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稻草的个人空间 http://www.zzwave.com/?89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情况比较

已有 1367 次阅读2016-8-26 10:17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随笔评论| 生产总值, 改革开放, 中国

      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改革开放以前1953年到1966年平均GDP为8.2%,1967年到1976年平均GDP为6.8%。注意,这个GDP统计是不完全的,对于全国农村水利建设,农田改造,铁道兵铁路建设,新疆、北大荒等全国农垦开发等许多数据是没有统计在内的,全国土地开发、矿产开发是无偿使用没有计算GDP的。根据这些,有水利专家初步测算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GDP年平均至少在16%以上。
      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改革开放以后,1978-2014年平均GDP为9.83%,比改革开放以前至少少近一倍年平均GDP。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年GDP及增长率

年份

GDP(单位:亿元)

较上年增减额

增长率

1979

4062.6

417.4

7.6%

1980

4545.6

483

7.8%

1981

4891.6

346

5.2%

1982

5323.4

431.8

9.1%

1983

5962.7

639.3

10.9%

1984

7208.1

1245.4

15.2%

1985

9016

1807.9

13.5%

1986

10275.2

1259.2

8.8%

1987

12058.6

1783.4

11.6%

1988

15042.8

2984.2

11.3%

1989

16992.3

1949.5

4.1%

1990

18667.8

1675.5

3.8%

1991

21781.5

3113.7

9.2%

1992

26923.5

5142

14.2%

1993

35333.9

8410.4

13.5%

1994

48197.9

12864

12.6%

1995

60793.7

12595.8

10.5%

1996

71176.6

10382.9

9.6%

1997

78973

7796.4

8.8%

1998

84402.3

5429.3

7.8%

1999

89677.1

5274.8

7.1%

2000

99214.6

9537.5

8.0%

2001

109655.2

10440.6

7.5%

2002

120332.7

10677.5

8.3%

2003

135822.8

15490.1

10.0%

2004

159878.3

24055.5

10.1%

2005

184937.4

23339.1

10.4%

2006

216314.4

31377

11.6%

2007

265810.3

49495.9

11.9%

2008

314045.4

48235.1

9.6%

2009

340902.8

26461.5

9.2%

2010

401202

60299.2

10.4%

2011

472882

70362

9.2%

2012

519322

46440

7.8%


另有网友对改革开放以前的GDP进行了分析计算: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的经济方针就是“发展经济,保证供应”,多生产产品,满足国家和人民的实际需要,而从没有在乎过产值多少。那时期的物质产品和资源绝大部分并不进入市场交换,只是服从国家调拨和按排,价格也是国家规定的价格,根本不反映交换价值。因此对当时的经济增长状况最准确、真实、直接的体现只能是物质、产品的数量,而不是产值。产值概念只是在个别情况下才被使用。即使当时的国际组织在说明各国经济总量时都采取“市场国家”与“计划经济国家”两种区别的统计方法。在中国,GDP的统计方法是在改革后的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使用的。既然计划经济时期原本就没有GDP的概念,而在目前媒体上经常出现当时的GDP是多少的报道,这岂不是怪事!

其猫腻究竟出在哪里呢?经查找出处,本人发现,目前很多媒体都是把当时的产值当成GDP使用,来说明改革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拿来与目前的GDP增长进行对比。这实在是极大的谬误!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统计方法上,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值与市场经济下的GDP,都是根本不同的。这里简单说明以下几点:

1.价格体系不同。如前所述,改革前29年大多时间是计划价格体系,当时的价格主要是用于核算,而不体现商品的交换价值。如国家收购、配置的小麦原粮每斤只有八分至一角钱,与目前市场经济下每斤一元多的价格相比差别实在太大。居民凭票购买的消费品主要是一种实物分配的性质,价格定得很低。农村分配给本队社员的产品有些甚至根本就不计价。当时劳动力的报酬更是低微。三十多年来各种物价指数都发生了十几倍、数十倍的变化。价格体系不统一,那么用GDP表示改革前的经济水平必然造成对事实的歪曲!

2、产值统计的构成不同。在目前GDP统计中,商业、金融、各种服务业等行业的价值占有很大比重;而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产值只包括工、农业生产,而不包括上述这些方面。更不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娱乐、安全等这些本属于社会投入的公益事业而现在却被“产业化”了的“产值”;也不存在变卖土地、矿产、水源、出租文物遗产等过程中形成的“产值”。改革前的土地、矿产、水源等都是存量,不计入产值;而现在都是流量,只要一流转,GDP就大量增长。

3、改革开放前的大量“有产无值”现象。即本应计入产值但却均未计入的产值。比如,大量的水利工程建没、农田基本建设,包括建造的遍布全国的水库和排灌渠等。这些都称得上是天字号第一大工程,也是合理的固定资产投入,但其中农民的劳动却只是“记工分”。生产队的工分是多了,但工分并不扩大产值,因为农业产值统计的是粮食产量和其它农业收益,而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的经济效益是长久体现的,要用百年甚至千年来度量。工分记多了就造成当时劳动日值贬值,有的生产队劳动日值才0.2元,这就是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却没有即时的经济收入为工分“充值”的结果;但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固定资产---旱涝保收的优质农田、农业的稳产高产。还有在国家工矿建设中广大农民所进行的大量协作劳动等,也是靠生产队“记工分”。这就是当时的“有产无值”现象。如果要说明那时的真实的产值是多少,首先就必须把其中的劳动力价值完全补上。

4.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量虚假 GDP 。现在每年的GDP数字庞大,但其中属于国外资本(独资、合资、股份)的却占有很大份额,这从确切意义上说并不完全是“中国的”。洋人拿印刷品花花纸钞,在中国的土地上消耗中国的资源、能源,盘剥中国劳工血汗,污染中国的环境,在中国进行生产和出口统计。最后把产品利润拿走,把垃圾丢在中国,买办们为之乐不可吱,而中国却只顶着GDP增大的虚名!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建造了大量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发生许多新建的楼房、桥梁垮塌及其他灾难事故,还有大量的投资失误工程、重复建设、产品积压、损坏、销售不出以及假劣商品等,这也是GDP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些在改革开放以前却是没有的!

正是由于上述各种区别,因此用GDP说明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水平必然是徒劳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对当时的GDP进行测算。然而那是一个十分复杂、困难的事情。

改革开放前的GDP究意是多少?近期从网上看到苏拉密网友提出了一种“实物货币”的计算方法,即不同时期的工程量相当,投资也应相当的比较方法,很值得借鉴。如,三峡工程总投资为2000亿,工程总量为3亿立方米土石方,那么,改革开放前如果是3亿立方米土石方的工程也应计算为2000亿投资。这样可大体推算出改革开放前的GDP。以下转引苏拉密网友的研究意见:

截止“五五计划”结束时的1979年,全国拥有有效灌溉面积7.3亿亩,占世界灌溉面积的1/4,居世界首位;人均灌溉面积超过了世界人均水平。把灌溉密度(灌溉面积占实际耕作面积的比例)提高到了46%,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目前灌溉密度仅为13%[01])。同时还完成2.6亿亩的除涝和6200万亩的盐碱地治理。其间,共建成大、中、小(10万m3以上)型水库8.6万座,数百万座被民间称作“水库”的塘坝(10万m3以下)不在统计之列。总库容4千多亿m3。人工河渠总延长300多万公里,已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四十年水利建设成就 —水利统计资料》水利部计划司 1990年)

根据《水利部:建国40年水利建设经济效益》提供的数据:1949-1987全国水利工程总投入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2164.11亿元;劳动力投入折合1137.03亿元。


八十年代是中国水利建设的“黑暗时代”。水利建设投入占基本建设投入份额由1958-1979的7.08%降低为2.7%;这么低的投入恐怕连工程维护都完不成,就别提新建项目了。我们有理由认为:在1949-1987的2164.11亿元投入中,有1800亿左右、甚至更多为1949-1979的投入。特别是1137.03亿元的劳动力投入,完全是人民公社靠生产队“记工分”完成的。

按当年“国家搭骨头,群众填肉”的建设模式,国家与各级政府的1800亿大致是用来完成占工程体积30%左右的核心、枢纽、骨干、框架、钢筋混凝土等项目施工,和规划、设计、组织、配套、后期维护等支出的;群众的1137.03亿劳动力投入大致是用来完成其余70%土石方体积的。根据史料,当年基建土石方的概算为0.45元/立方米[04]。也就是说,靠群众“记工分”完成的工程体积为2527亿立方米,靠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完成的工程体积为1083亿立方米,总计为3610亿立方米。

3610亿立方米这个天文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万里长城的工程量为2亿立方米;倾举国之力、历经15年建设还没有完工的三峡工程,到最后的土石方开挖、回填、混凝土浇注总量为不超过3亿立方米。

也就是说,在1949-1979的30年间,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工程总量为1200座三峡工程,平均每年40座。

三峡工程的总投资为2000亿元。也就是说,1949-1979年30年间新中国水利建设的总投入相当于目前的240万亿元,平均每年8万亿元。

我们还知道1949-1979年30年间水利投入占全国基本建设中投入的比例为6.6% 。以此我们推算出中国在1949-1979年30年间的基本建设总投入为3636万亿元,平均每年为121万亿元。3636万亿元基本建设投入,可作为固定资产投入。

2007年中国GDP为24.6619万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万亿元,固定资产投入对GDP的拉动率为180%,就是说固定资产每投入1元,可产生1.8元的GDP。

当然,目前的拉动率是比较高的,工程项目附近什么酒店按摩洗脚都被拉动了起来。而1949-1979年的拉动率没这么高,最多就是拉动一下炝锅面、小平头;就把拉动率按最保守的态度定在110%吧。那么30年3636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入可拉动GDP为4000万亿元,平均每年为133万亿元。

新中国前3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按主流的说法是7.2%;我们就按这种说法进行分布:五十年代(1950-1959)平均每年的GDP为57.14万亿元;六十年代(1960-1969)平均每年的GDP为114.24万亿元;七十年代平均每年的GDP为228.48万亿元。

人们知道,2007年中国GDP为24.6619万亿元;这就是说七十年代的平均每年的GDP是2007年的9.26倍!(选编自苏拉密《毛泽东时代GDP估算》)

这个推算结果,虽然算不上精确,但我们看到,它大体上与建国以来的社会产品产量增长的统计结果相一致。请有兴趣的网友比较一下1949—1978年与1978—2007年,(前后都是29年)中国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会清楚地看出:改革前29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比改革开放以来29年快得多,更根本不存在比后者慢的问题!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稻草 2016-8-26 10:32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的经济方针就是“发展经济,保证供应”,多生产产品,满足国家和人民的实际需要,而从没有在乎过产值多少。那时期的物质产品和资源绝大部分并不进入市场交换,只是服从国家调拨和按排,价格也是国家规定的价格,根本不反映交换价值。因此对当时的经济增长状况最准确、真实、直接的体现只能是物质、产品的数量,而不是产值。产值概念只是在个别情况下才被使用。即使当时的国际组织在说明各国经济总量时都采取“市场国家”与“计划经济国家”两种区别的统计方法。在中国,GDP的统计方法是在改革后的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使用的。既然计划经济时期原本就没有GDP的概念,而在目前媒体上经常出现当时的GDP是多少的报道,这岂不是怪事!



其猫腻究竟出在哪里呢?经查找出处,本人发现,目前很多媒体都是把当时的产值当成GDP使用,来说明改革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拿来与目前的GDP增长进行对比。这实在是极大的谬误!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统计方法上,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值与市场经济下的GDP,都是根本不同的。这里简单说明以下几点:



1.价格体系不同。如前所述,改革前29年大多时间是计划价格体系,当时的价格主要是用于核算,而不体现商品的交换价值。如国家收购、配置的小麦原粮每斤只有八分至一角钱,与目前市场经济下每斤一元多的价格相比差别实在太大。居民凭票购买的消费品主要是一种实物分配的性质,价格定得很低。农村分配给本队社员的产品有些甚至根本就不计价。当时劳动力的报酬更是低微。三十多年来各种物价指数都发生了十几倍、数十倍的变化。价格体系不统一,那么用GDP表示改革前的经济水平必然造成对事实的歪曲!



2、产值统计的构成不同。在目前GDP统计中,商业、金融、各种服务业等行业的价值占有很大比重;而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产值只包括工、农业生产,而不包括上述这些方面。更不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娱乐、安全等这些本属于社会投入的公益事业而现在却被“产业化”了的“产值”;也不存在变卖土地、矿产、水源、出租文物遗产等过程中形成的“产值”。改革前的土地、矿产、水源等都是存量,不计入产值;而现在都是流量,只要一流转,GDP就大量增长。



3、改革开放前的大量“有产无值”现象。即本应计入产值但却均未计入的产值。比如,大量的水利工程建没、农田基本建设,包括建造的遍布全国的水库和排灌渠等。这些都称得上是天字号第一大工程,也是合理的固定资产投入,但其中农民的劳动却只是“记工分”。生产队的工分是多了,但工分并不扩大产值,因为农业产值统计的是粮食产量和其它农业收益,而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的经济效益是长久体现的,要用百年甚至千年来度量。工分记多了就造成当时劳动日值贬值,有的生产队劳动日值才0.2元,这就是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却没有即时的经济收入为工分“充值”的结果;但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固定资产---旱涝保收的优质农田、农业的稳产高产。还有在国家工矿建设中广大农民所进行的大量协作劳动等,也是靠生产队“记工分”。这就是当时的“有产无值”现象。如果要说明那时的真实的产值是多少,首先就必须把其中的劳动力价值完全补上。



4.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量虚假 GDP 。现在每年的GDP数字庞大,但其中属于国外资本(独资、合资、股份)的却占有很大份额,这从确切意义上说并不完全是“中国的”。洋人拿印刷品花花纸钞,在中国的土地上消耗中国的资源、能源,盘剥中国劳工血汗,污染中国的环境,在中国进行生产和出口统计。最后把产品利润拿走,把垃圾丢在中国,买办们为之乐不可吱,而中国却只顶着GDP增大的虚名!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建造了大量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发生许多新建的楼房、桥梁垮塌及其他灾难事故,还有大量的投资失误工程、重复建设、产品积压、损坏、销售不出以及假劣商品等,这也是GDP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些在改革开放以前却是没有的!



正是由于上述各种区别,因此用GDP说明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水平必然是徒劳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对当时的GDP进行测算。然而那是一个十分复杂、困难的事情。



改革开放前的GDP究意是多少?近期从网上看到苏拉密网友提出了一种“实物货币”的计算方法,即不同时期的工程量相当,投资也应相当的比较方法,很值得借鉴。如,三峡工程总投资为2000亿,工程总量为3亿立方米土石方,那么,改革开放前如果是3亿立方米土石方的工程也应计算为2000亿投资。这样可大体推算出改革开放前的GDP。以下转引苏拉密网友的研究意见:



截止“五五计划”结束时的1979年,全国拥有有效灌溉面积7.3亿亩,占世界灌溉面积的1/4,居世界首位;人均灌溉面积超过了世界人均水平。把灌溉密度(灌溉面积占实际耕作面积的比例)提高到了46%,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目前灌溉密度仅为13%[01])。同时还完成2.6亿亩的除涝和6200万亩的盐碱地治理。其间,共建成大、中、小(10万m3以上)型水库8.6万座,数百万座被民间称作“水库”的塘坝(10万m3以下)不在统计之列。总库容4千多亿m3。人工河渠总延长300多万公里,已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四十年水利建设成就 —水利统计资料》水利部计划司 1990年)



根据《水利部:建国40年水利建设经济效益》提供的数据:1949-1987全国水利工程总投入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2164.11亿元;劳动力投入折合1137.03亿元。



八十年代是中国水利建设的“黑暗时代”。水利建设投入占基本建设投入份额由1958-1979的7.08%降低为2.7%;这么低的投入恐怕连工程维护都完不成,就别提新建项目了。我们有理由认为:在1949-1987的2164.11亿元投入中,有1800亿左右、甚至更多为1949-1979的投入。特别是1137.03亿元的劳动力投入,完全是人民公社靠生产队“记工分”完成的。



按当年“国家搭骨头,群众填肉”的建设模式,国家与各级政府的1800亿大致是用来完成占工程体积30%左右的核心、枢纽、骨干、框架、钢筋混凝土等项目施工,和规划、设计、组织、配套、后期维护等支出的;群众的1137.03亿劳动力投入大致是用来完成其余70%土石方体积的。根据史料,当年基建土石方的概算为0.45元/立方米[04]。也就是说,靠群众“记工分”完成的工程体积为2527亿立方米,靠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完成的工程体积为1083亿立方米,总计为3610亿立方米。



3610亿立方米这个天文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万里长城的工程量为2亿立方米;倾举国之力、历经15年建设还没有完工的三峡工程,到最后的土石方开挖、回填、混凝土浇注总量为不超过3亿立方米。



也就是说,在1949-1979的30年间,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工程总量为1200座三峡工程,平均每年40座。



三峡工程的总投资为2000亿元。也就是说,1949-1979年30年间新中国水利建设的总投入相当于目前的240万亿元,平均每年8万亿元。



我们还知道1949-1979年30年间水利投入占全国基本建设中投入的比例为6.6% 。以此我们推算出中国在1949-1979年30年间的基本建设总投入为3636万亿元,平均每年为121万亿元。3636万亿元基本建设投入,可作为固定资产投入。



2007年中国GDP为24.6619万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万亿元,固定资产投入对GDP的拉动率为180%,就是说固定资产每投入1元,可产生1.8元的GDP。



当然,目前的拉动率是比较高的,工程项目附近什么酒店按摩洗脚都被拉动了起来。而1949-1979年的拉动率没这么高,最多就是拉动一下炝锅面、小平头;就把拉动率按最保守的态度定在110%吧。那么30年3636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入可拉动GDP为4000万亿元,平均每年为133万亿元。



新中国前3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按主流的说法是7.2%;我们就按这种说法进行分布:五十年代(1950-1959)平均每年的GDP为57.14万亿元;六十年代(1960-1969)平均每年的GDP为114.24万亿元;七十年代平均每年的GDP为228.48万亿元。



人们知道,2007年中国GDP为24.6619万亿元;这就是说七十年代的平均每年的GDP是2007年的9.26倍!(选编自苏拉密《毛泽东时代GDP估算》/Article/Class14/200809/50168.html)



这个推算结果,虽然算不上精确,但我们看到,它大体上与建国以来的社会产品产量增长的统计结果相一致。请有兴趣的网友比较一下1949—1978年与1978—2007年,(前后都是29年)中国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会清楚地看出:改革前29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比改革开放以来29年快得多,更根本不存在比后者慢的问题!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3-28 20:51 , Processed in 0.049353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