人民不信赖法院也难!这个时候,政治权力就转移了!”   评论文章:   黄尔文:要“宪政”还是要人民民主专政?   http://www.wyzxwk.com/Article/zatan/13/01/299847.html   贺卫方:社会主义与宪政不相容   【冲突与选择】关于社会主义与宪政甚至与法律之间是否兼容,早在苏联建立之初就有激烈争论。从马克思理论本身说,共产主义当然无宪政。但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国家足以产生最严重的异化,斯大林毛泽东都是典型。况且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惟一依归;如只有宪政才能保障人民自由,则宪政优于主义。5月25日 09:46   【水和火的拥抱】如果宪政的基础是民主、权力分立与制衡,那么一党执政就要受制于国民通过选票方式所作的选择,那么在宪法中确认一党长期执政就是对民主的否定,实施这种宪法本身就是反宪政。党权范围通过宪法调整属于典型党政混淆。党属于社团法人,其活动须遵循有关社会组织的法律。5月26日 08:33   评论文章:   “宪政”神话的覆灭——论“宪政”只是一种舆论战武器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13/06/302360.html   贺卫方:旧的那套意识形态穷途末路   【对社宪派的一点商榷(答童之伟教授)】对社宪派的一点商榷(答童之伟教授)贺卫方在老童对我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逻辑,即假如曾经援引现行宪法对于政府提出批评,那么就是对于这部宪法(详见长微博) ...   评论文章:   王小石头儿:宪政的真相   http://www.wyzxwk.com/Article/yulun/2013/06/302503.html   贺卫方:陈光诚与美国相看两不厌,关中国什么事?   【有点不明白】一国驻外使领馆,从法律上说,属于主权范围。如所在国公民与使领馆两厢情愿,无需特殊手续,即可进入。未经许可硬闯或偷入属违法,使领馆利用馆舍窝藏违法罪犯(除非思想犯)亦违法。但公民得到许可正常进入,即便盘桓多时日,主客相看两不厌,与所在国政府何干?(2012-5-2 21:25)   评论文章:   黎阳:从陈光诚看“普世公知”的“普世价值”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ping/2013/06/303084.html   贺卫方:人是要自由的,这就是普世价值!   【语录】:“为什么各个国家不约而同地都把监狱当做惩罚,一种惩罚式的手段?说明你剥夺人家的人身自由这一点是最高的惩罚,说明人的天性是要自由的,这就是普世价值。——资中筠 @袁腾飞6月4日 17:56   评论文章:   黎阳:从吉林大火看“普世公知”与“普世价值”   http://www.wyzxwk.com/Article/zatan/2013/06/302620.html   贺卫方:怎么就不能否定前三十年?   【想不通】十年浩劫已被中共中央决议彻底否定,何以有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说?连那十年都不扣除?谁都清楚,如依照毛的路线和理论,邓的改革完全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终结了文革,告别了专政下继续革命,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场革命。这种人为的“前后统一”就是否定改革开放。(2013/05/08 09:37)
23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到你家去住一个月试试---独行(一)
热度 43 宜修 2013-7-31 13:54
到你家去住一个月试试---独行(一)
到你家去住一个月试试--独行(一) --青少年系列-- 宜修 薇薇是我的同学老魏的独养女儿,比俺闺女大一天。老魏是那种家教森严、传统保守的家庭长大的。美丽、贤惠的太座又是在基督教家庭的影响中长大的闺秀。所以,虽然湾里的闲人姐姐、娃娃妹子总“骂”我对孩子管教太过,可她们哪里知道,我一直在以我背后的老魏夫妇当偶像,那么,我对孩子的管教不论如何,是无法与他们家的家教比肩的。 某天,女儿嫌我管的太多。我脱口而出:“这还算严?真正严的家教你还没见识过呢!不信,你倒薇薇家去住一个月试试?” “你的话算数吗?我让你开开眼!”女儿抱来了电脑,找出了一张头发挑染成彩色的女孩照片。 那还真是老魏的女儿薇薇啊?!我无论如何不敢相信,以魏家夫妇的传统保守,会容忍女儿将头发挑染成这样儿? “不信吧?”女儿用挑战的口气招呼为娘。 “哼,这一定是背着她爸爸妈妈喷的临时挑染色!”俺心想:我都不允许的事儿,魏家就更不可能允许! 话虽这么说,可心里却还是有点儿犯嘀咕......可这教育孩子的事儿,也不便去问人家家长啊! 某次和其他朋友聊天儿,说到薇薇这孩子有多独立。没想到朋友来了句:“太独立了也有父母招架不住的麻烦!”我一下子想起了女儿给我看过的薇薇“脸书”上的挑染发式照片。朋友说魏家夫妇也有难言之隐呢!既然如此,我把到了嘴边的问话,硬是咽了回去。 某次国内来了位超级小资的美女同学,美女以其小资、潇洒而闻名沪上,丁客至今,人到中年却突然喜欢上了孩子。说起我和老魏两家的女儿,美女一通儿潮水般的羡慕 + 悔不当初。她的如潮艳羡终于冲破了老魏的防守底线,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苦衷: 都说孩子独立性强是好事儿吧?可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道当这样儿的孩子的爹妈有多难!今儿当着你俩老同学的面儿,我也不瞒你们,就给你们抖落抖落: (一) 女儿上初中时,一个星期五,学校突然把我和她妈叫去。校长办公室里,薇薇在那儿坐着。校长和老师把我们一块儿叫进去:“薇薇,今天为什么叫你家长来,你自己说吧......” 原来,校方接到薇薇内线同学的“举报”:当天放学后,薇薇计划该周末离家独自乘车前往华盛顿。问之去做什么?答曰就是想去看看。问之为什么一个人去,答曰想尝试一下儿独立在外的体验。问之有否盘缠,答曰积攒了平时的零花钱。问之何处寄宿,答曰已经在网上查找了通宵营业的“麦当劳”。问之该计划筹谋多久,答曰已然数月,盖因盘缠不足难能成行...... 老魏两口子大惊失色,太座险些心脏病发:小妮子计划如此周密,守口如瓶至父母始终蒙在鼓中,险些出了大事! 事后问及校方,如此周密的计划是如何透露的?校方告知,薇薇的死党闺蜜守密到最后一刻,终于因为害怕酿出大祸而“出卖”了薇薇。 听到这儿,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俺闺女还不是那盏最不省油的灯啊!!! (待续)
个人分类: 家有少年|15812 次阅读|123 个评论
分享 国会山前的法轮功和花草
热度 24 自在飞花 2013-7-22 08:28
国会山前的法轮功和花草 国内老同学来美国纽约参加学术会议,顺便来华盛顿探望我。昨天周六我们一起去 DC 看了白宫和国会山。 从国会山出来,正对前方纪念碑的步行街上,几排法轮功的展示海报临街而立。几位漂亮的学生模样的女孩子向来往的行人发送着传单,我们的手里也不例外的塞到了一些。如果是以前,我一般目不斜视而行。但有同学在,不如看看热闹吧。于是我们停下来观看海报内容,很快有人趁机过来做宣传。我不想听下去就问可以拍照吗?回答说可以,多拍一些,回去发给大家看吧。 然后我们一边拍照我一边打趣地问同学,你相信这个吗?同学说我不信,因为很多内容太过头了。我说是的,如果我否定了一项,那么其它的各项我也就不会相信了。 同学问我这个组织的经费是美国赞助的吗?我说不一定。 同学又问她们是不是被美国政府利用了? 我说那也在于个人。如果是我,我是怎么也不会被利用的。 这个就是我拍到的场景。贴来给大家看看吧。大酷热的夏天,挺不容易的。 但是国会山前的植物园里,一些不知名的花儿草儿,却是非常不错的。 有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啊? 这个花长得最有意思了,花心象一张人的脸,竟然还有长长的胡须呢 这个花象多只脚的蜈蚣吧
个人分类: 流水日记|16568 次阅读|68 个评论
分享 “棱镜”露底,360当此以为戒!
热度 5 8288 2013-6-24 14:20
斯诺登把美国中情局的“棱镜”窃听计划提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并公开发表,犹如一颗定时炸弹,炸开了美国操控全球互联网15年的黑幕。据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名为“定制入口组织”(TAO)的秘密机构已入侵中国网络15年,获得了有关中国国内所发生的“最好的、最可靠的情报”。 舆论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窃听’事件!” 互联网是开放的、自由的,但美国利用这种开放和自由,大行不义之道,窃取他国和个人的隐私,这不仅暴露了美国内外政策的虚伪,也提醒每一位网民必须对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高度关注。 透过“棱镜门”,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网络现实:每一位网民的隐私在那些秘密机构或不良软件的监控和掌握之中。 今年初,《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独立调查员”,第一次曝光了360偷窥隐私的内幕。这个以安全著称的“安全卫士”植入非法程序,其“后门机制”与360云端配合,形成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秘密内部机制,盗取用户隐私。《每日经济新闻》认为:360表现出两个粗暴:粗暴侵犯网民的合法权益(隐私权、知情权、同意权);粗暴侵犯同行的基本权益,肆无忌惮地破坏行业规则。 “360黑匣子”曝光之后,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科院、IDF实验室等权威机构质疑其存在“后门”,工信部对其展开调查,工商部门给出行政告诫,国家版权局认确360搜索引擎严重违反Robots国际规则,等等。用户的反应更为敏捷,国内四大证券机构通知内部员工卸载360浏览器,一些站长和淘宝卖家不约而同禁止360浏览器访问,包括AMD、民生保险等企业也开始卸载360的相关产品。《信息方略》的一份调研结果显示,回答“拒绝安装360”的企业比例高达60%。 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涉及亿万网民的切身利益,事关个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据艾瑞与腾讯电脑管家联合发布的《2012个人网络安全年度报告》指出, 70.0%网民对网络安全持担心态度,其中33.3%表示非常担心。网民对网络危险的担心集中在“金钱损失”和“隐私泄露”两个方面。 美国的在“棱镜”激起全世界的公愤,“360黑匣子”遭到用户的普遍拒绝,都表明了一个事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论国家机构,还是商业软件,窃取用户信息和个人隐私,都是不得人心的。 不得人心的商业模式,是没有出路的。苹果全面封杀360手机卫士、360浏览器HD、360团购HD、360团购导航、360口信、360电池医生、360安全备份等产品,不仅是对360的产品的拒绝,也是对国内商业机构和网络产品的一个严重警告。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5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揭秘美国安全局长双重身份下的窃听帝国
热度 3 MingHao 2013-6-8 06:57
【路透社华盛顿5月26日电】取决于你的视角,美军上将基思·亚历山大可以是一位试图阻止网络世界发生珍珠港式袭击的陆军四星上将,也可以是一位手伸得太长、希望对每个美国人的私人电子邮件展开窃听的间谍头目。   双重身份61岁的亚历山大从2005年以来一直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首长,这使他成为这个情报机构有史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局长国家安全局极具神秘感,以至于被人们戏称为“乌有局”。亚历山大还执掌美国网络司令部,这是他在2010年参与创建的一个机构,其职能是负责美国在网络空间的进攻和防御行动.这样的双重身份意味着亚历山大比其他任何美国官员都更了解网络威胁,因为国家安全局已经在保护美国最敏感的数据,从外国网络中搜集情报,并利用窃听手段跟踪恐怖分子。但是这也使这位将军处在了一场争论的中心,这场争论的内容是政府应该拥有多大的权力,才能借保护国家安全之名对平民展开间谍活动。 基思·亚历山大,美国网络司令部掌门人   从小在纽约州锡拉丘兹长大的亚历山大1974年毕业于陆军精英官校西点军校。他曾计划只服役5年,但却因为喜欢自己在德国服役时所做的工作而欲罢不能。按他自己的说法,他在德国的工作是监视“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边境上的敏感问题”。   从德国回国后,亚历山大担任了一系列级别越来越高的情报职位,并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出任美军驻沙特高级情报官。在这段时间里,他还相继获得了电子战学、物理学、商学和国家安全研究等专业的4个硕士学位。   隐私之忧2005年,在担任了两年陆军首席情报官之后,亚历山大奉命接替海登的国家安全局局长一职。在这个职位上,他继续负责管理在2001年9·11事件后启动的一项未获授权的监视计划。   这项计划绕开了负责授权在国内展开窃听的联邦法院。在2005年末首次被披露之后,该计划不断引发司法诉讼、国会听证、泄密调查及公众愤怒这种愤怒至今仍困扰着国家安全局以及亚历山大本人。   据现任及前任政府官员称,在此背景下,亚历山大力争扩大国家安全局在国内网络安全中所扮演角色的努力招致了隐私权保护人士的批评,有时甚至会使他与白宫和国土安全部产生分歧。   这些官员说,亚历山大曾希望由国家安全局来掌控一个协助非军事企业抵御网络威胁的政府安全计划,但是国土安全部的其他官员却坚持要由文职部门来掌控该计划,而且最后占了上风。   窃听工程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下,国家安全局经历了其历史上最繁忙的时期之一从帮助发现本·拉丹藏匿场所的手机通话跟踪,到唤起全国范围对网络安全的关注。他对奥巴马政府最近推出的一系列网络政策指令的制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亚历山大对路透社表示,他计划在2014年上半年退休。   更具争议的是国家安全局耗资20亿美元在犹他州建造数据中心一事。这项工程激起了人们对于该局庞大窃听能力的担忧。   从国家安全局内部揭竿而起的威廉·宾尼曾是一位资深的密码数学家,他去年指控该局在犹他州兴建这一设施是为了收集几乎每一个美国人的数据,包括私人电子邮件、手机通话和谷歌网搜索记录。   针对这种指责,亚历山大调侃道: “最大的讽刺是只有我们不对美国人民搞间谍活动。”他一直试图让国家安全局表现得更加透明,为此还辗转全国各地大谈网络安全。他喜欢在演讲中插入一些小笑话来调节气氛,有一次曾把自己参加华盛顿一次活动时的迟到归咎于市区路灯受到了黑客的袭击。曾任联邦调查局助理执行局长的肖恩·亨利说,亚历山大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与各种各样的听众套近乎。   亚历山大已经请求五角大楼给予网络司令部与美军其他主要司令部同等级别的地位,但是还不清楚这一请求是否会得到批准。信息系统安全协会主席艾拉·温克勒说,亚历山大身兼国家安全局和网络司令部两个部门的领导职位是一个优势,但也会使问题变得复杂。   温克勒说:“他处在一个不利的境地。他必须保护美国的网络空间,这就需要确保商业网站和基础设施的安全,但是没有人愿意让他接触到这些网络,因为他同时也是国家安全局的负责人。”   亚历山大说,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不管谁接替他,都应该继续身兼这两个职务。
个人分类: US|6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海峡论谈: 台菲危机谁来解套? 华盛顿还是北京?
热度 1 8288 2013-5-20 03:49
个人分类: 新闻和政治-视频|546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习近平一句“一己之私” 四国都傻眼
热度 15 稻草 2013-4-8 14:31
习近平主席公开批“一己之私” ,美国、日本、朝鲜、南韩四国,都傻眼了。为什么?因为把它们的丑恶内心揭露无遗,屁股光着自然不好看。这四个鬼在一起,你叫我嚷,大呼小叫,似乎一点不是地球人。美国作为信息时代的领导者,居然干这种下里巴人的勾当,实在令人无地自容。 为什么习总发话,一下就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呢?由“掏光养匪”变成“高瞻远瞩”了呢?答案很简单,习总继续了毛泽东的全球战略思维路线。可以预见,中国的外交,将会变得小菜一碟,变邓式狗腿子“战战兢兢”,为主人式“休闲式”外交。
4381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华盛顿邮报公布安倍晋三采访记录
新闻速递 2013-2-24 01:10
Translated by The Washington Post. Prime Minister Abe :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two of you for coming all the way to Tokyo. In this building, it used to be used previously as the prime minister’s office, and I wanted to welcome you here to this building for this interview today. Next week, I will be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meeting with President Obama is scheduled for 22nd. On the 26th of December of last year, I took office for my second term as prime minister. And it is the first time ever since then-Prime Minister Shigeru Yoshida, during the occupation period, that a prime minister is taking this position for the second time with a number of years in between. In Japan, usually, once you become prime minister, you do not have a second chance. Probably the reason why that was not the case this time is because Japan is facing an increasingly challenging situation. In particular, it’s the sluggish economy that we are facing, and also the fact that Fukushima and the areas affected by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re having a hard time in their reconstruction efforts. Also, as a result of the trust and confidence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ing gone through a pretty rocky period, Japan’s foreign policy clout has been declining. And the stability in Japan’s adjacent waters and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s being affected, with acts of provocation seen against Japan’s territory and territorial waters. And also, the sluggish economy is creating a situation where the young people in Japan cannot cherish their desires or have prospects for their future. Also, the decline in Japan’s economic capability is resulting in a declining presence for Japan’s foreign policy as well. Accordingly, the duties and mission that I must fulfill are pretty clear: namely, to regain a strong and robust economy, and also to restore Japan’s strong foreign policy capability. Now, regarding the economy, I believe I have succeeded already in changing the general mood and atmosphere that was prevalent in Japan. Also, in my foreign policy agenda, I have recently visited Indonesia, Vietnam and Thailand, and regained the trust with Asian nations. Also, next week, I will be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after a successful meeting with President Obama, I wish to demonstrate to the people in Japan, as well as overseas, that we have been able to fully restore the strong bonds and friendship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under the Japan-U.S. alliance. While we reinforce the relations with countries that share the values such as freedom, democracy, basic human rights and rule of law and expand the outer border of this “value-oriented diplomacy,” I’d like to look at the entire world with a bird’s-eye view and develop a foreign policy that can contribute to this region, as well as the world, for the Japanese economy and from a geopolitical perspective. Question : What will it take to make your visit successful? Are their specific accomplishments you’re hoping to achieve in Washington?‘ Abe : Specifically, first of all, in relation to the nuclear test that has been undertaken by North Korea recently and the attempt being made by North Korea to strengthen its nuclear capability, as well as to increase its capability for missiles as a means of delivery, I wish to discuss with President Obama how we might be able to check and stop these developments, and also how we might be able to change North Korea’s policy. In that regard, I wish to be able to make the meeting between myself and President Obama in itself a message that we can send. At the same time, I wish to make the point that in the context of the enormously changing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the Asia-Pacific, I wish to mention that strengthening and reinforcing the alliance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able to contribute to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region. Abe : Specifically, first of all, in relation to the nuclear test that has been undertaken by North Korea recently and the attempt being made by North Korea to strengthen its nuclear capability, as well as to increase its capability for missiles as a means of delivery, I wish to discuss with President Obama how we might be able to check and stop these developments, and also how we might be able to change North Korea’s policy. In that regard, I wish to be able to make the meeting between myself and President Obama in itself a message that we can send. At the same time, I wish to make the point that in the context of the enormously changing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the Asia-Pacific, I wish to mention that strengthening and reinforcing the alliance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able to contribute to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region. Regarding trade, I believe that a free trading environment would be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of Japan. I believe that we need to capture and incorporate the growth potential that we hav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for the growth of Japan going forward. Accordingly, I also wish to discuss the TPP with President Obama. Q : What are you hoping to hear from him that would allow Japan to enter those talks, and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earliest that you would be able to enter the talks if you do? Abe : In my meeting with President Obama, I would say one very important point would be whether I can be convinced on whether or not Japan’s participation in the TPP will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f Japan. The TPP is expected to have considerable effects in various different areas in Japan, so from that perspective, after my meeting with President Obama I intend to analyze the various effects that may be expected, and also analyze the prior consultations once again. Based upon these results, I’ll decide whether or not to participate at an appropriate time. Therefore, I would say my meeting with President Obama will be important in making that decision. Q : So participation could come before the summer election? Abe : I am not able to say anything definite regarding the timing at the moment, but what I can say is that I have no intention of making the upper house elections a central element in my consideration of whether or not to join the TPP. I say so because the timing of the elections is something that has a bearing on the interests of the LDP as a political party. But the decision on whether or not to join TPP negotiations is a matter that would have a bearing on Japan’s national interests. So I intend to make a decision based on consideration of Japan’s national interests, meaning that I wish to make the decision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angle of the elections. Q : You mentioned that not many prime ministers get a second chance. How are you different this time, and how do you think you’ve done so far in these couple of months? Abe : During the election that just ended, and also at the time of elections for president of the LDP, the issue of the economy was one of the main topics. In that process, I advocated for a monetary policy that was somewhat different than the policy held by those in the mainstream in the Bank of Japan and in monetary policy. That has probably gained the support of those who felt we needed to do something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So that may have led me to be elected for the second time as president of the LDP. Also, regarding the security environment, for instance, we were having many cases of violations made by Chinese government vessels in territorial waters of Japan, and also we were experiencing many cases where there have been intrusions into Japan’s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and territorial airspace. I believe, therefore, that that has attracted support for my very strong position that we should make sure to defend the Japanese territory, territorial waters and airspace with strong determination. And also, at the same time, my past track record with having made improvements 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Japan and China may have also been a factor in being reelected. It was in the first Abe administration that we started the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based on common strategic interests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And I believe all these elements together have culminated in support for me during the elections. Q : But if I could just follow up, did you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 first term, and are you different now than you were in 2006-07? Abe : I did learn from many mistakes. First and foremost, I learned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create a wide base of support within the LDP. In forming the cabinet this time, I included almost all the members of the LDP whom I ran against during the party election for president. Also, as a result of the lessons I learned, this time my policy priorities have become very clear. This would include first and foremost restoring a robust economy. I believe this has resulted in the strong support that I am getting from the people. Q : A number of people comment on your strong focus on the economy but also say that in your heart, the issues of history — and how Japan is perceived historically — is very important to you, so that eventually during your prime ministership those issues are bound to come out. I wonder if you could comment on that. Abe : Regarding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much like my predecessors, I believe that we caused tremendous damage and suffering to the countries of Asia. That is why Japan has been providing support and assistance to the countries of Asia even from the days when Japan was still a poor country. And I believe that the path Japan has taken has been the correct path. In the postwar years, we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pursuing the principles of freedom, democracy, basic human rights and the rule of law. I believe that was also a correct path. That is why, as I said previously, we have been making a great effort to further promote these values. My basic notion regarding the matter of historical recognition is basically, it’s a matter that should be left to the good hands of historians and experts. And this is a position that I have been taking consistently ever since the first Abe government. This is a point that I have been making consistently ever since my first term in office, as well as in Diet deliberations and interviews. Q : So, if you’re going to leave it to historians, does that mean you will let the statements of 1993 and 1995 stand as is? Or should there ultimately be a review of them? Abe : The Murayama Statement was issued on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war end, and also on the 60th anniversary after World War II, Prime Minister Koizumi also issued a statement. I wish to issue a statement at an appropriate time, but as I mentioned earlier, it is my belief that politicians should not be stepping into the realm of history. Rather, politicians should be taking a future-oriented perspective, and that is the perspective from which I intend to issue a statement at the appropriate time. Q : What does that mean, “future-oriented?” Abe : I mean to say that Japan should speak about the role Japan should be playing in our relations with Asia. Q : What is their larger purpose, do you think? What is China trying to achieve with what it is doing in the Senkaku Islands? Abe : China, as a nation, is a country under the one-party ru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but it has introduced the market economy. As a country that is under the one-party ru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normally what they should be seeking is equality of results. And I believe it is fair to say that is probably what constitutes the legitimacy of one-party rule by the Communist Party. But as a result of introducing the market economy, China, has dropped one of its pillars of legitimacy, which was equal results for all. This has led them to require some different pillars — one of which is high economic growth, and another of which is patriotism. As part of their effort to seek natural resources needed for their high economic growth, I believe they are moving into the sea. And the other pillar they are now seeking is teaching patriotism in their education. What is unfortunate, however, is that in the case of China, teaching patriotism is also teaching anti-Japanese sentiment. In other words, their education policy of teaching patriotism has become even more pronounced as they starte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In that process, in order to gain natural resources for their economy, China is taking action by coercion or intimidation, both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This is also resulting in strong support from the people of China, who have been brought up through this educational system that attaches emphasis on patriotism. This, however, is also a dilemma faced by China. That is to say, the mood and atmosphere created by the education in China attaching importance on patriotism — which is in effect focusing on anti-Japanese sentiment — is in turn undermining their friendly relationship with Japan and having an adverse effect on its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well aware of this. Q : Okay, so if you are going to follow this theory through, it means the problem in China is very ingrained. How does Japan counter that, and do you see any solution to the maritime issue, and more broadly,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in their overall relationship? Abe : What is important, first of all, is that their leaders as well as business leaders recognize how deeply ingrained this issue is. Because without having this recognition, they will not be able to find a solution that can produce results. In this context, I wish to make the point that without economic growth, they will not be able to control the 1.3billion people in China under the one-party rule by the Communist Party. What is important, first and foremost, is to make them realize that they would not be able to change the rules or take away somebody’s territorial water or territory by coercion or intimidation. Accordingly, for the first time in 11 years, I have increased our defense budget, as well as the budget for the Japan coast guard.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have them recognize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try to get their way by coercion or intimidation. In that regard, the Japan-U.S. alliance, as well as the U.S. presence, would be critical. I believe it will be important to establish rules for ensuring freedom of the sea, not only in the East China Sea, but also including the South China Sea. Regarding the Senkaku Islands, which is under the valid control of Japan, we need to make them recognize that that current status of Japan’s valid control cannot be changed by coercion or intimidation. Such behavior is going to have an effect on their economic activity at the end of the day, because it will lead to losing the confid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hich will result in less investments in China. I believe it is fully possible to have China to change their policy once they gain that recognition. Now, while Japan is also gaining profit through our investments in China, China is also enjoying an increase in jobs of 10million or so as a result of investments being made by Japan in China. Obviously when there is greater risk, Japan’s investment will start to drop sharply, and I believe it would be important for them to realize that. Q : If I could just come back to next week one last time, I think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last years has been frustrated by the frequent change of leadership here. I wonder if you think this will mark a reset in relations, and will you be able to tell President Obama that you’ll be around longer than one year? Abe : After I stepped down from my first term as prime minister, there have been two LDP administrations and also three DPJ administrations who eventually stepped down. In my case, I had no choice but to resign because of some health problems. This is a condition I used to have for quite some time back,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spectacular new drug, I have been able to totally recover and improve my health. So, physically speaking, I should be able to continue in my current position for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years. Including myself, there have been six prime ministers that have stepped down after one year, and the tendency is seen that the approval rating that was high at the beginning starts to decline after about a month. Whereas this time, fortunately, approval ratings have been considerably increased for two months in a row, and some results show over 70 percent at the moment. So I would consider that it’s important to maintain such a high approval rating. Of course, it will be very difficult to maintain the current approval rating, but I do not intend to be consumed with approval ratings or be taken over by them. But rather, I would say, it would be important to have a very stable management of policy, and in that regard I would say it would be very important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upcoming upper house elections to take place this summer.
4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副总统拜登血拼Costco!
热度 11 蓝天绿地 2012-11-30 02:01
Costco, 多么熟悉的场景,不过这个人经常上电视,是谁呀?原来这星期二 副总统 拜登逛华盛顿新开张的Costco: 有人说: '收银台上的显示好像证明此次购物拜登并没有真正花钱' 我不懂显示器上是什么意思,你们说呢?
9577 次阅读|27 个评论
分享 ZT骆家辉:我的中国心,从未忘记自己来自何方
热度 8 蓝天绿地 2012-10-3 08:06
其实我根本不在乎,指望他有没有'中国心',他爬到了那个位子,他有他的雄心,不要指望他给中国干什么。相反为了比嫌,他可能更要表现自己的美国心。无所谓啦。   作为美籍华人,我的家族来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这里的传统文化令人骄傲,并为全世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特质都未在我们身上消失。我的父母小心地保持着许多传统。我一直记得我的父母坚持让我们留心周围其他的移民。我们常常在家附近捐物品。我们定期给国内的家族成员寄钱,我们从未忘记自己来自何方。   我们家族的故事属于传统美国故事的新诠释。如你所知,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全世界各地有着悠久历史的人们汇聚在此,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和希望,来到美国这个“大熔炉”。一百年前,我祖父来到华盛顿当了一名家仆。他当时定当寄希望于此举能为他的人生带来全新的可能。我祖父的这场赌博最终取得了成功。他通过刷盘子和扫地换取了英文课程,并尽最大可能地节省开支,在这艰苦的奋斗过程中积攒了技能。   祖父带着我们家族从昔日的困窘走到了今日的成功,这件事直到今天我们还很惊叹。叔叔阿姨们成了医生和工程师,而我也为自己在律师行业和公共服务领域作为领导者取得的成功感到骄傲。我很确定的是,如果你把我的家族发展轨迹放到中美两国历史和中美关系这张更大的图景上的话,那么它很大程度上是与美国宽阔的历史相关的。在美国这块土地上,有着机遇、自由和平等,无论你来自世界哪个角落,只要你到了这儿并开启了你的新人生。   当然中国版的美国梦有着它的独特之处。作为美籍华人,我的家族来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这里的传统文化令人骄傲,并为全世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特质都未在我们身上消失。我的父母小心地保持着许多传统。我一直记得我的父母坚持让我们留心周围其他的移民。我们常常在家附近捐物品。我们定期给国内的家族成员寄钱,我们从未忘记自己来自何方。   如果你回看在我家族移民期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就能理解我的根是在广东台山的吉龙村。在19世纪,那个地区是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的最大来源地。因此在当时,许多来自广东省的中国移民参与了美国西海岸的基础建设,尤其是铁路。许多到美国的中国人成为劳工和矿工。他们为了让家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往往能够忍受极端恶劣的工作条件。在今天,美籍华人的身影在各行各业中都能看到。无论是政界、科学技术界、高等教育界,还是艺术界、体育界、娱乐界等,到处都可以看到华人精英的身影。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当然非常清楚自己的种族背景。在美国作为一个少数族裔,你自然更加清楚你与大多数人的区别在哪。我的父母还竭尽全力向我们灌输最好的中国传统价值和习俗。回想过去,当时的我也许并未意识到我们家族的某些特质是属于“中国特质(Chinese-ness)”的。但是现在的我已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已发现在我自身和我们家族身上,许多共同的特质是源自中国传统的。比如说,我们有一定程度上的集体主义思想和信念,我们看重亲密的家庭和良好的教育。而所有这些正是中国人的理想追求。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总是觉得同新的中国移民有种亲切感。我很清楚,这种情感在过去的岁月中已成为我内在的一部分。我记得父母在我们所在的华盛顿州收集各种家具、罐子和平底锅来帮助刚到西雅图的新的中国移民安家。此外,当我们的亲属需要住的地方时,我们总是非常欢迎他们住在我们家中。   我的家庭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以后的日子中依然会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在自家的杂货店当过帮手。我父亲从二战结束回来后,就开了这家杂货店。无论是扫地,还是归置店里的货架,所有这些经验都教会了我辛勤劳动的价值,让我明白了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全家一点点积累的意义所在。   当然,在我表示未来要从政的时候,我的父亲并没有太激动。但是当他看到我的成功,看到我成为华盛顿州州长、商务部部长的时候,他很为我骄傲。这表明,如果你努力工作并跟随自己的内心,你往往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获得成功。当我拿到法学学位后,我便思考着是成为移民律师还是社区律师,但是结果我成为辩护律师并非常乐在其中。后来我开始帮助他人竞选,然后人们建议我干脆自己去参加竞选,我的政治生涯便如此开始了。   中美两国在家族传统上的差异确实不小,比如说家庭的类别和家庭关系的范围。中国家庭给我的印象是,叔叔阿姨、堂兄弟姐妹和爷爷奶奶等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要超过美国家庭。在美国,人们的大家庭成员并不大干涉小家庭中的事物。个人的家庭大概要比中国的要来得独立。不管怎样,无论你到了世界哪个角落,家庭成员们都互相珍视,并为共同的目标努力着。无论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中国,还是236年历史的美国,正是一个个家庭组成了社会的根本。   时至今日,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家庭对美国社会依然有着很大的影响。事实上,5月是美国的亚裔传统月(Asian-American Heritage month)。亚裔传统月始于1977年的一项国会议案。选择5月是为了纪念1843年5月第一位到美国的日本人以及1869年5月竣工的横贯北美的铁路(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当时大部分安置铁轨的工人是中国移民。遥想当年,再看看现在,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我们现在甚至有了打职业篮球的华裔美国人,你可能已经听说过纽约尼克斯队的林书豪( 专题 )了(注:本刊采访时,林书豪( 专题 )仍在纽约尼克斯)。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确实因我的亚洲身份和美国价值观而挣扎过。我曾有段时间感到有点纠结。美国的流行文化和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习俗是不同的。有这么一段时间,我对这两种文化的任何一种都感到不确定。但是最终我通过取两种文化的长处而获益。当我意识到我可以从两种文化中分别汲取一些好的传统,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开始变得自信。   可以说,在有关家庭、教育和辛勤工作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教会了我许多。看到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为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与此同时,我为我是个美国人而感到骄傲。美国是自由、希望和机会的指路明灯。美国使得我的家族能够获得成功。正是美国的平等感引领我和我的家族成员相信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成功。   我认为在关于能动性和所关心的事物上,我的祖辈、我的父辈和我都是非常相像的。我们中的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同的样式。但是我们都给自己设定了很高的目标。对于两种文化都有所涉足,这给了我们机遇。你可以这么认为,我们从中国传统中继承了高的标准,并从美国传统中找到了实现这些高标准的力量和能力。我希望能把这种认知灌输给我的孩子们。我希望他们也拥有远大的抱负和梦想。就像我们家族其他人一样,我的孩子们也可以追寻他们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但是希望他们能够以一种冒险精神去努力,并获得成功。   我不会说哪个特定的事件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中美两国有着长期并不断变化的关系,但是总的趋势是好的。就在这些天,我刚刚回顾了大量关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历史资料。事实上,美国大使馆刚刚纪念了此次历史性访问的40周年和有关的方方面面事情。那确实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精彩的时刻和真正的突破点。   如你所知,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美关系恶化。在接下来的20年中,情况持续恶化。尼克松起初是非常坚定的反共产主义者,因此他在做出重启中美对话通道的决定时不得不克服自身强烈的自尊心障碍。对于中国方面而言,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当时接待尼克松也很不易。当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许诺要同尼克松总统一道将中美邦交正常化时,毛周二人定当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只要当时任何一方未能把彼此的差异暂且搁置一旁,那么我今天也不可能以大使的身份出现在这里了。值此尼克松访华40周年之际,对于中美关系而言,我们在感恩过去所获的成就的同时要继续努力,再创另一个40年。   跟各位分享我祖父和父亲的故事对我而言是种荣耀,我非常钦佩他们。我的祖父在十几岁的时候便乘船来到了美国。他被华盛顿州的奥林匹亚镇所吸引,在他之前这里已有了一些骆家的远房亲戚。在那儿,他为一户人家做家仆,部分是为了换取英文课程。一段时间以后,他回到中国并成了家。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的未来在美国,因此他又只身再次来到美国。在西雅图,他获得了一份在大医院当主厨的工作。他的同事们鼓励他把家人接到美国来,于是他再次回到中国,把我父亲、我祖母和我的几个叔叔都接到了美国。   我的父亲到了西雅图之后开始学习英语。时至青年之后,他决定加入美军。他被派往密西西比州训练,为加入第五装甲师做准备。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他被派往欧洲战场。他和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过了没几天,他们就在犹他海滩登陆了。他们听命于美国最著名的将军之一——乔治•巴顿将军。他们从诺曼底径直前往柏林,一路上遭遇了激烈的战斗。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我的父亲以上士的身份退伍。随后他搬回到西雅图。   我的父亲没有选择去大学学习,而是去做了一名厨师,成了普通的劳动者,就跟我祖父一样。我祖父认为对他而言这是尽快开始挣钱的最好办法。1946年,我的父亲决定去香港同我母亲相亲,他的一些朋友觉得他俩很配。他们结婚了,然后我父亲带着我母亲来到了西雅图,我母亲在餐馆里帮助我父亲,同时还在一个工厂打工缝衣服。从1949年开始,我的父亲和我的几个叔叔开始在现著名的西雅图派克市场(Pike Place Market)的一家小饭馆做美式食物。这是家典型的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小饭馆。到了1956年,我的父母就攒了足够的钱来买自己的房子,我的父亲帮着建了这所房子。这房子至今还在。事实上,我84岁的老母亲还住在里面呢!在我们家搬到那所房子后不久,我的父母便决定开一家杂货店。我们家在接下来的24年里一直经营着这家杂货店,1982年的时候关了这家店。   我们在那所房子里面生活、在那家杂货店打杂的日子都非常美妙。那一区属于意大利裔聚居区,我们的意大利裔邻居们教我们如何打理花园。我甚至学会了嫁接植物的方法。我喜欢向人讲述我如何学会把一棵美国梨树嫁接到一棵中国梨树上的故事。这是个非常棒的比喻,象征着两种文化的交融。事实上,我还教我父亲嫁接不同品种植物的方法;我们非常享受一起打理花园的时光。   我永远都记得去祖父家玩的时光。他过去常常坐在他家门廊上给我们削苹果吃。我们喜欢坐在他的腿上吃着那些华盛顿州著名的美味苹果。我的祖父后来搬出了那个房子,但是当我在1982年竞选州议员的时候,我有机会再看了那房子一眼。跟我童年回忆中的房子相比,那所房子看起来是那么的小,在小时候的我看来,那房子好大好大。   我前面提过我父亲和我祖父都是出生在中国的,因此我小时候是说中文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台山话。事实上,我直到上学前一直说的是台山话。在这样的移民背景下成长,我很早便生出了对这移民经历的感激之情。在我五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到国外旅行,我到了香港。尽管当时我只是个小孩子,那次旅行还是给了我很深刻的影响。我的外婆住在九龙的一个胡同里。她和她的家人在那的生活很艰辛,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香港的那个地区还相当落后。水是定量供给的,而且那里有着大量的污水问题。那段经历让我意识到我们在美国的生活是多么美好,也让我意识到了我的家人是非常努力劳动才换来了更好的生活。我们绝不算是富有,但是相比较而言,看着我们获得的进步,我真的感觉很不错。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还是州议员的时候,我来过中国。后来又以州长的身份重返中国。这些旅行帮助我形成了对于移民的看法。比如说,在1997年,联邦政府取消了给非法移民的救济粮票,我便提出了一个华盛顿州的项目,用来填补这个空缺。我的父亲总是教育我,我们在美国的成功都离不开中国的农村。因此,我们总是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帮助移民,同时寄钱回中国。我们把厨房用具和家具捐给在美国准备安顿下来的移民。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接触各种移民。在我们的小区里,有中国移民、意大利移民、日本移民、菲律宾移民等等。我的父亲总是带着我们同不同的人们一起度假,包括一些亲戚和一些朋友。父亲的这些朋友我们不管是否有血缘关系,都喊作“叔叔”和“阿姨”。   我希望这些能让你们对我的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在美国的整个历史中,有许多跟我有着相似经历的移民。今天我非常自豪能够用我的家庭成长经历来带给中美关系一点正面的贡献。
5822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中秋赏花】华盛顿的樱花 2
热度 11 cat 2012-9-27 21:19
看见各位大师的美图和奇花异草,感到惭愧不如! 咱还有几张樱花的照片,拿出来献丑。   主要目的就是来骗点分!
19154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中秋赏花】华盛顿的樱花
热度 13 cat 2012-9-26 01:30
大家都在中秋赏花,忍不住翻出几张旧照来。这些都是某年三月在DC所摄,所以是春天的花。 地点大家都熟悉,就不多说了。
21917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华盛顿邮报:日本出现二战结束后最激烈对抗趋势
长白山 2012-9-24 17:48
美国《华盛顿邮报》21日在头版刊登长篇报道指出,目前日本 国内 出现一种“逐渐地、实质性地向右转”的趋势,日本在外交和 军事 战略方面正在采取比二战结束以来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对抗性的政策。 报道认为,日本右倾化主要表现包括日本自卫队正在发挥更大影响力以及日本主流政客正在推动修改和平宪法等。 报道说,今年初的民调显示,25%的日本人主张增强军力,远远超过3年前的14%和1991年的8%的比例。日本领导人的表现也体现了日本人的思维转变,现任首相野田佳彦上台以来修复了与美国的关系,重新将其作为日本外交政策的基础。 报道还指出,目前日本国内要求修改和平宪法中第9款的势头也不断增强,该条款承诺日本放弃战争和永不拥有军事力量。野田主张修改和平宪法中对日本“集体自卫权”的限制,有望在野田政府之后重新执政的自民党则采取了更激进的举措:提出了一个修改第9款内容的宪法草案,赋予日本“集体自卫权”和使日本成为“真正的主权国家”。 报道说,二战结束以来,日本虽然没有修改过和平宪法,但对相关条款的解释却不断放松。近年来日本采取了数个举动以图突破限制,包括在去年放松了武器出口禁令,今年6月通过允许研发军事侦察卫星的法律,以及本月让自卫队参加美国带头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的扫雷演习。 日本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理事长西原雅史表示,由于修改和平宪法需要获得广泛共识,因此目前日本还未到修宪的临界点,但“我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走”。
12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八一征文】华盛顿邮报几年前的社论:无耻的中国
热度 5 wx1wx2 2012-8-3 18:26
(zt) 华盛顿邮报社论:无耻的中国 (博讯2005年3月14日) (中央社记者刘坤原华盛顿十二日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今天发表一篇题为“无耻的中国”(Brazen China)社论,谴责中国使用两面手法,一面与台湾进行修好动作,一面又制订反分裂法,为入侵台湾建立法源。而就在此时,以法国及德国为首的欧盟却积极运作,企图恢复对中国军售,实在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行为。 邮报社论说,中国领导人似乎担心世界误会他们最近与台湾政府进行一些修好动作的意思,以为中国已有可能用文明及和平的方式与邻国处理问题,迫不及待地要推出反分裂法,告诉世人他们公开以战争威胁台湾的政策并没有改变。 社论说,反分裂法就是以法律规定,如果台湾的作法不符合中国的政治要求,中国就依法攻击台湾。而最重要的政治要求之一,就是要求民主选出的陈水扁放弃他主要政纲之一的修宪。 (博讯 boxun.com) 社论指出,陈水扁尚未进行任何修宪动作,即使修宪了,很大成份也只是装饰作用。而自从十二月立委选举败选后,陈水扁已不断向中国释出善意,他甚至和亲北京的反对党领袖达成协议,宣示将放宽到大陆投资及交通的限制,并重申他不寻求台湾独立的诺言。 不过胡锦涛对陈水扁这些动作的回应,竟是以法律威胁台湾,台湾的和平民主政治活动将招致中国军事攻击。 社论强调,胡锦涛的非常好战姿态是有其本的,上周北京才宣布国防预算增加百分之十二,持续每年以两位数字成长的势头。中国的军事支出在全球仅次于美国。 社论说,一旦台湾发生战争,美国很可能被拖下水。中国目前在台湾射程内已部署了数百颗飞弹,而且又向俄罗斯购买新型战舰和潜水艇。 社论最后指出,正当独裁的中国政府以实际行动公开地重申其发动战争的决心的时候,以法国及德国为首的欧盟却不理会布什总统和美国国会的警告,一心只想赶快解除对中国军售的禁令。他们不思协助美国维持亚洲和平,也无视于一个独裁政权正式表明将侵略一个民主政权,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狭窄的贸易利益。总而言之,那是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政策。 (博讯 boxun.com)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china/2005/03/200503140120.shtml
个人分类: 中美关系|14273 次阅读|6 个评论
12下一页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5 11:55 , Processed in 0.093662 second(s), 3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