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MingHao的个人空间 http://www.zzwave.com/?155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江西省九江市牯岭镇的传教士们

已有 299 次阅读2024-9-30 11:50 |个人分类:鸦片|系统分类:转帖-知识

1886年,英国循道会传教士李德立(1864年-1939年)上庐山,看中了这里的凉爽气候,打算在牯牛岭长冲(东谷)租地建别墅,招徕外侨上山避暑。1895年,李德立从中国官府得到租契,开始把这里逐步开发为避暑胜地。并根据英文cooling(清凉)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这块避暑地由董事会和类似租界工部局的牯岭公司房根据《牯岭约法》进行行政管理。编号出售土地,征收捐税,派设警察,进行市政建设。在此配合地形和水系规划建设了纵横交错的道路,设立路灯,沿河滩种植了上万株树木,规定每号3.7亩的土地只准盖一幢别墅,保证建筑密度控制在15%以下。形成溪水潺潺,绿树成荫,一派田园城市风格的风景优美的居住环境。1904年又签订了推广租地合约。此后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以及中国各界人士,竞相到牯岭兴建避暑别墅,到1928年别墅总数达712栋。其中属于外国人的有518栋,属于中国人的有194栋。宛如万国建筑博物馆。每年夏天,从长江流域各省来山上避暑的外国人越2000人,其中仅英美两国传教士就有1000多人,常住人口也有约1000人。 在同一时期均由西方传教士开发的中国几大避暑胜地中,以江西牯岭的规模最大。其次是河北北戴河、浙江莫干山和河南鸡公山。规模较小的还有福建鼓岭(英文:Kuliang)等。
1935年12月30日,中英就交收牯岭避暑地达成协议。1936年元旦,中国政府正式接收这一避暑地。
胡适的话说:“牯岭,代表着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当以李德立为首的基督教势力开始经营牯岭的时候,天主教、东正教势力也接踵而至,闻风而动。
1895年至1920年间,以李德立为首的基督教势力一时兴盛,庐山上仅教堂就有13座,教会派别16个。每年夏季,基督教传教士云集庐山,常达数百人。这些教会组织或举办讨论会,或开办培训班,或商议教会事宜,或传输宗教信义,或创立学校、医院和慈善机关,将宗教的触角延伸到庐山的每一个角落 [3]

芦林风光

播报
编辑
东谷南面不远处的芦林避暑地由俄国东正教会开辟,规模较小。1919年租给汉口俄租界。1924年连同汉口俄租界一起被湖北省政府接收。1929年转归江西省庐山管理局。1955年拦水形成一个风景优美的水库(芦林湖)。芦林一号是1961年建造的毛泽东别墅。而今是庐山博物馆。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0-9 20:54 , Processed in 0.104515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