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四合院的闲人的个人空间 ... http://www.zzwave.com/?21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北京四合院是我的家,也是我永远的思念。

日志

重返北大荒(二) ——数十年后“回家”

热度 13已有 18401 次阅读2013-12-4 11:04 |个人分类:难忘岁月|系统分类:原创文学| 北大荒, 重返(二)

重返北大荒(二)

            ——数十年后“回家”

四合院的闲人


相拥老连长


终于到给程慎友老连长打电话的时候了。

先请他猜猜谁来了?

然后一一报出我们的姓名,每说出一个名字,连长都重复一遍,特有的河南口音仍然没有改变,叫到我的名字时,那种特殊的音调让人心头一热。


老连长家就在宾馆附近,很快,我们就见到了急急赶来的程连长。 当花白头发,穿白色衬衫,灰长裤的老连长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大家一拥而上,紧紧地簇拥着老连长,拉住他老人家的手不放,呼唤着“程连长、程连长,我们回来啦!回来啦!”


“我们好想你!”

“您身体好吗?”

“还认识我们吗?”


每个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时间似乎停滞一般。在年近八十的老连长面前,我们如同远离家乡的孩子,虽隔着千山万水,但那份挂念却像融化在血液中,此时此刻面对老连长化为一句深情的问候:

“您好吗?”


岁月如梭,天地轮回,当年生机蓬勃、眼睛锃亮的姑娘小伙们都已华发染鬓,脸颊布满皱纹,唯有那颗心还保持固有的朝气和乐观。老连长虽然老了许多,但腰板挺直,走路利索,精神很好。话还是不多,他一个一个地仔细地看着我们,叫着我们的名字,露出满意地笑容。是啊,孩子们回家了,展翅飞翔的小鸟归巢了,他老人家暮年的心愿一个一个地实现着。


老连长居住在大儿子买的商品楼,三室一厅的房间宽敞明亮,家具简洁现代,这让我们的心踏实了许多。

——程连长在工程二连建筑的大桥前

 

程慎友连长1932年生于河南开封,家乡入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响应国家号召转业北大荒屯垦戍边、安家立业。老伴是同乡,育有四子。当年连长带领我们一百多知青修路架桥、开荒种田时,也不过36岁。可想而知,那时的连长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有多么重?!


第一次见到连长是那年8月27日,刚刚下火车的我们被卡车送到离团部数公里外、正在架一座水泥桥的工程连。程连长个子不高,黑黑的瘦瘦的,眼睛不大但盯人的时候很威严,操一口河南普通话,逢年过节,还能唱几句豫剧。


连长的最大特点是:话语少行动多,不论多苦多累他总走在前、干在前,他对我们的关心和体贴都是用行动表现。连长看到我们不适应艰苦生活时,不断地说:“习惯成自然,习惯成自然。”这句话让我们浮躁的心慢慢地平静,当岁月流逝生活动荡时,我们更加体会到它的哲理性。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位女知青不幸故去时,连长嚎啕大哭,让我们这些涉世不深的孩子们终于明白生死离别的滋味,也体会到连长对我们的感情。那时,他一定有愧疚也有巨大的痛苦,更多的感觉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位三十多岁的人来说,领导这些调皮捣蛋不明事理的城里知青多么不容易?那种压力和责任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


——欢聚


坐在大客厅里,感受老连长晚年生活的质量。前不久连长和老伴去深圳二儿子家小住时,遭遇一次小中风,幸好治疗及时,没有出现大问题。但连长的话更少了,大多笑眯眯地听我们七嘴八舌地聊天。也难怪,连长的嗓门一直不大,哪里盖得过我们这些兴奋之极的“高音喇叭”呢。


此时,我的脑海出现一个场景:寒冬腊月,在小毛营(十九连)我和连长坐在一个拉满原木的大爬犁一边,当我侧脸看连长时,发现连长望着皑皑白雪的山林,狼皮帽子下有神的眼睛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我问连长:山上木头还很多吗?零下20多度的天气把连长的鼻子脸颊冻得通红,张嘴就呼出白色的哈气:“是啊,还不少呢,今年冬天可能都拉不完。”


我们伐了那么多的树,在山里一堆又一堆,需要开出爬犁能走的山路,然后喊着号子一根根地由八至十人用扁担抬出来,然后放到爬犁上。这个工程量费时费力人力严重不足,知青们力气又不够大啊,特别是女生们。那时的连长,真的是年富力强啊。


北大荒的沙瓤西瓜端上来,一口气吃了两块没吃够,却已经没有啦,看来我们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呢。有人回忆起当年来连长家,每次都杀只鸡留下吃饭,而且不让儿子们吃。


我们的连长——是这辈子遇到的最好的上级、最贴心的领导、没有家长作风的大家长。难怪那么多人都念念不忘老连长,因为他的无私、贴心和身体力行。

 

无名桥

 

约好连长一起吃晚饭后,我们按照农场的不成文的惯例,到不远处的场部找接待知青的干部,希望他们能安排我们回百里之外的老连队,一位中年女士——老熟人的女儿接待了我们。就在我们商量行程时,老连队司务长的儿子小李走了进来。二话没说,他找到连襟小王一起送我们去四十年前修筑的那座水泥桥,这时连长在小孙女陪同下也赶来了。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座由一名普通技术员设计督建,没有搅拌机完全靠人工用铁锹搅拌筑成的水泥桥,不仅挺立在裴德河上,而且作为公路的一部分使用着。这让我们惊叹之极的同时, 还有一份骄傲和自豪!

这是座无名桥。

              

——我们建的无名桥

 

桥身一面用不很规范的字体写着:毛主席万岁。另一面是: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就是当年我们扛水泥、打木桩,泥里、水里、雨里奋战而出的,完全由知青们建造的人工水泥桥!这让我想起:那时胆战心惊过独木桥,累得蒙着被子偷哭,脚踩泥水一步一滑,轻伤不下火线,泥手端碗大口吃饭的情景……。


时间已正午,放眼望去无边的稻谷已泛出黄色,远处连绵群山在朵朵白云衬托下更显葱郁。路边不知谁栽种的茄子西红柿,露出歪歪大大的果实,似乎期待着主人的采摘。


——稻田

不由自主地心中吟出:

    北大荒,北大仓,

    风吹稻谷花儿香,

    满地的“珠宝”漫山的果,

    山清水秀诱人心。

                               

                                    2011年9月写于北京




路过

鸡蛋
10

鲜花
1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回复 ojx111 2013-12-4 11:24
  
回复 ojx111 2013-12-4 11:28
好文.
回复 宜修 2013-12-4 11:49
非常温馨感人的故事。几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最近几年流行回“兵团”“插队”探亲!
回复 Chi202 2013-12-4 12:04
感动!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4 14:05
ojx111: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4 14:06
ojx111: 好文.
谢谢喜欢!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4 14:06
宜修: 非常温馨感人的故事。几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最近几年流行回“兵团”“插队”探亲!
太久了!好想家啊!这是我们的心声。
不知下次是何时?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4 14:07
Chi202: 感动!   
谢谢理解!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4 14:12
iLancet: 上次忘了问,你们年到底种了多少亩地,一千亩还是一万亩?你们是工程连,多少时间种地,多少时间搞工程?
那些专门种地的连,平均一人种多少亩地?
都种些什么? ...
我在第三篇时,介绍了,我们很快就进山建新连队了,修路牺牲一位女孩,不记得吗?我们开荒了一千多亩地,一点点用手锯树,清理石头,拖拉机才能去开荒!很苦的活呢。一人百亩吧。后来才养猪,狼常来偷吃,连马都能拖走。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4 14:14
iLancet: 还能记得这桥的拱是怎么做的吗?水泥浇注的钢筋拱形板?现场浇注的还是运过来的?
拱如果是砖头一块块地砌起来的,那就牛大法了,那是赵州桥的技术啊。那个拱曲 ...
桥是木头做的拱梁,很成功!当时的技术员现在生活在上海,估计70多了,我们很崇拜他!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4 14:14
iLancet: 还能记得这桥的拱是怎么做的吗?水泥浇注的钢筋拱形板?现场浇注的还是运过来的?
拱如果是砖头一块块地砌起来的,那就牛大法了,那是赵州桥的技术啊。那个拱曲 ...
桥是木头做的拱梁,然后浇灌水泥,把木头撤掉,很成功!估计是当地人的技法。当时的技术员现在生活在上海,估计70多了,我们很崇拜他!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4 14:16
iLancet: 战友的深情像海洋。
这个你真的说对了!!!谢谢理解!
回复 铜山 2013-12-4 16:00
完美、感人的回忆录!谢谢闲姐姐~!
那座桥起个啥名好呢~ 知青桥
回复 meistersinger 2013-12-4 17:40
感动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4 18:56
铜山: 完美、感人的回忆录!谢谢闲姐姐~!
那座桥起个啥名好呢~ 知青桥
至今还是没有名字,但凡是回农场的我们连的知青都会去看望它!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4 18:56
meistersinger: 感动
谢谢理解!
回复 炎黄之子 2013-12-4 19:28
我95年曾回过我当年的工厂,设备和厂房还在,人就剩几十人(原来1000多人)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4 19:39
炎黄之子: 我95年曾回过我当年的工厂,设备和厂房还在,人就剩几十人(原来1000多人)
那还不错呢。我也回过北京的工厂,根本找不到了。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5 08:18
iLancet: 如此,桥的拱梁是钢筋水泥做的,不过是现场施工而已。这是普遍成熟简单的技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比脱土坯难点,比烧砖头容易些,文盲农民半天就可学会。 ...
好像你也建过桥似的?对我们来说相当难,数十年后没有塌,还在用,也是奇迹!
回复 四合院的闲人 2013-12-5 08:20
iLancet: 你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如此好,像高清照相一样,是个人才!就是理论水平一般。
有时理论会出现不必要的争论,所以免去了。不过观点都在文中,呵呵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29 08:20 , Processed in 0.025239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