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福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上海人怎么开洋荤?
热度 7 8288 2014-3-29 05:35
“今朝夜饭伐要烧咧,阿拉到外头搓一顿伐!”上海人过生活的一个原则就是“精致”,别看白领们每天穿梭于“格子间”和“灶披干(间)”,生活情调还是要讲究的。“洋气”的上海人时不时地去一去西餐馆,小资一把。 上海开埠后,西方文化逐渐开始影响上海,上海的第一家西菜馆,是位于福州路的“一品香番菜馆”。当时的西菜又称为“番菜”,“番”,在中文里本就有外来的意思。海派西餐品的是环境气氛,这里头大有学问了。不管吃的是什么,“腔调”总是要有的。 我们不妨列个清单,摸清流程,再也不用担心在西餐馆“出洋相”了呢! □ 去哪里 沪上知名西餐馆也不少,这里推荐的是张爱玲最爱的红房子西餐馆。 地址:上海卢湾区淮海中路845号(近茂名南路) 红墙,钢窗,白线条勾勒,一幢典型的三层楼法式公寓房,与百年法国梧桐相映。这是一家老字号的法式西菜馆,进了大堂、包房,那传统西餐桌,经典的西洋油画,让人穿越时间的隧道,回到了老上海的年代。 □ 吃点啥 有一份张爱玲最爱点吃的菜单:洋葱汤、烙鳜鱼、烙蜗牛、芥末牛排。当然,奶油葡国鸡、意式冰糕也是炙手可热的菜品。 芥末牛排 :由服务员当面配料烙烧,煮好装盘,配上油炸土豆条和时鲜蔬菜,奶芥香味弥漫,肉质极鲜嫩味美,是最能引发食欲的一款菜肴。再点一杯红酒,倒也惬意。细细咀嚼,齿颊留香。 罗宋汤 :上海的罗宋汤源于俄国的罗宋汤,但味道、做法完全不同。俄式罗宋汤里的红菜头,并不适合在上海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故而上海人用 卷心菜 替代了红菜头,并用 番茄酱 调制汤色,增加甜味。 炸猪排 : 上海炸猪排改良自奥地利国菜维也纳炸牛排,但更加市井。炸时要裹上面包粉,外脆里嫩,又不会十分油腻。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上海人还会用 苏打饼干 擀碎来代替面包粉。“懂经”的人知道,炸猪排要 切成长条 吃,吃一点切一点。 烙蛤蜊 :最早是由红房子的主厨 俞永利 在法式名菜——烙蜗牛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1946年后,法国蜗牛逐渐断货,红房子欲图想出新品种以取代蜗牛,最终在多次试验下,本土贝壳类海鲜 蛤蜊 被选中了。法国总统蓬皮杜访沪时也曾品尝这道菜肴,并称其为 中国人发明的法国菜 。 □ 怎么吃 这一趴要讲的是在享用眼门前的美食时需要注意的礼仪,上海人可是会管理自己的形象,“急吼拉吼”的样子可是会被边上的人行注目礼的。 友情贴士 : A.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 坐姿 最好避免。 B. 餐巾 在用餐前就可以打开。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 C. 面包 :先用两手撕成小块,再用左手拿来吃。吃硬面包时可用刀先切成两半,再用手撕成块来吃。避免像用锯子似割面包,应先把刀刺入另一半。 D. 刀叉 :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 E.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 八字形状 摆在盘子中央。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 四点钟方向 即可。 □ 付钞票 终于到了埋单的环节,大家习惯什么样的埋单方式呢?想和喜欢抢单的朋友一起吃?男方请客?凑份子?还是“ 劈硬柴 ”呢? 上海最早接触西方饮食文化,但老上海话里没有“AA制”。各付各账叫Dutchpay,贬义,骂人家荷兰人小气。后来接受了,就叫“南北开”,一家一半的意思。再后来叫“劈硬柴”,已是文革后期。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掌握一些“门槛”呢?张爱玲常用 “兴兴轰轰” 来形容上海人的欢喜轧闹猛绷场面生怕别人家不晓得的做派。其实上海人还有这安静小资的一面哟。什么?装模作样?这是上海人特有的海派情调和生活态度啦! 2014年3月28日今晚19点纪实频道 吃顿海派西餐 上海人吃西餐有自己的一套,吃的不仅是情调,更是生活的味道,炸猪排一定要配黄牌辣酱油,罗宋汤里要加红肠和卷心菜,色拉酱更是自己动手调制;这些经过改良的,更加配合上海人胃口的西餐更是被上海人亲切地称为“海派西餐”。今晚19点闲话带您开开洋荤。 主持人:丁丁嘉宾:李光一(资深媒体人) 食家饭(美食作家)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5236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升级版福州话
热度 9 紫色百合 2012-7-14 21:57
微博俺和铜山聊了一句福州话。 俺说福州话——虎纠哇(发音) 铜山说,福州话——喝酒哇。 福州人有吃虾油的传统,最本土的人和事,评价为有虾油味。 铜山的福州话从虾油味穿越到洋酒味,升级版哪! 太有才了铜山,俺崇拜您!!!
11927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唐朝普通话版牛二娃-福州话
热度 26 紫色百合 2012-7-12 20:36
写给牛儿弟的情书(福州话版) 亲爱的牛儿弟, 你是我心中的(全冰)冰糖 你是天上飞的(吗唔)蜻蜓 我(奴)是地上爬的猫(买央) 怎么(避)跑(野)也(避)跑不过你阿。 关于福州话 : 历史上历经数次汉人移民入闽 , 带来不同历史层次的中原汉语 , 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闽东语 ___ 福州话 . 她形成于唐朝,所以有唐朝普通话之说。普通话有四声,福州话有八声,基本保留了古汉语声调系统。 http://zhenzhubay.com/upload/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cyfDIyZTY1YmM1fDEzNDIwOTY0NTR8Njd8NTY1
个人分类: 娱乐|25704 次阅读|7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7 07:18 , Processed in 0.032426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