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zjx的个人空间 http://zjx8231063.zzwave.com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7.8.11]中印边境之战 意外打出个中国最铁的盟友![21P]

热度 2已有 8249 次阅读2017-8-11 15:33 |个人分类:军事|系统分类:随笔评论

[提要]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辉煌战史中的精彩一笔,这闪电一击狠狠教训了不知天高地厚的阿三,还意外收获了一个铁哥们,那就是巴基斯坦!


 

在建国后我军有限的作战中,抗美援朝、藏区平叛作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规模都远远超过对印作战;1969年3月爆发的中苏珍宝岛之战规模虽小,其政治影响似乎也在其之上(当年毛泽东将战斗英雄孙卫国叫上“九大”主席台,让国人对这场战斗更加高度关注)。
但就是中印之间这样一场小打,却使中国意外收获了一个铁杆朋友——巴基斯坦。这一切都要拜战略大师毛泽东所赐,是他老人家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才使得中巴友谊的红利延绵至今,继续造福两国人民。
中印之战前,中巴两国对对方的认识都存有战略误判
中印之战前,印巴是死敌,中美也是死敌;巴基斯坦和美国走得近,印度则和苏联走得近;中国和印度自1950年代起因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度也走得很近,中苏关系虽由热趋冷,但中国仍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1966年中苏才彻底翻脸)。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中巴相互之间难免要出现一些战略误判——中国认为巴基斯坦是美国的小兄弟,属于敌对阵营;巴基斯坦则认为中国是印度的好朋友,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

 


中巴虽在1951年就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在1954年巴基斯坦加入了美国筹建的旨在对付中国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和美国成为盟友关系,美巴结盟让中国很不爽。美国在巴基斯坦白沙瓦、舍姆西、沙姆等地建有军事基地,一直以来,美军和中情局利用这里的空军基地对中苏实施空中侦察,向中国藏区叛匪空投武器。中国认为巴基斯坦这是助纣为虐,自然对巴基斯坦心存不满和敌意。中巴两国虽是紧邻,却如同两条平行线,总是交汇不到一起。
共同的利益使中国和巴基斯坦走到一起
“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说出来似乎不太中听,但却是国际交往中实实在在的至理名言和永恒定律。印巴的恩怨情仇始于1947年印巴分治,两国之间在领土、宗教、土邦等问题上矛盾重重,积怨甚深,爆发了三次战争。巴基斯坦在与印度大象的角力中总是处在下风,非常需要一个强大的靠山以及稳定的武器来源。但严酷的现实却是——美国靠不住,苏联不好靠;西方武器死贵,苏式武器难搞。


 


中印一战,阿三被痛扁,老巴偷着乐,下意识里不免要向中国树大拇哥。用军人的眼光冷眼观之的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前国防部长),既看到中国军队的拳头远比印军要硬,也看到中印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当美英等西方国家一致谴责中国并向印度提供紧急军火援助时,巴基斯坦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的考量,毅然选择与中国站在一起,在国内及各种国际场合中对中国表示支持,公开反对西方国家向印度提供军火援助。
巴基斯坦示好的橄榄枝被敏锐的毛泽东捕捉,伟人就是伟人。朋友不怕多,越穷越要交——是毛泽东一贯的外交风格。巴基斯坦尽管是老美的盟友,但与中国也有共同的利益所在——山水相连的邻邦、同样受过帝国主义奴役、同属第三世界、与印度都有领土争端……毛泽东认为这样的国家值得一交。自此,中巴两国捐弃前嫌,求同存异,越走越近,越走越亲。1963年1月,中巴两国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1963年3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议》,协议的签署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70年代前后,巴基斯坦国家领导人来中国特别勤,毛泽东逝世前接见的最后一位外国领导人,就是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足见中巴关系有多铁。这是因为在中巴成为朋友后,印巴又爆发了两次战争,中国都坚定地站在巴方一边,并根据巴方的紧急要求,中国以最快的速度向巴提供武器装备等战略物资。老巴对中国兄弟的救命之恩是感恩戴德,频频来北京表示谢意。中国对于巴基斯坦的支持和援助那真是掏心掏肺的,不论是巴基斯坦与印度开战,还是遭受自然灾害,只要巴方求援,中国都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援助。自1960年代开始,中国所能生产的最好武器——歼六型歼击机、强五型强击机、59式坦克等兵器就源源不断地装备巴军。

 


对中国的支持和慷慨援助,巴基斯坦自然也是投桃报李。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场合,巴基斯坦是一贯支持中国的政治主张,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利益。1960—19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军品禁运,技术封锁。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已关上对中国军工技术支持的大门。中国就转道巴基斯坦获得西方一些先进的民用产品和军工技术。
1950—1960年代,中国领导人乘坐的专机都是苏制客机,因中苏交恶,仅有最好的苏制伊尔18螺旋桨客机老化,安全性差,速度慢,无法保障国家领导人出行需要。在1970年代初,中国就由巴基斯坦民航引进了4架八九成新的英制三叉戟喷气式客机,作为国家领导人专机使用,一时成为中国最好最先进的客机。“9·13事件”林彪叛逃时乘坐的256号专机,即是其中最新的一架,从老巴那接手才两个月。


 


巴基斯坦军队中装备有不少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武器,中国军工业对美欧武器的了解和借鉴就是从老巴那秘密开始的。尤其在战斗机、坦克、空对空导弹技术等方面,使中国军工获益匪浅,对于跳出苏式武器设计的老套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美建交过程中,巴基斯坦更是扮演了牵线搭桥的重要角色。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以后,鉴于美国受越战拖累在与苏联争霸中力不从心,主张拉拢中国。同年8月,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时托总统叶海亚·汗向毛泽东捎话,美国准备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出于抗衡苏联的需要,作出积极回应。1970年10月,人民日报发表美国记者斯诺站在天安门检阅的毛泽东身旁的照片(内部印发了《毛泽东与斯诺谈话》),中国还主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期间,老巴在中美之间频繁传话,成为这两个敌对国家的秘密“热线”。1971年4月27日,中国通过巴基斯坦向尼克松发出访华邀请。第二天,尼克松将访华打前站的任务交给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基辛格。基辛格就是在巴基斯坦周密安排下,借道伊斯兰堡,巧妙地“抱病”两日,避开媒体视线,秘密前往北京,与周恩来会谈17个小时,促成了改变世界格局的美国总统首次访问新中国。
眼下,巴基斯坦跟定中国仍是其不二的选择
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不蛮横霸道;巴基斯坦是个小国,也拥有独立主权。中巴关系很铁,仍是平等互利的关系,但毕竟巴基斯坦需要中国,更甚于中国需要巴基斯坦。在中国,“巴铁”一词几乎人尽皆知;而在巴基斯坦,人们用“宁舍金子,不舍中巴友谊”来形容两国关系。


 


巴基斯坦作为美国的老盟友,也一直在脚踩两只船,但老美总是想要控制别国,为自身利益强人所难,将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令老巴很不爽。远了不说,最近巴基斯坦向美国购买F16战斗机眼看又要泡汤了(之前因巴核试验已取消一次采购F16战斗机合同了),因为老美给巴基斯坦附加了一些政治条件,为巴基斯坦难以容忍。美国是蛮横霸道惯了,从阿富汗越境打击塔利班,根本不跟巴基斯坦打招呼,甚至误炸巴军人和平民,让老巴既气恼,又很没面子。老巴心里明白,交这样的损友,指不定哪天就被卖了。
巴基斯坦和印度长期不和,克什米尔争端是印巴关系的核心,双方都志在必得。印度是个贪婪和极小气的国家,历来都觊觎周边国家的领土,对巴基斯坦更是不惜兵戎相见。面对印度强大的政治军事压力,巴基斯坦迫切需要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邻国的支持。


 


巴基斯坦早年很穷,工业基础薄弱,军队装备全是舶来品。在经历了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巴基斯坦深刻认识到必须建立自己的军工产业。中国也是有意拉这个穷兄弟一把,巴基斯坦的军工业基本是靠中国技术和资金支撑发展起来的。中国还给足老巴面子,说是合作研制,几乎全是中国的技术;说是合作生产,基本是授权组装。从战斗机到坦克,从护卫舰到导弹,巴军武器装备中“中巴联合制造”比比皆是。这让巴基斯坦能以有限的军费(年60多亿美元),建立起一支能与印度抗衡的军事力量,也使得印巴之间的相对和平持续了45年之久(小打小闹还是有的)。对巴基斯坦而言,中国所做的一切,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给不了的。
在中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中,巴基斯坦也是一张重要的牌
中国对于巴基斯坦的强力支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牵制共同的对手印度。印度视1962年中印之战为奇耻大辱,印军对这狼狈的走麦城更是刻骨铭心,念念不忘报这一箭之仇,对中国多年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领土争端的善意置若罔闻。目前,印军在中印边境部署的兵力兵器是中国军队的数倍,并不断加强道路、机场等战场建设,在边境上不时与我军形成紧张对峙。但中国的战略重点在东部和南部,而不在西部。有了巴铁在印巴边界尤其是克什米尔地区的军力牵制,令印军在中印边境不敢轻举妄动,中国就不用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中印边境摆很多兵。


 


对中巴关系,中国已经走出当年与阿尔巴尼亚、越南那种畸形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济合作。中国通过贸易、投资、参与基础建设等,打造“中巴经济走廊”,推进“一路一带”建设,使两国及两国人民都得到好处。中国已获得巴基斯坦卡拉奇市瓜达尔港的经营权,不仅使中国西部内陆有了一个出海口,也为中国海军舰艇远涉印度洋谋得了落脚点,战略价值巨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历经时间考验,盖因两国关系有坚实的基础——彼此关照对方的核心利益:巴基斯坦对印度的牵制作用让中国能够从容战略布局;中国的强力支持又让巴基斯坦对印度有了抗衡的底气和资本。这两好合一好,铁哥们还得好好处下去。XLW
[第一封信]
杜魯门先生:
我本來想医治蒋介石垮台遗留下來的创伤,
搞经济建设的。
你今天要打仗(侵略中国),我奉陪到底。

 

你认为我穷,我借钱和你打。
一直打到你跪下为止。
毛 泽 东
1950年9月
[第二封信]
杜鲁门先生:
你好疯狂。你背着联合国的招牌,先发动了十五个国家的帮凶軍,向中朝人民宣战。
炮弹落到中国的土地上,逼的中国人民不得不出兵和你较量。
現在两年多过去了,我看你沒有什么了不起。大不了一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我断定你是要失敗的:
1:你是侵略战争不得人心。


 


2:战线太长运输不便。
3:兵员不足,士气不高。
加拿大是一个连,土耳其是一个排,菲律宾是一个班。
我毛泽东一个号召,一个村就有一个连!
現在我代表中国政府宣布:希望杜鲁门先生再増加15个帮凶,我让朝鲜人民军休息,让中国人民志愿軍和你战斗到底,你來也好,不來也好,短时间叫你跪下投降!
毛 泽 东
1952年11月
[提要]1987年,印度再次在中印边境蠢蠢欲动,而且还联合了越南,但是,正当解放军摩拳擦掌,准备一战时,印度却胆寒了,藏南再次被印度占领。


 


“面对蚕食中国忍无可忍”!
自62作战以后,印度方面对中国一直是不死心。由于前面的军事作战失利,导致了印度军方内部一个时间内产生了与美国一样的“恐解放军”症(但是两者内涵不同)。
大批的印度军将领,不是回去高喊“复仇”而是要千方百计不叫战争在重演。
为此印度政府在中国70-80年代内部政权争夺时期,采取了“暗度”手法以居民定居逐步对华藏南地区实施蚕食政策。截止1986年印度已经向该地区派遣了大约3-50万不等的居民。而中国一面要应付国内的复杂形势,一面要面对西南部越南的挑衅。一时间毫无举措。

 


“借尸还魂”试图再次挑起争端!
印度把中国这个混乱时期看作是“最佳时期”一些印度军方强硬派又开始活跃,他们鼓吹“中国是破故”该到了万人敲打时候了。不久后印度边境巡逻军队开始不断越过“警戒线”进入中国军队驻扎地区。并且多次寻衅滋事。中国军队却只能听命“不做任何反应”的宗旨。
不久后,印度一个巡逻部队,武装进入中国管区。中国边防军一位副营官员前往驱赶,交涉,结果印度军队非但之至不理反而突然开枪,“击毙这名共匪军官”(台湾时报当年报道)。
此时汇报到刚刚稳定政局的国内领导,结果这位“老帅”还是严令先以外交交涉,军队依旧要严防,克制。不要主动挑起争端。
中国军方随后根据指令派遣了一个由高级将领在内的代表团前去与印度谈判。试图以外交手段结束对峙。结果印度方面竟然不买账,反而恶语相加。一位印度国大代表说:“我们也要俘虏你6000人,在把你的垃圾武器还给你”!此事自此报道中央。


 


随后印度军队出动第7师在内的2个整装王牌师。在拥有美协,苏制现代化装备下,一直前出道距离中国边防军数公里距离,并且来开就要开打的驾驶。中国军方依旧在等待指令。边防军能做的只有严阵以待!这又给了印度一个巨大假象。认为解放军就是泥娃娃了!所以更加傲慢。
但是中国暗地却快速在1月内将13,54等三个主力王牌集团军秘密开始向边界集结。截止当月底中国军队三个集团军主力部队已经做好了对印度2个主力师暗地合围工作(形成合围--注)。只要一声令下三个军团可以在几乎1月内将印度2个主力师尽皆吃掉。
此时苏联特使秘密访问印度,通报了此事。苏军顾问称:“希望能与越南配合造成中国两面受敌局面。但是印度此时面对已经愈演愈烈的中国出兵局面,三个主力集团军对垒,印度军方内部开始胆怯了。同时美国方面对印度开始施加压力,要求印度终止对中国的边界军事对峙行动。否则这是“不会得到美利坚的支持的行动”。在权衡利弊后印度军队忠于打算撤军。


 


而中国军队正在要进攻之际,中央考虑因为越南方面作战问题,因此避免两线作战,没有同意国防部上报的“全歼印度2个师”作战计划。转而命令军队缓步后撤。
眼看就要到手的果子,就这么再次没了。藏南再次伦为被印度占领区。XLW
最近,印度阿三又不老实,扬言不惧中印开战,声称已不再是当年的印度。可是1962年中印战争,当年毛泽东为何会在大胜之际突然撤军,如此轻易地“放弃”了已经到手的藏南?
现在中印的争议领土主要是东部的藏南和达旺以及西部的阿克塞钦。中国拥有西部的阿克塞钦,而印度侵占着东部的藏南和达旺。
坚守阿克赛钦是中国的高明之处,阿克赛钦虽然非常荒凉但它的地势非常重要,看看地图就可以知道了,它居于中亚的制高点,紧临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和中心城市,它的地理优势远甚于藏南和达旺。


 


如果说藏南和达旺是两块肥肉,而阿克赛钦就是中亚的镇妖塔和刺向印度心脏的利剑。
首先要说藏南其实谈不上放弃,如果一定要说放弃的话那就是毛泽东放弃的:1962年11月前线战斗大获全胜,以至于到印度报道的西方记者都说“只要一两个师的中国军队,就足以横扫印度全境”之际,毛泽东却断然下令回师,甚至一直撤退到了战前实际控制线以北20公里,留下了一场“让全世界目瞪口呆的胜利”。
在军事层面,藏南早在1962年就已经被“放弃”了。而在外交层面,多年来关于藏南,中方的谈判立场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以实际控制线为准划定永久边界。
按照这个原则,由于早在1962年就在军事上“放弃”了藏南,一旦印度接受这一主张,藏南在军事外交法理上均会被彻底“放弃”。当然中方的谈判立场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印度必须承认中国对阿克塞钦的主权,而由于下面将要说到的因素这对于印度并不是那么简单。


 


对于“弃藏南”,想来这里有许多愤青朋友会义愤填膺,在他们看来,藏南是我国青藏高原最肥沃的一块土地,雨量充沛,亚热带气候。 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而且,从人文地理来看,山南属于西藏是毫无疑问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神王”六世达赖就出生于山南。因此这块地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是不惜任何代价也要保住的……
然而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当年毛泽东为何会在大胜之际突然撤军,如此轻易地“放弃”了已经到手的藏南?


原因很简单:那帮西方记者是“外行看热闹”,毛泽东却是“内行看门道”。他之所以下令部队迅速回撤到“麦克马洪线”以北,是因为他明白:只要在山南再耽搁上十天半月,那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就会全军覆没。军事斗争,是“外行看装备加上数人头,内行看的则是后勤、后勤、后勤”。 在决定打1962年那一仗的北京香山会议上,周恩来特别嘱咐的就是“一定要把后勤搞好,绝不能再象朝鲜战争那样由于后勤的因素增加部队的伤亡”。在绵延的青藏高原与巍峨的喜马拉雅山上能保证大兵团作战的后勤支持,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奇迹。
印度洋暖湿气流沿山而上,冬季大雪封山, 夏天暴雨倾盆。我军进入麦线以南作战, 一年里八至十个月没有可靠的后勤,唯一的空当就是秋天那短短两个月。事实上,1962年的那场战争从发动到结束也就是不过两个月,中国军队最充分地利用了西藏自然条件留下的那个宝贵的唯一的窗口。
然而,前线雪片般传来的捷报却并不能改变山南的地理条件。西藏高不可攀的“天”才是我军最大的敌人,才是真正不可逾越的障碍。只要一过11月,铺天盖地的大雪就将切断18军在藏南的后路,使刚刚见证了我军辉煌胜利的藏南变成一片军事死地。
中印两国有关边界问题是两国建国后逐渐积累起来的,什么实际控制线,麦克马洪线争来争去,我们先不去管它了。
引起中印边境冲突的直接原因是,当时印度在中国的一个得力的间谍写的一份报告,这个间谍还是个女的。这个间谍详细的汇报了她获得的情报,罗列了很多数据和证据,中心意思如下:中国正在准备抗击蒋介石反攻大陆,中国大陆的战略资源正在向东南沿海集中,如果中印边境发生战争,中国将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任何一个战略家都知道,两线作战意味着两线都失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更重要的是,经过她详细的调查,中国大陆的燃料不足以应付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
我们许多人一直以为印度人是傻子,其实错了。只有傻瓜才不会算账,人家印度是算的非常精准的。残酷的事实是,中国还真的没有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燃料,这就是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现实。当时北京的公共汽车都背着一个大气包,有的公共汽车后面背着个炉子,烧木炭驱动发动机。汽油和燃料全部运往了东南沿海前线,而且还少的可怜。没有人卖给我们油。我们还记得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吗?闹的天翻地覆说到底就是为了油料。德国还指望着从巴尔干半岛撤退的这支装甲兵团保卫德国呢,但是让瓦尔特给炸了。虽然德国没有守住不全是这个原因,但是肯定有这个原因。



 


1962年边境战争的失败让他意识到,在国际政治中,弱国毫无立锥之地。

 


印度官方历史中这么形容中印之间的那场边境战争:“1962年的事件也在政治和外交领域产生了显着变化,带来了更多的现实主义。”
印中战争让印度开了眼,但即使45年之后,印度人依然没有意识到导致自己失败的环境和原因。流行的看法是中国背叛了印度的信任,袭击我们在拉达克(Ladakh)和东北边境特区(NorthEastFrontierAgency)的防线。
但政府对这次战败的调查(尚未解密)、印度政府1992年的官方历史、已经解密的中国和美国文件、以及印度分析家和学者的大量研究都表明,对于这场战争,还有惊人的事实。
最显着的原因是当时的政治领袖让印度遭受了失败。不是中国的背叛,而是当时的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以及他的国防部长V·K·克里什那·梅农 (VKKrishnaMenon)自以为是地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危机,而且即使印度奉行“前进战略”,中国也不敢进攻印度。


前进战略和对中国不作为的判断得到了当时的情报局长B·N·穆利克(BNMullick)的坚决支持。有些分析家认为,穆利克也对误导政治领导负有责任。
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印度战败的几个主要原因,它们是:
政治领袖们误判中国不会对印度在拉达克和东北边境特区的“前进战略”做出反应;
印度军队装备不好,准备不足;
中国无根据地认为印度试图占领西藏。
痛心的报告
耻辱性的失败之后,印度军方委托亨德森·布鲁克斯(HendersonBrooks)少将和P·S·巴加特(PSBhagat)准将调查这场灾难。 虽然参考资料极为有限,但二人深入挖掘,发现了最初形成“前进战略”和印军在当时是如何在政治领袖的压力下被迫参与冲突的许多资料。


亨德森·布鲁克斯-巴加特报告还未解密。但英国记者内维尔·麦克斯韦尔(NevilleMaxwell)看过了报告并发表了一篇内容摘要。他是怎么看到这份报告的不大清楚,有传闻说是一位高级部长把报告交给他的。
印度政府在1992年发表了一份官方历史文件--1962,与中国冲突史,由国防部历史局编撰。上述两份文件都认为,装备恶劣、准备不足的印军是被迫对抗优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实际上,直到1961年仍担任陆军总参谋长的K·S·迪马亚(KSThimaya)将军1962曾在Seminar杂志撰文指出:“作为军人,我根 本无法想象我们单独与中国公开冲突;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也不能期望能赶上中国。保证国家安全的责任,应该由政治家和外交家承担。”
但是,政治领袖在情报局的支持下命令军队在印度宣称所有的全部区域建立前进据点,其中包括有争议的地区。
“前进战略”从1954开始实施,不顾中国政府一再抗议,在争议地区建立哨所,这些哨所甚至常常越过中国的前线哨所。
尼赫鲁一厢情愿地急功冒进,他相信印度由于有美苏的一致支持,中国不敢反击印度的前线据点和巡逻队。
这背后的设想是通过逐步设立据点,最后把中国人赶出印度人认为自己拥有的地区。
有些印军将领反对这个政策,认为它在军事上是危险的。他们知道印军准备不足,无法在前方抗击中国军队。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的。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作战艰苦。这场战争最后双方伤亡竟然是五比一,中国主将张国华笑了,他说:“这样容易取得的胜利,我当兵33年,还是头一次!”


 


战前,指挥所的气氛是紧张的。张国华有时专心研究地图,有时离开地图踱着步子深思。“慎重初战”是个很不好驾驭的车头,初战必胜又是最起码的要求。与印军毕竟是初次交手,它是“太极派”,还是“少林派”呢?估计不会有国民党的主力强,但也不能估计过低,要“猫”当“老虎”打,像对付国民党的中等部队。当时有一种意见,为了慎重,只打沙则一点,吃掉敌人一个营。这是个很保险的方案。张国华考虑再三,吃掉一个营,不痛不痒,要吃就吃它一个旅!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另一位领导时,那位领导身体震了一下:“这太冒险了!万一……”
还有一位领导不无担心:“现在仗要打大了,是不是战役发起时间向后推迟两天,以便部队做好充分准备?”
张国华没有表态。他说:“看看部队准备情况吧。”
阴法唐政委代表新组建的四一九部队师团两级领导再次进言:“张司令员,战役发起时间不能推迟!”
“理由呢?”张国华不露声色。

“我1万多人进入战场,在森林里隐蔽了一天一夜,不动烟火,再推迟两天很容易暴露作战意图。那时再进攻还有什么突然性!”
张国华一拍桌子:“不再推迟,要让敌人还没穿裤子就当俘虏。”
两种意见反映到中南海,有的领导也认为张国华是在冒险,但毛泽东不喜欢墨守陈规。他把另一种意见的文稿推到桌子一边,颇有愠色:“他是前线指挥员,让他打嘛!打不好重来!”
方案定了。干部会上,张国华激越的声音把出击前的喧闹压了下去:“现在当面敌人不是1300,而是2500,准备打它3000,如再增援就按它5000打。三至五天解决问题,不要怕伤亡,准备伤亡2000人。要打得好,打得快,速战速决,务必全歼。打起来不受‘麦线’约束,但要报告中央。打不好是前边的人负责,补给不好是管后勤的人的责任。哪个搞不好,要追究哪个人的责任。打不好,消极说法是未完成任务;积极说,是不够共产党员条件!”


会后,他又布置:要多准备些猪肉,要把各团电影组组织起来,把军区文工团调到前方,以鼓士气。
10月20日7时30分,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我人民解放军的炮火便铺天盖地向入侵克节朗的印军阵地倾泻。9时30分,印军的第一个据点被攻下。到晚上8时多,克节朗战役即告结束。张国华耸耸肩,笑了:“这样容易取得的胜利,我当兵33年,还是头一次!”
23日,中央致电称赞:“作战部队在高原严寒的困难条件下,斗志昂扬,艰苦卓绝,勇猛作战,干脆地歼灭了敌人。”军区前指刚刚收到这一鼓励电,还没来得及转发,又收到中央收回该电的通知。张国华心头一紧:出什么事了?等他收到第二封电报时,心中的疑团才渐渐解开。后一封电报只比前一封电报多了两句话:一句是“捷报频传”,另一句是颇带感情色彩的“中央、军委极为高兴”。为什么又收回前封电报呢?张国华寻思:看这口气,很像是毛主席亲自加的两句话,他的高兴溢于言表,他希望电报能更大地鼓励前线士气……是的,一定是的!
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张国华指挥的两次战役和一些零星战斗都取得了胜利。歼敌3个旅,生擒王牌旅长达维尔和另一名准将旅长辛格,共毙、俘敌7000余人(主要收获自西山口之战),占整个中印边境反击战战果的80%。中方作战部队也付出了代价,伤亡1460人,而百度百科显示,则才几百人。
中国伟人毛泽东,果断命令中国军队对印度进行’教训型‘打击。随即,中国军队开始了速度惊人的战争部署。短短12天中国军队就集结了1个军团(中国18军,约3万人)。并且引导印度军队3个旅进入中国军队预设的伏击阵地。


印度政府当时紧急接受了来自苏联的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全套武器制式援助。作为当时的华盛顿军方,由于朝鲜战争带来的尴尬结果,急需要在军事领域方面取得一次对华战争的胜利。
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展美国在中亚战略位置上的‘主导’地位。因此在苏联援助第3天,由英美等北约成员国组成‘亚洲军事发展态势委员会’。决定对印度援助18个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装备。其中一些装备是来自英国2战期间剩余军事物资。
由于美苏联合支持,并且苏联军事顾问专家亲自进行整训印度武装部队。这些使得当时的印度首脑尼赫鲁,产生了‘超级亚洲人’的可怕思想(1962年正值我国多事之秋,国内经济尚未摆掉大跃进和3年自然灾难的阴影。


 


同年3月,持续了3年的西藏农奴主叛乱刚刚平息,4月新疆又发生了边境暴乱。此时中苏关系实际上已经破裂,中美由于在台湾和越南问题而继续严重对立。),因此,他在当年撕毁了与中国签署的‘和平边境互不侵犯条约’。以3个‘王牌’主力旅为先遣,越过 ‘麦克马洪线’,在西藏、青海地区对中国实施武装入侵。
而中国军队在初期,仅有少量边防军驻扎在这里。总兵力约2-3个连人数不足500人。而印度先期抵达的第1旅,则是拥有6000人的主力旅。中国开始逐步失去很多哨所(不过其中一些主要的哨所,都是中国人自己主动放弃的)。
北京政府当时多次警告印度政府。但是,印度人在‘欧美+苏联武器援助’的趋势下极度自大,‘中国人不敢还手' 一直是战前尼赫鲁的口头禅。

因此,中国伟人毛泽东,果断命令中国军队对印度进行’教训型‘打击。随即,中国军队开始了速度惊人的战争部署。短短12天中国军队就集结了1个军团(中国18军,约3万人)。并且引导印度军队3个旅进入中国军队预设的伏击阵地。
快速的消灭了其中1个旅的大部。其余印度部队开始向后撤退。而中国军队1支快速分队,翻越了根本不可能翻越的大雪山(作战时间巧妙的控制在战场上主要河流洪水期之后与12月大雪封山之前),在气候极其严寒的冰河河谷内,拦击了印度军队的退路。
在此时,印度军队依然陷入中国军队合围之中。面对如此局面,其指挥官竟然没有在中国快速分队截击自己的身后部时,给予马上的打击。


而是错误地认为,可以依靠全新的苏美装备的极大优势火力,进行反突击反包围。印度军队一名少校军官,在对其国内家人电报称:我们只要依靠先进的武器,完全可以击败全部中国军队。
但是,当时派驻印度的美国军事专家理查德安德鲁斯准将对外称:这是一场中国形势的’歼灭战的开始‘。我们在韩战中多次领教过这种手法。
印度通往前方的军事补给线,完全被中国军队切断。士兵们在缺乏食物的战斗状态下,开始出现大面积涣散。随即,中国军队抓住有力战机,开始发起’中国形式的‘歼灭战。短短8个小时。印度号称’东亚1,2旅的‘2支主力部队被尽数歼灭。
此时,中国军队继续向前推进。其先遣部队,已接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围50公里处。其深入印度作战达212公里。但是,此时中国政府作出了让印度人惊奇的决定,中国军队开始快速回撤。中国在后期正式公布:中印自卫战争结束。而且,中国方面归还了包括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在内3968名战俘,以及全部缴获的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


中国军队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 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 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1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1524名)。
由于受战区非凡的地理环境限制,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双方的步兵部队参与,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双方的步兵装备。
中国军队步兵武器是新换装不久的56式系列班用武器(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56式班用机枪),而印度士兵手中是二战英国军队制式装备李-恩菲尔德步枪和司登II、III及斯特林L2A3 冲锋枪,印军使用的轻机枪是布伦MKII、III轻机枪。


其他的不谈,印军武器装备还停留在1947年的水平上,而我军轻武器比印军的要先进2代,比英美援助印军的先进1代。
战场上,中国军队战士对大量缴获的还没开箱的英美自动武器根本就不屑一顾。双方士兵的战斗素质也没有在一个档次上,除了廓尔喀这支雇佣兵部队,印度人从来就不是英勇的战士。
这次战争一举粉碎了印度的’前进政策‘,维持了中印边境近40年的和平局面,超过当时'1场战争管30年’的估计。最重要的是中国军队击败了来自当时世界上军事两大最强大阵营,北约以及华约联合支持的印度。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即便是在现在的先进条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XLW
[提要]尼赫鲁在梅农和一帮唯命是从的将军的建议下,发动了稀里糊涂的战争。由于印度对战略上的考虑和国际关系的态度太天真,所以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马克斯韦尔的《印度对华战争》中有一个很趣的比喻,他说印度像是一个钓鱼的人,鱼饵被一条不希望它上钓的鱼咬住了。此文正好描述了这样一个过程。本来非暴力运动就很虚伪,说说可以,莫非还要当饭吃?但是就像我们纪念倒下的中国军人一样,我们也纪念印度的军人。为国捐躯无论在那一边都让活着的人永志不忘,当然,是为了永无战争。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
每一场战争都能在历史中找到根源。战争并不是晴天霹雳来去无综,而是一系列缓慢、拖沓事件不可避免的结果。中印1962年的冲突也不例外,这场战争源自中国对西藏的兼併。
印度于1947年独立后一直在拉萨和日喀则保持领事馆。由于印度与西藏之间密切的关系 --- 这个关系甚至早于英国的贸易协定 --- 还由于中国早年处于国内政治动乱。西藏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主要通过印度。在1950年,西藏被外界认为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当然,中国在西藏有办事处,这说明西藏的独立是有条件的。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内战中失败后,西藏政府正式要求中国驻西藏办事处撤离,它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驱逐外交官的权力。西藏方面的档案资料说明西藏政府用了一年的时间来谋划此事。
中国要求西藏政府和平回归中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藏东的昌都地区驻扎了军队。惊慌失措的西藏政府立即派出代表团前往北平谈判,企图缓解压力。而就在1950年10月7日,就在这个代表团预计抵达的日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大约八万部队攻打西藏,宣布将和平解放西藏。在强权下,达赖啦嘛不得不签订了城下之盟,即1951年5月23日的17条协议,向中国投降。这个强加在西藏的十七条协议被中国方面引用来说明西藏政府不仅同意,而且主动要求和平解放。


这一连串的举动,特别是对西藏文化的破坏理所当然地使印度政府惊诧不已。尼赫鲁抱怨说中国外交部误导他以为中国直接与西藏谈判就能够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中国侵入独立西藏是62年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本文不讨论侵略西藏的合法性问题。
印度公众对中国入侵的强烈反映主要集中在这个问题的政治和文化层面上。在印度独立之前,英国就为了英属印度的安全把西藏培育成为一个对抗中国和俄国帝国主义的缓冲地带。除了少数人,绝大多数印度政治家,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并不理解中国侵入西藏的含义以及丧失西藏的后果。
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正在国际舞台上推进互利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他认为印度在初生阶段无力搞对抗,特别是在朝鲜战争期间。1950年11月18日,他给内政部部长写信说,“我们不能够挽救西藏,心有余而力不足。任何努力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如果无力但又带来麻烦的话,对西藏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们将想一切办法来确保西藏的自治。”
不仅不想办法应对这个对印度至关重要的西藏问题,尼赫鲁反倒对朝鲜战争十分关切,他试图维护与中国的友谊,与中国一道维护亚洲的不结盟平衡,这个不实际的观点把印度引入一个灾难性的,难以预料的局面之中。


当时,尼赫鲁有两个亲密助手,一个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梅农,另一个是驻中国大使潘尼加。这两个人要对尼赫鲁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的政策负责。潘尼加有很强的共产党倾向,后来,他的女儿嫁给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工党领袖。潘尼加甚至对尼赫鲁说,在西藏没有中国军队的驻扎的证据,而且他说如果抗议中国入侵西藏的话,那么在联合国就无法代表中国讲话。看来,潘尼加在联合国对保卫中国的利益更有兴趣,而不是在中印边界冲突时代表印度利益。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尼赫鲁同意这个观点。他说,“我们的关切点是维护世界和平,最近在朝鲜发生的事削弱了中国的地位,如果印度在西藏采取侵略政策的话,那么中国的地位将进一步被削弱。”因此,尼赫鲁就这样牺牲印度在西藏的利益,为了增强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至于为什么中国对独立西藏的入侵会维护世界的和平,他一点也不清楚。帕特尔(sardar patel时任印度国会领袖)曾气愤的说潘尼加“在想尽办法来为中国的政策和行动寻找原因。”


帕特尔是强硬派。他给尼赫鲁写信指出“即使我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朋友,中国人并没有把我们当朋友。”现在,国际上支持印度,世界舆论反对中国入侵西藏。实际上,全世界都指望印度带头抵抗。国际知名的英文杂志,经济学家载文说:“由于自1912年就从中国分离,所以西藏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被当作是一个独立国家。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印度必须牵头。如果印度决定支持西藏独立并把它当成一个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国的话,英国和美国将会给予外交承认。”这封给尼赫鲁的信证明了巴特尔对未来十年中国侵略行径的先见之明。遗憾的是,印度不仅没有直起腰板,反而在中国占领西藏之后一年向中国统治下的西藏提供了10000 孟扎(maunds,印度计量,一孟扎约为33公斤) 大米,以应当时的饥荒。中国求援,印度有求必应。
在这里回顾一下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要求是很有教益的。因为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即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纠纷源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的口号是“解放三百万西藏人民,反抗外国入侵,完成祖国统一,保卫祖国边疆。”抛开宣传的目的不说,这句口号有一定的道理。通过先发制的行动来实施防御。先发制的含义就是占领西藏王国。一般认为,中国占领西藏是为了获得中国通向西亚、南亚和东南亚的通道,获得一个跳板。
1842年,自治的西藏,与克什米尔和查谟的统治者道各拉签订了承认古老的,既定的边界的条约。但是边界并没有划定。为了明确边界,1847年,英国人在司丕提河到班公湖(spiti river up to the pangong lake)划了一条线. 但是北上直到到喀喇昆仑山口(karakoram)的地区没有标定。这个地区的边界线是1865年约翰逊率领测绘队实地踏勘阿克赛钦时划的。他把这个地区划入查谟和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后来,约翰逊被任命为首府设在拉达克(ladakh)的克什米尔地区专员。外交部此时认为应该把边界线划到昆仑山,涵盖整个阿克赛钦,在此地建立一个与所谓的俄罗斯扩张势力相接的缓冲区。英国在阿富汗做过同样的努力,虽然成效甚微。


 


1892年,中国在喀喇昆仑山口(karakoram pass) 树立了界碑,并告诉英国军官和探险家杨中国疆界起始于此,沿喀喇昆仑山口(karanorm)定向。这就是中国所谓阿克赛钦地区是西藏不可分割而且神圣的一部分的依据。1998年,中国驻印度大使周刚谈到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曾对英国声明时实际上引用了这段话:“不存在从阿克赛钦撤军的问题,因为自古以来,阿克赛钦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中国的管辖范围之内。”但是,由于西藏在历史上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有时完全独立,有时半独立,有时和印度的各个王国结盟,所以这段话没有历史和法律上的可信度。实际上,西藏曾一度向次大陆上的莫卧尔王朝纳贡称臣。无论如何,英国人也好,中国人也好,即便在那个时候,在国际法上这块界碑也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不是双方设立的。
1904年,英国派出一支由杨中校率领的军事特遣队前往中国,目的是防止中国落入外国势力范围之内。中英之间签订了一个关于英国西藏的协订,该协定赋予英国在西藏贸易的权力,这是英国在西藏势力的开始。1906年中英之间又签订了一个类似的协定。但是不管有没有协定,中国在1913年前几次试图夺回西藏,但是无力驱逐英国的势力。1913年,西藏宣布独立,为此1914年在西姆拉举行过一次西藏独立的国际会议。
西姆拉会议按协议是三方的会议,西藏应该是单独的一方,其余两方是英国和印度。尽管本次会议有合法性,但是中国代表团有争议。中国代表团坚持西藏是中国的一个省。西藏要求承认它的独立,这个立场是中国所不能容忍的。中国不愿意放弃对西藏的主权要求,但是他们对此无能为力。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分割西藏的建议,即把西藏分为内藏和外藏。会议的结果是外藏承认中国的宗主地位,但是中国必须给予他自治权。不过最终,中国代表团没有在协议上签字因为各方在内藏的边界划分上存有争议 --- 不是中印边界上有争议 --- 协议上根据的是含糊不清的,矛盾百出的所谓历史走向。
为此,中国丧失了在国际法上确立宗主地位的机会。西藏此时事实上是独立的,这可从它参加边界谈判事可见一斑,而且它没有签署任何接受宗主地位的协定。最后,1914年西姆拉会议唯一有约束力的协定是英国和西藏的代表,即麦克马洪爵士和伦青夏扎(lonchen shatra)两人达成了一个边界的协议。两人没有邀请中国代表与会,这是因为该协定是英国与西藏之间的边界协定。这件事说明,所有各方,包括中国在内都同意西藏拥有与印度谈判边界的权力。说明麦克马洪线在法律上与中国毫无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至今,中国对印度的领土要求基于不承认麦克马洪线,尽管西藏当时有自治权,尽管西藏当时承认麦克马洪线。中国人抓住机会于50年代扩张,他们的理由是如果西藏在法律上是中国一部份的话,那么这个协定就是无效的。
首先(再一次,让我们假定西藏在法律上是中国的一部分)西藏,不可能在法律上成为西姆拉会议的签字国。虽然西姆拉会议上西藏确实是在场的,这是事实。而且,1954年,周恩来对尼赫鲁保证西藏的自治地位。同时,因为中国没有成为西姆拉会议的签字国,而签字的双方分别是英国和西藏。再就是一个单方划定的边界(如果西藏代表签字不算数的话,那就是英国单方)无效。这样麦克马洪线就成了问题。
如果印度政府在中国于1950年入侵西藏时详述这些历史事实,而不是基于政治地缘上的考虑一味退让的话,那么世界上就会更了解这一问题,而且体谅印度的立场。但是尼赫鲁却对中国投降和讨好,并在事实上接受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尽管叫得很凶,也感到痛苦,但是印度居然在1950年11月23日联合国大会上反对讨论西藏的诉求。因此,这个政策就是为了维护与中国的友谊,买通中国。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走向灾难的政策。尼赫鲁没有意识到中国推行的是向邻国扩张的政策。抵抗中国龙保卫印度领土的日子就会到来。
至此,中印之间由于中国的领土要求发生争端的土地分别有:
东段:在印度东北边疆局管治下的九万平方公里;
中段:喜马拉雅山分水岭两边和山口的两万平方公里;
西段:被称为阿克赛钦位于高原的三万平方公里,包括查漠的拉达克(jammu ladakh), 以及中国西藏和新疆交界的克什米尔邦。
1954年4月29日,印度和中国签订一个协议。这个协定以潘查希拉著称于世,又称五项原则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印度放弃所有它从英国人手中继承的在西藏的治外法权和特权,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地区。五项原则是:
相互尊重领土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根据中印协定,开放六个山口为什布奇山口?玛那山口?尼提山口?昆里宾里山口?达玛山口?里普列克山口(shipki la, mana, niti,kungribinri, darma, lipu lekh)作为商人和香客通道。但是很快,中国政府就正式照会印度政府抗议印度在乌热 (wu je [barahoti]) 驻扎军队,这个地区位于尼提(niti) 山口的东南,照会却声称此地是在尼提( niti) 以北。在一番争执之后,中国拒绝修改自己的错误,而且坚持领土要求。
中国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推广五项原则,逐步打破了外交孤立。不幸的是,1950年代后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日趋强硬,它自己就在签订原则之后三个月反其道而行之。印度的反应却是沾沾自喜,自吹自擂,一些印度政治家认为尼赫鲁成功地软化了中国龙。
印度军方一开始就存戒心,抵制这样的协议。但是梅农不以为然,他认为印度唯一的敌人是巴基斯坦。谁也不在乎潜在的危险。194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为克什米尔兵戎相见。巴基斯坦借印度不结盟政策之机采取了强烈的反苏政策,赢得了西方的青睐,特别是美国和英国。此时,苏联还没有能够完全站出来支持印度。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倒是可圈可点。它声称保持中立。同时,中国在查漠的拉达克以及克什米尔有自己的领土主张。军队此时一再要求保持警惕,如果得到重视那么荒诞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在这一段时间里,印军的现代化和装备升级迟缓。1952年 库万辛格(kulwant singh) 的报告严辞批评政府的麻痹大意,要求尽速增编几个师,并洽购装备。到了后来,除了加强印藏边防力量外,其他建议被搁置。印军得到的指令是集中力量对付巴基斯坦,而不是中国,和中国的战争被认为是“极不可能的事”。
为了强化在西藏的存在,中国实施了在西藏改善基础设施的计划。中国打算修建从西藏沿喀拉昆仑山,经新疆和蒙古的环形公路。由于印度位于查漠和克什米尔 阿克赛地区的拉达克的存在隔阻了道路建设,环路的形成就得绕道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最不适宜修路的地方。中国要么修一条穿过沙漠的路,要么就借印度领土修一条印度人自己无法使用的捷径。中国选择了后一个方案。他们利用中国没有在西姆拉会议签字这样一个借口,把阿克赛钦并入中国版图,拒绝东段的麦克马洪线,自划边界,然后实施管治。
1958年10月,印度发现了这一条路,顿时发起外交交涉,导致双方相互指责。印度公众了解详情后在国会严历批评尼赫鲁,尼赫鲁情急之下逼问他的责难者是不是要他和中国人打仗。
此时,中国关于领土的要求是毫无道理也自相矛盾,常常令人不可理解。例如,1956年中国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图内拉达克的边界是穿过 班公湖,其中显示斯潘古尔在印度一侧,这基本上和印度的划法一致。1947年国民党政府的划法也差不多。在1959年11月17日周恩来的一封信里,他说:“1956年的地图正确地标明了两国在这一地区的传统边界线。”这样的话,争执从何而来。但是到了1960年6月,边界谈判甫始,中国人就另划了一张地图来取代1956年的地图,这张新图标明,边界沿班公湖和斯潘古尔湖走向。
在边界发生冲突之前,尼赫鲁曾建议中印两国政府清理历史档案以确定边界走向。周恩来1959年11月7日的建议是东段沿麦克马洪线,西段沿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二十公里建立一个非军事区。这个建议一方面损及印度在东段的防御地位,另一方面将使北平对西段的占领合法化。根本上来说,中国企图在从军事和战略上着眼达成一个解决办法,而印度则一定要维护已形成两千甚至四千年的边界。就像是克什米尔争端一样,印度要的是合法性,而不是战略上的权宜之计。为此,尼赫鲁的反建议是,在拉达克地区,中国撤回到印度认为印度领土之外,同时,印度也撤回到中国认为中国领土之外,在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之前,创造一个无人地带。他建议的另一点内容是东段除了朗久之外麦克马洪线以南没有中国人,因此,朗久也不允许中国人继续占领。
尼赫鲁认为他关于拉达克的反建议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他不大清楚中国人对自己边境线的走向的观点,因为中国的地图时常在变。1959年11月17日,周恩来在复函中称尼赫鲁的建议对中国来讲不公平。但是由于这个反建议,中国不得不表明中国关于边界走向的立场,他说1956年中国的地图,即刚才讲过的地图正确地标明了在拉达克地区的传统走向。
由于印度欢迎达赖拉嘛导致两国关系紧张。达赖于1959年3月率领两万追随者来到印度受到了热情和盛大的欢迎,毛觉得大失体面,因此要在“某个方面取得一场胜利”。这个时候,也就是在1959年西藏反叛之后,中国提出了对印度东北边境区的领土要求。
1959年,在尼赫鲁与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的一次会谈中商定双方不在麦克马洪线两英里之内巡逻。但是1959年8月7日,中国军队约两百人越过塔格拉山脊(thagla ridge) 以东 卡门(kameng) 地区的兼则马尼(khenzemane)。遭到印军一支10人小分队阻止。结果印军反被压回仲昆桥(drokung samba bridge)。中国认为这个地区是中国的领土,并强调中国边界自仲昆(drokung samba) 桥始。
1959年8月25日,大约300中国军人进入苏巴辛(subashin) 地区的朗久并对印军哨所开火。哨所被包围后强占,后来印军士兵被释放。在两次冲突中,中国军队都以数量取胜。印军哨所孤立无援,全靠空运。一般来讲,印军一个哨所有12-15人,没有增援的可能性,因为这些哨所连路都没有。当时早该注意到这些问题,可惜,结果仅仅是由外交部发了几个照会了事。
到了1959年底,中国的入侵成了家常便饭,于是印军接管了东北部边境区。印军第4师从旁遮普邦调往阿萨姆。这支部队的任务是保卫从尼泊尔三国交界处一直到*边境的麦克马洪线。可是,这支部队装备很差,准备不够。
印度政府关于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计划因这些冲突受到影响。印度曾在周恩来于1960年4月访印时抓住机会来商谈有关事宜。印度专家组给尼赫鲁提出的建议是印度有铁和事实说明中印边界要从以东的昆仑山划界,而不是从中国主张的喀喇昆仑山(karakoram)。他们说从防御的角度来看,昆仑(kuen lun) 为界更好,因此,中印双方应该撤消1899年英国麦克当纳建议,这个建议主张从北面的靠近喀喇昆仑(karakoram) 山口的斗拉特别奥里地(daulat beg oldi) 划到南面的拉纳克(lanak La) 山口。
印方建议的依据是1840年克什米尔国王曾两次派出收税官员到阿克赛钦收税,而中国人一点证据都没有。
尼赫鲁本人赞成这个建议,但是他的助手持反对意见。实际上,这个建议在1960年是很可行的,而且能可能渡过危机。因为周恩来此时打算重开中印长达两千公里的边界线谈判。他曾暗示,中国有可能放弃对印度东北部的领土要求。但是后来,中国在印度拒绝拉达克(ladakh)线之后,撤回了这一立场。
于是,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这样丧失了。此时,印度报纸充满了真假莫辨的传言,说中国在训练印度东北部的毛主义游击队。而且,周曾访问尼泊尔,在那里发表了反印的言论,导致双方相互指责升级。各自都在扩张自己的实际控制线。边境问题成了国力和声誉较量的问题。
在边境冲突日频的情况下,印度政府决定采取行动。
1961年11月2日,尼赫鲁在官邸举行会议。会议参加者有国访部长梅农(krishna menon), 总参谋长塔帕尔(thapar) 中将,军需局长(总后勤部长)考尔(kaul) 中将,帕利特(palit 准将)和国防部常秘奥普拉瑞地(o pulla reddy) 讨论中国问题,并制定了印度适当反应的实际步骤。会议决定,由于中国仍然是“朋友”,所以反应不能够太猛烈,但是要体现印度的决心。
这次会议成为中印冲突的转折点,其决定也成为战前一系列政策中最令人曙目的决定之一,备受争议:
内容如下
1、印军将在拉达克(ladakh) 地区巡逻,巡逻范围可从现在印军据点深入至国际边界。印军在印度领土上加设哨所来阻止中国进一步的入侵。
2、在北方邦(uttar pradesh) 中印交界地区照上述精神办理,即在印方领土上加设哨所。
印度外交部和情报局认为这些措施不会召致中国太强的反应。遗憾的是,情况并不如此。上述措施对印军无力维持与前沿地带建立哨所之间的后勤保障这个问题估计不足。这一点后文将详细介绍。塔帕尔(Thapar) 将军指出在这一地区印军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资源上都无法与中国军队相比较。中国已经在这个地区建立了保障和增缓网络,而印军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他的反对意见被尼赫鲁和梅农两人对中国不会强烈反应的判断中和了。1961年12月5日印军向东部和西部军区下达了命令,代号为“昂卡(onkar)行动”。
在1958年10月,托拉(thorat) 中将,总指挥部及东部指挥部曾经就东北边境区的防御制定过一个计划。他意识到为了保证麦克马洪线的安全,仅仅依靠巡逻是不够的。于是,他建议在边境上建立一串由两道防线组成的据点支撑的哨所。这样的话,哨所的作用只是预警和领土宣示,没有死守的任务。哨所之后的防线的用途是阻止中国军队的前攻,让中国军队拉长补给线。接下来的防线才是真正的防线,印军靠这条线等待从平原上来的增援。
由此看来,印军内部确实是有明智人士,但是他们的意见被置若惘闻,代之以近视和意气用事。
1959年末,印军进入东北边境时,该地区设施落后,没有什么道路可言,但却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场。几乎所有的哨所的补给靠空投。一切都靠空投,包括每天的食品,由于地形限制,据后来估计,空投物资中只有30%到位。
每天的食品热量也只是平原标准,而不是高原作战所需的高热标准。印度士兵每天都要吃鸡豆,但是这种豆子在高原上无法煮熟。尽管一再要求调运高压锅,但是后勤方面的管理问题迟迟到不了位。取暖和做饭必需的煤油炉也缺货。
没有道路沟通,哨所各自为政。医疗条件奇差。从苏联定购了直升机来执行空中保障任务,但是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胜任高原行动,配件也不够。冬衣,甚至一般的御寒衣服也没有。新兵该发的衣被都没发足。印军没有在山地运送重装备的办法,因此,火力和机动能力大为减弱。在这个喷气机时代,印军的运输主要靠骡马和人背。
印军士兵没有什么山地作战的训练,武器也差。所有的武器都是五十年代产品。例如,印军的主要步枪就是李-恩菲尔德步枪 .303, 二战时的老枪。印军第四师抵前线时对高原不仅没有训练,连适应都很困难。大部份重装备被留在平原,因为无法运输。到后来打起来了才发现没有火力。
财政部长德赛 和国防部长梅农之间的恩怨让局势雪上加霜。结果是印军得不到已经批准购买的武器,因为财政部不批准外汇。结果只得听任陆军装备老化。德赛则指责军队自己拖延装备的调拨。军队内部怨气冲天,针对梅农,也针对军外。军队派系由于政治纷争导致的内斗严重,加上补给危机,士气低迷。1960年,梅农亲自前往拉达克(ladakh)协调矛盾。
当时,为了反击中国的危胁,印度智库的共识是印度必须做三件事:
扩军并增加对印军的补给支持;
在平原的战略要点佈署足够的装甲机动力量来
阻隔中国的入侵,同时防止巴基斯坦。
3、训练西藏游击队,让他们在敌后拖住中国军队,破坏补给线,截断通迅,阻止兵员和物资运送。
然后他提出三个方案:
不管中国人有多大的优势,仍然全力进攻;
取消进攻的命令,坚守现在的阵地;
回撤到更有利的地形。
1962年的惨败,成为印度的永远的记忆。它是百年英国边境冲突强加给新独立印度的遗产。当中国走到能够向殖民主义报仇雪恨之时抓住了机会,同时也助长了仇外,以及帝国主义式的侵略。
中国政府内经常要说一句话:如果他打你一次,那是他的错,但是如果他打你两次,那就是你的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铭记了这句话,因此,为了对抗殖民主义,他们成了帝国主义。此后,中国不断地引用历史例证,颠覆别国,成了在50和60年代地缘政治调整政策的基石。
一方面是新殖民主义的情绪,一方面要在亚洲取得统治地位,中国提出对阿克赛钦和阿鲁纳恰尔邦的领土要求,就是要使竞争对手印度甘拜下风。这倒不是说中国本身是邪恶的,像有些印度媒体声称的那样。中国的行为出于它的地缘政治考虑。让人想不到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做起事情来毫无顾忌。中国入侵西藏之后为了取得印度的认可倾力讨好印度,赢得了天真的尼赫鲁的欢心。所谓hindi chini bhai bhai,即印度中国是兄弟曾经风行一时。中国人就是这样诈骗的。正当雪顶喜马拉雅山上炮火纷飞,新德里的政治家们不得不与亚洲兄弟反目成仇,自觉自愿被昔日的殖民国家利用。
1962年战争突显了印度的战备之差。最糟的就是印度对战略上的考虑和国际关系的态度太天真。在整个战争期间,印度外交左右摇摆。例如,明知中国的阿克赛钦修路,但是除了几声愤怒的抗议外,居然十年无所作为,还要叫hindi chini bhai bhai。已知是侵略行径,印度的抗议也是半跪着的。但是到了1962年中,印度领导人忽然觉得中国军队在塔格拉(thagla)山脊的威胁了。尼赫鲁在梅农和一帮唯命是从的将军的建议下,发动了稀里糊涂的战争。在采取前进政策时,没有一点点战术上的明智之举,选择的战场只有政治的的意义,没有军事上取胜的可能。政治领袖发布军方无法执行的命令是1962年惨败的根源。
战争还暴露了印军装备太差,太老,缺乏训练,无力在喜马拉雅山高原地带进行长久的对抗。虽然印军致敌以大量伤亡(注:明显失实),但是适应性差。这一点如果东部作战与在拉达克(ladakh)作战来个比较就一目了然。拉达克(Ladakh)地区印军就要自如得多。
1962年战争的心理和政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由于这场战争,印度在第三世界,特别是在冷战中保持不结盟的各国中形象大损。对内来讲,印度实现了空前的团结。梅农辞职,尼赫鲁的印中友谊梦破灭,但是印度并没有放弃不结盟政策,虽然在不结盟运动领导人中地位受到影响。此时,中国对外推销中国革命,以及1958年对台行动,1962年对印战争使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心存疑虑。中国在整个60年代中国发展与第三世界各国的关系,支持民族解放战争,建立反对超级大国的统一战线。第三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支持十分感激,但是对中国的军事实力增长惧怕不已。
由于中国自己违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得中国在不结盟运动中声望一落千丈。中国与第三世界各国不和与日俱增。印度与苏联的关系活络起来,而巴基斯坦则投入西方的怀抱来对抗印度的优势和影响。反过来,这两个最大的不结盟国家在不结盟运动中形象大打折扣,影响了整个不结盟运动中在冷战期间发挥作用,冷战越来越两极化。
印军在1962年边境战争中被中国军队击败是一个耻辱。但是由此引发了印度前所未有的爱国主义。印度人意识到在地缘政治的较量中印度没有实力,印度必须加强国防,在世界上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印度开始发展武器研发和军火的自给自足。国家主权不可能靠成为超级大国的军火顾客或成为军事同盟的成员,听从指挥棒而取得。
到了80年代,印军战略发生了一些变化,印军开始在实际控制线巡逻。在桑多洛河谷(sumdorong chu)牧场地区双方又一次发生的冲突。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中印互换抗议照会。为此,阿鲁纳恰尔邦诞生,这是一个中国人认为是自己领土的地方。
在1993年和1996年,中印签署了互信协定,维持实际控制线。此后,进行了十轮的工作组会谈和五轮关于实际控制线的专家组会议。进展缓慢。



图文内容网络整理,若涉侵权请告之删除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瞎贫 2017-8-11 17:18
信息量很丰富,学习了。。。   
回复 wwang33 2017-8-12 04:19
学习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0-10 05:54 , Processed in 0.043149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