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岳东晓 -- 珍珠湾全球网 ... http://ydx.zzwave.com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岳东晓 -- 珍珠湾全球网

日志

印度是大英帝国的重生

热度 3已有 8944 次阅读2017-9-2 06:22 |个人分类:汉文明|系统分类:时事

中印洞朗事件结束,中国国内看不到欢呼,有的只是质疑。中国政府人员在事件期间,情绪激动,搬出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60多次代表中国人民用各种强烈的语言威慑印度。国防部发言人用颤抖的声音引用毛泽东的“撼山易、撼解放军难”;8.1阅兵,展示了各种先进装备,喊出了各种豪言壮语;华春莹怒斥印度修路是自己打自己的脸,环球时报不断地引用 1962,称印度会得到更为惨烈的教训。反观印度政府,在语言上没有任何激动,只是强调珍惜跟中国的关系,但印度坚持原则。双方网民激烈争论。中国网民警告印度莫要自取灭亡。印度网民嘲笑中国是几十年没打过仗、狗叫不咬人,甚至有印度网民搬出南京大屠杀刺激中国人。

中国网民对事件结果的最低期待是:即使中国不采取驱逐行动,至少也会对峙到大雪封山,双方各自回营。中印士兵既然可以在班工湖肢体冲突,在洞朗也可以不开枪对抗。当中国将参加过对越战争的李作成提升为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很多人认为军事斗争已经箭在弦上。

当中国宣布印军撤退时,很多中国人兴奋地认为印度屈服、无条件撤退,中国不战而屈人之兵。但紧接着,印度政府传出信息,撤退是双方的。然后有印度媒体引用印度政府人士称,印度的要求被满足,中国撤出了冲突点的修路设备、停止修路。一时间网络上质疑一片,巴基斯坦媒体震惊困惑。中国的回应显得十分强硬,国防部、外交部都称印度应该汲取这次事件的教训,否认向印度支付200亿美金换取印军撤退的谣言。但问到中国是否撤出修路设备、停止修路的具体情况时,华春莹低下了一向高傲的头。她回避了这个问题,而是说中国将继续巡逻,根据情况进行相关建设的调整。须知,印度本来就没有禁止解放军在中国境内巡逻。印度不允许的是中国修那一小段通往制高点的路。

先不论中国是否应该在这个时候选择对印度进行一场战争,至少从外交上看,中国政府的处理方式缺乏汉文明的气质。情绪激动、高声叫喊,声嘶力竭之中伴随的是心理的脆弱。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中国确实撤出修路,其做法甚至不如清朝。清朝皇帝堂而皇之与英国交战,割地赔款是打输之后。不战而屈,往往是下下之策,体现相关人士的心理脆弱。

心理脆弱往往源于判断力的缺陷。张学良30万东北军面对2万日军,仓皇逃窜;38军梁兴初听说对面有个黑人团,就不敢出击。这两者都是只看到对方的强大,自己的弱点,而不能正确判断对方的弱点,分析双方相对的优劣。毛泽东出兵朝鲜不只是勇气,而是科学地判断中国军队可能在朝鲜的复杂地形用轻武器打退联合国军。所以我们说,领导人的意志与智慧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 国际之争中,一方一旦心理屈服,接下来往往是长期的退却。

中印洞朗对峙事件本来可以像众多中印摩擦一样进行冷处理。中国却选择大张旗鼓的在国际上猛烈宣传。如果中国的目标是用宣传战、心理战战胜印度,那么这个目标无疑遭到了严重的挫败。不论中国是否撤出修路设备,至少印军是在中国领土上肆意践踏草木70多天之后,不做道歉、全身而退,解放军未能履行捍卫中国一草一木的职责。

中国人往往嘲笑印度咖喱英语,却不反省自己往往汉语逻辑薄弱。印度固然有 40% 的人口没有厕所,但其精英层颇得英国文明的熏陶,深谙国际规则。印度固然种族、宗教纷繁芜杂,经常内部动荡,但它有一个富有进取精神的核心种族。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继承人,不能因为其国家相对贫穷而小视。毛泽东的中国与美国相比,远远大于当今印度与当今中国的差距,但毛泽东改写了历史,也改写了中国人的命运。

尼赫鲁的野心与前进政策虽然被毛泽东军事挫败,但50多年后,印度已经重建民族自信。

印度的领土诉求完全基于大英帝国在地图上画下的边界。中印之争是中英之争的历史延续。英国自身虽然已经没落,但大英帝国在东方已经获得重生(reincarnation)。 吞锡金、臣不丹、进洞朗,控制尼泊尔。当今的印度不但不怕事,而且敢于惹事。

中国人民从来都是正面迎接英国文明、西方文明的挑战。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是如此,广州三元里的农民敢拿起锄头跟英军干,英国人打不赢,被包围,就叫官府来压制民众,广州知府出城慰问英军,并向民团施压,百姓怕官,于是就散去了。现在的百姓也不怕什么美国、日本、印度。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做天下的主人,全靠中国人民自己。

路过

鸡蛋
1

鲜花
1

支持

雷人
1

难过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20 02:41 , Processed in 0.022483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